伤科治疗法则与方剂之通气活血方剂(郑怀贤)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979894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科治疗法则与方剂之通气活血方剂(郑怀贤)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伤科治疗法则与方剂之通气活血方剂(郑怀贤)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伤科治疗法则与方剂之通气活血方剂(郑怀贤)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伤科治疗法则与方剂之通气活血方剂(郑怀贤)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伤科治疗法则与方剂之通气活血方剂(郑怀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科治疗法则与方剂之通气活血方剂(郑怀贤)(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伤科治疗法则与方剂之通气活血方剂伤科治疗法则与方剂之通气活血方剂(郑怀贤)当归散当归散(成都体院附属体育医院方)【组成】川芎 20 克 当归 20 克 没药 10 克 苏木 10 克【功用】行气活血,通经止痛。【主治】跌打损伤气滞血阻,肿胀疼痛。【用法】水煎,饭前服。一日一剂,每日服 3 次。【按语】本方主治跌打损伤之气滞血阻的肿胀疼痛等证。方中当归、川芎为主药,没药为辅助药,苏木为佐使药。当归行血活血,行血中之气而生新。川芎为气中之血药,辛散之力甚猛,能入肝入血,直上直下,升而不守。当归得川芎行血活血之力大增,能行血中之气,气中之血,气血两行,相得益彰。没药活血散血,能通血脉,其味苦能下泄,

2、其味辛能散,既可折川芎之过于升、窜,又有辅助、监制主药的作用。苏木味甘、咸、辛、酸,性凉而活血,对归芎既助其活血行血,又能监制川芎之过于辛散、温燥、窜走而起佐使作用。综观本方,既行血又行气,气畅血活,气血两行,而且有升(川芎)有降(苏木) ,有主辅,有佐使,组方颇妙。活络效灵丹活络效灵丹(张锡纯方)【组成】当归 15 克 丹参 15 克 乳香 15 克 没药 15 克【功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主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腿痛臂疼,内外疮疡,一切积聚,经络阻滞。【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每日服三次。若作散剂,一剂分 4 次服,温酒送下。加减法:腿痛者,加牛膝,臂痛者,加连翘,妇女瘀血腹痛者,加

3、生桃仁(带皮尖,作散服炒用) 、生五灵脂;疮红肿属阳者,加金银花、知母、连翘;疮白硬属阴者,加肉桂、鹿角胶;疮破后生肌不速者,加生黄芪、知母、甘草;脏腑内痛者,加三七、牛蒡子。【按语】本方所治,主要是由气血凝滞所引起的一切证候。凡是心腹疼痛、内外疮疡,一切脏腑积聚,经络阻滞。其病理机制,都是气血凝滞使然。因此,在方法上,都应采用通气活血法进行治疗。其凝滞重,形成痰积者,则加化瘀破结之品,有热毒者加清热解毒药。有虚寒属阴者,加温养药;其在下部者,加牛膝引药下行,虽然随症加药治疗,而证候属气血凝滞的性质未变,不过同中有异而已。本方用于跌打损伤,也是由于损伤之后气血凝滞出现的各种证候。在损伤初期,可

4、用于无寒热倾向的疼痛瘀肿。若有寒、有热症状者,可随证加味治疗。在损伤中期、后期,凡有气血阻滞证候出现,均可用本方随证加减运用。本方组成各药用量相等,在作用上,则有同有异。当归活血行血,能行血中之气,具有推陈出新作用,故能生血,为方中主药。与乳香配伍,则行气和血,消滞止痛作用增强,共同辅助当归通气活血。三药伤科治疗最为常用的要药。丹参活血,养血,具有四物汤的功能,有推陈出新的作用。其味苦,微寒,对当归、乳香、没药起佐使作用。综观本方组成,不论单药以及诸药的协同作用,都具有相辅相成、结构严谨的优点,因此,成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经验良方。四制香附散四制香附散(成都体院附属体育医院方)【组成】盐制香附

5、酒制香附 醋制香附 当归水制香附(各等分)【功用】通气活血,消积止痛,通经络。【主治】伤后肌肉疼痛,胸胁部损伤,肋间神经痛,腹部损伤胀痛。【用法】上药共为粉末,每次服 3 克,每日 23 次。【按语】方中香附辛,微苦、甘,平,功能理气解郁,止痛,调经,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 “此味于血中行气,则血以和而生;血以和生,则气有所依而健运不穷,是之谓生血,是之语益气。 ”香附能通血中之气,使血活而生新。生用燥烈香窜过甚,经过炮制,则性和而纯,一物而具通气活血两功,放在伤科治疗中,为常用之品。但究嫌其香燥,易伤阴液,用之宜当,故久服可与滋阴补养药配伍。三七散三七散(成都体院附属体育医院方

6、)【组成】四制香附 400 克 广三七 40 克 甘草 40 克【功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主治】肌肉韧带伤,全身肌肉痛,尤以肋间肌和腰肌疼痛效果更佳。胸肋伤,可与七腹散交替服,效果良好。【用法】每次服 24 克,每日 23 次,用酒(饮酒者)或开水冲服。【按语】方中三七甘、苦、微温,能止血散瘀消肿止痛。其性止中有散,散中有止,为理血药中之妙品。甘草性味甘、平,补五劳七伤,治一切虚损,益精养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气。香附行气解郁,能于血中行气。三药配合,既能行气活血,通经止痛,又能营养筋腿肌肉,为肌肉、肌腱损伤常用良方。通利止痛汤通利止痛汤成都体院附属体育医院方)【组成】桑枝 40 克(先

7、煎) 秦艽 20 克 当归 16 克 赤芍 16 克 延胡索 12 克 枳实 12 克 木通 12 克 木香 6 克 续断 16 克 厚朴 12 克【功用】行气活血,通利止痛。【主治】腰部损伤疼痛。【用诀】水煎服,一日一剂,每日服 3 次。青白散青白散成都体院附属体育医院方)【组成】白术 白芍 白芷 当归 三七各等分【功用】行气活血,散瘀止痛。【主治】重度关节韧带损伤,陈旧性肌肉损伤,久而不愈,瘀积不散,痛甚。【用法】共研细末,每次服 24 克,每日 23 次。术桂散术桂散(成都体院附属体育医院方)【组成】当归 白芷 上桂 乳香 甘草 白术各等分【功用】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主治】肌肉损伤(尤其

8、腰肌损伤伴有肿痛疗效最好) ,腰部寒湿疼痛(伤后被风湿侵袭,轻者亦可用) 。【用法】共研细末,每次服 24 克,每日 23 次。和营止痛汤和营止痛汤(伤科补要)【组成】赤芍 9 克 当归尾 9 克 川芎 6 克 苏木 6 克 陈皮 6 克 桃仁 6 克 续断 10 克 乌药 9 克 乳香 6 克 没药 6 克 木通 6 克 甘草 6 克【功用】活血止痛,祛瘀生新。【主治】一切损伤瘀积肿痛。【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每日服 3 次。滋阴活血剂滋阴活血剂(成都体院附属体育医院方)【组成】黄芪 16 克 川芎 16 克 骨碎补 16 克 透骨消 16 克 合欢皮 16 克 乌药 16 克 姜黄 16

9、 克 桑寄生 16 克 红花 7 克 当归尾 20 克 杜仲 10 克【功用】行气活血,补气,滋肝补肾。【主治】陈旧性骨折,12 月后患肢时肿,软弱无力,步行困难,骨痴形成少,夜晚局部肿痛。【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每日服 3 次。或煎水,熏洗患部。【按语】本方可用作通气活血剂,也可作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剂。本方为通气活血法与补益肝肾合并使用的代表方剂之一,内服尤其适宜。洗方洗方(伤科补要)【组成】荆芥 50 克 土当归 30 克 生葱 50 克【功用】通气活血,消肿止痛。【主治】一切闭合性损伤,肿胀疼痛。【用法】水煎,淋洗患处。【按语】本方治一切皮未破损损伤,肿胀疼痛甚者用此洗方,以宣通气血,

10、消肿止痛。生葱辛温,发表,通阳,解毒。为本方主药。土当归除风和血。荆芥辛温,发表,祛风,通利血脉。因跌打损伤之后,肌肉、经络受损,气血阻滞,出现肿胀疼痛。同时因受伤之后易受风寒,气血凝滞往往更甚。故本方三药有温阳散风、通气活血作用。尤以生葱作用更为快速。外用药的作用,与内服药相比,基本上是一致的。但由于给药的途径不同,也有一定差异,故外用药一般应采用性味较为强烈者,性味平和,且补益之品,则以内服为宜。温经活血洗剂温经活血洗剂(成都体院附属体育医院方)【组成】归尾 16 克 川芎 10 克 红花 10 克 赤芍 10 克 续断 10 克 血通10 克 黄芪 10 克 官桂 10 克 五灵脂 8

11、克 海桐皮 20 克 香通 16克【功用】行气活血,温经止痛。【主治】一切组织损伤,时痛时肿,微微觉凉。【用法】水煎,熏洗患部。【按语】方中香通为樟树的根,昧辛,性微温,能祛风散寒,理气活血,止痛止痒。归七海桐汤洗剂归七海桐汤洗剂(成都体院附属体育医院方)【组成】当归尾 16 克 川红花 10 克 川芎 10 克 海桐皮 10 克 香通 10 克 土茯苓 10 克 土三七(见肿消根)40 克(干品 10 克)【功用】通气活血,俏肿止痛。【主治】伤后 23 周,患肢疼痛,肿不易消。【用法】二日一剂,水煎,熏洗患部。二妙灵仙汤二妙灵仙汤(成都体院附属体育医院方)【组成】苍术 10 克 木通 10

12、克 赤芍 10 克 木香 10 克 血通 10 克 威灵仙10 克 藁本 10 克 五加皮 10 克 黄芪 20 克 松节 20 克【功用】行气活血,通经止痛。【主治】关节疼痛,微肿,烧热。【用法】二日一剂,水煎,熏洗患部。浮蓼二物汤浮蓼二物汤(成都体院附属体育医院方)【组成】鲜浮萍 160 克 菖蒲 20 克 土牛膝 2 株 水当归 2 株 水蓼子 4 根 三角枫 20 克【功用】行气活血,除湿消肿。【主洽】损伤后,或原有湿气脚肿,按压如泥,或过度疲劳,受湿引起下胶水肿。【用法】水煎,熏洗患部。【按语】本方以利水燥湿为主,辅似水当归、土牛膝活血通络,佐以三角枫燥湿祛风,菖蒲通气,浮萍、水蓼子利水。如此,水利湿化,风去血活、气通,则是本方主旨。黄芪冬皮汤黄芪冬皮汤(成都体院附属体育医院方)【组成】黄芪 16 克 土茯苓 16 克 水当归 16 克 冬瓜皮 10 克 土牛膝 l0 克 茵陈 10 克 甘松 10 克 羌活 10 克【功用】行气活血,利水退烧,消肿止痛。【主治】下肢水肿(除肾脏性、心胜性病外) ,麻木,时有热感。【用法】二日一剂,水煎,熏洗患部。肌腱熨药肌腱熨药(经验方)【组成】韭菜根 40 克 鲜旱莲草 40 克 酢浆草 40 克 葱须 40 克【功用】行气活血,止痛。【主治】肌腱劳损,腱围炎,腱鞘炎。【用法】上药共捣烂,炒热加酒,热熨患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