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瘫痪,妻子捡废品不离不弃照顾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39979410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丈夫瘫痪,妻子捡废品不离不弃照顾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丈夫瘫痪,妻子捡废品不离不弃照顾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丈夫瘫痪,妻子捡废品不离不弃照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丈夫瘫痪,妻子捡废品不离不弃照顾(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许多城市现已开端发起废物分类搜集处置。20年来,政府 投入巨资企图引导居民对废物进行简略分类,使它们能够被资源化使用。但废物分类的测 验在国内多个城市至今依然处于原地踏步的窘境。是居民本质疑问,仍是废物处置收费过 低?是政府监管不力,仍是产业链生态失衡?在两个多月的调研中,记者企图求解废物分 类困局。 孙大妈的困惑:等待分类办理精细化孙大妈住在北京市东城区一个废物分类试点小区。 “小区刚开端推广废物分类的时分, 是绿、蓝、黑废物桶各一个,但据我调查,离单元楼口近来的那个桶总是最先装满,然后 大家才会多走一步扔其他桶。 ”后来,孙大妈发现单元门口的废物桶变成了两个黑桶,一

2、个蓝桶;而地下停车库的废 物桶则变为两个绿桶。 “不论哪个桶,里边的废物都没有分类,环卫来了也是一车拉走” 。“每天都有拾荒者来翻捡废物,他们图省劲,留下有价值的,剩下的就顺手扔进另一 个桶,即便原先分好类的废物,也全乱了。 ”孙大妈说。细心节俭的孙大妈每天会把家里的废纸盒、饮料瓶、易拉罐等“能够卖钱”的废物留 下来,这个习气遭到了儿子、媳妇的对立, “一个饮料瓶几分钱,一斤废纸三、四毛钱。一 个月卖不了十块钱,又占当地。 ”像这样流于形式的废物分类试点小区在北京、广州、上海等许多城市普遍存在。中国 城市建造研究院总工程师、废物疑问专家徐海云以为, “做好废物分类的条件是废物办理精 细化。 ”

3、“蚂蚁雄兵”折戟羊城:等待分类搜集正规化广州市分类得环境办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静山,2008年进入废物分类范畴,与越秀区 东山街展开废物分类协作。他把自个的方案称为“蚂蚁雄兵” ,期望使用市场化手法收编 “拾荒大军”和“收卖点” ,将废物使用产业化、规模化。他一度收编了东山街的100多个 “收卖佬” (拾荒者) ,取得了杰出的经济效益。但是,到当前,杨静山只展开了2个街乡, “差不多要抛弃了” 。杨静山以为, “废物”是能出效益的,依照他的设想,盈余来历主要有四个:一是厨余 废物处置厂;二是旧服装处置厂;三是有毒有害废物处置厂;四是大街的广告运营。他期 望经过废物减量的效果取得政府补助。 “当前

4、政府处置一吨废物要给焚烧厂和填埋场补助, 假如我减量了,也应该有补助。 ”杨静山期望能在尽可能多的社区树立自个的废物分类效劳 点,这样就不会面临无废物可收的窘境了。杨静山企图与其他大街树立协作关系以扩展生产规模,却屡次受阻。 “大街没有积极性, 城管委说我没有资质,政府的补助更是没有影子。 ”杨静山的命运在废物分类收回职业中具有代表性。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的城市废 物分类非常领先,街头巷尾都有“废品收回站” ,但是这套废品收回系统在上世纪80年代末 渐渐萎缩。这种萎缩换来的是民间“拾荒大军”的兴起。上世纪80年代末,来自四川、河南、安 徽一带的农人,把“从废物堆里掘金”的工作做得风生水起。

5、据不完全统计,广州有拾荒 大军10万人,在北京,这个数字超越16万人。但是,他们一向被城市办理者视为“小商小 贩” ,遭到镇压,因而这股废物分类收回的力气一向得不到展开壮大,致使当前许多废物流 向“黑作坊” ,形成环境污染、地沟油众多。“许多当地热衷于请求动辄上亿元的废物处置场工程,对只需要几百万乃至几十万元 就能够展开的日子废物分类收回系统建造缺少爱好,乃至有畏难情绪,这是典型的舍本求 末。 ”徐海云说, “此外,过度依托政府投入的废物分类处置形式也难以为继。 ”200克茶叶3000克包装:等待分类减量源头化一个缺乏10克的 U 盘,纸板和塑料膜的包装挨近100克;一盒毛重200克的茶叶,其木 质包装盒重达近3000克,包装物有铁盒、塑料纸、纸张、塑料泡沫、丝绸专家指出, 城市日子废物里边有三分之一都是包装性废物,包装抛弃物体积占固体抛弃物一半,每年 抛弃价值达4000亿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