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庄镇2007年机关管理制度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9978498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袁庄镇2007年机关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袁庄镇2007年机关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袁庄镇2007年机关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袁庄镇2007年机关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袁庄镇2007年机关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袁庄镇2007年机关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袁庄镇2007年机关管理制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袁庄镇袁庄镇 2007 年机关管理制度年机关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增强机关运转效能,努力实现 “学习、团结、务实、高效、清廉、和谐”型机关工作目标,在总结往年实践的基础上,健全完善 2007 年机关管理制度。一、政治学习、组织生活制度(一)中心组学习1、每月集中学习一次;2、按学习计划实施;3、开展必要的学习交流。(二)机关人员学习1、由机关党总支部和党委宣传部门负责制定计划、组织学习;2、每月集中学习一次;3、坚持学以致用。由部门轮流授课,辅导有关农村政策和实用知识;4、遵守学习纪律。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迟到、早退,不得安排与学习相冲突的其他活动;5、机关学习列入岗位责任制考评

2、内容。(三)组织生活1、民主生活会:党委、机关各支部全年不少于一次;2、党员组织生活会:全年不少于六次。二、考勤制度(一)签到制度1、上班签到:机关人员上班,必须到办公室签到,签到时间为上午8:00。(1)工作日准时上班签到,不得请他人代签,如遇特殊情况,要由办公室签注,工作去向要明确具体;(2)周日、节假日因工作需要加班,须经党政主要领导同意,由办公室登记;(3)机关人员出勤情况由办公室按月汇总并公布;(4)上班签到列入岗位责任制考评内容;(5)机关考评领导组实施跟踪督查。2、学习、会议签到(1)机关学习、综合性会议,实行签到或点到制度,签、点到情况每月汇总并公布;(2)去市、县学习、开会和

3、从事招商引资等活动,须向学习、会议主持人报告,办公室签注,不作无故缺席;(3、学习、会议签到列入岗位责任制考评内容。(二)、请销假制度1、机关人员因事、因病离岗,须严格履行批准手续;2、请假离岗手续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程序办理;3、处理紧急公务时,原则上不得请假离岗;4、请假期满需及时销假;5、不履行请假手续而擅自离岗的作旷职处理,取消年终奖金;病假、事假超过一周以上按实扣减年终奖金。(三)值班制度1、周日、节假日各部门须安排人员值班;2、严格执行星期六信访接待日制度、夜间值班制度;3、公务员夜间值班列入岗位责任制考评内容。三、廉政制度(一)、严格执行“七个严禁”规定,做廉洁自律的模范。(二)、

4、上班时间不得打牌、下棋、打球和上网玩游戏(集体组织活动除外);(三)、时时处处都不得从事有损机关集体形象和团结和谐的活动。四、经费收支管理制度 (一)、收入管理制度1、机关人员应确立创收理念,积极组织收入,按照政府年初确定的收入指标和阶段性征收任务,依据有关政策规定,按时足额收缴到位。2、年初镇政府与各单位、各部门负责人签订收支责任状,落实有关责任;事业单位人员政府负责国标工资和三大保险支出,地方工资、公务费与各单位收入挂钩。3、有收入任务的相关单位和部门,如不按序时、不按规定足额上缴,由财政所在其单位的拨款、补助款或付款中扣除。(二)、接待费及食堂管理制度1、公务接待一律在机关食堂按标准就餐

5、,不在食堂就餐的不得在财政上报支。特殊情况在饭店就餐须经党政主要领导同意,先报批,后消费。2、凡因公接待需要安排就餐的,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办公室开好就餐通知单,经主要领导批准后,到食堂安排就餐。各部门来客可合并就餐的尽量合并,由办公室根据来客情况灵活掌握安排,同时坚持对口接待,餐后由接待人员在就餐决算单上核实签字。3、除受党政主要领导指派从事外事、商务活动外,不准在工作日午间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4、就餐标准:按来客人数和陪客人数,掌握人均 10-15 元的标准,陪客人数原则上 13 人,其他人员应主动回避。5、镇村两级会议及基层来人办事,除重大活动经党政主要领导批准而外,一般不安排就餐。

6、6、财务不在财政核算的单位以及商务活动接待,应由相关部门和业务单位承担所有接待费用,不得转嫁给财政支付。7、接待用酒、烟、茶等根据需要由政府采购中心负责采购,接待用酒、接待用烟,未经主要领导批准,一律不予报支。8、属财政支付的公务接待费,必须凭就餐通知单和就餐决算单,按财务审批程序批准后方可报支。食堂必须在每月 26 日前,与财政所结清当月接待费用,由办公室负责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布。食堂应严格按照就餐通知的标准执行,超标费用自负。9、机关食堂实行市场化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保持清洁卫生,保证三餐按时供应,注重提高服务质量,接受监督和评议。(三)、电话费管理制度1、办公室 84688001

7、电话只接不向外打,84688185 电话只允许收发传真。机关人员使用镇机关程控电话,由办公室定额定期给予充费。根据工作需要,书记、镇长、主席办公室各设一部电话,按实报支月租费和电话费;保留工业办公室、财政所、会计中心、计生办电话,限报月租费及其人员的定额标准话费。2、话费定额标准:现职副科职(级)30 元/月;公务员和部门负责人 20元/月;其他人员 15 元/月;办公室限额 250 元/月(月租费另报)。农技站人员及财务不在镇财政核算的人员不实行定额。3、每月 20 日由办公室按定额充费到各话机,平时不得补充,如需补充须到财政所交费后,办公室按交费单金额充值,补充费用自理。4、如遇特殊情况需

8、补充话费的,须经镇长批准方可报支。对因业务需要上网的,按实报销信息费和相关费用。5、定额包干话费,结余留转下月使用,不发给个人。(四)、交通费管理制度根据东办发2006132 号文件精神,镇机关县内公务交通费实行“限额包干、超额自负”的货币化包干办法。1、补贴对象:机关在编在职在岗人员。2、补贴范围:县内交通。3、补贴标准:党委书记、镇长 1300 元/月,镇人大主席 910 元/月,副书记、纪委书记、副镇长 520 元/月,人大副主席、党委委员、纪委副书记390 元/月;公务员和各站所负责人 130 元/月,事业单位副职 105 元/月,事业单位一般人员 80 元/月。4、补贴发放办法:建立

9、个人公务交通补贴帐户,由财政所按月核发,不计入工资收入。实行补贴的对象不再报支本县范围内任何交通费用。根据考勤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如去外地短期出差、出国、脱产学习或其他缺勤满 15 天的,扣除当月一半的交通补贴,满一个月的,扣除当月的交通补贴。职务变动,从发文之日起,调整补贴标准。5、实行车改后,镇党委、政府处理突发性重大事件、抗洪抢险等确需临时租车的,经党政主要领导批准核价报支,由用车人直接与出租车结账,在取得合法票据经镇长批准后,及时到财政所结算,过期(一个月)不予报支。到县外出差的交通费报支办法仍按原规定执行。 6、招商局部分人员和集体人员按实报支交通费,不给予定额补贴,实行一月一报,去县

10、办事,每次最高限报 30 元/人,超额不报,低于按实报支。(五)、水、电费管理制度1、机关人员要养成节约用水、用电的良好习惯,做到人去“机”关、灯灭、扇停、水止。2.饮用水实行定量供应,由办公室按规定发票到个人。3.严禁私拉乱接。线路维修、调整由办公室会同财政所安排,广电站负责机关的日常维修。4.驻镇机构用电,实行用电单独开户和套装火表,电费自负,年终由财政所负责开票收取。(六)、办公费管理制度1、机关办公用品由政府采购中心统一购买,大宗办公用品一律实行招标采购,在人大、纪委参与监督下,办公室和财政所分工专人负责办公用品、印刷品、纸张、电脑耗材的购买、保管、发放和领用台帐管理,未经统一采购直接

11、购买的不予报支。2、各部门根据需要到办公室、财政所限量领用,并由领取人在办公用品领用台帐上签字,财政所根据领料台帐将经费按季结算到领用部门。3、镇机关各部门的文件打印复印,由办公室归口管理。凡需打印复印的,由办公室安排,并做好登记。特殊情况需到外面打印复印的,须经镇长批准,统一由办公室安排和结账。4、实行经费包干的部门,打印复印材料,费用一律由部门负责。(七)、财务审批制度1、镇财政发生的各项支出业务均应有计划有预算,坚持审批制度。预算计划审批后,由财政所根据事项的轻重缓急负责资金的调度。2、机关财务实行统一管理,严格执行预算计划和审批制度。报销凭证须由经办人、证明人签字,由分管领导和财政所长

12、核实并签字,经镇长签字批准后方可支付。1000 元以上的支出须经书记、镇长联合审批。3、超预算的支出或新增专项支出,要本着有资金来源的前提下,书面报告经费使用计划,经财政所初核,报镇长批准后实施;重大支出须经书记、镇长联合审批;超过 10 万元以上的重大支出须经党政联席会研究决定。4、对定收定支的预算外管理部门费用报支,须根椐各单位收入和支出预算的序时完成比例拨付经费,在优先保证工资的前提下报销费用。会计中心各统管单位须在其存款额度内报支,不得在会计中心透支拨付,不得挪用其他单位在会计中心的款项。5、各项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规定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否则财务人员有权拒付。6、到财政所报支的票据要合法规范,除正常的工资及补助、奖金外,其余的票据要有“江苏省财政监制章”或“江苏省税务监制章”。及时做好各项费用的结报,日常费用报销不得超过 30 天,当年费用报支的截止日期为 12 月 25 日。7、政府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招投标,进行项目概算、预算和资金拨付审核,坚持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决算,实行工程全程监管。工程决算经财贸办核准签字后,方可报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