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真的无用吗?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78708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书真的无用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读书真的无用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读书真的无用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书真的无用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真的无用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读书真的无用吗?读书真的无用吗? 近日,成都女孩玲玲考上大学本科,父亲虽然有钱供她读书,但认为“上大学无用”而拒绝提供学费和生活费,这条新闻引起了广泛争论。9 月 1 日,一万多名网友在参与大成网专题调查投票时,七成网友均认为“读大学不是唯一出路,在哪里都可以学习” 。女儿一心求学,但父亲却固执地认为“捡垃圾都比读书强” ,不愿“扔几万学费进去打水漂” 。当女儿的梦想遭遇父亲的账本,读书是否有用的话题,再次引起一番唇枪舌剑。“读书无用论”的起源与发展“读书无用论” ,由来已久,最早记载是在论语里先进篇,孔子的得意门生仲由(即子路) ,他曾对老师说:“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2、提出了对学习的质疑。而近代所谓的“读书无用论”则源自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认为读书没有实用价值、读书不能创造财富,这一观点更发展成“读书越多越反动” 。改革开放初期,就有人抱怨“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 。知识改变命运的“奇迹”在改革开放时期虽然有过一段兴盛,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冲击,金钱逐渐成为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读书无用论的思潮重又悄然泛起。近年来,“北大毕业卖猪肉” “百万高考生弃考” “最难就业季”等高等教育相关新闻屡屡刺痛民众神经。教育公平日渐式微、就业艰难上升受阻、高校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新一轮“读书无用论”在社会舆论中蔓延开来,暴露出中国高等教育弊病

3、和社会的复杂心态。是谁主导了“读书无用论”?“读书无用论”暗含的是中国教育的“脱节化”和社会公平缺失的现实。中国教育体制的畸形,使得教育和市场严重脱节。在创新性社会占主流的当今社会,我们的教学方法还停留在学好数理化的应试教育,尤其是中国的大学教育忽略了学生就业所需要的基础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教育,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无法迅速适应社会,只是空有一肚子“墨水” 。此外,读书无用的说法还交织着公平正义的焦虑。在一些地方,拼文凭不如拼爹, “有个好爸爸就有好前程”的拼爹现象日益滋长,依靠关系获得发展、凭借人脉获取资源,消解着社会的公平底线。泥腿子官员拿高学历充门面通常是手到擒来,先天命门在手,凭你寒窗十年

4、又有何用呢?当就业压力成为社会的重大问题,处于繁荣沸腾阶段的经济仿佛要主导一切,唯物主义、拜金主义的奢华盛行,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的迅速“走红”让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学生认为读书无用,比不得赚钱来的实在。读书真的无用吗?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得到金钱的收获,而是作为自身能力的一种升华和自我素质的体现。数万元的大学学费,对普通家庭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负担。而且,现在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2013 年已突破 600万,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然而,上大学是一次锤炼品行、完善自我的过程,读书的价值更不能打上“有用”或“无用”的功利主义标签。教育不应该是一件功利的事

5、情,人生的目的也不应该仅仅是赚钱。正如先贤所言,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 ,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同时,从社会角度出发,读书也只有变得“有用” ,成为大多数人改变命运的有效渠道,才能吸引更多青年才俊勇攀书山、放舟学海。当前科教领域顽疾较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亟需深度改革。另外,从高等教育到学前教育教育公平都有待提高。这就需要提高教学质量,给大学文凭添点含金量;需要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让每位大学生都能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更需要全社会重拾对读书的信心。“读书无用论”的本身不在于读书真的无用,而是人们对教育畸形的不满和对社会不公平的抗议,在经济消费盛行的时代,更加需要知识为社会前进来保驾护航!读书作为知识获取的载体无疑肩负着改变命运、改变社会的重要责任。新闻 2 班 杨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