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溯源管理及不合格品召回制度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978007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品溯源管理及不合格品召回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产品溯源管理及不合格品召回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产品溯源管理及不合格品召回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产品溯源管理及不合格品召回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产品溯源管理及不合格品召回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品溯源管理及不合格品召回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品溯源管理及不合格品召回制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品溯源管理及不合格品召回制度, 一所有产品按批次做好标识,如实填写各流程记录, 记录必须真实有效。各环节衔接有 效,具有可追溯性,实现原辅料和成品的双向追溯。不合格品能够有效召回。 7 标识记录进行管理: 原辅料进料验收时,仓库部门记录原辅料批次,填写原辅料购买、使用记录表 ,加工人 员在进行加工时,对使用的辅料批次和加工的成品批次进行记录,填写产品加工过程记 录将信息反馈仓库部门。 成品储存发运时,成品必须标识批次号,在储存和发运过程中对产品的批次,储存状态, 装运情况进行记录。在客户提出投诉或索赔时,可根据产品包装的批次号标识或客户提供 的源头资讯为起点,结合各环节的记录,达成追溯的目的

2、。切实做到源头可查,流向可追 踪,信息可查询。 2召回管理 产品存在以下质量缺陷时,进行召回!1)产品使用的油漆中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 2)产品使用的木材中,甲烷含量超标。 3 产品使用的胶水,甲醛含量超标。 4)塑料件及其他辅料,不符合产品输入国的法规要求5 其它法律法规要求召回的产品 在产品存在以上缺陷需要召回时,可通过溯源管理,进行原辅料和成品的双向追溯,追溯 质量产生的原因,如果是由于原辅料的质量造成产品质量问题, 通过查证确定原辅料不合 格的批次数量,追踪不合格批次数量生产的成品批次,实行召回。对于其他合格原辅料生 产成品,可不予召回。厂检员管理制度 1.目的 2.为进一步规范本公司

3、的厂检工作,保证各环节防疫制度得以落实,确保产品出口前均 经厂检合格,特制定本制定。 |2.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厂检员的日常管理。 3.职责 3.1 公司品质部主管厂检员的厂检工作,负责公司厂检员队伍的管理、技术指导及厂检工作 的协调 3.2 其他部门配合厂检员做好厂检工作。 3.3 厂检员负责协助检验检疫部门完成本公司产品生产、加工、存放等过程的检疫监管工作。; 3.4 厂检员负责贯彻执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 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和检 验检疫有关政策 . 4.厂检员的配置: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设置 1 名及以上厂检员,形成公司防疫小组。 5.厂检员的选择与培训 5.1 厂检员的选择

4、5.1.1 厂检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真正从事一线生产、加工工作,属于企业管理人员 兼任的,必须切实能够给担负起厂检员工作职责,不能兼而不管 5.1.2 厂检员的基本条件; (1)具有一定的植物检疫和除害处理知识 (2)熟悉本公司植物产品的原料来源,工艺流程,生产加工规程,仓储状况。 (3)能够进 行病虫害消杀灭处理 (4)能对出境植物产品的厂检结果做出比较客观、准确的分析和评价,并做出真实的判断 (5)工作积极,作风正派,责任心强,坚持原则,办事公正,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威信。 5.2 所有厂检员必须参加检验检疫部门集中进行的检疫基础知识、检疫及除害出来技术、质 量管理知识等培训考核合格后后

5、方可上岗。 5.3 防疫小组负责对公司员工进行相关检验检疫及产品防疫知识的培训,特别是对相关涉及 防疫工作的岗位人员的培训 6.厂检员工作要求, 6.1 各厂检员日常厂检时应严格按照生产、加工、存放各环节的防疫制度等有关制度 落实本公司厂检工作 6.2 各厂检员应根据生产、加工、存放各环节的防疫制度的要求,做好生产各环节和 厂区防疫工作的监督,并做好监督记录 6.3 按照出境动植物产品的检疫要求,协助检验检疫部门对本公司出境货物实施逐批检疫, 客观准确填写出境植物产品厂检结果单 ,并签字确认 6.4 监督指导本 公司出境植物产品的检疫工作,深入生产、加工、存放过程进行抽检,对需出具证书的植 物

6、产品要加强管理,批批抽检,并认真做好厂检记录。 6.5 厂检员在进行厂检工作时,有关部门必须积极配合,对厂检员发现的不符合防疫要求 而提出的整改意见,相关部门均应及时整改% 6.6 收集整理与本公司产品有关的植检法规、要求等有关资料、文件,保持与检验检疫局 的密切联系,及时反馈质量、疫情等相关信息,接受检验检疫局的监督管理6.7 在检查中发现原料、加工环节、成品、包装等不能达到检疫质量要求,有权监督退货、 返工以及制止发货等行为。 6.8 对涂改、伪造、盗用检验检疫结果的行为,有权进行揭发或举报。 6.9 公司对不认真履行厂检员职责的厂检员,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应责任 6.10 对公司的除害设施以

7、及防疫设施每月一次检查和维护,确保除害设施以及防疫设施处 正常状态。 7.厂检员的变更 D7.1 厂检员证书有效期为 3 年,在有效期内,发现工作弄虚作假以及有其他营私舞弊行为, 应调离厂检员岗位,并按相应的厂纪厂规进行处罚 . 7.2 有效期满前 3 个月,厂检员应向检验检疫局申请办理转换手续,逾期不办者,证件自 然失效。经检验检疫局对厂检员进行全面或重点复查,合格后按要求办理转换手续。 7.3 若公司因人事调动等原因要调换协调员,应及时告知检验检疫局,原获证者证书予以 注销,新推荐人员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7.4 因厂检员发生变化,公司应及时向检验检疫局办理申请换证(注册登记证书)或变更 手续

8、产品溯源管理制度 一、木制品的采购 采购制度的落实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源头。 1、 原料供应商提供木材的检验检疫证明,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 2、 专业的木材采购员需要对原料的含水率,产品规格进行检验。 3、 木材采购员需要对原料供应商提供的资料进行鉴别,做到责任到人。 4、 索取木材流通随附单 ,弄清木材产品的源头,如果是间接进口材料的应要求原料出 口过的原产地证,熏蒸证明等文件的复印件,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 5、 木材流通随附单内容应包括售货单位(名称、地址、备案登记号、联系方式)、购 货单位名称、销售日期、销售商品(品名、规格、产地、生产批号或生产日期、数量、单位)等 内容,并加盖经营者印章。

9、 6、 如直接从国外直接进口原材料,需要到国家制定的部门办理进料加工手册 ,并在各 个积极配合国家相关部门的检查。 二、运输 1、 了解运输工具的源头,避免由运送过病虫害树木的车辆运送木材。所要运输单位的联 系方式及车牌号码,做到心中有数。 2、 禁止运送货物的汽车除运送本公司木材外,捎带其他公司未经检疫的木材,避免产生 交叉污染。 3、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保证产品的防雨防晒,并注意车辆整体的卫生。避免在运输途中 产生霉变、蓝变等质变现象。 三、五金、粘接剂、油漆等产品的采购与运输 1、要求供货商提供企业的营业执照、税务 登记证等材料的复印件。 2、要求供应商提供具有国家权威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

10、,产品质量合格证等并予以核实。3、运输时要保证产品不泄露、不变形、以便保证产品最终使用时的质量。 四、产品进厂; 供应商送货进厂时进行验收,根据供销合同内容核实检测产品规格,型号,质量,颜色出 厂日期,生产批号,产品外观等进行检验。木材进厂时应木材流通随附单内容再次进 行检验,这是对采购员工作的监督与检查,更能保证产品源头的质量。 五、原材料的存放 1、木材的存放时,与地面,墙壁应有一定距离,便于通风。要留出通道,便于人员、车辆 通行,要设有温、湿度监测装置,定期检查和记录。 _2、不同批次进厂的木材应分别放置,如检测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与其他批次的木材进 行隔离方式交叉污染。 3、木材中如发

11、现霉变等变质现象也应尽快与其他木材隔离。 4、五金、粘接剂、油漆等产品在仓库存放时应提供购货凭证,以便出现质量问题及时与供 应商联系。 六、加工管理与出口 按照木制品各环节防疫章程中的规定进行,并由专人负责在每一个环节上进行监督, 如发现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应及时上报,以便在第一时间追溯根源,减少损失木制品各环节防疫章程# (一)木制品原材料在进入工厂前,需要由木材供应商提供相应的木材干燥、熏蒸及除害 处理证明,以确保原料符合国家规定的检疫标准。并在进厂时进行含水率检测 (二)原材料的存放应放置与通风,干燥,避免雨淋及日光暴晒的场所。避免与非硬化场 地直接接触。 二、生产加工 (一)副产品的管理

12、1、副产品(加工后的下料和废弃物)主要指木刨花,锯末,碎木应及时从生产车间运出,按 照卫生要求,可以使用的贮存于副产品仓库,废弃物则收集于废弃处理处内,及时运出厂 区处理。 2、由专人对厂内使用的运输工具应经常清洗,保持清洁卫生。 (二)卫生设施的管理 健康管理 全体工作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体格检查 三、生产过程的要求 (一)管理制度 1、按产品品种分别建立生产工艺和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各车间、工序、个人的岗位职责, 并定期检查、考核。 2、各车间和有关部门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工艺卫生管理人员,按照管理范围,做好监督、 检查、考核等工作。 (二)生产过程的卫生要求 1、按生产工艺的先后次序和产品

13、特点,应将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包装材料,成品包装 和检验、成品贮存等工序分开设置,防止前后工序相互交又污染。各项工艺操作应在良好 的情况下进行。防止变质和受到腐败微生物及有毒有害物的污染。 3、成品包装完毕,按批次入库、贮存,防止差错 4、生产过程的各项原始记录(包括工艺规程中各个关键因素的检查结果)应妥为保存 四、成品存放 .(一)存放选择及管理 1、成品应有固定包装,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包装;包装应在良好的状态下进行,防止异物带 入包装箱 2、仓库管理员应经常打扫成品区,注意防潮防虫害,避免细菌及微生物的滋生 3、经检验合格包装的成品应贮存于成品库,其容量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按品种、批次分

14、类存放,防止相互混杂。成品库不得贮存有毒、有害物品或其他易腐、易燃品 4、成品码放时,与地面,墙壁应有一定距离,便于通风。要留出通道,便于人员、车辆通 行,要设有温、湿度监测装置,定期检查和记录。 5、成品应与原材料分别放置,防止成品的交叉污染 (二)成品装运 1、运输工具(包括车厢、船仓和各种容器等)应符合卫生要求。要根据产品特点配备防雨、 防尘等设施。 2、运输作业应避免强烈震荡、撞击,轻拿轻放,防止损伤成品外形;且不得与有毒有害物 品混装、混运,作业终了,搬运人员应撤离工作地。 除注意以上问题外,导班、换班时对车间进行清洁整顿,配置好车间门窗,防止蚊虫、鼠 害,定期预防、维护。使用各类杀

15、虫剂或其他药剂前,应做好对人身、食品、设备工具的污染和中毒的预施,用药后将所有设备、工具彻底清洗、消除污染。 异常情况报告和纠偏制度 一产品质量异常情况。 1 在原料入库检验中, 发现原料严重不符合质量要求或异常的质量问题。必须填写异常情 况记录单,供货商签名,转业务部,业务部检查原因,制定纠正措施。上报厂长,进行整 改。 2 油漆,胶水,木材,塑料件,泡沫块等含有毒有害物质,在抽检检测中发现质量不合格,必须上报厂长,停止不合格原料使用,业务部制定纠正措施。进行整改, 必要时通过溯 源制度检查存在质量安全风险产品,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召回。 3 最终检验中发现产品严重质量不合格,或异常的质量问题,

16、必须通知生产部,上报厂长, 进行原因检查,由生产科制定纠正措施,进行整改 二生产异常情况。 :在生产过程中,由生产部主管和有关负责人检查产品在生产,和仓储,卫生除害,发运过 程中,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对异常情况进行记录。评估异常情况可能导致的后果,制定 纠正措施,上报厂长。 三质量体系运转异常情况 由质检部检查质量体系运转情况,发现有质量体系运转出现异常情况, 及时通知有关部门, 进行纠正,并上报厂长。 四客户要求异常情况 因质量问题被客户或输入国检验机关检查出,必须及时上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调查原因, 进行整改。 五其它异常情况因除上述情况之外产生的异常情况,必须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纠正, 并上报厂长。管理制度大全 防疫除害处理设施保管规则 1.每个仓库和车间负责人主要负责各个的防疫除害处理设施。 2.对防疫除害处理设施每一个月最后一个星期的星期一检查一次防疫设施,包括防疫药品 的用量与防疫工具的损坏情况。 3.发现有防疫除害药品不足和防疫工具损坏不能使用应及时向厂检员报告。 4.厂检员人应及时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