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75166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學習理論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學習理論 五.教育應用(一)行為主義:編序教學及電腦輔助教學(CAI) 、精熟學習、凱勒計畫壹、壹、行為主義行為主義Behaviorism心理學概述心理學概述 、行為改變技術。一.概念 (二)社會學習:自律行為的養成、自我觀察、自我評量、自我強化。(一)強調客觀觀察和測量紀錄的行為。 貳、行為論的學習理論貳、行為論的學習理論(二)構成行為基礎者是個體的反應。 一.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三)行為非遺傳,而是後天學習得來的。 (一)意義:原本無關、中性的制約刺激(CS) ,多次與飛制約刺激(UCS)(四)科學性的研究,工具

2、制約可用於人及動物。 配對出現後,雖單獨出現,也可引發類似非制約刺激(UCS)的制約(五)重視刺激與反應的外顯行為。 反應(CR) ,此為刺激替代歷程。二.代表人物 (二)代表人物:巴夫洛夫(I. Pavlov) 。巴夫洛夫、華生、桑代克、斯肯納、班杜拉 (三)實驗依據:狗的分泌唾液實驗。三.理論 (四)古典制約學習的基本現象(一)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巴夫洛夫(I. Pavlov) 。 1.消弱(extinction):古典制約學習完成之後,如果只是出現制約刺激 (二)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斯肯納(B. F. Skinner

3、) 。 ,不再出現非制約刺激,則已建立之制約反應將逐漸減弱,甚至不在(三)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班杜拉(A. Bandura) 。 反應,這種現象稱為消弱。四.學習的看法(環境決定論): 2.自發恢復(spontaneous recovery):當制約反應被消弱之後,經過一(一)學習是刺激反應間之聯結(聯結論) 。 段時間的休息之後,如果再出現制約刺激,個體又會出現制約反應,(二)學習是被動的,受外在環境所影響。 這種現象稱為自發恢復。(三)學習是一種嘗試錯誤與後效強化的聯結,桑代克提出學習三大定律: 3.類化(generalization):當古典制約學

4、習完成之後,與制約刺激類似的練習律、準備律、效果律。 其他刺激,也能產生同樣的制約反應,這種現象叫做刺激類化。(四)教師操控:利用正增強、負增強、處罰等來促進學習。 4.辨別(discrimination):古典制約學習完成之後,如果有其他與制約刺激類似的刺激同時出現時,個體只對特定的制約刺激做反應,而對其他刺激則不作反應,這種現象叫做辨別。5.高次制約學習(higher-order conditioning):古典制約學習完成 (3)學習歷程:經由改變行為結果來改變行為:之後,如果將另一新的刺激與原來的制約刺激配對出現多次後, CS CR USC UCR新的刺激也可引發個體原來的制約反應,這

5、種現象叫做高次制約 (桿) (壓桿) (食物) (吃食)學習。 (4)學習的原理增強作用:操作制約學習完成的關鍵,在於增強作用(五)在教育上的涵義 (reinforcement)的安排。所謂增強作用,就是使個體行為重複出現的1. 刺激替代歷程府合教育上以舊經驗為基礎學習心經驗的歷程。 機率因而增加的一種措施或是一項安排。2. 類化和高次制約可解釋學生對學科或學校的正負反應。 有關增強和增強物的類別及其安排,進一步說明如下:3. 利用嫌惡刺激或消弱的方式矯正學生偏差行為。 正增強(positive reinforcement) 、與負增強(negative reinforcement)二.操作制

6、約(operant conditioning) 、正增強物與負增強物:增強作用依其性質可分為正增強和負增強兩類(一)意義:從個體自發的反應中,選擇某一反穎出現後給予增強刺激, ,而所用的增強物依其性質也可分為正增強和負增強兩類。凡是個體反應使該反應經由後效強化而固定學習,此為刺激反應聯結(S-R 聯結) 後,某一刺激物能使個體感到滿意、愉快或興奮,因而強化了該反應者,的學習。 該刺激物即稱正增強物 。至於利用正增強物來強化個體反映的任何措(二)理論發展 施或安排,就是正增強物 。1. 嘗試錯誤學習 凡是個體反應後,讓個體感到厭惡、痛苦或不滿的某一刺激物立刻消失,(1)代表人物:桑代克(E. L

7、. Throndike) 。 ,因而強化了該反應者,該刺激物即稱負增強物 。而利用負增強物來強(2)實驗依據:飢餓貓的迷籠實驗。 化個體反應得任何措施或安排,就是負增強 。因此,負增強雖稱為負,(3)學習三定律: 但仍具有強化作用。效果率:刺激與反應之聯結,因反應之後是否能獲得滿足的效果 原增強(primary reinforcement) 、原增強物與次增強(secondary 而定。 Reinforcement ) 、次增強物:就增強作用的層次來看,增強作用可分原練習率:刺激與反應間之聯結,隨練習次數的多寡而分強弱。 增強和次增強兩類,而所用的增強物依其性來分,可分為原增強物和次準備率:刺

8、激與反應之聯結,隨個體的身心準備狀態而異 增強物兩類。凡是事物本身就具有增強行為作用者,稱為原增強物 。2. 操作制約:又稱工具制約(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 。 至於利用原增強物來強化個體反應的任何措施或安排,就是原增強 。(1)代表人物:史金納(B. F. Skinner) 。 事物本身原不具增強作用,但因常與原增強物伴隨出現,久而久之,經(2)實驗依據:史金納箱的大白鼠壓桿實驗。 由個體多次學習之後,也就具有增強作用,這類事物稱為次增強物 。至於利用次增強物來強化個體反應的任何措施或安排,就是次增強 。增強物出現的時間: (6)消除不良行為的方法A. 立即增強

9、:個體表現正確反應後,立即給予獎賞。 增強相競行為:成功的增強預期行為,以改變非預期行為。B. 延宕增強:個體表現正確反應後,經過一段時間在 消弱:讓個體失去增強物,以降低不良行為發生頻率。給予獎賞。 饜足現象:個體不斷從事問題行為,直到厭倦為止。增強物施予的方式: 改變刺激情境:改變影響行為的刺激條件,來控制行為的發生A. 連續增強:個體表現正確反應後,均給予增強物。 與否。B. 部分增強:個體表現正確反應後,只選擇一部分反應給 懲罰:採用嫌惡刺激的呈現或取消正增強(隔離)來抑制非預予增強物。而部分增強的方式,係根據反應的時間和反 其行為。應的次數而定,因此,部分增強又可分再細分為:固定時距

10、式增強、變動時距式增強、固定比例式增強和變動比例式增強四種。(5)新行為的建立行為塑造(shaping of behavior):先將預期的行為反應加以分解動作,而後再依序以操作制約學習方式分別學習,最後再達到預期的行為反應。這種學習方式,就稱為行為塑造 ,又稱為連續漸進式 。代幣制度(token economics):採操作制約原理,以個體自發性的活動,配合代幣作外在增強的控制,以期在逐漸進步中以正當行為取代不正當行為。普里馬克原則(Premacks principle):對任何有機體而言,都存在一種增強階層,位於階層頂端的增強行為是有機體最有可能去從事的活動。階層中的任何活動,可藉著位居其上的活動來增強其發生率,而它本身也可增強位居其下的活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