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必考500题精选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9972136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100 大小: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政治必考500题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考研政治必考500题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考研政治必考500题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考研政治必考500题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考研政治必考500题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研政治必考500题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必考500题精选(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考必考 500 题精选题精选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 题意的。题意的。 1.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 A.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B.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 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D. 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 【命题分析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的本质特征。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马克思 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

2、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就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 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 选项。 【教材链接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 4 页;大纲解析第 3 页。 2. 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发展历史的经典性著作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发展历史的经典性著作路德维路德维 希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全部哲学,中指出:全部哲学, 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B. 思维和存在的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 学的

3、关系问题 【命题分析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 和表述。和表述。 对于哲学的真正认识,首要的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 掌握了哲学基本问题,就把握了哲学的实质。哲学基本问 题是指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亦称哲学的根本 问题或哲学的最高问题。在哲学史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都提到过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但是明确地把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来论述的是恩格斯。恩格 斯在总结哲学发展历史的经典性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 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 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这一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4、,即思维和存在何者 是第一性及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 选项。 【教材链接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 7 页;大纲解析第 4 页。 3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所以立天地者,水也。 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 。这是:。这是: A.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命题分析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 观点。观点。 杨泉的水一元论,认为水是根本。水里的混浊部分,下沉 就成

5、为了土,水变为蒸汽,就成为了天。这种观点属于古 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 D 选项。 【教材链接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 12 页;大纲解析第 5 页。 4 “人体是一架会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一架永动机的活人体是一架会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一架永动机的活 生生的模型。它由体温推动,由食料支持。没有食料,心生生的模型。它由体温推动,由食料支持。没有食料,心 灵便渐渐瘫痪下去,突然疯狂地挣扎一下,终于躺下,死灵便渐渐瘫痪下去,突然疯狂地挣扎一下,终于躺下,死 去。去。 ”这里所表达的观点属于:这里所表达的观点属于:A.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机械唯物主义的

6、观点 C.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命题分析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机械唯物主义的基本机械唯物主义的基本 观点。观点。 题干引自 18 世纪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的人是机器一 书。拉美特利是一位立场鲜明的哲学家,为了反击“上帝 造人”说,拉美特利提出了“人是机器”的观点。他认为, 心灵和肉体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根本问题,他围绕这一根 本问题将哲学分为唯物论体系和唯灵论(即唯心论)体系 两大类。拉美特利认为:心灵依赖于身体,是肉体的一部 分,因而都是由物质构造的,都服从于机械运动的规律。 拉美特利把他的机械论思想贯彻到底,继笛卡尔提出“动 物是机器”之后,提出了“人是机器

7、”的思想。拉美特利 关于“人是机器”的思想打破了自然哲学中唯心主义的最 后壁垒,但是其错误也是显见的。他的哲学是极端形态的 机械论哲学的代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 B 选项。 【教材链接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 9 页;大纲解析第 5 页。 5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A. 剩余价值论 B. 阶级斗争理论 C. 辩证法 D. 科学的实践观 【命题分析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8、,这是因为马克 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表现在:第一,在世界观中,它确认人类通过实践改造自 然,使自然打上人的烙印,排除实践就不能正确把握人与 自然的关系。第二,在认识论中,它把实践放在首位,作 为全部认识的来源、动力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第三,在 历史观中,它把实践作为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据,认 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正是因为科学实践观的确 立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统一、唯 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相统一的理论体系。本题 的正确答案是 D 选项。 【教材链接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 21 页;大纲解析第 8 页。 6列

9、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 个别与一般 的关系界定的 C.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 认识与实践 的关系界定的 【命题分析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物 质观。质观。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的本原和统一性的 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 首先,哲学上讲的物质与日常生活中讲的物质不同,它具 有最大的概括性和普遍性,是所有物质形态的共性,即客 观实在性。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范畴的关 系:前者是对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的抽象概括,

10、是共性(普遍性) ,有绝对性;后者则只反映自然界具体 的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是个性(特殊性) ,有相对性, 是对前者的丰富和证明。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关于“物质” 的经典性定义中:“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 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 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给物 质下定义的方法论原则和出发点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 定物质概念,从而把物质定义与唯物主义科学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统一起来,彻底地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 选项。 【教材链接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 12 页;大纲解析

11、第 6 页。 7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意识的产生: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意识的产生: A. 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 B. 不仅是物质现象而且是社会现象 C. 是社会的产物,而不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 D. 不仅反映自然界而且反映社会 【命题分析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类意识的起源和本人类意识的起源和本 质。质。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它 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首先, 自然界物质产生出意识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个 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的环节:从无生命物质的机械 的、物理的、化学的反应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

12、性;从刺 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 其次,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 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而劳动一开始 就是社会性的活动;社会性的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语 言的产生对于意识的形成具有决定意义。意识起源问题的 科学解决,揭示了物质对于意识的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 的派生性,从意识的起源方面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意 识第二性这一基本原理的正确性。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 选项。 【教材链接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 14 页;大纲解析第 6 页。 8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

13、: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 A. 实践 B. 运动 C. 静止 D. 时间和 空间 【命题分析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 式和根本属性。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 割的。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世界处于永恒的 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科学证明,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 界,从无机界到生命有机界直到人类社会,不运动的物质 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也只有在它的运动中才能被人们认 识。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一切运动的承 担者。科学证明,各种运动形式的主体都是物质,世界上 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人的心理活动诚然属

14、于精神活动, 但它总是同人的生理活动紧密相连,是以人的生理活动为 其物质基础的,脱离人的生理活动的纯粹的心理活动或纯 粹的精神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 选项。【教材链接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 16 页;大纲解析第 6 页。 9主张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 的观点,属于:的观点,属于: A. 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 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 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 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 物主义 【命题分析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

1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 理、物质的存在形式。理、物质的存在形式。 题干引文出自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列宁 指出:“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有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 。列宁的 前半句话,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即世界上的 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种种表现形态,世界的本质 是物质的,这就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它是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基本原理。19 世纪德国的一些自然科学家,他 们承认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但把当时的自然科学的最新 成就庸俗化,把意识直接归纳为物质或理解成具有某种特 殊性的“精细物质” ,被恩格斯称之为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16、; 列宁则把他们称之为不自觉的、自发的自然科学的唯物主 义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 选项。 【教材链接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政治大纲解析专题笔记第 16 页;大纲解析第 7 页。 10物质只有在它的运动中才能被人所认识,但为人们认物质只有在它的运动中才能被人所认识,但为人们认 识和利用事物提供前提条件的是:识和利用事物提供前提条件的是: A. 时间 B. 空间 C. 绝对运动 D. 相对静止 【命题分析命题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相对静止的意义。相对静止的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属性只有在运动中才能显示出 来,但是在物质运动中又包含着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 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但并非单纯消极保守的,它也有 积极的意义:首先,静止是运动的量度,不理解静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