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复习题资料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9966846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病学复习题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流行病学复习题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流行病学复习题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流行病学复习题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流行病学复习题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行病学复习题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病学复习题资料(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行病学复习题资料1 R: Q) j( w; G9 V6 B q5 j一、流行病学的概念、原理、特征、方法和应用及流行病发展的几个时期?流行病学定 义为:研究特定人群中与健康有关的状态或事件的分布及决定分布的因素,并应用于解决健康问 题的一门科学。1 G8 k3 Y) b( w5 w+ M 流行病学特征:1、群体的特征 2、对比的特征 J% L. n) 9 U! u, d, l4 E/ r 3、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 _ j8 l; D4 b* A 4、社会医学的特征! b: ; Y* t G1 0 v 5、预防为主的特征 6、发展的特征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D8 z; ! t( l (

2、一) 、观察性研究或非实验研究 (二) 、实验性研究 (三) 、理论性研究横断面研究 3 o7 L y w) R% v: X, e2 d比例死亡比研究生态学研究 描述性研究8 W0 w7 U# R: “ U) Y4 t% t观察性研究 病倒对照研究6 m7 w* R a2 U( j队列研究(随访研究), V; b7 3 K B$ c流行病学 临床试验 A, H$ 0 y+ d 研究方法 实验性研究 现场试验 分析性研究 社区干预试验和整群随机试验3 C% _6 q7 7 F理论流行病学 理论性研究 流行病学方法学研究 流行病学应用: # b0 _$ S F) I u6 f 1、疾病预防和健康促

3、进 2、疾病的监测9 a - V4 L( m4 U5 r T# + H# O0 j 3、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研究 4、疾病的自然史( m6 q- : o. l. j7 U 5、疾病防制的效果评价 学科发展期:3 L0 3 C5 t* F1 f5 , p 指:廿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可称为现代流行病学时期。 第一阶段(20 世纪 40-50 年代),创造了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研究方法。 主要进展:流行病学方法_危险度估计方法及病因学研究发展。 第二阶段(20 世纪 60-80 年代),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大发展期。. g ; r5 _: r1 z$ ; K 3 O“ S/ a1 U 主要进展:学科交叉

4、融合,不断推出新的分支学科。! Z4 6 k/ S( J* Z m二、掌握流行病的观点和意义?- _# E9 c3 f k0 V 1.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 (一) 、群体观点(二) 、社会医学和生态学的观点/ j; 5 ?! k1 m4 q7 k; r (三) 、比较的观点1 | z0 Q6 u8 , S! X- 8 d (四) 、多病因论的观点 (五) 、概率论的观点 2.医学生学习流行病学的意义: (一) 、更新医学观: , % j3 y/ P/ F (二) 、促进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 N4 r5 G. p4 w O# p; |; C6 E (三) 、实现由关心个体病人到从群体角度关心

5、病人的转变 (四) 、提高观察、理解和解决健康问题的层次三、掌握流行病学的病因观,认识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 掌握病因推断方法及判断标准。现代流行病学的病因论) K Y# h6 Q: c9 t2 D 1.在相应疾病的患者中总能检出该病原体(必要病因);( O% h6 t7 o7 1 W 2.能从相应疾病患者中分离到该病原体;# F! 7 K5 L9 P- T j p. K 3.传过几代的培养物能引起实验动物患相同疾病(充分病因); I2 m$ Q2 K3 K 4.能从患该病的动物中分离到相同病原体。$ H+ C* # $ w g2 w. M 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 充分病因:必然会导致疾病发生的最

6、低限度的条件和事件。 必要病因:是指有相应疾病发生,以前必定有该病因的存在。% F3 X: Q8 U8 S3 ?8 N6 m“ r 病因推断的方法:因果关系研究的真实性必然涉及到因果推断的问题,包括逻辑方法、 统计关联和判定标准。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主要是归纳推理方法,它包括假设演绎法和 Mill 准则(消除归纳法) ,以及概率性推广的归纳统计推理。 h1 R4 V( F5 Q1 B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从普遍到特殊,它的结论是把前提里的道理缩小范围再讲一次, 因而前提真则结论必真。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它的结论是把前提里 的道理扩大范围再讲一次,因而前提真则结论只是可能真。

7、一个病因研究本身必须要达到 或部分达到第 1,2(或 3,4)条标准,如果符合第 7 条标准则更好;第 5,6 条标准是对 该研究的外部评价,如果不吻合则因果关联的可信度降低。6 h) 4 k* |1 r“ Q5 e6 S四、熟练掌握疾病分布的频率指标及描述疾病分 布的概念,熟练掌握疾病流行强度的相关 概念,了解疾病三间分布的差异疾病频率的测量指标: P, . 4 i R+ x$ X% Z 1、发病指标:发病率、罹患率、患病率、感染率、续发率 率(rate):指在某一确定人群中某事件发生的频率。 比(ratio):两个变量的数值之商,ratio=m/n。 P! E t- 8 l! N 比例(p

8、roportion):表示同一事物局部与总体之间数量上的比值,P=a/(a+a)。- Y7 j7 |/ b5 E7 L8 D 2.死亡指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累积死亡率。+ V6 a) 8 T e) ?/ O h U 疾病流行的强度:是描述某种疾病某地区一定时间内人群中发病规模大小,它常以历年同 期本病的发生水平来作基准来衡量。常用散发、爆发及流行等概念表示。) r T9 Y) P2 D“ O: i- J 散发:某种疾病的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 系的散在发生,称散发。确定散发时多与当地此前三年该病的发病率进行比较,在末明显 超过既往的一般水平时即可称

9、为散发。散发适用于范围较大的地区。6 G5 E# 9 T. E“ I5 g 爆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 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大多数病人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如食物中毒、托幼机构的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的爆发。 流行: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时,称流行。 (1)地区分布: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地形及地貌、气象条件等自然环境因素和当地人群 的风俗习惯及社会文化背景等社会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疾病的地区分布。 (2)时间分布:疾 病在人群中的现象不是恒定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疾病的时间分布的变化反 映了

10、病因和流行因素的变化,分析疾病的时间变化,可以了解疾病的流行动态,有助于验 证可能的致病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为制定疾病防制措施提供依据,疾病的时间分布变化形 式可分为: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 H; ! h8 _2 : w五掌握疾病年龄分布的目的,疾病发生周期性的原因,概念研究疾病年龄分布的目的: (1)确定高危人群及重点保护对象 (2)探索流行因素,提供病因线索9 G: k3 L3 p“ k) F/ (3)分析年龄分布状态. D1 ?) A4 l; h0 J4 T3 s8 1 c9 (4)制定预防措施及评价其效果9 X, m p0 a$ : L, A% 周期性:是指疾病发生频率经

11、过一个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呈现规律性变动的状况。通常 每隔 1、2 年或几年后发生一次流行。流感每隔 10-15 年出现一次世界性的大流行。掌握生 态学研究的各种类型、及生态学研究的应用范围生态学研究的种类: (一)探索性研究 (二)多群组比较研究 (三)时间趋势研究8 I; ?( S- M! T6 F$ q9 (四)混合研究 生态学研究的应用:0 z) |, ( h2 m“ E: Y( N) 2 P8 D 1、提供病因线索 2、对已存在的疾病病因假设提供佐证4 p+ U4 f5 T( V( Y 3、评价干预实验或现场实验的效果6 0 |% 8 K6 e 4、人群中变异较小和难测定的暴露研究

12、5、疾病监测 ? 七、掌握现况调查的特点、目的及研究设计、实施步骤。重点掌握爆发的概念及调查方法?V- E I0 I - H现况研究的特点:$ L4 J1 h- | ?. M8 g% b 1.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2.适用于暴露因素不易发生变化的研究9 N: u$ t* _) O( 8 r 3.适用于暴露因素后期累积作用的观察( W9 ( p5 s+ h“ E 目的:3 8 e“ ! d5 R4 X 1.描述疾病或健康分布2 H. O7 v( d% S: A# i 2.发现病因线索 3.适用于疾病的二级预防 4.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5 a |“ T- W f6 N 5.进行疾病监测4 d. u

13、; Q7 x; g+ S 6.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健康水平: T- a4 v) v. 4 k“ L0 W 步骤:, s/ H3 T% 4 B“ k9 z2 H 1.研究目的- u# J/ A; x, O1 n0 b 2.研究对象:应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际情况来选择研究对象。$ a. s3 h) Z C5 O3.研究方法8 i. X4 h3 Z. 6 k2 B. P 4.确定研究变量和制定调查表1 G5 P% d F9 , K1 y) 5.资料收集2 C, s1 ? Z2 Z5 A6 0 M) b | 6.资料分析及结果解释爆发调查是指对某特定人群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多例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同的同种疾病所

14、进行的调查。传染病的爆发和非传染病的爆发。 调查方法: 1、现场准备工作) K3 M* ?( n+ i _. q4 u% 2、确定爆发存在/ g# J% Y! h) u5 G 3、核实诊断,发现新病例. 5 “ 1 x8 M/ - B4 F T 4、描述性研究* A7 ) $ N* c8 x# 3 p8 e% 5、提出假设 6、检验假设 7、提出预防与控制策略 x5 W) P# O0 g( b0 _1 8、总结5 ?4 N g. M; G9 ?3 v c; O5 $ |$ D+ C2 m5 U八、掌握筛检的概念、原则、条件及评价指标 筛检:是指通过快速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措施,从表面上无病的人群

15、中去发现那些未被识 别的病人或有缺陷的人。 筛检的原则和条件:3 e; n M P“ - e 1、疾病必须是当地当前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2、疾病自然史应当已经明确6 p) G1 M/ 7 K/ ?: K 3、当地有一定卫生资源“ j; B“ P. m: S4 4、患者有可识别的症状 5、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 J+ O4 N5 F4 0 % j 6、筛检方法简单,灵敏度、特异度高 筛检试验的评价标准:7 h# |9 ( R3 X“ B“ C9 G0 v“ J 1.一般评价 Z1 p T7 d2 ; a$ k 2.真实性、可靠性及应用价值评价 3.收获评价 4.卫生经济学评价0 D8 f8 j Z/ Z; z) v (1) 成本效果分析 (2) 成本效益分析 3 P0 |* + e% B( n% l a/ T (3) 成本效用分析 ?+ Z, x9 R4 U: u$ P ! G2 e, C: Z- q6 V9 n0 T: N* Q$ x九、掌握队列研究的概念,原理、研究方法、分析方法,特点,优缺点及偏倚的控制,研 究中对照组的选取方法。! _; 2 p7 E0 f2 a9 u ; u; 队列研究的定义: 是将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 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