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2018中考数学押题试卷附答案一套

上传人:yoush****ohua 文档编号:39962622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2018中考数学押题试卷附答案一套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精编2018中考数学押题试卷附答案一套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精编2018中考数学押题试卷附答案一套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精编2018中考数学押题试卷附答案一套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精编2018中考数学押题试卷附答案一套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2018中考数学押题试卷附答案一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2018中考数学押题试卷附答案一套(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编精编 2018 中考数学押题试卷附答案一套中考数学押题试卷附答案一套说明:全卷满分为 120 分,时间为 100 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30.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6|的值是( )A. -6 B. 6 C. 1/6 D. -1/6下面四幅图是在同一天同一地点不同时刻太阳照射同一根旗杆的影像图,其中表示太阳刚升起时的影像图是( )A. B. C. D. 据悉,超级磁力风力发电机可以大幅度提升风力发电效率,但其造价高昂,每座磁力风力发电机,其建造花费估计要 5300 万美元, “5300 万

2、”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5.3103 B. 5.3104 C. 5.3107 D. 5.3108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如图,ABC 内有一点 D,且 DA=DB=DC,若DAB=20,DAC=30,则BDC 的大小是( )A. 100B. 80C. 70D. 50 正六边形 ABCDEF 内接于O,正六边形的周长是12,则O 的半径是( )A. 3B. 2C. 22D. 23 如图,P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第二象限内一点,若矩形 PEOF 的面积为 3,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A. y=-3/x B. y=-x/3 C. y=x/

3、3 D. y=3/x某初中毕业班的每一个同学都将自己的相片向全班其他同学各送一张表示留念,全班共送了 2550 张相片,如果全班有 x 名学生,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 )A. x(x+1)=2550 B. x(x-1)=2550C. 2x(x+1)=2550 D. x(x-1)=25502若 1/x-3,则 x 的取值范围( )A. -1/31/2C. x1/2 D. 以上答案都不对如图所示,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AC=BC=2,正方形 DEFG 边长也为2,且 AC 与 DE 在同一直线上,ABC 从 C 点与 D 点重合开始,沿直线 DE 向右平移,直到点 A 与点 E

4、重合为止,设 CD 的长为 x,ABC 与正方形 DEFG 重合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y,则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24 分。请将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写在横线上。 )分解因式(xy-1)2-(x+y-2xy)(2-x-y)=_如图,在矩形 ABCD 中,M 为 CD 的中点,连接AM、BM,分别取 AM、BM 的中点 P、Q,以 P、Q为顶点作第二个矩形 PSRQ,使 S、R 在 AB 上.在矩形PSRQ 中,重复以上的步骤继续画图.若 AMMB,矩形 ABCD 的周长为 30.则:(1)DC

5、=_;(2)第 n 个矩形的边长分别是_不等式组(x-10,b0).设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kx+m,若 b/a 是整数时,k 也是整数,满足条件的 k 值共有_个.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18 分)计算:|-1/3|+(-2017)0-2sin30+3(-1)先化简,再求值:先化简(x2-2x+1)/(x2-1)(x-1)/(x+1)-x+1),然后从-21.3,B 船先到达 23. 解:(1)平行四边形 OACB 中,A(4,0),B(1,3),C(5,3),把 C(5,3)代入 y=k/x,得:3= k/5,解得:k=15;(2)y5 或 x1/2 时,有

6、 1/x-3故选:C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反比例函数 y=1/x与 y=2、y=-3 的图象,观察图象可知,反比例函数y=1/x 落在直线 y=2 下方且在直线 y=-3 上方的部分所对应的 x 的取值,即为所求的 x 的取值范围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反比例函数 y=x/k(k0)的图象是双曲线;(2)当 k0,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3)当 k0,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10. 解:设 CD 的长为 x,ABC 与正方形 DEFG 重合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y当 C

7、 从 D 点运动到 E 点时,即 0x2 时,y=1/222-1/2(2-x)(2-x)=-1/2 x2+2x当 A 从 D 点运动到 E 点时,即 2x4 时,y=1/22-(x-2)2-(x-2)= 1/2 x2-4x+8,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y=-1/2 x2+2x(0x2)y=1/2 x2-4x+8(2x4)由函数关系式可看出 A中的函数图象与所求的分段函数对应故选:A此题可分为两段求解,即 C 从 D 点运动到 E 点和A 从 D 点运动到 E 点,列出面积随动点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即可本题考查的动点变化过程中面积的变化关系,重点是列出函数关系式,但需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1.

8、解:令 x+y=a,xy=b,则(xy-1)2-(x+y-2xy)(2-x-y)=(b-1)2-(a-2b)(2-a)=b2-2b+1+a2-2a-2ab+4b=(a2-2ab+b2)+2b-2a+1=(b-a)2+2(b-a)+1=(b-a+1)2;即原式=(xy-x-y+1)2=x(y-1)-(y-1)2=(y-1)(x-1)2=(y-1)2 (x-1)2故答案为:(y-1)2 (x-1)2式中 x+y;xy 多次出现,可引入两个新字母,突出式子特点,设 x+y=a,xy=b,将 a、b 代入原式,进行因式分解,然后再将 x+y、xy 代入进行因式分解本题考查了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因式分解要

9、根据所给多项式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对所给多项式进行变形,套用公式,最后看结果是否符合要求12. 解:(1)AMMB,且 M 为 CD 的中点,AM=MB,DAM=DMA,AD=DM=1/2 CD,又已知矩形 ABCD 的周长为 30,所以 CD=10,故答案为 10,(2)由第一问求得:第一个矩形的长为:10,宽为5,又点 P、Q 是 AM、BM 的中点,所以之后得到的矩形长宽比例为 2:1,在ABM 中,PQ=5,则宽为 5/2,则可得出:第 n 个矩形的边长分别是 10( 1/2 )(n-1),5( 1/2 )(n-1),故答案为 10( 1/2 )(n-1),5( 1/2 )(n-1

10、),(1)AMMB,且 M 为 CD 的中点,AM=MB,可得DAM=DMA,可得 AD=DM=1/2 CD,再根据矩形ABCD 的周长为 30,可求的 CD 的长(2)由第一问求得:第一个矩形的长为:10,宽为5,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PQ=5,则宽为 5/2,由此以此类推可得第 n 个矩形的边长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难度较大,关键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13. 解:解不等式 x-10,得:x1,解不等式 x+20,得:x-2,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1,故答案为:-2x1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

11、集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基础,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 解:设圆形螺母的圆心为 O,与 AB 切于 E,连接 OD,OE,OA,如图所示:AD,AB 分别为圆 O 的切线,AO 为DAB 的平分线,ODAC,ODAC,又CAB=60,OAE=OAD=1/2DAB=60,在 RtAOD 中,OAD=60,AD=8cm,tanOAD=tan60=OD/AD,即 OD/8=3,OD=83 cm,则圆形螺母的直径为 163 cm故答案为:163 cm设圆形螺母的圆心为 O,连接 OD,OE,OA,如图所示

12、: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 AO 为DAB 的平分线,ODAC,又CAB=60,得到OAE=OAD=1/2DAB=60,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 OD 的长,即为圆的半径,进而确定出圆的直径此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切线长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练掌握性质及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15. 解:根据图象可得出:当 y_1y_2 时,x 的取值范围是:-1x2故答案为:-1x2根据图象可以直接回答,使得 y_1y_2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就是直线 y_1=kx+m 落在二次函数y_2=ax2+bx+c 的图象上方的部分对应的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本题采用了“数形

13、结合”的数学思想,使问题变得更形象、直观,降低了题的难度16. 解:当 x=a 时,y=a;当 x=b 时,y=8b;A、B 两点的坐标为 A(a,a)B(b,8b),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kx+m,(ak+m=abk+m=8b),解得 k=(8b-a)/(b-a)=7b/(b-a)+1=7/(1-a/b)+1,b/a 是整数,k 也是整数,1-a/b=1/2 或 7/8,解得 b=2a,或 b=8a,此时 k=15 或 k=9所以 k 值共有 15 或 9 两个故应填 2先求出点 A、B 的坐标,再把点 A、B 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得到两个关于 k、m 的等式,整理得到 k的表达式,再

14、根据 b/a 是整数、k 也是整数判断出 1- a/b 的值,然后求出 k 值可以有两个本题主要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 b/a、k 是整数的理解17. 原式利用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法则,以及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计算即可求出值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8. 先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化简原式,再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得出 x的值,代入计算可得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19. (1)连结 AC、BC,分别作 AC 和 BC 的垂直平分线,两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15、为点 O,如图 1;(2)连接 OA,OC,OC 交 AB 于 D,如图 2,根据垂径定理的推论,由 C 为AB的中点得到OCAB,AD=BD=1/2 AB=40,则 CD=20,设O 的半径为 r,在 RtOAD 中利用勾股定理得到 r2=(r-20)2+402,然后解方程即可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的应用,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善于把实际问题与数学中的理论知识联系起来,能将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20. 解:(1)C 组的人数是 300-(20+100+60)=120(人),故答案为:120(2)根据中位数的概念,中位数应是第 150、151 人时间的平均数,分析可得其均在 C 组,故调查数据的中位数落在 C 组,故答案为:C;(3)达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间的人数约占(120+60)/300100%=60%所以,达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间的人约有540060%=3240(人)(1)根据直方图可得总人数以及各小组的已知人数,进而根据其间的关系可计算 C 组的人数;(2)根据中位数的概念,中位数应是第 1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