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49050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摘要:摘要: 关键词:关键词:略读 导语 目标 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 和浏览。”人教版教材从中年级开始安排了一定比例的略读课文,并随着年级 升高不断增加略读课文的分量,而这些文章的阅读价值不亚于精读的文章,它 是精彩内容的延续,但是它又不能精细地上,要区别于精读课文,要上出“略 读的味道”。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当是“教”略而“学”不略。那么,略读课文 究竟该怎么上?我带着这个问题,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索,认为可以从以下 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加强单元整组教学意识。 现行语文教材一般是以专题来组织单元,每一个单元中既

2、有精读课文,又 有略读课文 。叶圣陶先生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 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叶老已经十分精辟地阐述了 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是将精读学习所习得的 方法进行实践运用。略读与精读是两种不同的阅读方法,有着各自的作用,它 们同样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单元整组教学的意识,在精读课文的 教学时渗透阅读方法,在略读课文的教学时可进行实践运用,从而不断提高学 生的阅读能力。 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上课的主题,是上课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是上课的精神 所在,合理地制定略读课文教学目标,是略读课文教学取得成功的

3、保证。我认 为,略读课文目标的制定,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 深入研读导语,根据导语制定目标。 略读课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为主的课程形态,大部分教材在略读 课文前面有“提示语”,提出了一些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提示略读课文学习 的要求和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仔细研究导语,我们就会发现,导语隐 含了课文学习的目标,隐含了课文学习的重点难点,因此深入研读导语,有利 于我们准确制定教学目标,引领我们整个教学设计应该何去何从。如白公鹅 一文,课文之前的导语为“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真是架子十足,高傲的很。 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笔下描写的白鹅又是怎么样的呢?默读下面的课文,想想这 只白公鹅有哪些特点。

4、再比较一下,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根据这一导语,我把教学目标制定为:(1)认识 7 个生字;(2)反复默读 课文,了解白公鹅有哪些特点;(3)比较阅读白公鹅、白鹅,体会两 位作家的写法有异同之处。感受语言风格,丰富语言积累。教学重点难点制定 为:通过自主阅读,体会白公鹅的特点。比较两篇课文写法的异同。2、目标的制定宜“简”不宜“繁”。这里的“简”指的是别把目标定的 太全面、太细致。略读课文不同于精读课文,精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往往强调三 维目标的有机整合,将工具性,人文性情感,价值观等细化到教学的每一个环 节中,精心设计一堂环节紧凑的好课,教师最大的本事是于无声处见精彩,将 设

5、计的痕迹化为无形。而略读教学我们应该真正的去做减法。梦想的力量 就是一篇较长的文章,我在设定目标的时候既要求学生在一堂课的时间多遍阅 读全文加重点段反复阅读,还要要求学生读好重点段,理解梦想力量的不同层 意思,同时要求学生以信的形式写话。这样的目标跟精读文章有什么区别呢? 实际教学的结果也证实了过高、过全、过细的目标导致教学的结果是“鱼与熊 掌无法兼得。”学生读得时间不够因而读不入情,感受不入心,写得像口号! 要知道,毕竟只是一堂课的时间,忽略略读文章本身的特点及要求,强行将它 丰富起来,实际是一种误区。不如将目标精简,重点在读,变换形式的读,展 现读的增量,将文本的主要思想情感把握住就可以了

6、,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此 为真略。 三、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不同的略读课文有不同的“略”,如何进行略读课文的教学,需要我们在 教学中结合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自主把握。我在进行略读课文的教学实践 中,探索了以下几种方法: 1、立足文本,点亮思维。 叶圣陶曾经说过 “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 又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新大纲也明确提出:略读课 文的教学在内容理解上要求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方法上要更加放手。由此可 见,略读课文应该是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舞台,略读课文的教学设计应该体现 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习得的学习方法付诸实践运用的。 七月的

7、天山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这类文章作者最常用的写作顺序就是 移步换景,初步学习这种方法也是本单元习作要求学生达到的。因此,在教学 的时候,我针对这一特点,设计了两个有梯度的问题,通过让学生自读自悟来 拓展思维能力。 问题 1:同学们,课文先后写了天山的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优 美的自然风光。你觉得这三处景物能不能调换先后的顺序来写?为什么?(引 导学生关注作者移步换景时的连接语) 问题 2:找出课文中提示你不能调换顺序的句子,你有什么发现吗?(引 导学生了解连接语一般都放在一段话的前面,而且富有变化) 当然一篇好的文本,它的语言和思维训练点肯定不只一处。在设计时,我 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当然也

8、不能特立独行和精读课文、本组训练重点风马牛不 相及。在品味、积累作者语言的同时,我们也要适时地设计,去点亮学生思维 的火花,以更开放的形式让学生独立自由地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讲得十分深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我想,我们略读教学的课堂更应 该是学生积极思考的天地。 2、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体验,是一种心智活动。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 “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每一个孩子就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阅读教学应 努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表独树一帜的见解。我在上略读课文时 多数采用“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方法。 如略读课文狮子和鹿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一波三折,趣味

9、性强, 教学时就出现了典型的一幕。课始,我述说:暖暖的太阳升起来,缕缕金光穿 过树梢,照射在草丛上,一只美丽的小鹿来到溪边静静地欣赏自己的身影。再 放出一个画面。(预设从美丽的鹿角谈起,沿着故事情节学下去,最后导出道 理。)学生顿时聚精会神并开始窃窃私语,突然,有个男生叫了起来:“这只 鹿真笨,肯定会被大老虎、狮子吃掉,快跑吧,不然你就没命了。”教师里顿 时鸦雀无声。我有些出乎意料,顺着问:“你怎么知道呢?“因为食肉动物往 往在晚上吃很多肉,第二天醒来先就是找水喝,不就很有可能来到这里吗?” 大家惊讶了。我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但我想这并不重要,学生既 然有了学习的基点,就应该顺水推舟

10、,让学生在好奇中自读自悟下去,这种可 遇不可求的“缘分”是最美妙的。于是,我就竖起大拇指夸奖:“你真聪明! 鹿是遇到了危险,那结果鹿有没被猛兽逮住呢?”在跃跃激情中,让学生、文 本、作者、生活多向对话互动,使学生在感悟语言、体会情感、领悟学法上有 一个质的提升,自主中润物无声,交流中凸显个性。 3、授之以法,循法而学。 略读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它不只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 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 的略读能力。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应该注重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授之 以法,循法而学。 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既将前后的课文连接起来,又提示

11、略读课文的 学习要求和方法,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我们在设 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段学习提示,努力挖掘学习提示的引领资源,指导学生 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在这个大框架的建构下尝试运用其他方法开展字词句的 学习和感悟。 如教学夸父追日时,抓住课题质疑,让学生明确略读课文的课型,自 主学习提示,画出学习任务“读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交流一下从故事中想到些什么。”在进入概括主要内容的环节时,让学生充分 自由练说后,指导学生用根据课题提问,并将几个关键问题的答案连起来的概 括方法来说,并根据学情给予一个扶手“这个神话故事主要讲了夸父( ),就去追赶太阳,追到( )

12、 时,他倒下来变成了( ),他的 手杖变成了( )。”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在关键词语的教学上也是渗透以各种方法,如联系生活实际“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两千里要多长时间? ”来理解重点词语“一眨眼”、“两千里”,抓住学生可感受得到的方式让学 生感性地理解;采用了让学生找找近义词的方法融入朗读中理解“霎时间”, 使体验、感受、积累等目标整合在一起;让学生想象夸父虚弱到了极点的形象, 理解“颓然”,并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总之,略读课文的教学要做到“略”而不“略”。既要学习略读方法,更 要培养略读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略读课文承担着较精读课文更广泛的任务, 只要教学得法,略读课文就是绵绵春雨贵如油,在这方面精读课文是难以 与其媲美的。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丢弃华而 不实,形似神异,依葫芦画瓢的肤浅做法,使略读课文的独特魅力得到充分、 有效地展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