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十载铸辉煌 与时俱进谱华章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917188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雨十载铸辉煌 与时俱进谱华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风雨十载铸辉煌 与时俱进谱华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风雨十载铸辉煌 与时俱进谱华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风雨十载铸辉煌 与时俱进谱华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风雨十载铸辉煌 与时俱进谱华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雨十载铸辉煌 与时俱进谱华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雨十载铸辉煌 与时俱进谱华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风雨十载铸辉煌 与时俱进谱华章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我校始建于 1910 年,其前身为成达高等小学堂。回望百年,一小人秉持崇高的教育理想,传承高尚的文化精神,以广博的视野和高远的追求,展示着一小教育的大家风范,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历史高程。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我校驶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快车道,开启了现代教育的新篇章。这十年,是我校深化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十年,是我校塑造品牌、彰显魅力的十年,也是我校追求卓越、发展最快的十年。十年里,我校从一个校区发展成为拥有五个直办校、三个领办校的教育集团;十年里,我校从 72 个班级 4000 余名师

2、生发展成为拥有 205 个班级 11000 余名师生员工的初等教育航母。如今,在盐城市第一小学母体基础上成长起来的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已是全国办学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师资力量最雄厚的实验小学之一。十年的高位发展,成就了今天的规模与高度十年的时间,记载着一小教育发展的辉煌,也记载着一小人天时人和的幸运。透过它,我们清晰地看到各届政府、领导的谆谆教诲、无限关怀;透过它,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无数社会友人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透过它,我们清晰地体会到无数教职员工的倾心付出、真情奉献。一艘一艘驶驶向向远远海的海的“初教航母初教航母”。 。为了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放大名校效应,2002 年 6 月 2

3、8 日,作为政府年度十大实事工程之一的一小南校区启动建设。2003 年 9 月,建筑面积近 5 万平方米、投资近亿元的现代代学校盐城市实验小学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同年,由我校创建的附属实验幼儿园(即盐城市六一幼儿园)也顺利开园,这标志着我校进入了跨越发展的新阶段。2008年 8 月,由政府投资兴建、占地 100 亩、建筑面积 4 万平方米、总投资 1.5 亿元的盐渎实验学校成为我校成员单位。2010 年 2 月,为了城市发展与资源整合,我校北校区从剧场路 83 号整体搬迁至盐城中学北校区继续办学。2010 年 7 月,我校正式组建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并因市区义务教育布局调整,盐城市- 2

4、-聚亨路小学划入我校管理体系,同时,田家炳实验小学和开发区实验小学由我校领办。2012 年 6 月,盐城经济开发区与我校签订协议,合作兴办盐城市第三小学。至此,我校形成由五个直办校(北校区、实小校区、盐渎校区、聚亨路校区、六一幼儿园)和三个领办校(田家炳校区、新河校区、第三小学)的新型教育集团。体制的变化、规模的扩大,给学校也带来了诸多变化:学校直办校从 2002 年的 72 个班级 4000 余名师生发展成为拥有 205 个班级 11700 余名师生员工、总资产从 2000 多万元增至 2 亿元,成为一艘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初等教育航母。一一组组熠熠熠熠闪闪光的光的“金字招牌金字招牌”。 。 十

5、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我校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级表彰近三百项,在诸多的荣誉中,许多个“第一”或“唯一”让我们历历在目:2003 年 3 月,我校成为盐城教育系统唯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2004 年 3 月,我校继 2002 年被评为市首批小学特色学校(德育)之后,再次被评为市二批小学特色学校(科技教育) ,成为全市小学中唯一的双特色学校。2005 年 10 月,我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首批“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获此称号的小学全国仅有六所,并于 2009 年 1 月、2012 年 2 月,学校再次通过复查,连续三次获此殊荣,这项荣誉既是我市各系统中唯

6、一,也是全省各小学中唯一。2005 年 6 月,学校被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联合表彰为“全国绿色学校” ,此乃全市第一家。2006年 9 月,我校被授予“全国师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同年被国家教育部和奥组委授予“北京 2008 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称号,均为全市第一家。2007 年,学校获“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 、 “全国中小学思想首先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 “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2008 年,我校作为全省唯一的小学光荣入选改革开放 30 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就参展单位。2009年,我校喜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系全省小学中为数极少的学校。一支一支结结构合

7、理的构合理的“骨干骨干团队团队”。 。 多年来,我校积极倡导并践行“教师发展学校”的发展理念,把教师资源作为学校的第一资源,合理配置,全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有梯度、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团队。这支队伍中先后涌现了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苏丹、全国优秀班主任、江苏省名教师陈秀凤、全国优秀辅导员陈奇、全国优秀体育教师陈亚芳等育人楷模。在江苏省特级教师评选中,除第二- 3 -批外,我校均榜上有名,特别是近十年的评审,更是成绩喜人:2002 年 1 名,2004 年 3 名,2008 年 4 名,2010 年 5 名,2012 年 7 名,2011 年有两名同志成为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工程培养对象。目前学校在岗特级教

8、师达 20 人,市名教师5 人,市学科带头人 32 人,市教学能手 66 人,在江苏省同类学校中遥遥领先。2002 年全面启动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犹如一缕春风,拂动教师锐意改革之心,勃发课堂盎然生机。十年中,我校有 200 多人次在全国、省、市级课堂教学或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有上千篇教学论文在各级各类期刊上发表,有 5 人教育专著成功出版发行,在江苏省首届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中,一项获一等奖,两项获二等奖。2009 年 11 月,在江苏省“福瑞迪教海探航”征文暨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我校有 36 篇论文获奖,其中 7 篇获一等奖,三位老师应邀在活动中执教观摩课。2012 年 5 月,盐城市首批名师工作

9、室中有六个由我校教师领衔成立。一批特色一批特色鲜鲜明的明的“文化名片文化名片”。 。 底蕴深厚又充满活力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魂之所在。在多年实践中,我校开发并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课程文化、活动文化。 “四色文化”是我校基于新课程理论指导建构而成的以红色文化、金色文化、绿色文化、银色文化为主干的校本课程,自主编撰了具有浓郁特色的“四色文化”丛书。随后,在整合各种资源的基础上,学校建成了“四色文化馆” ,由陈毅之子陈丹淮将军题名,使得“四色文化”课程突破了传统课程纸媒化、静态化的局限,成为与新课程理念相映生辉“领异标新”的“二月春花” 。 “十大少儿社团” (红领巾研究院、少儿科学院、蓓蕾艺术团、

10、丹顶鹤少年文学社、希望少儿书画院、小书虫俱乐部、蓓蕾体育俱乐部、年警察大队、蓓蕾广播电视台 、蓓蕾网络俱乐部)和“五节两周” (体育节、数学节、校园文化艺术节、英语节、读书节和科普周、节能减排周) ,更是校园内一道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2011 年 5 月,盐城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在我校成立,我校在全市乃至全省首创的以提高“四力” (即感爱力、自信力、耐挫力和自控力)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正式启动国。家庭实验室项目是我校的又一特色,这是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学生家庭实验网络平台。同学们通过平凡的实验,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积聚未来发展的创新资本、奠定终身学习的扎实基础。一条方便快捷的一条

11、方便快捷的“信息通道信息通道”。 。在 2001 年 7 月 12 日, 人民日报刊登了一- 4 -则消息:全国首家小学德育网站在江苏盐城市第一小学开通。这是我校继建立校园网后新建的又一专业性网站。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始终走同类学校前列,并取得骄人成绩:2010 年 2 月,我校获“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先进单位”称号,2011、2012 年连续两年在“江苏省中小学优秀校园网站”评比活动中, 荣获小学组一等奖,2011 年 8 月,我校网站获”全国中小学优秀网站”称号。目前,德育网、智慧树小数网、四季青语文网、梦想英语网、希望艺体网、家庭实验室等专题网站,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校园网上淘宝空间、

12、网络作文大赛、家校互动空间、在线辅导等,更是打造出一道书斋里看不到的独特风景。十年的积极践行,探绎出独特的一小发展之道十年拼搏,十年耕耘;十年艰辛,十年收获。十年里,我们每一项尝试、每一次探索,无疑都在丰富着一小教育历史的细节与厚度。以文化的力量引以文化的力量引领领学校学校发发展。展。文化犹如强大的“磁场” ,对一所大规模的学校来讲,虽然人多地广,但因为有了共同的文化目标,便会凝人心、聚人气,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推动全体师生员工去实现教育愿景。我校把“尊重的教育”作为灵魂和根基,触及到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每年新学年开始的师德报告会,铸实与传承着“三爱两精神” (即爱学校、爱学生、爱事业和探索精神

13、、奉献精神)的师德传统;每天早晨,师生们跨进校园时,校歌飞翔正唱响整个校园,镶嵌在校门石碑背面的校风校训又是那样令人注目:“和谐、创新”的校风, “乐学、多思”的学风, “融通、精进”的教风, “每日必问”的校训,拥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有效地沟通了每一个校园人的思想感情,培育起一种光辉灿烂的学校精神“渴望崇高、追求卓越” ,这已成为学校所有师生广泛认同的精神追求。理念文化墙、诚信故事园、古诗词长廊等版块拓展了学生的视角,营造出“人文交融”的意境,橱窗里每天送上的“教师寄语”传递着温情与真情,定期出版的校刊耕耘与收获跳动着智慧与思辨“四色文化馆”更是伸展到每一位观看者的内心诸多“磁石”的壮

14、大,汇聚成了学校日益强大的“文化磁场力”,推动着学校实现外扩规模与内提品质同步进行。如果整个集团是一棵大树,那各成员单位就是这棵大树上的分枝,优秀的学校文化就是这棵大树的根。要想“枝繁叶茂” ,其根基传送的“养分”必须源源不断地渗透到分枝的每一个细胞中。因此,我们加大制度文化建设,以制度作保障,有效移植集团文化,同时又尊重成员学校的文化特色,努力形成“一- 5 -校一品” ,使各成员单位的优质资源得到有效放大,实现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高品质地构建起现代教育体系。以制度的建以制度的建设强设强化学校管理。化学校管理。集团积极打造“阳光一小” ,校务公开成了提速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将推行

15、校务公开作为加强学校民主建设、提升管理品位的积极应对策略,紧紧围绕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实际问题,以文件的形式确定了经费收支、干部聘用、基建情况、物资采购、招生情况等十大项公开的内容。此外,我校还通过成立校风监督委员会、家长委员会,设立举报信箱等措施,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促使校内外形成同心圆式的管理模式。同时,学校加强组织管理,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管理职能,切实保障学校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2005 年,因规模扩张与内涵发展,上级批准我校成立基层党委,并通过“公推直选”产生了首届党委领导班子,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首家成立党委的小学。2005 年 5 月,通过“公推直选”产生了各支部领导班子成员,从

16、而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2010年,集团党委成立党委中心组,定期学习,提高认识。2011 年 11 月,学校升格为副处级后,根据需要于 2012 年 6 月对我校中层部门进行了调整和中层干部重新选聘工作,让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以集以集团团化的运作构建学校管理新体系化的运作构建学校管理新体系。学校的成员单位多了,规模大了,管理的头绪也便多了,难度也自然而然大了。学校领导班子毕竟人手有限,凡事不可能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定准管理的坐标,方能掌控方向,行得从容。 “十五”期间,面对“一校两区”的办学实际,学校构建“一套班子、分区管理”的运行格局,设立“行政工作委员会” 、 “教学与教科研工作委员会” 、“学生发展工作委员会” ,对各个校区进行全面协调。进入“十一五” ,学校成功地开启了集团化管理模式,实施“学校发展共同体策略” ,构建“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考核一体”的运行机制,凸显老校区深厚底蕴,明晰新校区强劲优势,使各成员单位的优质资源得到有效放大,实现了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高品质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