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的参数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9865266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像机的参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摄像机的参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摄像机的参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摄像机的参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摄像机的参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像机的参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摄像机的参数:呵呵,很好玩的游戏啊摄像机的参数:呵呵,很好玩的游戏啊 字体:大 中 小 1.成像元件 也就是 ccd 啦!(当然也有 c-mos),主要区分为彩色,黑白,1/3”,1/4”, 1/2”及品牌, 尺寸: 大小的差别主要在于灵敏度,也就是最低照度,1/4 照度会比 1/3 差,原理很简单:相同数量的感 光点,摆在1/4 上的每一点一定比较小点,他的受光就较少,当然照度就较差,好处是便宜一些,还有体积较小,板子可以做小一些. 品牌: 以价位来说,从贵到便宜,分别是 sony, panasonic,sharp,a1(l.g)这几种, 如果用 sony 通常会标“sony super-h

2、ad ccd”这是 sony 的注册商标,或是低照度会标 “sony ex-view ccd“ 在 ccd 的制造过程中有一个制程叫作”had”, 所以不管那家的 ccd 都可称为” had ccd, 但索尼改进了这个制程,认为做出来的 ccd 品质较好,就叫做”super-had”并把这名称注册, 因此只有索尼有所谓的 super-had ccd, 在一般型录上常看到 “ 1/3” sony super-had ccd” 就是这样来的,不可能标” 1/3” sharp super-had ccd” 那会闹笑话的. ex-view 是索尼 ccd 注册的专有名辞, 强调照度比 super-ha

3、d 更低,当然价格也贵多了,其它特性及接脚都跟原来 super-had 差不多.而不是用 sony 的,就只标” 1/3” color ccd“ 了 2.像素: 在 pal 制,有 752(h) x 582(v),也就是所谓 44 万画素,及 500(h) x 582(v) 也就是所谓 25 万画素, 在ntsc 制,有 768(h) x 494(v),也就是所谓 38 万画素,及 510(h) x 492(v) 也就是所谓 25 万画素,44 万画素,就叫高解,25 万就叫低解,普解或中解.以上讲的画素是指”有效画素 3.分辩率: 这就比较好玩了,25 万像素的摄像机,其技术极限大概是 32

4、0 条,在十多年前,台湾搞出了摄像机,大概就280-300 条之间,但跟日本货比起来就差了一截,怎办?那就标 350 线好了,后来又有新公司及韩国搞出来了,大概在 300 左右,那就标 380 条好了,到了近几年,大陆也搞出来了,怎办?那就标 420 好了!,搞到现在,全部都标 420 了,无耻的还有标 450 ,更让人搞不懂的是,不管在台湾或是大陆,送去检测,居然也是 420?真让人匪夷所思! 而 44 万的,技术极限大概在 480 线,一般中,台,韩做出来大概就是 400-450 之间,同上理,就标480,500,520,550 吧!各凭良心. 还有,最近流行所谓 520 线的更是个大骗局

5、,为什么他说 520 线?是因为主芯片用索尼 hq1(cxd3172ar),翻遍原厂资料,找不到 520 这个字,只有非官方说法:是有 520 线,但仅限 y/c 输出.所以只要是 hq1 方案,大家就标 520,在加上灌水法,550 及 560 就出来了,估计 580 也快有了. 4.最低照度: 最简单的定义:在暗房内,摄像机对着被测物,然后把灯光慢慢调暗,直到显示器上快要看不清楚被测物为止,这时量光线的照度, 就是最低照度.够含糊了吧!,实际上还得考虑用几毫米镜头,入光量多少,摄像机agc 必须关掉,视频讯号是降到多少 ire 等等.几乎没有厂家会去做这种测试, 那.老故事又来了,很久很久

6、以前,松下跟索尼的机子低解的标 1.1lux(f1.2),那台湾做出来就标0.5 吧,后来的只好标 0.2,你标 0.2,我就标 0.1,他标 0.05.就这样了. 还有,高解 ccd 照度会比低解的差,还是老话,同样芯片面积,一个摆了 44 万点,一个摆了 25 万点,那个大点? 5.信噪比: 任何电路只要通电后都会产生噪声,包括元件及线路本身所产生的,当然噪声越小,画面看起来会越干净,我们用视频讯号跟噪声的比值来表示,那当然越大越好,数学式是 20log(v2/v1), v2 指视频讯号,v1 指噪声大小,单位是”db” 。还是老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松下跟索尼的机子噪讯比标 50 db ,

7、那台湾做出来就标.嘿嘿! 一看起来就是比较差,不好意思吹牛了,那就标 48 好了,可是不好看?修饰一下:”大于 48 db “,所以 “ 48db” 就是这样来的,不论阿猫阿狗做出来的摄像机,一律就这样标了,有去测? 我头剁给他! 6.电子快门: 为了让影像亮度正确,我们必须正确控制摄像机的入光量,要调整入光量要从镜头的光圈及像机的快门着手,一般我们用手动镜头时,光圈调固定就不动了,如果这时遇到强光怎办?很简单,在 ccd 还没过曝前,d.s.p 就赶紧把 ccd 上的讯号”扫”下来吧,也就是光线强时抓快些,光线弱时抓慢些,抓一次相当于我门用单反相机时”喀嗏”一声,单反像机是机械式快门,我们这

8、是电子式,所以叫”电子快门” 根据 d.s.p 规格书,电子快门速度在 pal 制时是 1/50 秒到十万分之一秒,所以大家就这样标了,实际应用上如果机子调校不良,是达不到十万分之一的,如果机子在太阳下看起来像蒙层细白裟,不是很清楚,那八成是快门速度不够. 还有如果用自动光圈镜头,那入光量就由镜头光圈来控制了,这时后机子本身快门速度就定在 1/50 秒 7.gamma 补偿: 什么是 gamma?简单解释,crt 管子是跟据电子束打在屏幕上的强度来决定产生的亮度,打的越强就越亮,但不是 1:1 的,也就是说,在很强的时后并不会成比例的那么亮,这是 crt 管的特性,因此视频输出就得在高亮度时做

9、些刻意的增强,这就叫 gamma 补偿,个补偿曲线叫 0.45,只要给 dsp 下个指令就好了,一点技术都没有,有的机子会加个开关,让你选择 0.45 或 1,1 的补偿曲线是 1:1 的,在某些强光环境下还蛮好用的(是强光下,非逆光下) 8.背光补偿: 什么是背光补偿,这又跟快门速度有关了,举个例子,当一部摄像机装在 atm 上,对着大街,在大太阳下,环境很亮,所以机子快门速度当然是很快的,才不会过曝,这时如果有人来提款,脸对着镜头,由于目前机子采全面测光,基本上受环境影响,整体还是很亮,在高速快门下,人脸的曝光量不足,就显的黑黑的,这就是摄影学上面所说的”背光”,就是:背面有强光,导致主体

10、曝光不足而变黑. 所以问题就出在全面曝光上,假使我们只取一部份划面来测光,比如说中间,那人脸在划面中间,这时dsp 会测到曝光不足,便会放慢快门速度,这时人脸就清楚了,但是因为快门速度慢了,导致背景(街上)反而过曝而白茫茫一片. 所以,背光补偿就是根据特定的测光区域,调整电子快门(或自动光圈),使得测光区域内的曝光值正常,不在测光区域内的就不管了,测光区域由 dsp 参数设定,一般是取中间 1/9 处,或加上下方 1/3 处成凸字型. 至于什么是”宽动态”,那会另外写篇来谈谈. 9.同步系统: 分内同步,外同步及电源同步. 电源同步, 说来话长,简单的说,就是使每一支摄像机丢图场出来的时间点要

11、一致,好比对伍行进时,虽然每人速度一样,但如果没有人在旁吹哨或喊口令的话,脚步是不会一致的,这个功用是用在矩阵切换时,画面不会抖一下再恢复正常,否则管理员眼睛不花掉了,要实现电源同步就须加电源同步电路,再加个开关电源,从交流电中取同步讯号(电源是 50 周固定的)来当同步的依据. 另外在 ntsc 系统中,因 d.s.p 里的振荡频率无法跟市电 60 周一致,在灯光下会有色滚现像,尤其是 sony 2163 方案更严重,这时就得加电源同步来解决,强制让 d.s.p 的频率与灯光一致. 还有我们所用的 ac 电源有三相,彼此差 120 度,如果电源同步的机子若接在不同相位电源上,会有相位差导致无

12、法彼此同步,所以还需有一个调相旋钮,将彼此触发相位调到一致. 外同步 就是交由外步来触发丢出画面,这功能现在已经很少用了 内同步 就是自己每秒输出 25 张画面,不管别人了 10.agc 就是电子自动增益,是摄像机基本功能,有人为了让画面看来亮些,刻意调的很高,这样在低照度时很容易就白茫茫一片了,所以有人干脆就在这搞个开关,要高要低,自己来吧 接下来就是些无关紧要的: 接头型式: 有 c-mount 及 c/s mount: 又要说故事了,当初做出摄像机时,总得配个镜头,因此搞了个接口标准: “直径为 25.4mm,每英吋 32 个螺牙,边缘至 ccd 距离为 17.526mm.“ 这就叫 c

13、 接口, 机子及镜头就比照这标准,彼此才能搭配. 那时后的镜头里面有八片镜片组合而成,后来松下搞了个五片玻璃的镜头,成本是省了,但是成像距离短了约五毫米,也就是镜头要更靠近 ccd 五毫米. 怎办? 那就改标准了,把上头”边缘至 ccd 距离为 17.526mm”改为 12.5mm.不就得了, 这就叫 c/s 接口 ,现在几乎所有机子都用 c/s 接口,再付一个 c/s 转 c 接口的加长环. 自动光圈: 也就是可接的自动光圈镜头的型式,目前有两种:视频驱动(video)及直接驱动(d.c)两种,因为直驱方式还得加个小电路,有些廉价机干脆就拿掉了,赌你花不起钱买 dc 自动光圈镜头. 视频输出: 标准是 1 vpp,也就是 1 伏特(峰值对峰值),标都是这样标,但常有厂家为求看起来”亮”一点,故意增加讯问号强度,在接 dvr 及配线时会引起一些困扰. 消耗功率: 一般机子在 12v 时,大致都在 90-130 毫安之间 电源: 分 12vdc, 24vac, 220vac 三种,通常 24vac 还兼容 12vd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