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南山」一词意象的复合与运用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864330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中「南山」一词意象的复合与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诗经》中「南山」一词意象的复合与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诗经》中「南山」一词意象的复合与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诗经》中「南山」一词意象的复合与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诗经》中「南山」一词意象的复合与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经》中「南山」一词意象的复合与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中「南山」一词意象的复合与运用(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3詩經中南山一詞意象的複合與運用劉益州0摘要摘要南山一詞出現在詩經中出現的機率頻繁1,斐普賢說:同樣的句子在詩經各篇之間。可以互相襲用。所以三百篇在各篇之間,同樣出現很多相同的句子。2然而南山僅為一個二字組合成的詞,一個地名在詩經中如此運用頻繁必然有其文學表現及文化上普遍而關鍵的意義,本文欲透過詩經文本的檢視,發覺南山一詞在詩經語境的意義以及複合了其他意象後所產生的文學及文化上的效果。本文首先確定南山的環境及南山對於先民的意義,進而探討南山於詩經文本中的原始意義,接著對於南山複合了幾種自然形象進行研究,冀希能夠系統歸納出南山一詞運用產生的幾種符號意義3,進而窺見南山一詞對於後世文學創作的影響

2、。關鍵詞:詩經、南山、符號、意象0 東華大學中文系1 南山一詞出現於召南草蟲 、 召南殷其靁 、 齊風南山 、 曹風候人 、 小雅天保 、 小雅南山有臺 、 小雅斯干 、 小雅節南山 、 小雅蓼莪 、 小雅信南山共十首詩,十九次。2 見斐普賢著詩經相同句及其影響 (台北:三民,民 77 年 1 月)頁 3。3 周慶華說:語言符號是人長期創造累積的成果,它建構歷史事件、社會情境、文化規模(以上合稱為客觀世界 ) ,甚至主體我的內心世界(思緒意念)和私有空間(生活形態)等。 因此本文欲歸納出南山一詞的幾種意義,必須透過其歷史背景、社會情境、文化與作者心境去探討。74一、前言南山一詞在詩經中出現次數

3、頻繁,其所指者基本義為單純的地名 ,表示位於南方的山丘,然而南山至於詩經詩篇的結構中,複合地理、文化、植物、動物和天象等等意象產生符號不同的衍生意義,伍至學說:符號活動作為人的文化活動,可以說是一種人類運用其智慧與想像進行意義創造活動。4這種在詩篇中經過智慧與想像將南山一詞與其他各種意象複合形成的符號除了有更為豐富的意義外,亦在詩篇結構上有一定的影響,本文即是先定義南山的基本地理意義,進而討論南山一詞複合其他意象所產生的各種衍生意義與詩篇的結構。二、南山的地理位置及意義詩經中有十首詩提及南山 ,分見召南 、 齊風 、 曹風及小雅 ,至少有三國風的詩作中提及南山一詞的,也因此南山所指的應非同一個

4、地方。喓喓草蟲,趯趯阜螽;未見君子,憂心忡忡。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見君子,憂心惙惙。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說。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見君子,我心傷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夷。 召南草蟲 殷其靁,在南山之陽;何斯違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歸哉歸哉。殷其靁,在南山之側;何斯違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歸哉歸哉。殷其靁,在南山之下;何斯違斯?莫或遑處,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4 見伍至學人性與符號形式 (台北:台灣書店,民 87 年)頁 41。75召南殷其靁毛傳註召南草蟲一詩之南山云:南山,周南山也。5陳奐疏:詩言南山雖繫於召而實與周南不分疆域,故傳云:周南山也

5、,考周原在今岐山縣東其南與眉縣接界,太一山即太白山在縣東,則周南山即太一山也。終南山,山在酆鎬之南,古文尚書家說以武功縣之太一當終南,說者謂秦風之終南,即此詩所說之終南,其誤最甚。6從陳奐的解釋來看,很明顯地指出南山所指的是詩人所居地(周原)南方之山,周南山或太一山;或者後來終南與南山不分,但在詩經生成時代,終南應僅限指秦風 ,即秦地的終南山。南山崔崔,雄狐綏綏。魯道有蕩,齊子由歸;既曰歸止,曷又懷止? 葛屨五兩,冠緌雙止。魯道有蕩,齊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從止? 蓺麻如之何?衡從其畝。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極止?齊

6、風南山毛傳云:南山,齊南山也。7任遵時將歷來學者對於齊南山的說法整理成兩種:謂南山即牛山。此說可以陳奐為代表,其言曰:南山屬齊風,故傳云齊南山也,齊南山即孟子之牛山。晏子諫上篇云:楚巫曰:請巡國郊,以觀帝位,至於牛山而不敢登,曰,五帝之位,在于國南,請齊而後登之。 又云:景公遊於牛山,北臨其國城。 皆其義證。 牛山所在據晏子所云,以地望言,吾人可推斷其必在今山東省臨淄縣南。朱右曾亦以為齊南山即牛山,謂:劉昭稱孟子注曰,齊南小山曰牛山。左思齊都賦曰,牛嶺鎮其南。水經注曰,天齊水出南郊外,在今臨淄縣南十里。 然余有疑焉,據上引孟子注謂牛山為齊南小山,5見十三經注疏 (詩經) (台北:藝文) (嘉慶

7、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頁 51。6 見陳奐著詩毛氏傳疏 (台北:廣文)卷二,頁 3。7見十三經注疏 (詩經) (台北:藝文) (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頁 195。76既為小山,則詩又何得頌其崔崔(崔崔乃高大貌) ,是南山即牛山之說,不足為徵焉。謂南山為泰山山脈。此說可以今人張其昀為代表,其言曰:齊南山之詩曰,南山崔崔 ,此南山指泰山山脈。 蓋齊境之高山,可以稱崔崔者,亦唯泰山可以當之耳,張氏之說是也。8雖然任遵時亦認同張其昀說法認為牛山不足以稱崔崔 ,然而孟子注牛山為齊南小山的時代已非齊風南山產生的時代,或者孟子之後的人能夠理解牛山為小山,但不表示詩賦齊風南山亦認同牛山為小山的說法

8、。再者,如晏子內篇諫上第一所言:楚巫曰:請巡國郊,以觀帝位,至於牛山而不敢登,曰,五帝之位,在于國南,請齊而後登之。9牛山乃五帝之位,即使真實的牛山地形不高,因為象徵五帝之位,亦應可稱得上崔崔 ,而且詩人以興入詩無須捨近求遠,特意引用泰山而不引牛山。彼候人兮!何戈與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維鵜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稱其服。維鵜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其媾。薈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孌兮,季女斯飢。曹風候人毛傳云:南山,曹南山也。10 正義疏:詩人之作,自歌風土,故云:南山,曹南山也 。11 太平御覽引十道志曰:曹南山,曹風詩所謂薈兮蔚兮!南山朝隮是也,有汜水出焉,即漢書云:高祖即位於

9、汜水之陽,今壇存焉。12從以上對於幾首國風中的詩篇進行察考,發現南山並非指特定的一座山,可以指周南山,亦可以指齊南山或曹南山,大抵上詩人們皆以所在南方之山稱8 見任遵時詩經地理考 (自印,民 67 年 9 月)頁 3。9 見楊家駱晏子春秋集釋 (台北:鼎文,民 66 年)頁 51。10 見十三經注疏 (詩經) (台北:藝文) (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頁 270。11 同上註。12 見李昉等著太平御覽 (台北:商務) (靜嘉堂文庫藏宋刊本)頁 331。77為南山 , 詩經中出現南山的次數遠比北山13來的多,且句型僅有陟彼北山 、 北山有兩種,這或者與中國地形北方多高原、平原,南方多山川有

10、關。因為詩經中所使用南山並非僅能限定於某些特定的山,是一種普遍運用的符號,這幾種南山形象本身及複合了其他意象產生的符號上幾種意義後文將分段討論。三、 詩經中南山本身有石而高的形象釋名疏證解釋山為:山,產也,產生萬物也。 北堂書鈔 、初學記 、 爾雅疏皆引作言產生萬物也,案說文云:山,宣也。宣氣散生,萬物有石而高,象形義似此勝。 14 南山一詞在詩經中亦表現山本身有石而高的意義。這種意義被運用在詩經的詩篇表現人物形象上,以山高大的象徵來比喻君王仁德崇高形象或大臣威勢的形象居多。一小雅節南山就是周大夫家父用南山形象來興情賦詩表現赫赫師尹的形象。節彼南山,維石巖巖;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憂心如惔,不敢

11、戲談。國既卒斬,何用不監?節彼南山,有實其猗;赫赫師尹,不平謂何?天方薦瘥,喪亂弘多;民言無嘉,憯莫懲嗟!尹氏大師,維周之氏;秉國之均,四方是維,天子是毗,俾民不迷。不弔昊天,不宜空我師。弗躬弗親,庶民弗信;弗問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無小人殆;瑣13 詩經中出現北山的詩篇有杕杜 、 南山有臺 、 北山三首。14 見(漢)劉熙, 釋名疏證 (台北:廣文書局影印靈嚴山館藏本 ) ,卷一,頁 34。78瑣姻亞,則無膴仕。昊天不傭,降此鞠訩;昊天不惠,降此大戾。君子如屆,俾民心闋;君子如夷,惡怒是違。不弔昊天,亂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寧。憂心如酲,誰秉國成?不自為政,卒勞百姓。駕彼四牡,四牡項領

12、;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騁!方茂爾惡,相爾矛矣!既夷既懌,如相醻矣!昊天不平,我王不寧;不懲其心,覆怨其正。家父作誦,以究王訩;式訛爾心,以畜萬邦。小雅節南山此詩不但運用南山高峻的形象,亦透過南山的堅石表現出嚴嚴的氣質來映襯人民憂心如惔,不敢戲談的樣子。這首詩連續二章皆以節彼南山起始,第一章運用山本身的意象呼應出師尹的形象,第二章則複合了有實其猗15的植物意象,詩人以兩種方式將此詩中南山符號的意指在批判擁有權勢的重臣師尹。(覆蓋植物意象) 南山 (本身山石意象)有實其猗 維石巖巖表現赫赫師尹,不平謂何? 表現憂心如惔,不敢戲談。山能夠生產植物表現出仁德的象徵,因此在詩經中通常是表現出君王、賢臣或君

13、子的,這首節南山表現出詩人對於南山所指涉之對象的不滿與人民恐懼,這種心理狀態可以追溯到人類對於山這類自然神的畏懼,15 有實其猗朱熹註:言草木滿其倚之畎谷也。 見(宋)朱熹詩經集註 (台北:萬卷樓,民 85)頁 101。79何星亮:自然神是自然崇拜的主要對象,而自然神形成的基礎則是自然精靈。所謂自然精靈,即是各種自然物或自然現象精靈它的本性是惡的,人若觸犯它,便會遭災受難如雲南拉祐族的雷鬼、月鬼、水鬼、山鬼都是惡鬼,它們能使人患某種疾病或遭到某種不幸。16然而節南山從南山一詞符號所形成的意象中卻回復到對於南山所指涉對象的恐懼與不滿,我們可以看出是比原始信仰或者詩經中其他指涉君王、賢臣形象更複雜

14、的文學藝術表現。二小雅信南山則是直接歌頌君王的功業:信彼南山,維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孫田之。我疆我理,南東其畝。上天同雲,雨雪雰雰;益之以霢霂,既優既渥,既霑既足,生我百穀。疆場翼翼,黍稷彧彧;曾孫之穡,以為酒食。畀我尸賓,壽考萬年。中田有廬,疆埸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曾孫壽考,受天之祜。祭以清酒,從以騂牡;享于祖考,執其鸞刀。以啟其毛,取其血膋。是烝是享,苾苾芬芬;祀事孔明,先祖是皇。報以介福,萬壽無疆。小雅信南山然而南山在此詩所指並非是君王禹或者傳至之後子孫的功業,而是從南山引出畇畇原隰 、 疆場翼翼,黍稷彧彧等君王帶領人民在南山附近開墾植田的功績,這裡南山的形象僅是引起後來敘述的一種

15、方式,或者南山有石而高的特色讓詩人一眼就先注意到進而引發對於君王功業的聯想,然後對於君王的開墾植田功業作階段性的敘事。此詩藉由第一章的信彼南山引發過去君王維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孫田之。 的功績,又以上天同雲,雨雪雰雰表現出上天眷顧,第三、第四章則是表現出豐裕的收穫,再以這收穫祀事孔明,先祖是皇。 回應了信彼南山先代君王的偉大功業。16 見何星亮中國自然神與自然崇拜 (上海:三聯,1992 年)頁 15。80四、 詩經中南山與植物意象的複合運用上文所提到小雅節南山第二章就是將南山與植物的意象複合起來,以節彼南山,有實其猗這山,產也,產生萬物也。 的山之基本意義,公平的生產各種植物,去反襯赫赫師尹,不平謂何?敘述師尹不似山能產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