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制度改革的深化影响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863078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高考制度改革的深化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高考制度改革的深化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高考制度改革的深化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高考制度改革的深化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高考制度改革的深化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考制度改革的深化影响(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高考制度改革的深化影响浅谈高考制度改革的深化影响熊岳高级中学熊岳高级中学于于 菊菊1浅谈高考制度改革的深化影响浅谈高考制度改革的深化影响作为一名高中教师,高考制度改革一直是我所关注的问题。从恢复高考,我国高考招生制度从开始的全国统一命题到分省命题;从高校招生计划并轨到高校逐年扩招,从人工评卷到网上阅卷等等的改变,无不说明我国高考的各个方面都在不断的变化。而党的“十八大”闭幕后,教育部在 2013 年 1 月下发了当年“一号文件” ,明确提出“制定”并“颁布”高考改革方案形势图,也促使了我国高考自诞生以来最大的革新。最新关于高考制度改革的问题是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出的,其内容

2、涉及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制度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了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最终探索出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人性化考试的一年多考的改革方案。当然对于当下关于高考考试制度改革的方案,不同的专家学者对改革的内容理解也是不同的。21 世界教育研究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想要打破当前的应试教育体系,就必须以考试招生为核心,才能不只是在考试科目,考试形式上做改革调整。而对于不分文理科,他认为“这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因为减少统考科目,不分文理科,只是考试制度的改革,没有录取制度的改革。我

3、国高考从过去的 7 门学科到 6 门,再到3+X,应试教育的局面并没有改观,主要因为是高校在录取时还要按2单一的分数从高到底结合志愿投档录取,仍然是每分必究。而针对于不分文理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教所所长雷庆则认为,中学阶段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应以全面为主,分文理科会使学生全面性受到影响,尤其是进入大学之后,文科会使是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陶冶,理科会使学生的逻辑性变强,大学老师也希望录取到综合全面的人才。然后对于不同的专家声音,关于最新的高考制度改革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想法:第一、高校自主招生,可以使高校根据自己学校的特色,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他们平时的表现来选择是否录取学生,避免了只看学生成绩的

4、片面性。同时学生也多了选择性,不用只依靠高考这唯一的一次机会。第二、学生考试多次选择,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比如试点的浙江省英语科目,学生可以参加两次考试,选择最高的一次计入高考成绩,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生考试的公平公正性,也可以避免某些学生由于客观原因错失高考或高考发挥失常。但是也有令人担忧的顾虑,学生会不会为了争取英语的高分,而只专注于这一科,忽视了其他科目的学习,造成学生偏科的后果。同时如果没有合理的规范进行制度改革,没有相关专业机构的监督,势必会有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曲解改革意愿和目的的人,这样会使改革变成了负担。第三、不分文理科,可以促使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全面发展,打3好基

5、础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对于综合能力的成长也有促进作用,而在文理分科阶段,大部分学生重理轻文,导致逻辑推理能力和人文精神产生严重分离。在社会中要想游刃有余就必须具备全面的综合能力。但是一定要配有有可靠的选拔制度,否则就会是学生面临更大的困难和压力,会使一些偏科生难以进入理想的大学校园,这样不分文理科模式,就是去了存在的意义。高考到底需不需要改革?需要改什么?怎么改?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高考对于教育的发展是有重大意义的,不能否定高考,特别是将应试教育完全归结于高考的存在。应试教育的根源并不完全在高考,而是社会现实和人们急功近利思想下共同作用的产物。当大家在短期内看不到教育的成效时,就会将期望寄托于可以比高低的分数上,寄托于学校的升学率。再加上高考的严格程序和统一标准,让大家都觉得可以放心,所以学校到教师,家长到学生都将高考成绩当成教学质量是否过关的唯一标准,这样更加助长了追求分数的狂潮。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要对高考进行符合社会发展的改革,还要改变社会急功近利的思想。不管怎样,高考制度的改革必然会经历痛苦的过程,这也许不是什么坏事,而是对过去人们错误的纠正和反思,更有利于教育制度的完善和适应社会的变化需要,所以,关于高考制度的改革措施,相关部门应积极宣传,解读,帮助学生和家长理解,让高考改革健康有利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