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办体卫艺〔2010〕173号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856426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办体卫艺〔2010〕173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办体卫艺〔2010〕173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办体卫艺〔2010〕173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办体卫艺〔2010〕173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办体卫艺〔2010〕173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办体卫艺〔2010〕173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办体卫艺〔2010〕173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办体卫艺2010173 号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六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论文征集工作的通知各省辖市,重点扩权县(市)教育局,各有关高等学校,省属中专,厅直属学校:现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六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论文征集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1018 号)(以下简称通知)转发你们,并提出以下具体要求,请一并落实.一,各省辖市教育局,有关高等学校要认真组织本地,本校体育科研骨干,按照教育部办公厅的通知精神和征文指南内容,积极撰写,报送高质量高水平体育学科的研究成果,展示我省学校体育科研能力

2、和水平.二,全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校医及有关体育院,系和科研机构的教师,科研人员,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等均可申报,并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联合攻关,进行多学科的研究.三,报送论文时间,地点和要求:2010 年 12 月 31 日前,以各省辖市教育局及有关高等院校为单位(不接受个人申报)统一报送至省教育厅体卫艺处(联系电话:0371-69691752).论文的格式要求等事项另行通知,不按规范格式和规定报送的论文将不予评审.四,论文评审,推荐和奖励:省教育厅将组织专家对论文进行评审,评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证书.同时,择优推荐 100 篇优秀论文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六届中国

3、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凡在全国获得一,二,三等奖者,省教育厅将按照有关规定分别给予奖励;对组织得力,上报论文质量高,数量多的单位给予表彰.五,我厅拟定于 2010 年 9 月举办河南省学校体育科研骨干培训班.参加人员: 各省辖市体卫艺科(站)长,另选派 5 人;高等学校选派 12 人.具体培训时间,地点另行通知.附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六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论文征集工作的通知二一年七月二十七日主题词:中学生 运动 会议 通知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0 年 7 月 28 日印发教 育 部 办 公 厅教体艺厅函201018 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第十一届

4、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六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论文征集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根据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 共青团中央关于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的通知(教体艺函20101 号)精神,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定于 2011 年 7 月中旬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举行,并决定本届中运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与第六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合并举行.现将有关论文征集事宜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 号)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全国亿万学生阳光

5、体育运动的广泛,深入开展,为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服务,为繁荣学术,提高学校体育科研水平和体育教学质量服务.本届科学论文报告会的主题是:增强体质,全面发展.二,征文对象中,小学校体育教师,体育师范类院校教师,学校体育科研,教研,行政管理人员及学校卫生保健人员.三,有关要求本届科学论文报告会对进一步推动中央 7 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增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加强中小学体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推进我国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深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予以高度重视,切实组织好论文的征集,评选和报送工作.1.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本通知的要求,做好论文征

6、集的宣传,动员与组织工作,在广泛征集论文的基础上,通过举办科学论文报告会,各级推选,组织专家对论文进行评选,推荐等形式,切实保证报送论文的质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限报送论文 100 篇.2.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论文征集,评选和报送工作中应加强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建议各地通过查伪对报送的论文进行检查,以杜绝学术不端行为.3.论文以省级为单位统一报送,报送时填写统一的“论文报送表格“(报送方法和报表格式另发),并根据评审要求提供所报送论文的电子文本.4.论文的格式要求,评审,录用,奖励和参加会议办法等事项另行通知.5.论文报送时间自 2011 年 2 月 15 日开始,至 2

7、011 年 3 月 31 日截止.四,征文内容和原则本届科学论文报告会的征文以“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六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征文指南“(附后)的内容范畴为主,并注重掌握以下原则:1.重点突出.选题以研究贯彻落实中央 7 号文件,建立推进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内容为重点.2.方法科学.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符合课题的性质,能满足课题研究的需要;研究设计科学,方法运用合理;注意探索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努力提高论文的学术水平.3.成果创新.论文的研究成果要有开创性,能客观地把握学校体育的现实状况和事实,科学地揭示其

8、规律和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有效的对策.理论性的研究论文能提出新的理论观点,或能丰富,发展已有的理论,有利于促进学校体育学科的发展;应用性的研究论文能反映当前学校体育改革实践,研究成果有利于解决学校体育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决策具有参考价值.4.论文规范.征集的论文概念清晰,论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谨,结构完整,资料真实,引证和图表规范.附件: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六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征文指南教育部办公厅二一年五月二十日主题词:中学生 运动 会议 通知抄 送:第十一届全国中运会筹委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包头市人民政府部内发送:有关部领导,办公厅教育部办

9、公厅 主动公开 2010 年 6 月 3 日印发附件: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暨第六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征文指南一,学校体育理论1.新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经验和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理论体系;2.新的历史时期学校体育的理论创新与发展; 3.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的理论建构;4.不同地域学校体育的均衡发展;5.国外学校体育发展的先进经验.二,阳光体育运动1.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2.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3.阳光体育运动的区域性推进策略;4.“阳光体育证章“制度与激励政策的构建;5.大课间体育活动资源开发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拓展;6.体育与艺术“2+1“项目的推进策略;

10、7.中小学体育特色学校的创建;8.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效果.三,学生体质健康1.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及新影响因素分析;2.不同群体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比较;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现状与发展对策;4.学生体质健康相关行为与体育干预;5.发展学生体能素质的科学方法与手段.四,学校体育管理与保障机制1.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贯彻实施与改革完善;2.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质量监督与评价机制;3.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置与管理机制;4.升学,毕业体育考试制度的实施与改革;5.学校体育活动安全环境的整体设计及运动伤害的保险制度.五,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1.体育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与创新

11、;2.体育教学质量与学生体育学业成绩的评价标准;3.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4.体育教学的本质,规律与特点;5.新兴体育项目的教材化与教学实践.六,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1.学校体育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2.学校体育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学校体育培养学生意志,促进心理健康与完善人格.七,体育教师队伍1.中小学体育教师培养,培训理论与方法的创新;2.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与业绩考核;3.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师德修养;4.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量与教学质量的关系;5.中小学体育教研制度与管理办法;6.中小学体育名师的培养与成长规律.八,课余训练与运动竞赛1.中小学课余体育

12、训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2.学校群众性体育竞赛(体育节)的组织与案例;3.中小学教体结合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途径与方法;4.体育训练与竞赛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5.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践与发展.九,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1.学校健康教育政策实施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2.学校卫生工作的保障机制;3.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4.中小学卫生人员队伍建设及生涯发展;5.营养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6.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体系建设.十,其他1.残疾,贫困儿童体质健康状况与体育教育;2.农村留守儿童,城市随迁子女体育教育现状.说明:以上征文指南是研究领域,不是论文的具体题目,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确定具体的论文题目.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文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