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的补给主要是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825112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的补给主要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的补给主要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的补给主要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的补给主要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的补给主要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的补给主要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的补给主要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的补给主要是: A、高山积雪融水 B、雨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 2、河流径流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冬季出现断流现象的河流是: A、塔里木河 B、松花江 C、珠江 D、长江 3、我国东北山区河流的春汛是由于: A、春季的雨水补给 B、河水解冻 C、季节性积融水补给 D、冰川融水补给 4、西风漂流属于:A、风海流 B、密度流 C、补偿流 D、上升流 5、当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大陆大部分地区受亚洲高压控制 B、我国南方地区受印度低压控制 C、地球绕日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D、我国处昼长夜短的夏季 6、下列有关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2、 A、在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B、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顺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 C、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季风型的大洋环流 D、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冬季呈逆时针方向,夏季呈顺时针方向 7、下列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暖流增加了我国东部地区的冬季降水 B、北大西洋暖流,加强了欧洲西部的海洋性气候 C、世界四大著名渔场,都是由寒暖流交汇而成的 D、由于洋流可以将污染物带走,加快净化速度,因此我们不用担心海洋污染问题 8、关于右面两幅海水等温线 分布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甲位于北半球,有暖流流 经 甲位于南半球,有寒流流 经 乙位于南半球,有寒流

3、经 过 乙位于北半球,有暖流流经 A、 B、 C、 D、 9、下列各种现象中,直接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是: A、珠江奔腾入海 B、塔里木河河水蒸发 C、南中国海形成的台风,未登陆形成的台风雨 D、青海湖湖水蒸发 10、目前人类活动主要可以影响水循环中的哪个环节: A、大气输送 B、地表径流输送 C、降水 D、蒸发 11、世界上许多国家存在供水不足的问题,其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A、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上不均 B、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遭到破坏 C、没有开采利用冰川 D、兴建的水利工程数目小 12、改变水资源时间分布的措施是:2A、雨季加强对地下水的回灌 B、植树造林、绿化大地 C、修建水库 D、开发利用南极洲

4、冰川 13、符合我国水资源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的叙述是: A、我国河流径流总量居世界之首 B、我国降水的年际间变化小 C、南方多、北方少;西部多、东部少 D、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 14、解决京津唐用水紧张问题,目前最有效的办法是: A、大量开采地下水 B、减少人口数量 C、节约用水,跨流域调水 D、修建水 库 15、在同一次地震中,不同地区: A、震级和烈度都不同 B、震级和烈度都相同 C、震级不同、烈度相同 D、震级相同、烈度不相同 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 ,回答 1617 题: 16、图中能够表示侵蚀、搬运、堆积作用的箭 头是:A、 B、 C、 D、 17、图中与箭头所示的地质作用相

5、同的箭头 是:A、 B、 C、 D、 18、下列关于背斜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背斜主要是因岩层受到水平挤压而形成的 B、背斜的岩层一般是向下弯曲的 C、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D、背斜在地形上都表现为山岭 19、我国的汾河谷地属于下列地质构造中的哪一种: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20、下列各类地形的形成,以外力作用为主的是: A、向斜 B、裂谷 C、块状山 D、角峰 21、珠江三角洲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22、在沙漠地区常见到的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其成因是: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 D

6、、波浪侵蚀 23、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是: A、植物 B、动物 C、土壤 D、气候 24、关于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沙漠中很少有植物,所以不能称为自然带 B、横断山区植被分布属地方性分异规律 C、安第斯山南段东面的巴塔哥尼亚沙漠属地方性分异规律 D、自然带之间有十分显著的界限 25、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产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条件 C、纬度位置 D、地形起伏 26、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产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条件 C、海陆位置 D、地形起伏 27、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最明显的地区是:3A、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B、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C、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D、南半球高纬

7、度地区 28、南半球缺少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温带草原带 D、亚寒带针叶林 带 29、我国珠江三角洲所属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30、与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A、光热条件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31、农业生产“因地制宜”的原则是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制定的,这个特点是: A、地域性 B、季节性和周期性 C、社会性 D、商品性 32、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广东的甘蔗生产 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新疆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 北京郊区的乳畜业 A、热量

8、 水源 光照 市场 B、地形 水源 热量 市场 C、水源 地形 土壤 科技 D、土壤 热量 地形 国家政策 33、日照时间长短、积温和降水多少等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有很大影响,从 农业气候相似地区引进新品种最易成功,从美国“玉米带”引种的高产玉米品种,最 有可能获得成功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冀中平原 C、成都平原 D、太湖平原 34、目前,农民调整农作物的品种和规模时主要考虑: A、气候条件的变化 B、人口数量的变化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国家政策的影响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 3536 题: 35、甲所在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传统旱作农业

9、 D、乳畜业 36、下列关于甲所在区域农业发展的叙述,不正 确的是:A、以自给自足的农业为主 B、以种植旱作谷类为主 C、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有旱涝、盐碱、风沙 D、水土流失是造成农业单产较低的主要原因 37、下列农业地域类型属于混合农业的是: A、美国大平原上的专业化农业 B、非洲的热带茶园 C、印度的水稻生产 D、珠三角的基塘农业 38、在珠江三角洲积极发展花卉、蔬菜、水果、塘鱼、禽畜生产的主要目的是: A、为了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 B、为了扩大出口贸易 C、为了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 D、为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39、关于影响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形成的区位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受气候条件的

10、影响形成的 B、主要受地形、土壤条件的影响形成的 C、主要受国家政策和科技发展影响形成的4D、是多种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0、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 A、人均耕地少,小农经营 B、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高 C、机械化程度和科技水平高 D、降水丰富,不需投资水利工程建设 41、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B、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C、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地广人稀 D、劳动力丰富,便于精耕细作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图中 M表示我国某县 2005 年农产品产值构成。读图

11、回答 4243 题。42、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和气候B、土壤和水源C、市场和交通D、政策和劳动力43、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 ,以下适合其“都市农业”发展的产业有:A、观光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C、房地产业D、水稻种植业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是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 典范,据此回答 4445 题: 44、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大牧场放牧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有: 水热丰富的热带草原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交通便利,距海港近 历史悠久,印第安人最早在这里经营大牧场放牧业 A、 B、 C、 D、 45、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以供应到欧洲人的餐桌上,主要得益于: A、大型集装箱的使

12、用 B、飞机的高速运输 C、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与使用 D、西欧消费市场的扩大 46、下列工业区,工业发展建立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的是: A、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B、我国长江三角洲工业区 C、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 D、美国“硅谷”工业区 47、下列工厂的区位合理的是: A、渔场附近建水产品加工厂 B、林区建家具厂 C、科技水平高的地区建电子装配厂 D、城区中建设钢铁厂 48、读某城市布局图,从保护城市环境方面考 虑,石油工业、钢铁工业应布局在图中的: A、 B、 C、 D、 鲁尔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也是世界著 名的工业区之一,回答下列 4951 题。 49、德国鲁尔区形成初期的区位因素是( ) A、丰富的煤、铁资源 B、丰富的煤炭资源5C、丰富的铁矿资源 D、便利的交通运输 50、下列四个城市与德国鲁尔区钢铁生产相比,区位因素最为相似的是: A、鞍山 B、攀枝花 C、福山 D、匹兹堡 51、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鲁尔区一度衰落,其内部原因是: A、工业结构单一 B、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C、世界性钢铁过剩 D、新技术革命的冲 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