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季学期人教版必修2高一历史1.3古代商业的发展同步测试卷

上传人:Wt****f 文档编号:39822757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春季学期人教版必修2高一历史1.3古代商业的发展同步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年春季学期人教版必修2高一历史1.3古代商业的发展同步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年春季学期人教版必修2高一历史1.3古代商业的发展同步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年春季学期人教版必修2高一历史1.3古代商业的发展同步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年春季学期人教版必修2高一历史1.3古代商业的发展同步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春季学期人教版必修2高一历史1.3古代商业的发展同步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春季学期人教版必修2高一历史1.3古代商业的发展同步测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卷第 1 页,总 8 页20182018 年春季学期人教版必修年春季学期人教版必修 2 2 高一历史高一历史 1.1.3 3 古代古代商商业的业的发展发展同步测试卷同步测试卷一、 选择题1. 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 的原因是( ) 民族融合的加强 丝绸之路的畅通 文化政策的开放 古代商帮的推 动 A B C D 。 2. 假设一位宋代的商人到开封做生意,他的活动不可能出现哪种情况 A在居住区开绸缎店 B在市场上买卖茶叶、甘蔗 C让手下从各地集市搜罗地方特产到开封贩卖 D生意活动要接受专门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3. 下列关于古代“坊市与城镇”的叙述,错误的

2、是 A唐朝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坊”与“市”分开,“市”定时开启 B唐朝以前,商业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C宋朝“坊”“市”界限被打破,但商业活动仍然受到官府的直接监视 D明清时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体 4. 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搜集了下列信息。你认为不 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官府依然控制着商业 B隋唐时期为商业服务的柜坊问世 C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明清时期出现了商帮 5. 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 ”反映的实质是( ) A清朝政府限制手工业的发展 B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C纺织业有很大发展 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

3、发展 试卷第 2 页,总 8 页6. 明朝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主要是由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实行一条鞭法 C海外贸易的发展 D出现雇佣关 系 7. 唐代以来,中外贸易的重心由陆路交通转向海上交通,与这种转变的相 关因素是( ) 北方战乱,商业萧条 经济重心的南移 造船、航海技术提高 陶瓷 制作技艺的提高 A B C D 8. 明朝后期,浙江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 或布或纱,清晨入市,易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且复持以易”。从本 质上看,这种现象是指( ) A浙江农村的商品经济 B棉纺织品交易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9. 清代广州

4、的“公行”是( ) A政府的外贸管理机构 B官营贸易机构 C政府特许的外贸商行 D外商设立的贸易机构 10. 下图是一张未完成的中国古代对外交通路线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 可以判断与该图对应的朝代是( ) A西汉 B唐朝 C清朝 D清朝 试卷第 3 页,总 8 页11. 广州是隋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这条海上丝绸之路( ) A取代陆路丝绸之路,成为当时唯一的对外商路 B是通向日本、朝鲜的主要商路 C最远可抵达非洲东海岸 D可到达波斯湾 12. 唐代中日交通的主要港口城市是( ) A明州 B扬州 C泉州 D广州 13. 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 刀豆、

5、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 A农业生产的发达 B 对外交流的繁荣 C 西域都护的设置 D泉州口岸的开 放 14. “大街小巷叫卖食品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 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小市”。上述现象最早有可能出( ) A西汉长安 B唐朝前期的洛阳 C北宋开封 D南宋临安 15. 秦琅刻石:“皇帝之功,劝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与 该主张相左的是( ) A宋明理学 B重农抑商 C工商皆本 D封建君主专制 二、二、 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16. 阅读下列材料: 试卷第 4 页,总 8 页图 1 图 2 试卷第 5 页,总 8 页图 3 清明上河图(局部)

6、 有人说,欣赏清明上河图“恍然如入汴京(东京),置身流水游龙间, 但少尘土扑面耳”。 石渠宝笈三编 请完成: (1)说明图 1 所示城市的名称及其所处朝代。 (2)从图 2、图 3 中提取历史信息,说明北宋东京与图 1 所示城市相比, 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 交易,皆荟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他物者,必由于此。 燕翼诒谋录 材料二: 潘楼街南通一巷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 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大抵诸酒肆瓦市,不 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新封丘门夜市直至三更尽,

7、才五更又复开 张。如耍闹去处,通宵不绝。瓦肆(娱乐场所)中,多有货药、卖卦、喝 估衣、探博、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东京梦华录 请回答: (1)北宋都城东京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试卷第 6 页,总 8 页(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当时东京商业繁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与唐 代相比,北宋的商业活动有什么发展?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长安中,(苏缳)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 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前长史长潜、于辩机皆致之数万,唯缳 挺身而出。 旧唐书 材料二: (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 利,先于扬州置肆贸易者,

8、罢之。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扬州) 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斯利。唐会要 材料三: 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权利,判官多至数十人, 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 张诗云:“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 光好墓田。” 洪迈容斋随笔 请回答: (1)概述上述材料中表明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 19. 阅读下列材料: 明朝中期后,棉花的种植遍及南北各地。水稻面积和产量大增。 据天工开物乃服载:当时有轧车、弹弓、翻车(绕线车)、调丝车、经 具、腰

9、机、提花机等纺织工具和机械。 (明)神宗时,吕坤在奏疏中说:“洮兰之间小民,织造贩货以糊口弃业 桑农而捻线者数百万人,提花染色,日夜无休。” 嘉定这一纺织手工业城市,“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夏卖方熟,秋天自登, 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 试卷第 7 页,总 8 页“北土广树艺,而昧于织,南土精织秀而寡于艺,故棉则方舟而鬻诸 北。”棉花、蚕丝、棉布、丝绸都成为商品,这些商品的集散地成为繁华 的市场。 杭州人张瀚的祖先,成化末年有织机一张,从事纺织,所织布精良,“每 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家业 大饶”,成为雇用机工的机户了。 请完成: (1)将引文中反映的社会

10、现象加以概括、提炼,逐条列出。 (2)说明上面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20. 结合明清时期的史实说明商业发展与农业、手工业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 C2. D3.C 4.A 5.D 6.A 7.A 8.C9.C 10.B 11.D12.B13.B 14.B15.C二、二、 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16. (1)长安,唐代。 (2)突破“坊”“市”制空间限制;突破“坊”“市”制时间限制;出现 专门市场。(如答商业活动繁荣也可) 17. (1)开封。(2)表现:东京是全国商品交易的中转站;商品交易规 模大;夜市通宵达旦;娱乐场所商业活动丰富多彩。发展:商业活动已经 突破坊、

11、市的界限;商业贸易更加繁荣,出现娱乐场所。 18. (1)商人聚集;店铺林立;货物丰富;城市繁华;扬一益二。 (2)地理位置优越;设置盐铁转运使;有保护商贸的政策。 试卷第 8 页,总 8 页19. (1)农业有较大发展,手工业技术提高,从事工商业者日益增多。粮食 成为商品,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交换的需要必然会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商品 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20. 明清时期,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围绕多熟种植,大量新品种被 开发出来,国外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使粮食总量大幅度增加,经济作 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一些专业生产区域,以供应

12、市场需求。明清时期 手工业技艺高超,景德镇是全国的“瓷都”,除满足百姓和皇室贵族的需 要外,还大量销往海外,丝织业在明清时期进入鼎盛时期,明中期之后, 为市场生产的民营丝织业日益兴盛。这充分说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是 商业发展、繁荣的前提。 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农民和市场的联系,农业生产中的茶、 桑、棉花等经济作物,成为一些农民的专业经营,与市场相联系的家庭手 工业,如棉纺、丝织、制茶等也得到发展。明清时期,中国陶瓷通过海上 丝绸之路大量销往亚、非、欧各国,为适应国外客户需要,明代烧制了带 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制瓷业还为国外客户加工订货。 这说明商业的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刺激、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 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