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急千金要方之脾脏下与热痢七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819736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急千金要方之脾脏下与热痢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备急千金要方之脾脏下与热痢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备急千金要方之脾脏下与热痢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备急千金要方之脾脏下与热痢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备急千金要方之脾脏下与热痢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急千金要方之脾脏下与热痢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急千金要方之脾脏下与热痢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急千金要方之脾臟下与熱痢七唐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唐 - 孙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 方编号内容1狀如溫瘧或小便不利, 氣滿嘔逆下痢不止方 o 水中陟釐 (五兩) 、漢中木防已 (六兩) 、紫石英 (三兩) 、厚朴 (一兩) 、隴西當歸 (肆兩) 、黃連 (二兩) 、三歲醇苦酒 (五升) 、上好豉 (三升) o 右八味,皆取真新者, 以苦酒二升漬防已, 極令潤出之, 留苦酒, 置以利刀切防? 厚令一分,使厚薄悉等,以板瓦,覆著炭火上, 以厚紙藉瓦上, 布成, 切防已著紙上訖, 從頭依次反,周而復始,令色槁燥 o 復漬向餘苦酒中更出, 著瓦上熬之, 如此盡苦酒止

2、,勿令火猛, 徐徐熬,令極燥? 各擣下篩畢, 都合擣千杵, 以餘二升苦酒漬豉一宿, 明旦以瓦盆盛之,以一盆覆之 蒸五升土下, 須土氣通流, 熟出之於盆中研豉, 以新布絞取其濃汁,如棘膏法以和藥擣三千杵, 頓丸皆如水中雞頭子大, 分著數囊中懸令陰乾,取燥,乃更盛著,亟以蠟密封其際 o 勿令見風塵, 此藥以三丸為一劑,平且以井華水服一劑,晝服一劑 o 暮服一劑皆以水服之, 初服寧少食, 當餔食水飧, 欲服藥若食飲消腹中調和者,日可一服,若已差者,二三日可一服, 消息以意, 若病重藥力未行者, 但益服之? 日可四五劑, 或時下不止者, 當復更增, 令腹中有藥力, 飲食消, 是其效也, 新服藥未安調,

3、 當水飧助藥力, 心中了然, 然後可作羹臛, 但當冷食之耳, 若有時不喜冷食, 百正是藥力盡耳, 復益服藥至一宿許, 則復欲進冷也, 若欲不復藥者, 但稍溫食,藥力自盡矣, 服藥不必須強多飲水也, 自隨體調耳, 久下虛, 服之如法, 禁熱食生魚豬肉蒜生菜酒, 緣酒發藥力, 令病者煩熱也, 又禁辛物, 及諸肥膩難消物, 皆勿食也 o 若有風病, 加防風一兩, 人虛贏, 可加石斛一兩, 若宿有下痢, 腸胃損弱者, 可加太一餘糧二兩半, 取石中黃軟香者, 若婦人產後疾加石硫黃二兩, 小便黃赤不利加蒲黃一兩,依方消息之, 無不得效也, (胡洽云舊有五石赤石脂白石英鍾乳礬石井禹餘糧各四兩常以二月合之)

4、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 方)2下痢熱諸治不差方 o 烏梅 (一升) o 黃連 (二斤金色者) o 右二味末之, 蜜和服如梧子二十丸,日三,夜二,神妙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脾臟下、熱痢七) 103 方)3治積久三十年常下痢神方 o 赤松皮去上蒼皮, 切一斗為散, 麵粥和一升服之, 日三, 差即止, 不過服一斗永?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 方)4三十年痢服之, 百日羊, 治熱毒痢苦參橘皮丸方 o 苦參、橘皮、獨活、阿膠、藍青、黃連、鬼臼 (一作鬼箭羽) 、黃藥、甘草 o 右九味, 等分末之, 以蜜烊膠和併, 手丸之如梧子,乾

5、之, 飲服十丸, 日三, 稍加之, 卒下注痢者大良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 方)5治諸熱毒下黃汁赤如爛血, 滯如魚腦, 腹痛壯熱方 o 黃蘗、黃芩、升麻、石榴皮 (各六分)、白頭翁、寄生、當歸、壬蠣、犀角、 甘草 (各一兩) 、黃連 (二兩) 、艾葉 (二分) o 右十二味 口父咀, 以水六升, 煮取三升, 分三服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 方)6龍骨丸, 主下血痢腹痛方 o 龍骨、當歸、龍膽、附子、乾薑、黃連、羚羊角 (各三十銖) 、赤石脂、 礬石 (各一兩半) 、犀角、甘草、熟艾 (各十八銖) o 右十二味末之, 蜜和, 先

6、食, 服如小豆十五丸, 日三, 加至二十丸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 方)7又方 o 牛角、當歸、龍骨、乾薑、熟艾 (各三兩) 、附子、黃蘗、赤石脂、芎藭、阿膠、 厚朴、甘草、橘皮、芍藥、石榴皮 (各二兩) 、大棘 (二十枚) 、黃連 (五合) 、 升麻 (一兩半) 、蜀椒 (一兩) o 右十九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三升, 煮取四升, 去滓, 內牛角末阿膠消以綿? 分七服, 日四, 夜三 (千金翼無橘皮)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 方)8治血痢方 o 蒲黃 (三合) 、乾地黃、桑耳、甘草、芒消、茯苓、人參、柏葉、阿膠、 艾葉 (各

7、二兩) 、赤石脂 (五分) 、禹餘糧、黃連 (各一兩) 、生薑 (二兩) o 右十四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 煮取四升, 分溫五服, 神效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 方)9治下雜血方 o 乾藍、犀角、地榆 (各三兩) 、蜜 (二合) o 右四味 口父咀, 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 去滓, 下蜜, 煎取五合, 分三服? 此治熱毒蠱妙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 方)10治熱毒下黑血, 五內絞切痛, 日夜百行氣絕欲死方 o 黃連 (一升) 、龍骨、白朮 (各二兩)、阿膠、乾薑、當歸、赤石脂 (各三兩) 、 附子 (一兩) o 右八味 口父

8、咀, 以水一斗, 煮取五升, 分五服, 余以正觀三年七月十二日忽得此熱毒痢, 至十五日, 命將欲絕,處此方藥, 入口即定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 方)11治下血日夜七八十行方 o 黃連、黃蘗 (各四兩) o 右二味 口父咀, 淳酢五升, 煮取一升半, 分再服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 方)12白頭翁湯, 治赤滯下血, 連月不差方 o 白頭翁、厚朴、阿膠、黃連、秦皮、附子、黃蘗、茯苓、芍藥 (各二兩) 、乾薑、 當歸、赤石脂、甘草、龍骨 (各三兩) 、大棗 (三十枚) 、粳米 (一升) o 右十六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米,

9、 令熟出米, 內藥煮取三升,分四服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 方)13治下赤連年方 o 地榆、鼠尾草 (各二兩) o 右二味 口父咀, 以水二升, 煮取一升, 分二服, 如不止, 取屋塵水漬 o 去滓, 一升分二服, (古今錄驗方云服屋塵汁一小盃)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 方)14又方 o 鼠尾草、薔薇根、秦皮 (如無用槲皮代之) o 右三味, 等分 口父咀, 以水淹煎去滓, 銅器重釜煎, 成丸如梧子, 服五六丸稍增, 差止, 亦可濃汁服半升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 方)15治大熱毒純血痢, 不

10、可差者方 o 黃連陸兩 口父咀, 以水七升, 煮取二升半, 夜露著星月下, 旦起, 空腹頓服臥將息, 即止, 不差, 加黃芩二兩更作服之, 仍不差者, 以疳痢法治之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 方)16治下久赤白連年不止及霍亂, 脾胃冷實不消溫脾湯方 o 大黃 (四兩) 、人參、甘草、乾薑 (各二兩) 、附子 (一枚大者) o 右五味 口父咀, 以水八升, 煮取二升半, 分三服, 臨熟, 下大黃與後溫脾湯須大轉瀉者, 當用此方神效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 方)17治熱痢水穀方 o 黃連、阿膠 (各二兩) 、烏梅 (四十枚) 、黃蘗

11、 (一兩) 、梔子 (三十枚) o 右五味 口父咀以水五升, 煮取二升半, 分三服, 亦治神良,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 方)18治下痢絞痛腸滑不可差方 o 黃連 (六兩) 、阿膠、鼠尾草、當歸、乾薑 (各三兩) o 右五味 口父咀, 若大冷白多, 以清酒一斗, 煮取二升, 分三服, 若熱及不痛去乾薑當歸, 以水煮之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 方)19黃連湯, 治赤白痢方 o 黃連、黃蘗、乾薑、石榴皮、阿膠 (各三兩) 、當歸 (二兩) 、甘草 (一兩) o 右七味 口父咀,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分三服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

12、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 方)20茯苓湯, 治因下空竭欲死, 滯下膿血, 日數拾行, 贏篤垂死, 老少並宜服方 o 茯苓、黃蘗、黃連、龍骨、人參、乾薑、黃苓、桂心、芍藥、當歸、梔子人、 甘草 (各半兩) 、赤石脂 (一兩) 、大棗 (十二枚) o 右十四味 口父咀, 以水五升, 煮取二升, 分再服,不差, 滿三劑, 此方主風虛冷痢最佳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 方)21女萎丸, 治熱病時氣下赤白痢, 遂成方 o 女萎 (三分) 、烏頭、桂心 (各四分) 、黃連、雲實 (各二分) 、藜蘆 (三分) 、 代赭 (一分) o 右七味末之, 蜜和為丸如梧子大,

13、服二丸, 大下痢, 宿勿食, 清旦以冷水服之, 勿飲食, 至日中過後, 乃飲食, 若得藥力, 明旦更服如前, 亦可長服, 虛贏, 晝夜百行膿血, 亦差, (亦名雲實丸)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 方)22治赤白下痢,大孔蟲生悉皆差,此名聖湯方 o 鼠尾草(二兩) 、豉 (一升) 、生薑、梔子人 (各六兩) 、桃皮 (一握) o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一本單用桃皮, 以酒煮服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 方)23治赤白滯下方 o 成煎豬膏 (三合) 、清酒 (五合) o 右二味, 緩火煎十沸, 適寒溫頓服之,取差止

14、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 方)24又方 o 酒四升, 煮錢四十文, 取二升, 分三服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 方)25又方 o 亂髮雞子大燒末水服不過三服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方)26治冷熱不調, 或水或膿或五色血者方 o 酢石榴五枚, 合殼子擣, 絞取二升汁, 服五合, 差止 o 泄痢食不消, 不作肌膚, 灸脾輸隨年壯 o 泄注五痢便膿血, 重下腹痛, 灸小腸輸百壯 o 泄痢久下失氣勞冷, 灸下腰百壯, 三報穴在八魁正中央脊骨上, 灸多益善也, 三宗骨是忌針 o 泄痢不禁, 小腹絞痛, 灸

15、丹田百壯, 三報穴在臍下二寸, 針入五分 o 泄痢不嗜食, 食不消, 灸長谷五十壯, 三報穴在俠臍相去五寸, 一名循際 o 泄痢赤白漏, 灸足太陰五十壯, 三報 o 久泄痢百治不差, 灸足陽明下一寸高骨之上陷中, 去大指歧三寸, 隨年壯 o 又屈竹量正當兩胯脊上點訖下量一寸點兩傍各一寸, 復下量一寸當脊上合三處, 一灸三十壯, 灸百壯以上, 一切痢皆斷, 亦治濕, 冷脊上當胯點處不灸 o 又灸臍中稍稍二三百壯 o 又灸關元三百壯, 十日灸, 并治冷痢腹痛在臍下三寸也 o 赤白下, 灸窮骨, 惟多為佳 o 冷痢第八 (論一首方三十二首) o 論曰, 舊治痢, 於貴勝用建脾丸多效, 今治積久冷痢,

16、 先以溫脾湯下訖, 後以建脾丸補之, 未有不效者, 貧家難以克辦,亦無可將息也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 方)27溫脾湯, 治積久冷熱赤白痢者方 o 大黃、桂心 (各三兩) 、附子、乾薑、人參 (各一兩) o 右五味 口父咀, 以水七升煮, 取二升半, 分三服, (與前溫脾湯小異) o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 方)28建脾丸, 治虛勞贏瘦, 身體重, 脾, 胃冷, 飲食不消, 雷鳴腹脹, 泄痢不止方 o 鍾乳粉 (三兩) 、赤石脂、好麴、大麥蘗、當歸、黃連、人參、細辛、龍骨、乾薑、 茯苓、石斛、桂心 (各二兩) 、附子 (一兩) 、蜀椒 (六兩) o 右十五味末之, 白蜜丸如梧子, 酒服十丸, 日三, 加至三十丸, 弱者飲, 此方通治男女, (集驗無細辛籃骨) o 增損建脾丸, 治丈夫虛勞, 五臟六腑傷敗受冷, 初作滯下, 久變五色, (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五下 (脾臟下、熱痢七) 103 方)29赤黑如爛腸極臭穢者方 o 鍾乳粉、赤石脂 (各三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