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铜官窑考察调研报告-方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9817215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沙铜官窑考察调研报告-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长沙铜官窑考察调研报告-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长沙铜官窑考察调研报告-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长沙铜官窑考察调研报告-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长沙铜官窑考察调研报告-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沙铜官窑考察调研报告-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沙铜官窑考察调研报告-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师大学院美术学院 专业考察报告院 系: 美术学院 年级专业: 2010 级平面 1 班 姓 名: 张晗 学 号: 2010110427 考察时间: 2013 年 11 月 18 日 考察地点: 长沙铜官窑 填写时间: 2013 年 12 月 12 日目录:一、对长沙铜官窑的认识二、调查的目的及意义三、调查的时间,对象1.调查时间2.调查对象四、实地调研铜官窑遗址公园1.主要特点2.历史地位五、认识和心得一、对长沙铜官窑的认识青褐釉绿点彩纹壶长沙铜官窑,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衰于五代,前后经历了 200 多年,距今已有 1000 多年的历史,是与浙江越窑、河北邢窑齐名的中国唐代三大出口瓷窑之

2、一,世界釉下多彩陶瓷发源地。自 1956 年被发现以来,出土文物已过万件,被考古学家称为千年前的世界工厂。长沙铜官窑瓷是指唐代长沙铜官窑烧造的产品,窑址位于今长沙市望城县丁字镇石渚湖附近。此地很早以来便名为石渚,或写作石潴,二十四史中的晋书 、 魏书中都有提到。唐“安史之乱”后,从北方迁来的窑工大量聚集于此,与当地居民共同烧造陶瓷,称之为石渚窑。唐代制瓷名窑林立,南有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北有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形成南青北白的生产格局。长沙铜官窑另辟蹊径,以彩瓷而崛起,独步名窑之林,瓷业开始呈现三足鼎立势。釉下彩的普及,釉下彩的创烧,为长沙铜官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不过长沙

3、铜官窑瓷上也有几件题于枕上的情诗,或可视为磁州窑式书画饰的端倪。 长沙铜官窑兴起较晚,但发展迅猛,产品覆盖面广,不但畅销于国内,而且远销东亚、南亚、西亚地区,最远抵达东北部非洲,被誉为第一个外销型瓷窑,将异域文化元素融入产品是长沙铜官窑掘得海外第一桶金的秘诀。当时只有长沙铜官窑根据国外市场需求而设计、制作、包装(装饰)产品。唐代海上陶瓷之路的开辟,长沙铜官窑可谓功不可没。关键词:铜官窑、长沙、青瓷、远销、釉下彩、文化二、调查的目的及意义通过实地调研,进一步了解长沙铜官窑的特点及分类,把握长沙铜官窑设计的主要特征及功能,切身了解长沙铜官窑对于陶瓷艺术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历史知识,文

4、化素养,以及对于平面设计灵感的启发,从而为我们做毕业设计打下一个初步的基础。三、调查的时间及对象1.调查时间:2013 年 12 月 2 日2.调研对象:长沙市铜官窑遗址公园长沙铜官窑古遗址分布图长沙铜官窑为唐代的一处重要的窑址。总面积100多 km2,创烧于唐初,衰于五代。1965年和1978年两次对遗址进行了试掘。主要的窑区分布在兰岸嘴、瓦渣坪、兰家坡一带,现存窑包13处。出土瓷器品种繁多,造型优美。瓷塑的动物玩具极为生动,褐绿色彩绘人物、动植物、自然景物等器物,图案新颖多变,反映了唐代高度发展的瓷器制作工艺水平。器物上的题诗、款识等文字材料,是长沙铜官窑瓷器的重要特征。出土的大量釉下彩器

5、物证明了中国瓷器釉下彩工艺最迟始于唐代而非宋。铜官窑的瓷器曾远销国内外,遗物公布于陕西、辽宁、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湖北、广东、山东等地,在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等国也有发现,英国、美国、瑞典等国博物馆也藏有此窑的精品。长沙铜官窑未见于文献记载,它的发现对研究中国的陶瓷史具有重要的价值。窑址可分为两个窑区。一是铜官镇窑区,沿江千余米,包括蔡家氹、沙湾寺和誓港 3处。另一个是石渚湖区,窑址分布在石渚湖南北两岸,面积约20多万平方米,分布在觉华山、陈家坪、兰岸嘴、长坡、王田坪、石渚等处,包括17个地点。其中兰岸嘴一带的遗迹保存较好,当地俗称瓦渣坪,因此,长沙铜官窑遗迹旧称瓦渣坪窑。我相信,当我走

6、进铜官窑遗址的时候,有如穿过历史的时空隧道,深深地领略到铜官窑优秀灿烂的历史文化,亲身感受到推开历史之门时的沉重和喜悦。四、实地调研长沙市铜官窑遗址公园沿途风光长沙铜官窑遗址1.主要特点长沙铜官窑出土的瓷器极富艺术创造性,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造型别致美观,样式新颖多变。其种类共有 70 余种,有壶、瓶、杯、盘、碗、碟、砚、盂、坛、薰炉、脉枕等,还有许多人物、动物、鱼类等造型玩具,其中一些设有三眼吹孔,可以作口哨,能吹出简单的音节。众多的动物造型富有变化,几乎没有一件雷同,表情传神,栩栩如生。器物的造型除常见的圆形器外,还出现了花形、瓜蒂形、梭形等极富个性和装饰性的器物。褐彩题记鼓架 青釉綠彩阿拉

7、伯文长沙铜官窑主要有釉下彩、模印粘花、刻划花、印花和镂空等装饰技法,其中以釉下彩最具特色。当时的瓷器,南方以生产青瓷为主,北方以生产白瓷为主,色彩比较单一。长沙铜官窑创造性地把绘画艺术运用到瓷器装饰上,就是将铁、铜等呈色剂掺入颜料,用笔沾上颜料直接在未烧制的瓷胎上绘饰图案,然后再覆盖上一层釉入窑烧制,通过熟练掌握窑温,使瓷器上呈现褐、绿、酱、铜红等一种或多种色彩,这就是釉下彩技术,专家们称它是“陶瓷史上的里程碑” 。尤其是利用还原焰的原理,成功创烧了铜红釉瓷,更是为宋钧、元明清釉显红及祭红、郎窑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青釉模印贴花骑士纹壶在长沙铜官窑红釉瓷器被发现之前,学术界一直认为宋代窑的

8、红釉瓷器是最早的,再后来就是景德镇的釉里红,长沙铜官窑红釉瓷器的出土,不仅证明了铜红釉技术的发源地是在长沙铜官窑,而且还把其时间往前推了三百余年。已故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在三十年来我国陶瓷考古的收获一书中高度评价:“长沙窑是我国釉下彩的创始地,对宋以后瓷窑有极大的影响,为天下第一,也不过份。 ”青釉綠彩“心”字水孟“竹林七贤”诗书罐长沙铜官窑瓷器的绘画丰富多彩,以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水人物为主, 如花间小鸟、双凤朝阳、芦鸭戏水等。它们有的用单线勾勒,有的用彩色渲染, 有的用笔泼墨,虽然构图简单,但技巧娴熟,意境精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青釉褐彩鸟纹壶 褐彩诗文壶长沙铜官窑出土的瓷器纹饰除花草、树

9、木、鸟兽、鱼虫、人物、园林景观外,还有不少是诗文书法,这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可以说开创了以诗文书法来装饰瓷器的先河。长沙铜官窑的诗多是五言诗,只有少许七言诗,六言诗则少之又少。这些诗并不怎样地强调合乎韵律,也不以重用字为忌,只求意境,只求通俗,只求神韵,完全不同于四平八稳、严格韵律的馆阁体。诗的内容大多反映了当时中下层人民的生活情景和思想感情,语言纯朴,感情真挚,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青釉褐彩阿拉伯文枕长沙铜官窑的瓷器与灿烂的唐代文化一样,在向外传播的同时,也受到了域外文化的影响而愈益丰富多彩。为了适应外销的需要,它大胆地运用褐绿彩绘以增加瓷器的装饰性和色彩效果。常见的有带彩堆贴胡人舞乐图、狮形

10、图、彩绘椰林等,这显然吸取了西亚、波斯的艺术风格。长沙铜官窑瓷器外销虽然晚于邢、越二窑,但是,由于它极力在瓷器的造型和装饰方面迎合销往国的爱好和需求,所以后来居上,产品远销日本、朝鲜、印尼、西亚、欧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当时的外销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1999年10月在印尼勿里洞岛海域打捞的“黑石号”沉船上共有67000件中国瓷器,其中有58000件就是长沙铜官窑的瓷器,占总量的83%。在当时,一个窑场一次能出口数万件瓷器,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这足见当时长沙铜官窑瓷器的生产盛况,也说明长沙铜官窑对于传播中国文化的影响和价值,由此也不难推断出其在海上“陶瓷之路”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仿古彩陶白釉

11、龙柄凤首写意壶2.历史影响长沙铜官窑瓷器突破了当时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邢窑为代表的白瓷的青、白瓷单一色调,以彩瓷在陶瓷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尤其是利用还原焰的原理,成功创烧了铜红釉瓷。这一技术的发明与掌握,是陶瓷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成就,开创了世界陶瓷生产新纪元;与此同时,长沙铜官窑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书法、绘画、雕塑、诗词歌赋、谚语及产品广告等融入陶瓷装饰艺术中,丰富了瓷器的装饰艺术,是中国瓷器装饰艺术上的创举。长沙铜官窑的烧制于陶器上的诗词歌赋填补了全唐诗的不足,对研究唐代的诗词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其出土的瓷器形式多样,造型优美,瓷塑动物玩具极为生动,其中褐绿色彩绘人物、动植物、自然景物,

12、图案新颖多变,色彩艳丽,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生产的瓷器除广泛流传在全国14个省外,更是远销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西亚、北非、欧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长沙铜官窑作为世界釉下多彩的发源地,以独特的陶瓷装饰艺术和令世人震惊的外销量,确立了其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显赫地位。五、认识和心得五、认识和心得长沙铜官窑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是我国陶瓷生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处极为重要的遗址。它是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被誉为“汉文化走向世界的里程牌” 、 “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成就” ,同时它还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湖湘文化、对外交流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在调研中,我对长沙铜官窑进一步加深了理解,对古代陶瓷艺术有了一个深刻的概念,长沙铜官窑的造型语言、纹饰风格等艺术特点为日后我的本专业知学习提供了了很大的帮助,并且指导我们以后更好的学习和发扬古代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