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促社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815174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力促社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力促社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力促社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力促社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力促社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力促社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浩浩 歌歌教育因社会和人的发展需求而生存,又因社会和人的时代变迁而变革。以人才培养为中 心,不断增强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是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需要,培养多类型的创新人才、特别是拔走创新 人才的重任凸显。聚焦创新人才培养,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大理 论和实践问题。立足现实和未来。大力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学术发展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 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育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在理工科(自然科学)领域,我们倡导产学研结合,已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正在

2、向深度 融合挺进。哲学社会科学(文科)领域怎么样?当然没有也不能等闲视之。我们欣喜地看到, 近些年来,许多高校积极开展文科教育教学改革,鼓励教学与科研互动,在推进哲学社会科 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上作了许多有益探索。据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提供的信息,全国高 校促进社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力度不断加大,创造的形式丰富多彩。鼓励参与科研实践,健进“结合” 。在文科教学和实践活动中,融入科研环节,着力提 高 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正在成为一种大趋势。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等高校通过设立本科生科研或创新基全、建立创新学分制度、开展“本科生创新百 项工程”等活动,鼓励学生从事本

3、专业或跨学科的科研实践活动先后有敷百名文科生获国 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资助,发表论文上千篇,并有一批获得奖励。中央财经大 学等高校通过每年举办本科生和研究生学术节、评选“榜样中财”人物和“学术新星”等活 动,营造带尚创新、参与创新的学术氛围。南京大学践行“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 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育人新理念,使学生创新素质和实 践能力明显增强。中山大学以课题组为纽带组织文科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工作访谈等,努力 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华东师大将科研训练纳八教学环节,通过实施科研创新计划、依托 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设立文科大学生创新基地等,向全体学生提供科

4、研训练机会,朝着培养创 新型人才目标迈进。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推动“结合” 。各高校不断以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为 抓手,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材和教学内客;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科研反哺教学, 将科研理念、科研方法、科研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材(讲义)编写、毕业论文 (设计)的指导等人才培养环节中,努力实现教研互动、教研相长。中国政法大学实施“一进 八四转化”(即科研过程进入教学环节、科研项目转化为本科课程、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 材,科研成就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科研问题转化为学生学术活动主题),力克科研与教学 脱节。南开大学出台“教学带头人与学术带头人、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

5、、教研论文与科研论 文、教研项目与科研项目、教材与专著”五十同等对待的政策措施,引导教师正确处理科研 与教学的关系。安徽大学将一批地方特色文化科研成果转化为徽州文化概论 、 安徽地方 戏曲等特色课程,广受师生欢迎。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提振“结合” 。高水平学术讲座活动对学生认识学术前沿、开拓学 术视野、提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意义非同一般。不少高校经过多年打造,形成独具特色 的学术论坛品牌,北京大学的“北京论坛” 、浙江大学的“东方论坛” 、武汉大学的“珞珈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的“黄达蒙代尔”经济学讲座、中山大学的“前沿大讲坛” 、华中科技大 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讲座” 、西南政法太学的“西南学

6、术大讲堂”等。都成为师生共享的学 术盛宴。清华大学开设“新人文讲座”系列活动,将选听情况纳入“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学 分考核、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中央财大在课程中设置前沿讲座,邀请权威人士用 46 个课时讲解学科发展最新成果与面临的主要问题,让学生厦时了解学科建设最新动态。 西南大学每年组织上百场文化素质教育学术讲座,为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科学精神、艺术修 养搭建了重要平台,成效明显。 “结合”出创新力, “结合”获得多赢 “结舍”是篇大文章。创新能力只有在钻研和解 决问题的实践中才能得到提升,尤其是对致力于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高水平大学来说,不管 是文科还是理工科,没有比科技创新、学术发展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更有效、更需要关注和 下苦功夫的了。善结合大有益,拒结合没出息。吁请我们的大学务必认准这个大势,抓住社 会和教育重要转型期蕴藏的重大机遇,大胆突破旧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树立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大开放意识,坚定不移、千方百计在科研与育人紧密结合、深度融合 中迈出更大的步伐。 摘自摘自中国高等教育中国高等教育2009-112009-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