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1924-山东省青岛二中高三10月份阶段性检测试题 历史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95850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1924-山东省青岛二中高三10月份阶段性检测试题 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试卷)-1924-山东省青岛二中高三10月份阶段性检测试题 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试卷)-1924-山东省青岛二中高三10月份阶段性检测试题 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试卷)-1924-山东省青岛二中高三10月份阶段性检测试题 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三历史试卷)-1924-山东省青岛二中高三10月份阶段性检测试题 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1924-山东省青岛二中高三10月份阶段性检测试题 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1924-山东省青岛二中高三10月份阶段性检测试题 历史(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山东省青岛二中届高三 10 月份阶段性检测试题历史试题 .10第卷为选择题,共 50 分;第卷为非选择题共 50 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第卷(选择题,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卷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左传记载:“(鲁)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 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雾),为备故也。”材料所述史实A标志着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B表明中国古代统治者把天文与国家社稷联系起来C确立了中国古代“天人感应”思想D实践了中国古代“制天命而用之”思想 2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

2、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 。欢曰君家有书乎?曰:惟有孝 经三篇。 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 。 如其言,果愈。后问其故,欢 曰:善禳祸,正胜邪,故尔。 ”这则故事反映了A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 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C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 3顾炎武认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 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下列对顾 炎武这一言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反对君主制度 B倡行“郡国并存”制度 C主张削弱君权 D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4 “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完全从个人

3、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体现了下列哪一人物 的思想A泰勒斯 B普罗塔哥拉 C卢梭 D马丁路德 5 “正如伏尔泰所说的, 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以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 5 呎的小动物 (注:指人类)竟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 因此,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 ”对材料解 读正确的是A伏尔泰肯定人是世界万物的中心 B启蒙思想家强调人的情感和个性C启蒙思想家指出人类理性的局限性 D近代科学的兴起促成启蒙运动的发生 6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 不

4、久便可以看 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 ”。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A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B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C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D奴役与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7下图为达芬奇在绘画、人体研究、人体解剖、机械、妇女生理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从本质上说明达芬奇A把高度的科学观察、分析和巧妙的艺术构思结合在一起 B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范围广阔而又登峰造极的成就 C实现了文艺复兴时代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 D在艺术与科学领域都是新时代的巨人 8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 ” 即使

5、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 “上之人亦不以为罪”, “今之诗人”则绝 不敢如此。这段论述说明了A唐朝诗人热衷于描写宫廷秘史 B唐朝诗歌空前繁荣C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D诗人受人尊重的原因 9下图是德国人谷腾堡创制出版的印刷品局部图。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该印刷品A使用泥活字印刷制成B受中国活字印刷术影响C是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品D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10针对“地圆学说”,清朝士大夫杨光先说:“若四大部州,万国之山河大地,是一个大圆球球 上国土之人之脚心与球下国土之人脚心相对竞不思在下之国土人之倒悬有识者以理推 之,不觉喷饭满案矣!夫人顶天立地,未闻

6、有横立倒立之人也此可以见大地之非圆也。 ”之 所以有这样言论,是因为他不知道A经典力学理论 B相对论 C生物进化论 D量子论 11 全球通史写道: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 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材料叙述的是 A新航路开辟的情景 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情景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情景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情景12下图是选自美国查尔斯莫里所著文明的解析中的一幅示意图。该图反映了A法国重商主义的盛行是大量科学家诞生的土壤 B英国逐渐成为欧洲科技中心 C意大利已有的科技中心地位发生动摇 D德意志分裂割据制约了本国科学家的涌现 13 “神马都

7、是浮云”“hold 住”“伤不起”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 现实生活中,真实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A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D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14 海国图志是中国第一部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社会风俗的著作,但在当时的中国此书的印数 不超过一千,后被列为禁书。但在后来的日本此书被翻印几十万册,成为当时日本学习西方的 启蒙读物。据此,我们在分析此书的历史影响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分析书籍的内容 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 书籍的印数与读者的数量范围 书籍的

8、知识缺陷 A B C D 151897 年,一代经学大师俞樾对生徒慨叹:“最近三年中,时局一变,风气大开,人人争言西学。 ”此时“人人争言西学”侧重于A学习科学技术 B仿行西方制度 C倡导实业救国 D创办新式教育 16二十世纪初, 浙江潮载文民族主义论有“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 之自由民主派”之说。这一说法反映了当时中国A政党力量多元化 B政权更替频繁C社会思潮演进加快 D民主革命进程加速 171939 年 2 月 5 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关于反对投降主义的演讲中说:共产党人要为共产主 义奋斗,这是确定无疑的,但“现在一定要走三民主义”,这是“到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毛泽 东

9、提出“现在一定要走三民主义”道路的主要依据是A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有一致之处 B近代中国的革命任务和性质 C新三民主义是国民革命的旗帜D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的需要 18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李大钊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都对中国民主革命作出了 突出的贡献。他们的相同点是 主张社会革命 建立劳工社会 主张国共合作 发动国民革命A B C D 19下面四幅图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中,被称为 20 世纪中国经历的历史巨变的是( ) 中山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会议 五四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十一届三中全会A B C D 20观察图片,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浑天仪 原子弹爆炸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

10、功 “神舟五号”进入太空 A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在地震观测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B图反映出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试爆原子弹的国家 C图反映出“文化大革命”促进了中国高新科技的发展 D图反映出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1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但此后却是二千多年如“万马齐喑”般的沉寂。 新中国成立后,学术思想又经历了 1956 年的县花一现和改革开放以后的欣欣向荣。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思想文化现象与国家的政治政策息息相关 B领导者的素质高低决定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 C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 D不同时代的“百家争鸣”所争论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 2

11、2电影高考 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去设计考试场景,可以出现的是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3对以下三幅中外美术作品(图 1012)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作者:宋朝 法国 西班牙B类别:文人画 印象画 立体派C艺术特点:“境生象外画中诗” “捕捉光与色彩的变幻” “造型写实”D评价:体现了中国画的艺术成就 西方古典美术的精华 西方现代艺术的代表作品 24文学与艺术象一对姊妹花,发展总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从文艺作品创

12、作的风格来看,下列作品 中有一幅作品不同于其他作品风格的是252011 年是电影诞辰 116 周年,如果你有幸参加了在其“家乡”举办的电影生日庆典活动,除了可 以欣赏到电影大片之外,还可以吃到哪种当地的美味第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二、非选择题:本卷共 4 小题。第 26 题 12 分,第 27 题 13 分,第 28 题 12 分,第 29 题 13 分。要 求:条理清楚,紧扣题意。26 (12 分)安徽徽州位于黄山脚下,古称新安。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 容广博、深邃,包容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中 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典型标本。阅读

13、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安理学即程朱理学,首领人物程颢、程颐和朱熹皆为徽州人。新安理学从南宋前期到清乾隆年间维系了 600 多年,对徽州社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新安理学的核心是伦理纲常,倡导“天理为义,人欲为利”,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理不计其功”的思想。他们的理论把儒学的天理思想和礼仪理想完全融入徽州文化之中,教育读书人廉洁自律,做“忠臣”、 “孝子“,新安理学的观念在徽州女人身上留下的印迹是最为深刻的,徽州土地上的每一座贞节牌坊,都是封建礼教压迫妇女的历史存照。(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新安理学的历史作用。 (6 分)材料二 下图是安徽大学珍藏的康熙年间“新安人”谢胪一的一份

14、商业经营合同书。合同书原文如下:立议合同汪元长、谢胪一,向因两家各有绸布店业开立汉镇,历年收看客货,以致获利艰难。今两家情同志合,议请谢占武兄坐庄苏州,置买绸布等货。开单下苏(注:苏指苏州。下同。编者注) ,公同酌议:各开各店应用之货,以便配搭发卖;所买之货来汉(注:汉指汉口。下同。编者注) ,照单均分,毋得推诿:在汉置粮等货下苏,得利照本分息。在苏对会亲友银两置货,倘货未到,票先至,各照来信会票应付。其有货来,或要多收者,照苏原价加利三厘钱,以补少收之家。又,在汉两店来往,议定现兑银两,加利五厘钱。庶彼此通融而攸远矣。但两地买卖货物,不得徇私肥己,倘有此情,神明鉴察。今欲有凭,立此合同二纸,各执一纸存据。计开:一议谢占武兄俸金九五色银三十两一议公账之银无得代亲友买物(2)依据材料指出康熙年间徽商经营活动的新特点。 (4 分)所有研究徽商历史的学者均采用 这一史料作为典型例证,说明采取这种史学研究方法的合理之处。 (2 分)27 (13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