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1610-江西省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94853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1610-江西省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试卷)-1610-江西省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试卷)-1610-江西省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试卷)-1610-江西省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试卷)-1610-江西省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1610-江西省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1610-江西省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江西省江西省 六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六校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历 史史 试试 题题1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这种观念的思想源头主要是( )A宗法思想B三纲五常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2 “先代治国,分土建邦,子弟相沿,血脉为系,难以行远” 。秦始皇为解决“难以行远”所采取的措施是( )A统一文字B修筑长城C推行郡县制D统一货币3 “将求材艺,必先择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则去之。 ”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选官标准,这说明当时选拔官员注重( )A能力至上B唯才是举C德行优先D德才兼备4据史载,元顺帝至正五年,河南行省掾范孟等冒充朝廷使者,假传圣旨,公然在行省官署杀害行省平章月鲁不花,左丞劫烈

2、、理门、金刚奴,被杀行省大臣竟俯首领死,未作任何反抗。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元朝对地方的管理十分混乱B “假传圣旨”的戏演得太真了C君主专制制度的必然性D当时行省官员有其名无其实5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得自备伙食,如无力自备,则债权人应每日供给谷物粉一磅,愿多给者听便。债权人得拘禁债务人六十日。在此期间,债务人仍可谋求和解,如不获和解,则债权人应连续在三个集市日将债务人牵至广场,并高声宣布所判定的金额。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 )A司法非常重视证据B对私有财产进行保护,违者必究C尽可能的维护当事人的权益D奠定了后世罗马法的基础6英国首相张伯舆伦在二战爆发前后,对希特勒德国的侵略

3、一让再让,企图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换取欧洲和平,但事与愿违,希特勒的战火不断漫延;甚至指向英国。为此,张伯伦遭到国内舆论一片谴责,从英国国家机构职能来看,张伯伦有可能面临( )A英国国王对他免职B英国内阁逼迫他辞职C英国议会对他质疑D英联邦成员国要求他辞职7 血肉长城 (于江欣等编著,世界知识出版社)有如下记载:“大战历时三个半月,一共进行了 1800 多次战斗,拔除敌人据点约 3000 个,击毙击伤日伪军 2.58 万人。俘虏敌人 1.8万多人,并且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质,同时破坏铁路 470 余公里,公路 1500 余公里” 。关于该“大战”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

4、月的计划B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C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D确保了国际交通线的畅通宁都中学宁都中学 新干中学新干中学 黎川一中黎川一中 上栗中学上栗中学 都昌一中都昌一中 安义中学安义中学8.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曾对毛泽东说:“润之,一起干吧,不要另立锅灶了。 ”毛泽东当即回答:“如果蒋先生给人民吃,还立锅灶干什么?”以上对话不能反映 ( )A.国共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B.国共两党谈判代表的广泛性不同C.国共两党执政理念不同D.国共两党谈判目的不同9建国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曾寄出一封信,信中说道:“曾联松先生:你所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业已采用,兹赠送人民政协纪念刊一册,人民币五佰万元

5、作为酬谢你对国家的贡献”从中我们不能得出(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设计者是曾联松先生B新中国国旗图案很有可能是在政协会议上通过并刊登在政协纪念刊上C中央人民政府曾许以巨额报酬来征集国旗设计图案D曾联松对国家的贡献得到了中央人民政府的肯定101950 年 12 月 16 日美国国务院发表新闻公报,声称:“凡是一个士兵可以使用的东西,都不允许向中国出口。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是美帝国主义经济上封锁新中国的公报公报的发表背景与朝鲜战争形势有关“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是公报发表的直接原因公报的发表导致中美关系恶化,并最终断交ABCD11历史专家赵宝珠认为:“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

6、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 ”材料论述的是宋代出现的( )A街市B坊市C夜市D草市12 “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梁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 ”材料的核心反映是( )A作者的重农抑商思想B商人的逐利投机行为C男耕女织方式的瓦解D商人富裕祥和的生活131832 年,一位英国工业家说:“50 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 ”这说明( )A工业革命增强了人们的民主意识

7、B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力量C英国议会实行无代表的专制统治D英国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世界霸权14乾隆九年皇帝在水木明瑟词中说:“以泰西水法引入室中,以转风扇,冷冷 瑟瑟,非丝非竹,斯时斯景谁图得,非色非空吟不成。 ”材料不能体现( )A当时西学东渐仍在进行B水力成为风扇的动力C工业革命的成果已进入中国D皇上对新降温工具的得意之情15 “人类历史中其实只发生了一件事,即 1800 年前后开始的工业革命。只有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和工业革命之后 的世界之分,人类其他的历史细节有意思,但不关键。 ”按照这一西方学者的理论和逻辑中国历史如果也分成两部分,那么具有分水岭作用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

8、甲午战争D辛亥革命16据安义县志记载:“出工一条龙,做事一窝蜂,不管干多少,都是记高分。 ”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哪个历史时期的农业生产情况?(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文革时期C改革开放初期 D二十一世纪初期171949 的 12 月毛泽东前往苏联访问,参观了斯大林汽车厂,当看到流水线上鱼贯而出的汽车时,对随行人员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 ”这表明毛泽东当时在思考着( )A中国工业化的模式问题B抗美援朝战争的物质运输问题C中苏合作共建汽车厂的问题D苏联专家汽车制造技术的问题18胡佛在 1928 年竞选总统时说:“今天我们比任何国家的历史上都更接近于最后战胜贫穷。只要给我们机会继续执行过去几

9、年的政策,那么在上帝的保佑下,我们将很快看到把贫穷从这个国家驱除出去的那一天。 ”对此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胡佛相信自己的执政将使美国战胜贫穷B “过去几年的政策”应该是指“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C胡佛的目标根本没得到实现D “过去几年的政策”导致了大危机的出现19年 8 月 28 日甲午战争 120 周年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我们今天研究和纪念甲午战争的主要意义是( )A以国耻为动力,建设好我们的国家B以国耻为契机,激起民族复仇情绪C以国耻研究为支点,回应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法西斯言论D以国耻纪念为号召,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提防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20.“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

10、,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 ”该描述应符合(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21.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 ”因为这场运动( )A.天主教权被理性否定B.有利于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C.强调了人的价值和作用D.设计了美好的社会蓝图22.有人说:如果古代有诺贝尔奖,那么得主都会是中国人。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 )A.封建政府的高度重视B.古代中国人比其他民族人更聪明C.古代中国没有外来侵略D.封建经济的的发达23.早期维新思想家王韬说过:“其时罢兵议款,互市通商,海寓晏安,相习无事,而

11、内外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逢苟且于目前。 ”这表明鸦片战争后( )A.统治阶级上层对中外现状缺乏正确的认识B.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C.中国近代社会和平繁荣D.中国近代社会士大夫醉生梦死24.1956 年 7 月 21 日,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在学术问题,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有人不采取辨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或达到了和马克思主义不一致的结论,他们仍然可以有权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是不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或评判是非的标准,那也要看各人自愿。 ”这反映了( )A.当时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理论界的真理性遭到怀疑B.当时贯彻执行“百家争鸣”阻力很大C.当时要积极深入开展“百家争鸣”运动D

12、.当时知识分子一直不愿意“百家争鸣”25.一位美术老师为一位环卫工人画肖像,看着画,有人判断该工人是一位妙龄少女,有人判断该工人是一位五旬老汉,甚至有人判断老师画的是一棵树。据此,该老师的绘画风格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派D.现代主义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26 题 12 分,第 27 题 13 分,第 28 题 13 分,第 29 题 12 分, 共 50 分) 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

13、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记材料二 (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三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弄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子语类请回答: 材料一中争论的焦点问题是什么?秦始皇的意见如何?他又是如何落到实处的?(5 分)材料二,宋太祖听了赵普的分析后,是如何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的?(3

14、 分)材料三反映了宋初的改革带来了什么弊端?(2 分)综合上述三则材料,秦宋王朝改革的相似点是什么?根本目的是什么?(2 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一 “香港”是“香港地区”的简称,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个部分。香港自古以来就中国的领土,它是英国殖民者使用战争手段,强迫清政府签订“城下之盟”,先后通过三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让和租借去的。党的基本知识读本98 页材料二材料二 (1943 年开罗会议上) ,罗斯福向丘吉尔表示希望英方“大大方方”地把香港归还中国,再由中国宣布香港为自由港, “一视同仁地向世界开放。 ”但丘吉尔根本不肯放弃英国任何殖民利益,他以沉默表示对罗斯福建议的拒绝。1

15、1 月 26 日,在德黑兰的一次晚宴上,丘吉尔以蛮横态度对罗斯福和斯大林表示,英国得不到任何新的领土和基地,但打算“保持原来他们所有的一切”, “不通过战争就不能从英国夺去任何东西。 ”并特别提到香港。这样,由于英国殖民帝国主义的本性,香港问题没有达成协议。开罗会议上的中英之争 (原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1 年第 5 期)材料三材料三 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国耻家丑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民族英雄林则徐后裔凌青在香港回归后的抒怀诗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英国是如何霸占我国香港的。(3 分)材料二中,罗斯福是在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吗?他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中华民国政府为什么不能解 决香港问题?(7 分)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什么能打破丘吉尔的断言,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3 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生产的国家,因为我们有一些独特的有利条件,我们有良好的政府,我们有丰富的煤炭,我们有精巧的机器和机械,尤其重要的是,因为我们有雄厚的资本积累。英国下院议员(1861 年)材料二材料二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经济统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