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综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观察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790070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综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西医综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西医综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综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综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观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西医综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观察中西医综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观察岳阳县中医院岳阳县中医院 谢长虹谢长虹 414100414100【摘要摘要】 目的 对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稳定期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选取 2009 年 3 月至 2011 年 3 月来我院接受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的患者120 名,其中 40 名患者接受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作为中医组,40 名患者接受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作为西医组,40 名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作为综合组。对三组患者在稳定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汇总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使用 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

2、2检验,=0.05。结果 综合组患者中 24 名患者有效,12 名患者显效,4 名患者无效;中医组患者中 14 名患者有效,11 名患者显效,15 名患者无效;西医组患者中 17 名患者有效,10 名患者显效,13 名患者无效。2检验结果为 P0.05) ,具有可比性。1.21.2 方法方法1.2.11.2.1 临床诊断标准临床诊断标准 、患者临床表现为反复性咳嗽、咳痰、咯血,部分患者午后出现乏力、盗汗、低热等症状。、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测发现,患者吸入支气管舒张药后 FEV1/FVC0.05西医组 55.9810.21 56.139.87 P0.053.3.讨论讨论COPD 属于中医理论中的喘

3、证、肺胀等范畴,其稳定期的病症主要表现为虚证.现代中医学研究发现, 本 COPD 的发病过程呈现肺气虚至脾气虚,脾气虚至肾气虚,肾气虚最后发展至阴阳两虚的逐渐加重发病趋势。因此,中医疗法在COPD 稳定期主要以扶正固本为主,通过对肺、脾、肾三脏之虚进行补益,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应注意在调理的过程中应特别重视脾脏的补虚2。中医理论认为脾属土,脾为人体的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肺属金,脾为肺之母,肺虚易导致脾虚, 即中医理论中的“子盗母气”, 导致患者咳、痰、喘等症状进一步加重. 本研究中药物的选用即着重于 COPD 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肺、脾、肾虚损的病机特点, 通过使用本院自拟的排痈通

4、气汤对患者进行各脏腑的调理,同时根据不同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剂量随证加减,以发挥最佳的培土生金之功效。目前,西医对于阻塞性肺病的治疗往往还是采用支气管舒张药物为主,通过将患者的支气管进行舒张,而达到患者肺部阻塞的效果,临床治疗过程中,虽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化药不良反应较多、患者易耐受等缺点,因而无法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3。本人通过临床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中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P0.05) ,且综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FEV1/FVC 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而进一步说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治疗具有着重要的临床和资料意义,值得进行进一步的临床推广研究。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林琳, 汤翠英, 许银姬.健脾益肺冲剂治疗慢阻肺稳定期呼吸肌疲劳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3,37 (11) :10-12. 2 王坤根. 补肺益肾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24(6):555-556.3 黄东晖, 吴蕾, 何德平,等.中西医综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观察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