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春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776135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春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春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春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春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春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春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春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年春第一次月考九年级二班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 1 1、选择题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4 题各题各 2 分,分,15-20 题各题各 3 分。共分。共 4646 分分) ) 1.下列与铁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B.炼铁是把单质铁变成氧化铁的过程 C.铁制污水管道可用废酸液冲洗 D.被腐蚀的铁制品是不可回收垃圾 2.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有良好

2、的导电、导热性 C.是银白色的固体 D.易与酸反应产生氢 气 3.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Mn+H2SO4=MnSO4+H2B.Mg+MnSO4=MgSO4+Mn C.Fe+MnSO4=FeSO4+MnD.Mn+CuSO4=MnSO4+Cu 4. 将 20 克硝酸钾溶解在 180 克水中,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 20%,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加入 30%KNO3 溶液 200 克B、蒸发掉 90 克水 C、加入 20%的 KNO3溶液D、加入 20 克 KNO3 5. 1.6g 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4.4g 二氧化碳和 3

3、.6g 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的下列推 断其中正确的是 ( ) 该物质一定含 C、H;该物质一定不含 O;该物质可能含 O;该物质一定含 O;该 物质分子中 C、H 的原子个数比为 1:2;该物质分子中 C、H 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1:4 A B C D6.如右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 型管 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升高,则加入的物质 可能是( )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食盐 D.硝酸铵 7.根据右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

4、质量分数相等 C.将 t3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2时都会析出晶体 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 8.向 100 g 水中不断加入固体 A 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 25 100g 水A37.2g 加入A 4.2g 加入60 加升温 至A 9g 加入50 降温 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中 A 的质量分数最大 B.中 A 的质量分数相等 C.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中没有固体存在 9.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g,现将 20g 氯化钠放 入盛 5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是( ) A.36% B.40% C.26.5

5、% D.20% 10.下列物质长时间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轻的是(不考虑水分蒸发) (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石灰水 D.固体氢氧化钠资料:A的溶解度温度2030405060溶解度/g37.241.4 45.8 50.4 55.211.右图所示 A、B、C、D 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 碱作用时所显示的颜色,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紫色 B.蓝色 C.红色 D.无色 12.某同学为了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其中能 达到目的的是( )13. 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分别跟 10 克等浓度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 量关系应为下图中的

6、( )14. 用下列物质都能洗去衣物上的油污,其原理与洗涤剂去污原理不同的是( ) A、肥皂B、洗衣粉C、汽油D、洗衣液 15.下列各组物质,按“氧化物、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 A.O2、H2SO4、Mg(OH)2、BaCl2 B.SO3、NaHCO3、H2SO4、NaCl C.H2O、HCl、NaOH、Na2CO3 D.CO2、H2CO3、KCl、KOH 16. 在一定温度下,向某饱和溶液中加入 100g 水后,溶质的溶解度( ) A、变小B、变大C、减小一半D、不变 17.物质 X 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 X 是( ) X+酸盐+水 X+水碱 A.CaO B.Fe2O3 C.

7、CO2 D.NaOH 18.鉴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被鉴别的物质选用的试剂 A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稀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无色酚酞溶液 C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水 D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19.印制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 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 FeCl3溶液反应,方 程式分别为 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物 粉末加入到盛有 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 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一定含 FeCl3,固体一定是铜和铁 B.溶液中一

8、定含少量 FeCl2,固体一定是铜和铁 C.溶液中一定含有 FeCl2,固体一定含铜 D.溶液中一定含水量 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 20. 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 50g 溶质质量分数 为 7.3%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下 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发生偏转的是( ) A1.8g 铝粉和 1.8g 铁粉 B4.2g 碳酸镁和 2g 硝酸银 C5.6g 铁粉和 5.6g 锌粉 D7.8g 碳酸钙和 5.6g 氧化钙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分,其余每空 1 分,共分,共

9、 31 分)分) 21. A、B、C、D、E、F、G 为常见的物质,其中 B、E、G 属于单质,反应是炼铁工 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1)A 物质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C 物质固态时的名称 ,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3)写出反应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 G 的方程式 ,写出物质 G 和 A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对钢铁制品的锈蚀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 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一周后,观察到编号为_的试管中的铁钉锈蚀严重。 (2)常温

10、下,铁生锈是铁跟_和_等物质相互 作用的结果,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化学式表示)。 (3)人们通常用稀盐酸或(稀硫酸)除去铁器表面的锈,其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写出其中一个即可)_。 (4)如何防止家庭中常用的铁制品生锈,简单易行的方法有(列举一种) _。 23.下图是小明配制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2%的 NaCl 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1)配制过程使用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_、_、_。(2)请你指出图中一处错误操作,并分析该错误可能带来的后果。 _。(3)图、图表示的操作分别是_、_。(4)配制时需要称量氯化钠_g,如果氯化钠中含有少量不溶的杂质,溶质质量分 数会_填“偏

11、大”或“偏小” ) ;量取水最好选用_(填序号)量程的量 筒。 (10mL;50mL;100mL)红色固体ABD 考 试 卷EFCGY 高温 X 溶液过量稀盐酸 lO2 加热 无色气体浅绿色溶液24. 右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 与 c 的 溶解度曲线相交于 P 点。据图回答: (1)P 点的含义是_ (2) t2 时 90ga 物质加入到 150g 水中不断搅拌,充分溶解后形成 溶液的质量是_ (3)t2 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 (4)将 t1 时 a, b, c 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 t2 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的大小关系

12、是_ 三、实验探究题(三、实验探究题(1616 分)分) 25.钛(Ti)是一种重要的航天金属材料。某学习小组对 Ti、Al、Cu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过程如下:(6 分。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 1 分) 提出假设 a.Ti 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b.Al 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实验设计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反应,观察现象操作分析三种金属加入盐酸前都要用砂布将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_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原假设中_不正确(填“a” 、 “b”或“ab”)(2)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_。 结论应用能否用铝制容器来将波尔多液(含硫酸铜),_(

13、填“能”或“否”),理 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 26. (每空 2 分,共 10 分)据报道,某市曾发生了一起盐酸泄漏事件。盐酸泄漏的瞬间酸雾弥漫,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酸味,泄漏的酸液顺势流入低洼处的村庄,酸雾导致十余人住院观察。看到这则新闻后,学校化学活动小组举行了一次“事故处理研讨会” ,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参与其中。事故危险分析(1)盐酸有腐蚀性,造成环境污染。(2)盐酸的刺激性危害人体健康。事故处理方案对于事故处理,同学们展开热烈的讨论 (1)小明提出用碱来处理,例如:_(填一种具体的碱),理由是_。 (2)小红提出不同意见,她认为在污染面积较大,不能使用酸碱指示剂的情况下,无法确定反 应是否完全,原因是_。(3)通过以上讨论,大家决定用盐类物质处理酸雾,例如:_(填写一种具体的盐), 选择这种物质的优点是_。 四、计算题(四、计算题(7 7 分)分) 27. 小苏打(主要成分为 NaH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品牌小苏打中 NaHCO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