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传染病考试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775851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度传染病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4年度传染病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4年度传染病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4年度传染病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度传染病考试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度传染病考试试题及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房山区房山区 20142014 年度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年度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考试试题一、填空题(每空一、填空题(每空 2 2 分,分,4444 分)分)1. 布鲁氏菌病是由( )侵入机体,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性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 )类传染病。2. 我国布病传染源主要为患病的( ) 、 ( )等家畜,通过( ) 、 ( )及( )等途径传播给人类。3.布病是( )传染病,在畜间流行,人偶得。4.钩端螺旋体病由( )所引起的急性动物源性传染病。5.钩体病主要传染源是鼠类和猪,经( )和( )接触含钩体的疫水而感染。6.钩体病传播途径以( )为主,也可经消化道、呼

2、吸道以及其他途径传染。7.治疗钩体病的筛选药物为( ) 。8.疟疾是由( )引起,经( )叮咬传播的传染病。9.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 ) 。10.伤寒是由( )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 )传染病,属于我国法定的( )类传染病。11.猩红热为( )感染引起的急性( )传染病。12.淋病由( )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也可导致眼、咽、直肠感染和播散性淋球菌感染。二、是非题:正确的填是,错误的填非(每题二、是非题:正确的填是,错误的填非(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人对伤寒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再次患病者极少( )2.伤寒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主要经水

3、、食品、日常接触以及苍蝇等生物媒介传播。( )3.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和一切链球菌感染的常选药物,早期应用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病情严重者可增加剂量。( )4.梅毒是苍白螺旋体感染人体所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不会引起多系统多脏器的损害。( )5.梅毒的唯一传染源是梅毒患者。( )三、选择题三、选择题(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828 分)分)1.按传染病防治法伤寒属于:(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未被列入分类但需监测的传染病2.伤寒的确诊依据是( )A.相对缓脉 B.玫瑰皮疹 C.肥达反应阳性 D 血培养伤寒沙门菌阳性3.引起伤寒不断传播或流行的主要传染

4、源是A.普通型伤寒患者 B.暴发型伤寒患者 C.慢性带菌者D.伤寒恢复期 E.伤寒患者的潜伏期4.关于伤寒易感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 B.病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短暂且不稳定 C.感染后不产生免疫力 D.目前尚不确定5.伤寒病人排菌量最多的时期是( )A.起病后第 1 周 B.起病后第 2-4 周 C.起病前 1 周 D.起病后第 5 周。6.疟疾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输血 B.呼吸道 C.按蚊叮咬皮肤 D.消化道7.( )是疟疾复发的根源。A.配子体 B.小滋养体 C.大滋养体 D. 迟发型子孢子 E. 速发型子孢子8.有复发的疟疾是( )A.恶性疟 B.间日

5、疟9.疟疾临床典型发作的发病机制是( )A.配子体在红细胞内B.滋养体在红细胞内C.裂殖体在红细胞内增值D.裂殖体在肝细胞内增值E.裂殖子及其代谢产物入血10.我国流行的是( )A.间插血吸虫 B.日本血吸虫 C.埃及血吸虫 D.曼氏血吸虫 E.湄公血吸虫11.血吸虫在人体内发育阶段中,( )致病最严重。A. 尾蚴 B. 幼虫 C.成虫 D.虫卵12.血吸虫病是( )经皮肤感染人体。A. 毛蚴 b. 尾蚴 B. 虫卵 C. 幼虫 E. 成虫13.急性血吸虫病( )增多,对诊断有重要价值。A. 嗜酸性粒细胞 B. 嗜碱性粒细胞 C. 嗜中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14.慢性血吸虫病的界

6、定为急性症状消退未经治疗或有部分免疫力的病人,病程超过( )年,称为慢性血吸虫病。A. 0.5 B.1 C.1.5 D. 2四、简答题(共四、简答题(共 1818 分)分) 1.伤寒临床诊断病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6 分) 2.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6 分) 3.简述猩红热前驱期出疹期和恢复期的临床表现?(6)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布鲁氏菌;乙。 2.羊;牛;直接接触;消化道;呼吸道。 3.人畜共患。 4.致病性钩端螺旋体。 5.皮肤;黏膜。 6.接触传播。 7.青霉素。 8.疟原虫;蚊。 9.钉螺。 10. 伤寒杆菌;肠道;乙。 11. A 群溶血性链球菌;呼吸道。 12.

7、淋病奈瑟菌。 二、是非题:二、是非题: 1是; 2.是; 3.是; 4. 非; 5.是。 三、选择题:三、选择题: 1.B; 2.D ;3.C ;4.A ;5.B;6.C;7.D; 8.B;9.E; 10.B;11.D;12.B 13.A;14.A. 四、简答题四、简答题 1.伤寒临床诊断病例的诊断标准: (1)不明原因持续发热伴有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 玫瑰疹、肝脾肿大中任何一项,并且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白 细胞正常或低下 (2)不明原因持续发热伴有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 玫瑰疹、肝脾肿大中任何一项,并且肥达反应:“O”抗体凝集效 价1:80,“H”抗体凝集效价1:160。

8、2.淋病主要传播途径: 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亦可通过污染的衣裤、床上用品、 毛巾、浴盆等间接传播,新生儿结膜炎多从产道感染。感染的几率与受染者接触方式有关。 3.猩红热的临床表现: 前驱期 大多骤起畏寒、发热,重者体温可升到 3940,伴头痛、咽 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咽红肿,扁桃体上可见点状 或片状分泌物。软腭充血水肿,并可有米粒大的红色斑疹或出血点, 即黏膜内疹,一般先于皮疹而出现。 出疹期 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候之一。多数自起病第 12 天出现。 从耳后,颈底及上胸部开始,1 日内即蔓延及胸、背、上肢,最后 及于下肢,少数需经数天才蔓延及全身。典型的皮疹为在全身皮肤 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针帽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 手压全部消退,去压后复现。 “帕氏线” 、 “口周苍白圈” 、 “草莓 舌” 、 “杨莓舌” 。 恢复期 退疹后一周内开始脱皮,脱皮部位的先后顺序与出疹的顺序一 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