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财源建设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75836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市财源建设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南宁市财源建设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南宁市财源建设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宁市财源建设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市财源建设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年第 23 期( 总第 2439 期)南宁市财源建设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南宁市财政局 黄勇民 郭 旭4. 财源建设的纳税户结构。“十一五”时期以来, 南宁市在财源建设过程中注重税源监控, 注重与企业的沟通和交流, 培 育 了 一 批 纳 税 大 户。从 各 税 务 部 门( 地 税 局、国税局、自治区地税直属分局) 统计的情况来看, 年纳 税额 1000 万元以上的企业所纳税额占税收收入的 比 重 基本都在 50% 以 上。纳税大户是税收 增收的主要贡献 者, 是拉动地方财政收入的主力军。但是, 纳税大户数量 偏少也是值得今后思考的问题。( 二) 财源建设的主要成效。1. 总量显著

2、壮大。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 2005 年的723. 36 亿元 增 长 到 2010 年 的 1800. 43 亿 元, 年 均 增 长15. 5% ; 财政收入从 2005 年的 100. 22 亿元 增 长 到 2010年的 300. 88 亿 元, 年 均 增 长 24. 59% , 在全 区 率 先 突 破300 亿元, 实现历史性突破。2. 质量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 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 13. 9%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了 14. 4%和 13. 3% ; 经济结 构 调 整

3、更 趋 合 理,三 次 产 业 结 构 由 2005 年 的16. 5531. 9651. 49 调整 为 2010 年 的 13. 58 36. 26 50. 16; 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在 2010 年达到了 16% 左右; 税收 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接近 90% 。3. 财政收入结构不断完善。目前, 税收收入是南宁 市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从税收收入的税种结构来看, “十一五”期间, 南宁市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三 大税种的收入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基本保持在 60% 以上, 形成了以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为三大主体税种的 税种结构, 三大主体税种对税收收入的 增 长 拉 动 作

4、 用 明显。4. 空间明显扩大。从区域空间来看, 财源建设区域 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 城区和开发区财源基础都得到了 进一步加强, 特别是开发区财源建设成效比较显著, 财政 收入持续保持较快增长。从产业空间来看, 第二产业税 收比重有所提升, 第三产业的税收保持快速增长, 除了商一、南宁市财源建设 的现状分析及主要 成效( 一) 财源建设的结构现状。1. 财源建设的区域结构。“十一五”时期以来, 南宁 市本级、城区、县域、开发区积极开展财源建设, 财政收入 均呈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十一五”期间, 南宁市本级 财政收入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基本维持在 50% 左右, 占据 了 全 市 财 政 收

5、入 的 半 壁 江 山, 年 均 增 长 率 为23. 91% ; 六城区财政收入增长 态 势 良 好, 占 全 市 财 政 收 入的比重大致保持在 30% 的水平; 六县财政收入增长率 低于市本级、城区和开发区, 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 降低, 稍高于 10% ; 开发区财政收入增长最快, 占全市财 政收入的比重近 10% 。目前, 南宁市本级、六县、六城区、 开发区的财政收入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基本稳定, 大 致保持的比例为 5311。2. 财源建设的产 业 结 构。第 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 基础, 也是财源建设的基础。第一产业以直接和间接两 种方式向财政提供收入。目前, 南宁市几乎全部取

6、消农 业税, 农业发展主要是通过间接方式提供税收, 通 过 农 业的产业化、商品化和集约化, 为第二、第三产业增加税 源提供支撑和保障; 第 二、第三产业在财源建设中扮演 了重要的角色, 为税收提供了丰富的税源。近 年 来, 全 市第二产业税收占总税收的比重在 36% 以 上, 但 呈 逐 年下降的趋 势; 第三产业税收占总税收 的 比 重 在 62% 以上, 有逐年扩大的 趋 势, 且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增长率 高于第二产业。3. 财源建设的行业结构。总体来看, 目前南宁市已 形成了以房地产业、烟草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 金融业、电力燃气及水行业等六大行业为主的行业税收 体系, 合计占全

7、市税收收入的比重 约 在 63% 以 上, 六 大 行业对税收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同时, 应该看到, 近年 来南宁市财源建设的行业结构较为单一, 对房地产业、烟 草制造业的税收收入依赖较大。332012 年第 23 期( 总第 2439 期)贸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以外, 信息服务业、金融业等现 代服务业正加快形成全市财源新增长点。5. 平台日益 拓 展。园 区 成为全市财源建设的重要 平台, 成为全市财源增长的领头羊和最主要的增 长 点。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 南宁市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取得较 快增长, 对地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凸显, 工业主导地位显 著增强,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投资创业环

8、境进一 步优化, 财税贡献率不断提高。6. 活力愈加增强。科技创新不断进步, 民间投资日 益活跃, 农业、工业、服务业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比较稳定 的税源行业, 各行业的重点企业数量不断增多, 规模逐步 扩大, 为全市财源建设注入了极大的活力。7. 环境日臻优化。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城市承 载功能显著增强,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六县县城及重点 城镇建设加快推进, 城镇特色更加凸显。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扶贫开发等加快推进,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 善。大力推进国家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加强行政效能建 设, 大力查处各种违法乱纪行为, 城市发展的软环境得到 明显提升。这些都为发展现代产业、加强财源建

9、设创造 了良好的环境。断调整, 但仍存在一些亟待优化的问题: 一是县域财源建 设滞后。县域财政收入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逐 年 下 降, 且县域财政收入整体增长速度相对缓慢。县域财源 基础薄弱, 财源建设滞后的现象凸显, 不利于全市的协调 发展。二是第二产业对税收的贡献率有待提高。第二产 业税收的增长速度大大低于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对税收 的贡献作用没有充分显现。三是税收收入的行业结构单 一。目前南宁市税收收入来源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烟 草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 特别是对房地产业和烟草制造 业的税收收入依赖较大。四是纳税大户数量少, 财源增 长点不多。( 四) 政府对财源建设的投融资机制有待完善。

10、通过近几年来的改革发展, 南宁市财源建设中政府 投融资机制已初步建成, 融资能力和融资规模已有较大 幅度的提升, 融资管理职能也在不断变迁, 随之而来的还 有政府债务风险的加速累积。财政投融资机制存在一些 不足, 主要表现: 财政筹资管理缺乏强有力的协调机制和 机构, 投资收益水平不高, 投资管理欠规范, 政府风险补 偿机制不到位, 担保机构抗风险能力较弱, 政府投入资金 缺乏有序的退出机制等。此外, 还存在引进民间资本项目的质量有待提高, 人 才的总体竞争力不强制约财源建设的快速发展, 科技自 主创新对财源建设的推动力不足, 开放型经济水平有待 提高, 对财源建设贡献有限等问题。二、财源建设

11、存在的问题( 一) 对财源建设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财源建设就是建设培育财政收入增长的源泉, 是保 证地方经济发展和充实财力的现实途径。目前, 南宁市 对财源建设的重要性及实质性的认识不足的现象, 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些部门没有深刻认识到财 源建设的重要意义, 主要关心对现有财力的分配和使用, 很少主动去研究如何培植财源、壮大财源, 欠缺对生财、 聚财的全 面 考 虑。二是财源建设的观念有待进一 步 更 新。目前, 有些部门在进行财源建 设 时, 容 易 受 到 旧 体 制、旧观念的局限, 进行财源建设的思路缺乏前瞻性、创 新性和时 代 性。三是各部门主动抓财源建设的意 识 不

12、强。目前, 很少有部门主动从财源建设的角度来开展工 作, 较少考虑各自领域工作的开展对本地财政收入的贡 献, 缺乏财源建设的主动意识。( 二) 经济发展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 率 有 待 进 一 步提升。通过相关计量分析可知, 目前南宁市 GDP 对财政收 入的单位边际贡献为 0. 166872, 即每增加 1 亿元的 GDP 可带来的 1668. 72 万元的财政收入。而同期的全国水平 为 0. 230745, 南宁市低于全国水平 6. 4 个百分 点。由 此 可见, 南宁市经济发展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偏低。( 三) 财源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 南宁市财源结构得到了不三、

13、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南宁市财源建设的 对策建议( 一)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涵养基础财源。农业永远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现代化发展能 提供基础财政收入来源。农业现代化之路在于产业化发 展, 因此, 应在推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夯实、开发和壮大 农业财源。按照“基地标准化、企业规模化、加工精深化、 产品品牌化、流通体系化”的思路, 建成一批较大规模具 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农业园区和农产品基地, 培育一批 辐射带动力强、效益高的龙头企业, 创立一批区内区外甚 至国内外驰名的名牌农产品, 并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市场 体系, 不断涵养基础性财源。( 二) 努力振兴工业经济, 壮大主导财源。工业财源是南宁市财源体

14、系的重要支撑, 南宁市应 根据自身工业发展基础, 以“扩总量、调结构、上水平、增 税收”为方针, 不断推进传统优势工业升级, 发展高端产 业和产业高端, 培育和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培育节 能工业和“低 碳 经 济”, 同时推动工业集聚化发展, 促 进 骨干企业率先发展, 拓展开放型工业潜力, 以此实现工业 总量提升、结构优化、发展上水平, 壮大工业财源总量, 打342012 年第 23 期( 总第 2439 期)造足够工业骨干财源。一是努力推进“两化”融合, 不断 改造和提升传统优势工业。二是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电 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 产业。三是积极培育节能工

15、业, 打 造“低 碳 经 济 ”。 四 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促进工业集聚化发展。五是着力 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 增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六是 加快培育中小科技型工业企业, 促进一批中小企业发展 壮大。( 三) 全面提升商贸物流业, 增强支柱财源。商贸物流业是南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财源建设 的重点行业。以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全国性物流 节点城市为契机, 充分发挥南宁市区位和商贸流通业的 突出优势, 加快完善商贸流通业服务功能, 大力推进重大 商贸物流项目发展, 着力培育商贸经济新的增长点, 以此 提升商贸流通业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提 高对全市财税的贡献度。一是加快推进商贸物

16、流重大项 目建设, 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二是加快城乡市场 体系建设。突出特色打造亮点, 加快商贸服务业集聚发 展。三是全面实施社区商业工程。鼓励连锁企业参与社 区商业建设, 运用财政扶持政策积极引导企业运用连锁 经营方式到居民社区设立各类便民利民网点, 积极创建 国家和省级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四是积极发展连 锁 经 营、电子商 务、服务外包等新型业态。五是大力提升餐 饮业。( 四)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积极培育新兴财源。服务业是支撑南宁经济发展的第一大产业, 是南宁 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一是巩固发展房地产业。特别是 要加快小城镇建设, 推动小城镇房地产业发展, 大力培植 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税源。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旅游业。 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南宁市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成为南宁 市财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稳步发展会展业。通 过努力完善会展设施, 优化办展环境, 积极开发和引进国 内外知名会展品牌。四是积极发展地方金融业。通过优 化金融产业布局、推动金融机构多元化和金融工具多样 化发展以及加强金融监管服务, 促进地方金融市场健康 发展。五是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