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与知识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40961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与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与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与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与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与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与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与知识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1、人格的概念,人格的基本特征概念:奥尔波特: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生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了此人对环境独特的适应方式。 郑雪: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 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黄希庭: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 需要、动机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 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基本特征: 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社会性、可变性等。2、人格的形成发展受那些因素的影响遗传生物因素: 人格的形成发展离不开个体的遗传生物基础。个体的神经系统的特性,体内的

2、生化物 质是人格形成的基础,身体外貌对人格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环境因素: 胎内环境的影响 :人类生存的最早环境就是母体的子宫。 家庭环境的影响 : 儿童从出生时起急在带有民族、阶级、宗教等特征的家庭中获得一种地位,所有这些 特征对儿童以后的社会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客观家庭环境影响:家庭结构,家庭物质经济条件、父母社会地位及受教育水 平,出生顺序,是否为独生子女等都会对人格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主观家庭环境影响: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教育方式、家庭气氛等 学校教育的影响:教师人格、管理风格以及学生各个教育过程对人格的发展有重要影 响。 社会文化的影响 :文化的不同如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的不同

3、,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也 不同。社会阶层等对人格形成有重要影响。3、个体与环境的三种交互作用反应的交互作用:面对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个体会以不同的方式去感受、体验和解释 来反应这一环境。 唤起的交互作用:个体的人格特征和行为会引起周围人们对其做出不同的反应。 超前的交互作用:个体主动选择和建构自己喜爱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又反过来塑造其 人格。随着孩子的长大,有了一定的主动性后便产生了超前的交互作用。第二章人格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1、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涉及哪些方面? 自由意志 -决定论 理性-非理性 整体说-原素说 素质论-环境论 主观性-客观性 主动性-反应性 稳态-异态 可知性-不可知性 可改变-不

4、改变2、人格心理学研究过程包括哪些阶段? 观察与描述:研究者观察与描述有关心理现象和问题收集有关的事实材料 理论与假设:研究者对观察到的现象与问题提出概括性解释的理论,并通过 推论作出假设 检验:研究者运用操作性德研究方法来检验假设以支持或反对理论3、分析比较人格心理学三种主要研究途径临床研究 亦称个案研究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去研究人格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 方法广泛的收集材料以便对个体人格进行全面和准确的定性描述进行系统而深 入的研究 优点: 个案研究注重细节能对研究对象进行生动的指点 个案研究一般在被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中进行,避免了人为控制, 具有很好 的生态效度 研究者可以获得大量

5、有关的信息资源,进而形成无数新的假设和观察 个案研究以强调个人的独特性为其特色 缺点: 以特殊个体为研究对象, 强于质的综合判断, 弱于量的分析比较, 难以直接引 出普遍性的结论容易发生以偏概全的错误 缺乏客观性,结果很难让他人进行重复和验证 个案研究的数据常常来自被试的回忆报告这种信息的可靠性很难保证 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进行测量并确定这些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相关研究方法起源于英国学者高尔顿 优点: 省时省力,短时间之内可获得大量数据结论有更好的推广性 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线索 符合研究对象的自然形态和实际情况减少人为性 可以研究一些伦理上或法律上无法控制或操纵的变量缺

6、点: 被试报告的真实性受怀疑 不能做出有效的因果推理 实验研究 通过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自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或另一 些变量(因变量)的某种变化,从而做出因果性的结论 实验研究传统源于冯特、艾宾浩斯、巴甫洛夫 优点: 实验研究不依赖自我报告材料力求客观性,对变量的严格控制能够操纵变量做出 精确的定量分析和因果性的结论 缺点: 实验情景本身限制使得研究结果外部效度不高 实验研究一次只能操纵某个或几个变量难以全面把握纷繁复杂的人格现象第三章经典精神分析理论1、如何分析无意识及其作用?人格结构的深层部分是无意识, 弗洛伊德把它定义为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 动和曾使意识的但已受压抑

7、的心理活动。是个人不可能觉察的心理现象但对个人 思想和行为影响极大 人们对自己的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被意识到,包括包括早期被压 抑的愿望。 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着。 会在检查功能弱的情况如梦中浮现并获得满足。 无意识特点 无矛盾性、无时间性、无是非性、非现实性、最具活动和能量 无意识在人格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三者之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前意识与意识之间有界限可 逾越,因而之间内容转换非常容易但是无意识进入有意识很难。弗洛伊德认为潜 意识是支配个体行为的主题,是精神生活的普遍基础。2、评述 F 的三因素人格结构模型F 认为心理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

8、构成。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最不 易把握的部分,它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的,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 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遵循 “道德原则”。 三我之间的关系: 交互作用,自我在超我的监督下允许来自本我的冲动有限的表 达出来,健康的人格中三种结构的作用是均衡的,协调的。精神分析的宗旨就是 要确保哪里由本我哪里就有自我, 人的一切行为是人格内部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 结果,人格结构内部的动力过程导致外显行为。3、评述 F 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1)口唇期 :人从出生到一岁的人格发

9、展处于口唇期,处于该时期,口腔部分是 能够引起他快乐的主要部位,即性感带,而口腔部分的满足与否便会成为形 成他人格特征的重要因素。 2)肛门期:一岁到三岁左右的儿童性感带逐渐转移到能产生排便快感的肛门附 近,人格发展进入肛门期。 随着身体的成长, 儿童逐渐对周围的人产生认知、 辨识、反应的能力。 3)性器期: 三到五岁的儿童进入性器期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已经有了对性别 的初步认识,在不同性别的人格发展过程中, 也会有不同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这一时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男童的“俄狄浦斯情结”和“阉割焦虑”,以 及女童的“奥列屈拉情结”和“阴茎妒羡”。 4)潜伏期: 六岁以后的儿童开始进入平稳而安静

10、的潜伏期。此时的儿童仍然对 家庭有所依赖,但是由于他们的人格组织已经发展的较为复杂,所以这种在 家庭中的关系,就自然前一到学校的生活中。 5)两性期: 大约从 12 岁以后,儿童开始进入两性期。这一阶段的儿童由于荷 尔蒙及其他生理方面的发展,开始具有生育能力,攻击和性本能变得活跃。 两性期的人格发展是将前面阶段的发展趋势加以扩展,并且在社会化的过程 中,奠定成人的行为模式。4、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贡献和不足优点: F 在人格及其变态心理学这个前人所忽视的领域中进行来开创性的研究建立 起现在心理史上第一个系统的人格心理学体系 提出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对人格心理学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意识与无 意

11、识、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冲突与防御机制、性心理与人格发展等) 弗洛伊德体系在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上有重要的贡献,开创了人格心理研究 的临床法传统 缺点: 在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问题上, F 体系过分强调无意识过程, 而贬低意识过程。 F 把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本能特别是性本能当成是人的行为和人格发展的根本 动力,过分扩大了本能的作用而忽视了人特有的各种社会需要。 F 概念理论与假设往往是不精确的和缺乏操作性的,因而难以通过实证性的研 究来加以验证。 F 体系过分依赖有关非常态的或变态心理现象的材料,而忽视了对正常人,特 别是健康人的人格心理资料的收集与研究。第四章新精神分析理论名词解释创造性自我

12、: 是指人格中的自由成分, 使得个体可供选择的生活风格和追求目标 之间进行选择, 是塑造人格的一种有意识的主动力量,使人按照自己选定的方式 建议其独特的生活风格。 个人潜意识: 是无意识的表层,存在于意识领域内而后被压抑、隐藏、遗忘、或 忽略了的经验,还有一些因为太过微弱而无法存在于意识界面的经验。集体潜意识: 是指人类在种族进化中所遗留下来的心灵印象,是千百亿年人类集 体经验的沉淀物,是对外在世界作适当反应所需的潜能。 原型: 是对某一外界刺激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 自我同一性: 人对自我一致性或连续性的感知。 基本焦虑: 一种独自面对严重问题且完全无助的感受。1、阐述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13、的主要观点阿德勒强调社会动机及意识思考,而非本能的性冲突或无意识过程。 人性观: a)人是理性的 b)人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具有改变生活的能力 c)人的社会性,先天具有合群的倾向 人格理论要点: 自卑感与补偿 :自卑感而非性本能是个体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推动个体 获取成就的主要动力, 一个人的自卑感越强烈, 其追求优越的动机也就会越强烈。 自卑感之所以能成为个体人格发展的动力,原因之一是人们存在的一种补偿机 制 自卑感具有双重作用, 自卑感人人都有, 它可以导致神经症, 也可以产生成就 的动力。 追求优越与生活风格: 优越就是个体完美的发展、成就、满足和自我实现, 追求优越就是个体通过努力

14、奋斗去实现完美发展、成就、 满足和自我实现的目标, 从而获得完美的生活。 追求优越是个体与生俱来的内在动力,是先天遗传的, 是推动个体发展的普遍 动力。 在现实生活情境中, 每个人由于生活处境、 自身特点不同, 所追求优越的方式 也会不同,这样就逐渐形成了每个人各具特色的生活风格。 五岁左右,生活风格已基本定型 个体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分析人的生活风格,通过了解个体的生活风格,从而 了解个体的独特自我、本质和本性 创造性自我 :创造性自我是指人格中的自由成分,它使得个体在可供选择的生 活风格和追求目标之间进行选择。 创造性自我是塑造人格的一种有意识的主动力量,使人按照自己选定的方式建 立起独特的生

15、活风格 社会兴趣:是指个体觉知打自己是人类社会的一份子,以及个体在处理社会事务 时的态度。 人在本性是具有天生的和谐生活、相互友好、 渴望建立美好社会的要求, 即社会 兴趣。 根据社会兴趣的程度分为四种类型:统治型、索取型、回避型、社会利益型。2、阐述荣格分析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点人格动力 人格的动力是心理能(或心理能量) ,荣格也将其称为力必多,荣格将力必多 定义为一般生物的生命能量。 它从个人身体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产生,为个人的心 理发展提供能源 心灵是相对封闭的系统人格系统中的能量分配是由两条原理决定的:等值原理、熵原理 人格结构: 人格作为一个整体被称为心灵,它包括所有的思想、感情与行为,

16、主 要由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构成。 意识是心灵中唯一能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分,自我是意识的核心, 由各种感知 觉、记忆、思维和情感组成。 个体潜意识是无意识的表层, 包括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 知觉以及曾经被意识 但又被压抑的经验, 或在一开始没有形成有意识的印象的内容,在个人的潜意识 中有一种对个人生活至关重要的特性,荣格称之为情结。 集体潜意识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 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做出特定反映的先天遗传倾向。它在每一世代只增加极少的 变异,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 还提出了原型、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自性等概念。 人格发展:在意识的指导下, 使意识的心灵和潜意识内容融洽地结合为一体的过 程,达到个性化。分为儿童期、青年期、中年期、早年期。 人格类型: 两种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态度: 内倾和外倾。 人们认识世界的四种基本 机能: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