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体-逻辑的观点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40005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4.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本体-逻辑的观点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本体-逻辑的观点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本体-逻辑的观点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从本体-逻辑的观点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从本体-逻辑的观点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本体-逻辑的观点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本体-逻辑的观点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从本体 - 历史的观点看“黑格尔的幽灵在当代世界上隐现,其范围要比许多人了解的大得多。”-马尔科姆 . 诺克斯爵士一、科学哲学的岔路半个多世纪前,奎因的那本从逻辑的观点看(1953)至今还影响着我们,从整体主义的观点出发可以启迪诸多后实证主义的灵感。据说,他是在夜总会上偶然听到一首即兴小调,歌名就叫“从逻辑的观点看”,于是就用来命名自己的这本论文集。不过,逻辑的观点却一点也不像小调吟唱的那么浪漫,它擅长用严密的论证去刻画知识的静态结构。与奎因的本体 -逻辑的与认识- 逻辑的观点不同,本文想要阐述的是一种本体- 历史的观点。要想一一地比较两种观点的不同是困难的,这是两类完全不同性质的理论。本

2、文想强调的是,本体 - 历史的观点同样也适合于去解释科学认知和科学发现。尼采曾在悲剧的诞生中说过,当科学之环变得更大时就会处处碰到悖论。事实上,我们如今所理解的科学中就存在着两种不相容的发现逻辑,它们分别来自不同的理论传统,从而形成了两种截然有别的概念体系,当然,得出的结论也大相径庭。第一种传统发源于康德,主要分布于英美各国,构成了20 世纪科学哲学的主流。从维也纳学派的兴起至今的诸多重大的理论争议均基于这种理论框架。它们可以被分别归入下述三种类型的观点:本体- 逻辑的( onto-logical) ,主要指各种形式的实在论观点;认识 - 逻辑的( epistemic-logical) ,覆盖

3、了维也纳学派和波普的逻辑主义;认识- 历史的( epistemic-historical) ,包括库恩、历史元方法论者,以及开始于爱丁堡学派的建社会构论。这个理论框架主要关注的问题是:科学知识本身是什么,它所指的是什么,我们知道什么,以及如何知道我们知道,等等。我们应该清楚,这些竞争理论之间之所以会无休止地论战,恰恰是因为它们出自同一种框架,来自同一种传统。它们之所以和下述第二种框架中的理论与观点很少有纠葛,也是因为它们之间没有共同的语言,几乎没有交集和可比性可言。第二种理论框架涉及另一种类型的观点,即本体- 历史的 (onto-historical)观点。它可以追溯到黑格尔和马克思,也许还可

4、以追溯到斯宾诺莎,主要分布在欧洲大陆。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福柯与法国的德勒泽学派和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均出自这个传统。像哈金、法因、拉图尔、皮特林、劳斯这样一批后库恩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们所创导的本体论转向和实践转向,也呼应了这个传统。它主要关注下述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一是科学的本体-历史维度上的问题,比如科学知识是如何来自于工业和技术实践的,或者说知识产生于什么样的文化环境,并在何种意义上与意识形态和政治产生瓜葛;二是,科学对社会制度和人的文化实践的渗透和塑造,当然新型的制度与文化实践反过来也重构着科学本身,等等。二、认识论的魔咒罗蒂把前一种理论框架纳入表象主义的范围是有道理的,只是不全面。近代哲

5、学家试图告诉我们,一种内在于意识中的表象是如何形成客观知识的,只是他们的愿望很难兑现,至少不如原初想象的那么成功。为了兑现这一承诺,康德提出了一种新的认识论策略,它是由下述两个相关而又不相容的主张构成的。一是表象主义(representationalism) ,它是指这样一种观点,知识要求表象与其所表达(或代表)的对象相关,通过分析表象与对象的关系就能知道本体世界。二是建构论(constructivism) ,它的意思是说,知识要求主2 体把所认识的对象作为认识的一个条件来建构。说得直白点就是,我们建构出了我们所知道的东西。当纯粹理性批判明确地强调认识要与对象相符时,康德无疑是一个表象主义者。

6、然而这个主张很快被另一个更强、更连贯的主张所覆盖。他告诉我们,这里所谓的对象并非是外部世界中的对象,而只是表象。自洛克以来,直接实在论已经受到哲学家们的普遍怀疑,按他们的说法,我们之所以无法知道外部世界,是因为没有认识通道能达到它。那么表象又何以成为对象的呢?要想说明这一点还需诉诸于建构论。建构论给出了两个论证,一是,虽然无法知道独立于心灵的事物,但我们依然可以谈论知识,当然只是关于我们自己构造出来的对象的知识。二是,所谓的认识与对象相符说到底不过是认识与主体自身的法则相符。这一认识论策略充分体现了现代性的特征。我们知道,现代性面向未来,追新逐异,可谓前所未有,不过它只能向内看,任何秩序不可能

7、由超验的力量强加给我们,而只能通过理性自身的法则来奠立。那么,认识活动凭自身何以建立秩序呢?这还需从表象说起。表象应有两类,我们除了在经验中被给予的表象外,还有一种来自理性本身的先天的(a priori)表象(如时空和知性概念)。正是求助于先天的表象,认识才能够在使对象服从于主体的同时,又能满足知识的客观性要求。康德之后,大凡称得上“康德主义者”的哲学家,都会尝试用自己方式修补康德哲学。因为康德哲学中的确存在着令人不安的因素。遵循建构论的逻辑,我们得到了知识,但却失去了世界。另外还需要修补的地方是“先天”与“经验”之间的紧张。自启蒙以来,现代性的分裂,如客观性与主观性、科学与文化、技术控制与环

8、境友好之间的对立,理论上都可以溯源到先天性与经验性之间的紧张。最早的修补工作在谢林那里就已经开始了。在谢林的后期思想中,在讨论有关 “消极哲学”与“积极哲学”的互补性时,就尝试融合先天与经验之间的紧张关系。他认为,在不同的哲学中,在先的东西(prius )与在后的东西(posterius)之间的逻辑关系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在不同的层次上建构出来。这就是说,不是先天与否决定哲学态度,相反,是哲学的态度决定了先天或经验。库恩在后期受到皮亚杰的影响,用达尔文主义来改造“先验性” 概念,所以才自称为 “后达尔文主义的康德主义者”。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康德的建构论在“范式”概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为

9、什么范式就是科学共同体呢?那是因为范式就是科学共同体赖以构建,科学活动赖以进行的要素之集合。当然这些要素不是先天的,而是经验的。 比如共同体成员所使用的概念, 它的形成可以从心理学上得到解释,它的语用意义也会随着时间、场景的改变而改变。也就是说概念和作为主体的共同体一样,处在进化过程中。我觉得,库恩与其说是回归到康德,毋宁说是返回到了谢林,至少是以谢林为中介返回到康德。在谢林那里,“先天性”显然不是局限在康德意义上理解的,而是体现为一种事实、一种生成的过程。正如H.克林斯所说的那样,只有通过对生成过程的描述,我们才能把“在先的东西”理解为重建过程的结果,并通过它来认知并规范“在后的东西”。1看

10、来,用历史与文化的观点去替代逻辑的观点是康德主义演进的必然之路。在知识考古学中,福柯用历史的实证性来替代总体性,用外在关系的描述来替代意识内部的先验性基础,从而形成了“历史的先天知识”之类的说法。这种知识不同于康德意义上“形式的先天知识” 。后者是“一个博大的、静止的和空白的形态”,它的出现似乎能给人们带来无所不在的专横,然而当你不去理睬它时,它又顷刻间隐没,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前者则不同, 首先它无需依赖合法性的论证,即便需要论证的话那也只是一种事实论证,而1 H.Krings: Empririe und Apriori,in:System and Freiheit,1980,Freiburg

11、/Munchen, p.78. 3 事实就是由描述本身提供的某种特定的、情境的, 因而是真实的证据。其次它是历史的,不存在于特定事件之上的超时空的结构,而是一个可转换的,或者说可以重新形塑的整体。对于科学知识社会学(SSK )来说,至少这种“经验的先天”将有助于我们在“生活形式”与自然语言实际变迁的轨迹中把握住它们,有助于我们去理解,为什么一种知识能够被接受和使用, 而另一种知识却受到排斥,甚至被遗忘掉。 在讨论如何社会地建构心灵状态时,布卢尔认为, 康德与杜尔凯姆之间有一个共通之处,他们都认为感知经验自身并无客观性可言。比如当感觉器官感知到“红”这种色彩时,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拥有了“红”的概念

12、,因为感觉与概念分别属于感性与知性两个不同的领域。在布卢尔眼里, 康德就成了 “一位描述心灵对经验所与物进行先验建构的元- 心理学家”。2杜尔凯姆的工作正是把社会学的解释嫁接到康德的哲学架构中去,把康德从心灵内部发掘出来的客观性的条件转移到心灵的外部,即从社会中发掘认知的客观性的条件。综上所述,康德主义者对康德的修补实际上是一个先验哲学的自然化过程。这个过程的特点就是用认识- 历史的观点来取代认识- 逻辑的观点。在我们看来,这个过程尽管缓和了经验与先天之间的紧张,却找不回被康德遗弃了的世界。它将依然处在两难中,要么走向相对主义,要么依然把先验的主体性原则看成是一切法则的唯一来源。对于康德主义者

13、来说,这仿佛是一个认识论的魔咒。只要接受了表象主义的前提,你将沉陷于表象而不能自拔, 就如同柏拉图隐喻中那些被禁锢在洞穴中的奴隶,终日面对映现在洞壁上的“表象”。拯救之道不可能来自理论,而只能诉诸于现实的力量。20 世纪以来,科学实践活动演化出诸如产业科学这样东西,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它都远远地超越了第一种理论框架所能覆盖的范围。不得不承认,即便是改造过的康德主义也成为一种退化了的研究纲领,这也就是我们转向本体- 历史的观点的原因所在。三、回到黑格尔现在我们来看第二种理论框架。具有分析传统的英美哲学家通常不看好这条进路,原因之一是,它在乎本体论问题的同时丢失了认识论问题。

14、尤其在面对科学- 在西方文化中被视为一切认知的典范时,这种遗失是很致命的。在我们看来,这也许是误解。本体-历史的观点不是要拒斥认识论,而是设法在本体- 历史的发生和演变过程中呈现并解决认识论问题。黑格尔以及马克思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理论资源。在赫拉克利特之后,黑格尔再度将历史提升到本体论哲学的高度,进而把永恒与短暂、理念与现实联系起来,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了哲学的特征。按哲学史讲演录中的表述,哲学就是哲学的历史。这句话的含意是:哲学不是思想成果的堆积,而是我们自身精神的生成过程。“因此,哲学史的过程并不昭示给我们外在于我们的事物的生成(Werden) ,而乃是昭示我们自身的生成和我们的知识或科学

15、的生成”。3在黑格尔看来,时代历史的现实性应当是形而上学所需要的源泉。现实就是存在与本质的统一。和表象主义不同,黑格尔走的是一条赫尔德式的表达主义(expressivism)之路。前者要求主体从表象出发知晓外部实在,后者则要求从“主体即实体”的原则出发,把自身展现为不同形式的表象,并且把这些表象视为主体自我实现过程中的诸环节。比如说概念,它不像康德所说的那样只是一种表象的方式,相反,概念就是事物的本质。也和神秘主义与泛灵论不同,在黑格尔那里,作为主体的“精神”必须完全是“自我透明的”,通过自我批判和自我确证,它能清楚地看见自己的内容和形式。2 David Bloor: Wittgenstein

16、: A Social theory of knowledge, Macmillan, 1983, P.175. 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 年版,第 9 页。4 读过精神现象学的人或许会有这样的印象,黑格尔对经验的描述与任何经验主义者相比都更经验主义。这种经验主义反对在现象论意义上谈论经验,真正的经验是一个存在自身显示的过程,它由活动,即实际上说或做的东西构成的。这一观点在逻辑学中依然得到保留。我们的知识是一种活动,一种内在于自然过程中的活动。确切地说,科学是自然过程中的某个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自然意识到了它自身。不过,在科学哲学领域中拿黑格尔来说事总是有点奇怪。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波普甚至对黑格尔的才能都表示怀疑。的确,黑格尔轻视自然,也不看好科学,认为这只是精神发展过程中不那么重要的环节。但是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是这些,更不是那种令人生厌的思辨性程式,而是他对实践的注重,实践不是认识的对立面,实践的本体论包含了认识在内;对现实的注重,形而上学只有把握住了现实才能揭示出启蒙的辩证法,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