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复习资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31001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复习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析民歌 ,说唱艺术 ,戏曲三者的关系民歌、 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在我国民族音乐传统形式中,都是以歌唱为主的。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三者既是各具特色、独立的体裁,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歌产生最早、流传面广, 在人民群众中根基最深;说唱音乐的形式晚于民歌,是在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些古老的曲种历时久远、历经演变, 其中民歌的痕迹已较难探寻,但在一些较年轻的曲种中,不同程度的保留了民歌的痕迹,如广西零零落、湖北小曲、四川清音等。说唱音乐既经形成, 在流传过程中, 与民歌相互影响相互吸收,一些深受人民喜爱的说唱音乐曲调被当作民歌在人民中广为传唱,如连厢调、 花鼓调等。一般认为,我国说唱艺术形成于唐代

2、, 成熟于宋代, 而戏曲则形成于宋代。戏曲音乐在形成与发展的初期就吸收了当时的说唱音乐如诸宫调 、 唱赚等。至清末,一些地方小戏是直接由说唱音乐发展形成的。滩簧本是清乾隆年间盛行于江南一带的说唱音乐,辛亥革命前后,相继发展成戏曲,如苏剧、沪剧、锡剧、甬剧等。此外,吕剧源于山东琴书,扬剧源于扬州清曲,北京曲剧来自单弦, 河南曲剧来自河南大调曲子等,不胜枚举。至于清末民初形成的一些说唱曲种,吸收戏曲唱腔之精华以丰富自身,则是屡见不鲜的。说唱音乐和民歌的区别民歌是人民自我抒发感情的自娱性艺术形式,而说唱音乐是以说唱表演来讲述故事供人们娱乐消遣的表演艺术。说唱音乐的艺术特点1.说唱音乐有口头性集体性即

3、兴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的特点,是文学, 音乐,表演相结合的。 2. 长于叙事,在叙事中抒情,更多地反映市民生活情趣,意识和愿望。3. 文学与音乐的高度结合,说与唱的高度结合。它以叙事体为主,结合代言体;时而以第三人称叙事褒贬评论,时而以第一人称为故事中人物代言。各曲种均用当地方言演唱,结合地方民间音调,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4. 简便灵活的表演形式。有坐唱站唱走唱三种形式。音乐在说唱音乐中的作用说唱音乐由文学音乐表演三者结合,共同完成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的任务。音乐在说唱音乐中的作用可概括为叙事作用和抒情作用,二者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相连。作为 唱故事的音乐,叙事是它的基本任务,也是基本特点。

4、但叙事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从一定的立场,观点出发,充满感情的叙述;至于抒情作用,它是用音乐细微深入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抒发人物的喜、怒、哀乐,使整个唱词蕴藏的情绪,主题思想得到充分揭示,这是音乐独到的作用。中国戏曲艺术的主要特点中国戏曲艺术的主要特点是:高度的综合性强烈的戏剧性特殊的时空性和艺术手法上的程式性。 1.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戏剧艺术,是文学音乐舞蹈武术身段动作眉眼手法等的高度结合。其中各种表现手段(唱,做,念,打)相互补充,相互衬托,融为一体。呈现出高度的综合性。2. 文学剧本强调故事情节的完整,人物的性格鲜明,有尖锐的矛盾冲突急剧的情节变化,富有强烈的戏剧效果。3.

5、在剧情安排和舞台调度上具有一种特殊的时空观,并采用虚实结合的夸张手法予以表现。京剧的产生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 年)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庆班 “入京为清高宗(乾隆帝)的八旬“万寿 “祝寿。徽班是指演徽调或徽戏的戏班,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欢迎。继此,许多徽班接踵而来,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庆、四喜、春台、和春,习称“ 四大徽班 “ 。1828 年以后,一批汉戏演员陆续进入北京。汉戏又名楚调,现名汉剧,以西皮、二黄两种声腔为主,尤侧重西皮,是流行于湖北的地方戏。由于徽、汉两个剧种在声腔、表演方面都有血缘关系,所以汉戏演员在进京后, 大都参加徽班合作演出,且一些成为徽班的主要演员,如余三胜即是。徽调多为

6、二黄调、高拨子、吹腔、四平调等,间或亦有西皮调、昆腔和弋腔;而汉调演员演的则是西皮调和二黄调。徽、汉两班合作,两调合流,经过一个时期的互相融会吸收,再加上京音化,又从昆曲、弋腔、秦腔不断汲取营养,终于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 京剧。戏曲音乐的组成戏曲音乐有声乐器乐两部分组成。声乐包括念白和唱腔,器乐包括不同乐器组合的小型民族弦乐(又称文场)和打击乐(又称武场)。(一)声乐部分1. 念白:戏曲中的念和白是有区别的,但是都具有不同程度上的节奏性旋律性和韵律感。 念 包括人物上场后吟诵的引子定场诗下场诗等韵文,音乐性较强,易于和唱腔衔接。 白即道白,一般是无韵的长短句,节奏感强,又分“韵白”和“话白”

7、。2. 唱腔:是戏曲音乐用来表达人物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也是决定一个剧种风格特点的主要因素。演唱形式以独唱为主,根据剧情需要也采用对唱背躬(即旁白或旁唱。 )齐唱帮腔等。戏曲唱腔有抒情性唱腔叙事性唱腔戏剧性唱腔。戏曲唱腔的演唱依角色行当而异,不同的行当在音色音量音域风格技巧和曲调诸方面都有不同特点。(二) 器乐部分: 器乐在戏曲音乐中除为唱腔伴奏外,还起着描绘环境渲染气氛,配合情节的开展情绪的突变,以及演员的眉眼身段舞蹈动作等作用,是掌握和连贯舞台节奏,保证戏剧结构统一完整的纽带。戏曲乐队包括文场和武场,统称文武场。1. 文场:为小型民族管弦乐队,组合因剧种而异,一般具有“少而精

8、”的特点。多数剧种都有特定的主奏乐器。许多剧种都有专有的器乐曲牌,称为文场曲牌,如京剧音乐中的柳青娘小开门。2. 武场:武场是打击乐,常用乐器有鼓、板、锣、铙等。具有音色丰富,节奏鲜明的特点。湖南花鼓戏是民歌还是戏曲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 湖南花鼓戏源自湘南民歌发展而成,从一旦一丑演唱发展到“ 三小 ” 演唱。各地花鼓戏的传统剧目约有四百多个,音乐曲调三百余支。按其结构和音乐风格的不同可分为川调、打锣腔、牌子、小调四类,都有粗犷爽朗、地方色彩浓郁的特点。音乐以小唢呐、锣鼓伴奏,曲调活泼轻快,适于歌舞戏。花鼓戏是湖南最著名的戏种, 源出于 民歌 ,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

9、的花鼓戏 初级形式。 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 地花鼓,最迟在清嘉庆 年间已经形成。后来,“ 打锣腔 ” 与“ 川调 ” 传入,才逐渐出现故事性强的民间传说题材剧目。打锣腔主要剧目有清风亭、 芦林会、 八百里洞庭 、雪梅教子等,川调主要剧目有刘海戏蟾、 鞭打芦花 、 张光达上寿 、 赶子上路等。这样,便形成了艺术上比较完整的地方剧种了。说唱艺术的历史发展概况我国说唱艺术有悠久的历史. 公元前 3 世纪战国时期荀子的 是一篇兼用 韵文和散文的作品 , 很像后来说唱文学的结构. 成都出土的东汉时代的说书俑, 也 有利于证明东汉以前说唱艺术即已存在. 汉魏的 “ 相各歌 “、南北朝的各种长篇叙 事歌、唐

10、代民间流行的“说话”,以及佛教徒宣传教义的“俗讲”(变文),都 可看作是今天说唱音乐的前身。 宋元时期,说唱艺术达到了成熟的阶段。当时城市繁荣,手工业、商业的发 展,城市人民娱乐生活的需要, 以及说唱音乐本身所具有的容纳长篇故事和表现 复杂情节的特点, 使说唱音乐成为市民所喜好的艺术形式,交有了固定的演出场 所,即所谓“勾栏瓦肆”。艺人们集中在这里表演,便于观摩交流,大大推动了 说唱音乐技艺的发展。 同时,由于文人参与唱本的编写活动活动,对唱本文学水 平的提高也具有促进作用。 这时流行的曲种, 有小型曲艺和“陶真”、 “涯词”、 “小唱”、“鼓子词”,也有集诸家腔谱而成的大型曲艺和“唱赚”和“

11、诸宫 调”。据记载,诸宫调为北宋勾栏艺人孔三传所创。其曲调来自唐宋词调、唐宋 大典、宋代唱赚及当时流行的其他俗曲。表演形式以唱为主,兼而有说、唱时自 己击鼓,并有板、笛等乐器伴奏。音乐结构复杂、庞大,一般由同宫调数曲牌联 成一个套数,再由不同宫调的若干套数共同组成一个完整作品。其音乐富于变化, 可以叙述长大、曲折的故事情节。 明清以来,说唱音乐的延续和发展表现几种不同的情况。有些古老曲种,如: “道情”、“宣卷”、“莲花落”等,随着时代的进展,不断更新,一直流传至 今;有的曲种则因不能顺应时代发展,停滞不前而自行消亡;还有些曲种,虽然 作为独立体裁已不复存在, 但其艺术成就却被其他音乐体裁所吸

12、收,使其积累的 技艺与传统在别的艺术品种的形式内得以延续。例如货郎儿,明代时已不流行, 但其音乐却一直保留在昆曲里;宋元时期的唱赚和诸宫调, 到明代已经衰落, 但 其音乐却被远明杂剧、 传奇剧大量吸收。 那些得以继续发展的说唱曲种, 在传播、 散布过程中与各地的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有些并变换了主奏乐器, 从而派生 衍化出许多新的曲种。 例如元明时期的鼓词, 到清代中叶以后, 在北方逐渐演化 出各种大鼓,而在南方,则改用三弦、琵琶伴奏,形成为多种弹词。民族器乐的乐种及其特点( 一) 打击乐合奏(又称清锣鼓或锣鼓音乐),指纯有打击乐器组合的合奏音乐,在民间节日或风俗性活动中常见。如四川 闹年锣鼓

13、 、湖南的 十样景锣鼓 等。打击乐合奏充分发挥了中国打击乐器的特色,以各种乐器的不同音色音响的多样化组合,丰富又复杂多变的节奏节拍, 以及力度的对比变化来表现各种气氛和情绪。或热烈红火, 或轻巧活泼,或庄严雄壮。 (二)吹管乐合奏,指由吹管乐为主兼有少量打击乐器的合奏音乐,普遍流行与民间婚丧喜庆活动中。有以唢呐为主的,如山东鼓吹 ,有以管子和笙为主的,如河北吹歌 。各乐种除吹奏传统曲牌外,也吹奏民间乐曲民歌戏曲等。( 三 ) 丝弦乐合奏, 指由几件拉弦乐器和弹弦乐器合奏的音乐,又称弦索乐。主要有一下乐种: 清代文人荣斋的弦索备考 ,共录 13 套乐曲,由胡琴琵琶三弦古筝4 件乐器演奏。河南板头

14、曲由说唱音乐河南大调曲子的伴奏音乐发展而来,以三弦琵琶古筝为主,配以手板月琴二胡等。丝弦乐合奏以优美抒情质朴文雅见长,适于室内演奏,风格细腻。 ( 四)丝竹乐合奏, 指由几件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合奏的音乐,主要盛行于南方。在丝竹乐合奏中一般不用唢呐和管, 也不用大锣大鼓之类音响强烈的打击乐,具有乐队规模较小,音乐情趣轻快活泼, 演奏风格精致细腻,具有优美柔和雅致的特点。主要乐种有: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福建南音云南丽江的白沙细乐等。江南丝竹流行与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的丝竹乐。乐队编制一般为7- 8 人,少则 2-5 人,以笛或箫和二胡为主奏乐器。江南丝竹的传统乐曲多数来自民间,和民间的婚丧喜庆节日活动等民众活动有紧密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