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考试重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26551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7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旅游地理考试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旅游地理考试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旅游地理考试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旅游地理考试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旅游地理考试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旅游地理考试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旅游地理考试重点(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旅游地理一、名词解释(1)中国古典园林: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成的综合艺术品,是具有游览、观赏兼起居理事功能的,一般包括山、石、池、溪、亭、台、楼、阁、堂、馆、榭、轩、廊、桥、花、木、鸟、兽、虫、鱼等在内的综合建筑群。(2)借景:把园林以为或近或远的景物巧妙地组合到园林钟来,借以丰富园内的观赏内容和景观层次, 使园内园外的景色融为一体, 变有限的空间为无限的艺术世界。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之分。(3)添景:用于近景缺乏、前景简单的情况下,为求得主景或对景的丰富层次感,通过园林小品、树木绿化等来补充点缀构图,使画面更加完美和谐。如北海公园,隔水面取白塔,近景过于单调,以湖边垂

2、柳添之。(4)夹景:为突出和强化主要景物, 常将视线两侧的平俗景观利用树丛、行数、山石、建筑等加以隐蔽,形成了封闭狭长的视觉空间,置主要景物于空间端部,两侧起隐蔽作用的前景成为夹景。(5)抑景:通过一定的屏障性景物, 抑制人们的视线或者引导视线方向的转变,从而达到 “欲扬先抑,欲漏先藏”的效果。(6)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7)旅游地:一定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同旅游专用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其它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成为旅游者停留和活动的目的地。(8)地貌:即地球表面的起伏形态,它是地球内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9)海岸地貌

3、:由波浪、潮汐、海流等海洋水动力作用所形成的地貌。主要海蚀地貌类型有:海蚀穴、海蚀崖、海蚀拱桥与海蚀柱、海蚀台。(10)流水地貌是由于地表水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11)丹霞地貌是我国南方红色岩系发育的一种特殊地貌。是地壳经过漫长的上升运动,岩层节理变化,雨水河流的冲刷逐步形成的。丹霞山、武夷山为典型代表。(12)风沙地貌:风对地表松散碎屑物的侵蚀、搬运、堆积所形成的地貌。如黄土桥、黄土柱、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雅丹等。(13)冰川地貌:冰川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及对侵蚀物的搬运、堆积形成的地貌。如冰川 U 形谷、冰川羊背石、冰蘑菇。(14)构造地貌: 地球内营力作用造成的地貌, 主要造

4、成大幅度的地貌单元。如山脉、高原、盆地、海盆等。(15)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地表喀斯特地貌:石芽、溶沟、峰林、峰丛、孤峰、落水洞、干谷、盲谷、断头河、天生桥、穿洞、钙华等。地下喀斯特地貌:钟乳石、石笋、石柱、鹅管、石幔、石旗、石盾、边石、石葡萄、穴珠石枝、石花等。(16)河迹湖含义 :河迹湖系因河流改道遗留下来的旧河道所形成的湖泊。分布 :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特点 :一般为淡水湖,湖形多呈弯月形,湖面水域开阔,湖周经济发达,文化历史遗迹丰厚,旅游价值较高。典型湖泊:洞庭湖、

5、鄱阳湖等。(17)构造湖含义 :构造湖系因地壳运动产生的断裂凹陷而形成的湖泊。特点 :一般湖水较深,湖岸平直,岸坡陡峻,湖形狭长。典型湖泊:我国的滇池、洱海、抚仙湖。(18)海迹湖含义 :海迹湖是古海湾封闭而成的湖泊。典型湖泊:西湖、太湖等(19)堰塞湖含义:山崩、火山熔岩、泥石流等堵塞河道而成,多分布于东北地区典型湖泊:镜泊湖、五大连池(20)火山口湖含义:火山口湖系因火山喷发后遗留的火山口积水而成。特点:一般湖岸陡峭,湖水较深,湖泊外形近圆形典型湖泊:长白山天池。(21)冰川湖含义:冰川湖是由冰川的刨蚀作用或冰碛作用形成的洼地积水而成分布:我国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新疆等地典型湖泊:新疆的喀

6、纳斯湖(22)风蚀湖含义:风蚀湖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风蚀作用形成的洼地积水而成分布:我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干旱、半干旱地区(23)人工湖含义:人工湖是指水库和堰塘等,始于人为,除具有观赏功能外,还具有蓄水、灌溉、发电、养殖等功能著名的人工湖:千岛湖、松花湖、三门峡水库、刘家峡水库等(24)主题公园:根据某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活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二、旅游资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2、旅游者行为规律。3、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4、旅游通道。5、旅游资源评价。6、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

7、游地研究。7、旅游环境容量。8、旅游区划。9、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10、旅游规划。三、中国的主要地貌单元(133445 )13:13 座骨架山脉: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横断山、阴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台湾山脉。3:3 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4:4 大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4:4 大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5:5 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闽浙丘陵、两广丘陵四、五岳、四大佛教名山、四大道教名山(一)五岳:东岳泰山(海拔 1545 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南岳衡山

8、(海拔 1300.2 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西岳华山(海拔 2154.9 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北岳恒山(海拔 2016.1 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中岳嵩山(海拔 1491.7 米,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郊)(二)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供奉文殊菩萨)浙江普陀山(供奉观音菩萨)四川峨眉山(供奉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供奉地藏菩萨)(三)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与安徽齐云山五、岩溶地貌发育的条件、原理及我国西南地区岩溶地貌发育的有利条件条件:岩石的可溶性、水的溶蚀性原理:溶蚀过程、沉积过程(详见书本24 页)有利条件:分布有面积很广的厚度30006000M

9、的以石灰岩为主的海相碳酸盐层。雨量充沛, 夏季暴雨常含有大量雷电硝酸,增加了雨水的酸性, 增强了溶蚀能力。全年无冰冻,水可以连续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作用植物生长茂盛,植物根部的机械作用和植物腐殖酸作用较强。六、湖泊与泉水的分类法(按水质)湖泊: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博斯腾湖)咸水湖(青海湖、纳木错)泉水:矿化度小于1 克升为淡水泉矿化度大于 1 克升为矿泉七、中国五大名泉与三大瀑布五大名泉:天下第一泉镇江金山中冷泉天下第二泉无锡惠泉天下第三泉杭州虎跑泉天下第四泉苏州虎丘观音泉天下第五泉扬州大明寺苑泉三大瀑布:贵州黄果树瀑布、藏东巴东瀑布群、黄河壶口瀑布(山西与陕西边界)八、中国古都与古皇宫的

10、建筑特征(一)中国古皇宫的建筑特征1高度体现封建集权观念(1) 等级森严:建筑形式、规模、颜色、装饰等都有皇家建筑特有的规定。(2) 布局上体现封建帝王的唯我独尊,将帝王的至尊至上与群臣的附属关系在建筑上体现出来。(3) 建筑风格兼收并蓄,“移天缩地于君怀”2封建迷信色彩浓厚:雕龙刻凤;对应天象3建筑注重纵深效果,追求含蓄4穷奢极欲,尽其豪华(二)中国古都的建筑特征1优越的地理位置(1) 形势险固,易守难攻(2) 较平坦的地形条件(3) 充足的水源(4) 宜人的气候(5) 水陆交通便利(6) 富裕的经济基础。(7) 居中而应四方。北京:北:军都山西北:燕山西:太行山西安:南:秦岭北:渭河居于“

11、八水绕长安”的关中平原的中心开封:水陆交通便利,以兵为险南京:“龙盘虎踞”2、周密的都城建设:(1)城墙( 2)护城河( 3)吊桥( 4)钟鼓( 5)社稷坛( 6)太庙3、方正的城市布局:“棋盘式”布局:通街为经小巷为络经络分明各有尺寸左右对称井然有序九、中国主要朝代帝陵的陵址及西汉、唐、明三代帝陵的特点1、汉陵茂陵(汉武帝刘砌)平陵(昭帝刘弗陵)延陵(成帝刘骜)康陵(平帝刘衎)渭陵(元帝刘奭)义陵(衰帝刘欣)安陵(惠帝刘盈)长陵(高祖刘邦)阳陵(景帝刘启)汉陵特点:(1) 皇帝从继位第二年开始修陵。(2)将全国赋税收入的1/3 用于修陵。(3)规制 :占地 1 顷,高 12 丈,为覆斗状堆土

12、。(4)殉葬品极丰。(5)前七帝有陵邑制。2、唐陵昭宗李晔温陵河南洛阳哀宗李拀和陵山东荷泽关中十八陵:乾县:乾陵(高宗李治与武后)、靖陵(僖宗李儇)礼泉县:昭陵(太宗李世民)、建陵(肃宗李亨)泾阳县:崇陵(德宗李适)、贞陵(宣宗李忱)三原县:献陵(高祖李渊)、庄陵(敬宗李湛)、端陵(武宗李炎)富平县:定陵(中宗李显)、元陵(代宗李豫)、丰陵(顺宗李诵)、章陵(文宗李昂)、简陵(懿宗李凗)蒲城县:桥陵(睿宗李旦)、泰陵(玄宗李隆基)、景陵(宪宗李纯)、光陵(穆宗李恒)唐陵特点:(1)因山为陵( 2)功臣陪葬制3、宋陵永安陵(太祖之父赵宏殷)永昌陵(太祖赵匡胤)永熙陵(太宗赵光义)永定陵(真宗赵恒

13、)永昭陵(仁宗赵祯)永厚陵(英宗赵曙)永裕陵(神宗赵顼)永泰陵(哲宗赵煦)宋陵特点:(1)皇帝生前不修,死后限七个月修成,规模不大。(2)陵墓大小有定制:覆斗形,边长50 米(帝)、 15 米(后)(3)石象生的数目一致: 58(帝)、 34(后)(4)陵区集中,规制统一。4、明陵:南京:明太祖朱元璋(明孝陵)北京昌平县:十三陵:长陵(成祖朱棣)献陵(仁宗高炽)景陵(宣宗瞻基)裕陵(英宗祁镇)茂陵(宪宗见深)泰陵(孝宗祐樘)康陵(武宗厚照)永陵(世宗厚熜)昭陵(穆宗载垕)定陵(神宗翊钧)庆陵(光宗常洛)德陵(熹宗由校)思陵(思宗由检)明陵特点:(1)严格的陵址选择(2)周密的陵园布局和奢侈的陵

14、墓建设(3)严密的防卫措施清陵:1、“盛京三陵”(1)永陵辽宁新宾县的启运山努尔哈赤的祖陵。(2)福陵沈阳东郊的天柱山努尔哈赤与皇后的合葬陵。(3)昭陵沈阳北郊的隆业山皇太极与皇后的合葬陵2、清东陵(河北遵化县的马兰峪西的昌瑞山):孝陵(世祖顺治)景陵(圣祖康熙)裕陵(高宗乾隆)定陵(文宗咸丰)惠陵(穆宗同治)四座后陵: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孝惠章皇后的孝东陵孝贞显皇后(慈安)的普祥峪定东陵孝钦显皇后(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3、清西陵(河北易县的永宁山)泰陵(世宗雍正)昌陵(仁宗嘉庆)慕陵(宣宗道光)崇陵(德宗光绪)十、长城、京汉大运河概况1、长城的发展历程:(1)先秦时期的长城,包括下列两类:第一

15、类:为防止外患(匈奴)入侵而修:燕北长城(平壤张家口)赵北长城(张家口河套)魏西长城(渭南华县内蒙古包头)秦长城第二类:中原各国相互防御而修建的长城(现已大部份无存)齐长城燕南长城赵南长城魏南长城(2)秦长城公元前三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 派遣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逐匈奴后,把原来分段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3)汉长城(西汉)东部同秦长城, 西部沿丝绸之路以北修至罗布泊(西汉沿丝绸之路开辟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4)明长城修建技术高超,砖石构成。(山海关嘉峪关)2、明长城与秦长城的区别(1)秦长城是用夯土法修筑的,明长城东半部是用条石和青砖砌筑的,西半部仍是用夯土法建造的。(2)秦长城的总体

16、位置偏北,明长城的位置较秦长城靠南。(3)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4)秦修长城主要是为了抵御匈奴南下;明修长城主要是为了防范蒙古骑兵的侵扰。(5)秦长城是在战国时期各国长城的基础上修建的;明长城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修建的。3、京杭大运河的开凿过程(1)先秦时期分段开凿的运河:前 506 年,吴国为攻打楚国,开凿了胥溪(太湖芜湖)前 486 年,吴国为攻打齐国,开凿了邗沟(扬州淮安)(2)隋、唐、宋以中原为枢纽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2700公里)(3)元、明、清纵南北的大运河(1794公里)必要性:往首都北京运送粮草可能性:水利科学的发展(郭守敬)4、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作用(1)政治军事方面:扩张势力,巩固政权(2)经济方面:漕运:唐玄宗: 400多万石 /年宋仁宗: 800 多万石 /年人口南移:隋炀帝时江南人口12.1 万户唐天宝年间江南人口69 万户城市发展:苏州、杭州、扬州、镇江、淮安、济宁。5、京杭大运河概况( 123456)一个中心:洛阳两个端点:北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