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632-贵州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9442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632-贵州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试卷)-632-贵州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试卷)-632-贵州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试卷)-632-贵州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历史试卷)-632-贵州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632-贵州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632-贵州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题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题(高三历史)(高三历史)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2525 题,每题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5050 分)分) 1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 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 题是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 2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根据这一规定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人是子女称谓生母的身份A 大姐(25 岁) B 三哥(15 岁)妻(正室)C 大哥(24 岁)大妾D二哥(22 岁) 小妾3史载

2、: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觐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个儿子,便赐 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 爵一份,又把他们的爵位通通提升为王。对于这段故事,最恰当的解释是 A皇帝友爱兄弟,也疼爱子侄 B皇帝用提升梁王子孙爵位的方法来削弱封国势力 C皇帝加强位于边境的梁国的屏障功能以抵御外患 D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使边境国梁国得到发展 4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 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授予内阁大学

3、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5有关十二生肖说法正确的是 古人用动物与公历纪年相配 以一种动物作为当年出生者的生 肖属相 都是和古代农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动物 这种生肖纪年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 A B C D 6 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的 是 A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B井田制趋于瓦解 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 D土地兼并严重 7下列属于我国封建社会存在的土地所有制形态的是井田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君主私有土地均田制 A B C D8 “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 ”这

4、主要说的是 A唐朝通过有效管理促进城市商业发展 B唐朝商品经济发达 C唐朝城市商业发展 D唐朝对“市”的贸易不加任何限制 9据估计,宋代耕地面积为 5.6 亿亩,明代增加到 8.5 亿亩,清代又增至 1112 亿亩。其中,新 增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 、 “陡绝之地” 。下列属于明清时期“瘠卤沙冈” “陡绝之地” 成 为耕地的重要条件有 A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 B农业区域化程度提高 C高产农作物甘薯、玉米的引进和推广 D明代发明的曲辕犁适应不同土壤的耕作 10十七大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下列儒家经典名句中体 现中国传统文化关注人、重视人、崇尚人的价值取

5、向的是尚书泰誓:“惟人万物之灵。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荀子王制:“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生有知、 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A. B. C. D. 11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哪些重大发展?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倡导“经世致用”学说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A B C D 12 “国学研究正在成为当代显学,其中一个最流行的观点,就是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官方哲学则为 中国文化的主流。其实,民间文化才是民族文化的本体,影响民族文化传统主流的,还有信 众庞大的民间

6、哲学。 ” (刘宗迪中国文化的主流 )依据你所了解的史实判断,在中国传统文 化中,影响最大的官方哲学和民间哲学分别应是A儒学和道学 B儒学和佛学 C道学和佛学 D理学和儒学 1318401842 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 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的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 ,从 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 B 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C 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 D 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 14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口口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

7、事深知系我国良民, 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 宾礼相待”该类护照最早出现的时问最可能开始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15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 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 失序与混乱。 ”这表明 A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B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C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16下图基本呈现了近代前期中国工人数量整体变化趋势,透过这一

8、变化趋势不能窥见近代前期中国工人数量变化趋势图 A 洋务运动的足迹 B 外商企业的创办 C 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D 五四运动的影响 17右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由此可见,当时A蒋介石反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蒋介石主张攘外必先安内政策C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内战开始D国共两党既相互合作又舆论斗争 18 “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乃至远东近代历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事件,不仅对中日两国产生了巨大的 直接影响,而且使远东国际形势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面对该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新兴的近代文明战胜了腐朽落后的封建文明 B简单的学习西方的器物不足以挽救国家的危亡 C

9、甲午战争使东方开启了近代化时代 D甲午战争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19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个留学日本的高潮,但清末留日学生运动的发展在全国各 省之间极不平衡。以下是清朝留学生会馆于 1903 年对留日学生人数的统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 因有江苏浙江广东直隶山西陕西河南广西贵州云南175154108773gkstkCom46312沿海省份经济文化相对发达 地理上的方便 近代沿海一带开放较早,人们的观念相对先进 近代南方学子较北方学子有更强烈的救国精神 A B C D 20造成表 2 银行分布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表 2 19251934 年中国银行分布简表(单位:家)时间北京(北平

10、)天津上海全国学192523143384 1934 年2105993 摘编自:朱荫贵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中国银行业A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B全国政治中心的南移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D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21 董学特性新论一书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 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 ”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 生的说法,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C儒家学说只为统治阶级上升时期服务 D周桂钿先生说法用意是全面继承董仲舒新儒学 22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

11、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 伤败乃至”。这一学说 A反映了国家衰败在所难免B成为皇权神化的理论依据 C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D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3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 ”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 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 “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 “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 “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24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 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A明朝内阁的权

12、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25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道:“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 的雄略之主 ,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他们只会得出相反 的结论。因此,他们吸取的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 ”汉 武帝、宋太祖、明成祖采取的相似措施是 A沿用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B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割削弱相权C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加强专制皇权 D通过刺史制和行省制,加强官僚队伍建设二、材料解析题(共二、材料解析题(共 2 2 题、共题、共 3737

13、分)分) 26 (25 分) 各国在交往中,往往会发生文化“误读”的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18 世纪,在西方的宫廷与贵胄家中,中国龙纹形象随处可见,那时候的中国龙是伟 大、高贵的象征。进入 19 世纪,西方人逐渐把“龙”翻译为“dragon” ,在基督教文化中, “dragon”代表着暴力、邪恶。近年来,西方媒体借助龙形象来讽喻中国的方式越来越多,例如 经济学家杂志中,提到中国的漫画中几乎都少不了“龙” 据董玉洁中国龙 vs 西方龙:文化的误读整理 材料二 、 20 世纪初期,国粹派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西方“立民主为 政体,故利民之智” ,中国“以专

14、制为政体,故利民之愚” 。他们还认为, “盖自秦以来,当世之谓 孔学者,君学而已无用者君学也,而非国学” 。他们还认为传统“夷夏大防”的观念导致中国 文明既不能自我光大,又不能吸收外来文化,衰败不可避免。 据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 材料三 1970 年代,来到中国的美国和西方环保主义者看到:商店的商品没有包装,买酒、酱油和 醋要自带瓶子,连火柴都是散装的。于是在他们的笔下,中国成了世界和人类希望。 据韩东屏美国和西方的中国研究简介 (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一中三个时期西方人眼中“中国龙”形象分别形成的原因(9 分) (2)材料二中国粹派认为中国文化衰落的原因有哪些?(6 分) (3)材料三中,美国和西方环保主义者到中国来的政治背景是什么?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你认为当时的中国是否是“世界和人类的希望”? (10 分) 27、 (12 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 、 中国近现代以来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阶段留学方向和群体人数留学生代表留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