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118-高三新课标版原创配套月考试题 历史5B卷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718505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试卷)-118-高三新课标版原创配套月考试题 历史5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试卷)-118-高三新课标版原创配套月考试题 历史5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试卷)-118-高三新课标版原创配套月考试题 历史5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试卷)-118-高三新课标版原创配套月考试题 历史5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历史试卷)-118-高三新课标版原创配套月考试题 历史5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试卷)-118-高三新课标版原创配套月考试题 历史5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试卷)-118-高三新课标版原创配套月考试题 历史5B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试卷类型:B届高三月考试题五(配一轮)历史历史适用地区:课标地区适用地区:课标地区 时间时间 9090 分钟分钟 分值:分值:100100 分分考查范围:(中外政治文明演进历程、中外经济文明演进历程、中外思想科技文化、选修三)考查范围:(中外政治文明演进历程、中外经济文明演进历程、中外思想科技文化、选修三) 建议使用时间:建议使用时间:年年 1212 月底月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25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2 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目要求的。1 (吉林质检)中国古代思想家中提

2、出了“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观点的是 A孔子 B荀子 C韩非子 D老子 2. (山东文综T10)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 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3 (安徽示范高中统考)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变动时期。从分期角度提出“唐宋变革” 首推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1910 年他在日本历史与地理上发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提出唐 和宋在文化性质上有显著差异。下列支持这一结论的历史依据有 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程朱理

3、学的出现 交子的出现 世俗文化兴起 A B C D 4. 李申在简明儒学史中指出,古代儒学的演进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重视礼乐教化阶段和重 视心性理论阶段,其中“重视心性理论阶段”是指 A.汉代经学 B.隋唐儒学 C.宋明理学 D.清代考据学 5.(全国大纲卷T14)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 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 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八股取士抑制文学形式 6 (苏、锡、

4、常、镇调研)明末松江府“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赋税)十倍宋也。壤 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通徭,泛指徭赋)共百万之赋, 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 ”材料反映当时松江地区 A普遍种植棉花,土地收入提高 B赋税负担沉重,人民无法承担C种棉纺纱织布,赋税来源改变 D实行工商皆本,商品经济发达 7. (全国大纲卷T15)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 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这反映出当地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传

5、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8文德尔班在哲学史教程绪论中说:“希腊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原始的宗教意识和伦理意 识便进入分崩离析的过程中:这不仅使有关人的天职和使命问题变得愈来愈有必要作科学的调查研 究,而且使有关正当的生活行为的教导成为首要目标,最终成为哲学或科学的主要内容。因此,希 腊化时期的哲学便获得了基于科学原则的生活艺术的实践意义智者派和苏格拉底早已为这种涵 义开辟了道路。 ”这里的“这种涵义”是指哲学应关注于对人的 A宗教意识和伦理意识的研究 B天职和使命的研究 C生活行为的研究 D本身的研究 9 (江苏单科T12) “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 期仍然

6、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 典语言的典范。 ”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A B C D 10 (日照二模) “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 , (珠)江两 岸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军队与我(英)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 人争斗。 ” (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 )这一奇怪现象突出说明 A清政府已经失去人民支持 B中国国内社会矛盾尖锐 C民众对世界情况一无所知 D民族观念民族意识淡漠 11.(四川

7、文综T21)1898 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 “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 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 , “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 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 。康有为的用意在于 A论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 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 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 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 12 (梅州质检)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中能反映推动 中国近代化诉求的有1865 年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 年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 年章太炎说

8、:“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 年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 B C D 13钱穆先生在如何研究政治史一文中指出:“汉武时代所创始的盐铁政策,即就近代观念言, 亦系一种颇为进步的经济政策。直到清代,中国社会从未能有垄断性的大资本家出现,即是此 项政制之绩效。中山先生倡导其实亦在中国传统政制中有渊源。 ”那么,孙中山先生所提倡的 应该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C结束专制,创立民国 D民族革命,坚决反帝 14.民国时期,皖南徽州地区“书报之传递不易也,而新闻绝少货物之输运不便也,出者停滞, 入者价贵”

9、 。江南铁路通车后, “一般民众往日之穿土布者,今日多改为洋布:往日之用自制器具者, 今日多改为舶来品徽州,已变成了都市,徽州人一向守旧的思想,也因而起了划时代的变化。 ”上述材料说明铁路使徽州 商品运输成本提高 市场上洋货流行 思想观念逐步解放 生活习惯日趋文明 A B C D 15. (保定一模)下表反映了 1937-1945 年我国部分省份企业情况,对其分析正确的是A.是敌后战场的经济支柱 B.主要由爱国人士为抗击侵略自发创建 C.使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平衡 D.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一定贡献 16.(福建文综T19)15 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 (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 消

10、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 ”这反映了在该地 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转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 17 (山西联合模拟) 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 1688 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 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得越长,其革命性就 越明显。 ”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A国家权力的重心自国王转至议会 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18 (合肥质检) “法国革命者在谈人权的人字时是非常抽象

11、的,不带任何种族、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异。不长时间就给包括新教徒、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法国人公民权在不太长一 段时间里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彻底地摧毁了封建大地产而让广大农民得到 了自己的小块土地。 ”表明法国在革命过程中追求的主要是 A自由、人权 B共和、博爱 C平等、民主 D法制、科学 19.爱因斯坦曾应日本改造社邀请赴日本讲学,来回两次途经上海,受到上海各界和大学生的热烈 欢迎。也就是在上海,1922 年 11 月 13 日,爱因斯坦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获得了 1921 年度诺贝尔 物理学奖。当时,瑞典驻上海总领事代表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此间正式通知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此

12、次获奖的科研成就对于人类的重大贡献在于 A. 使人类深刻地了解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B. 让人类发现了更远的天体 C. 深入改变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D. 提供了新的宇宙起源的解释 20. (安徽文综T20)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 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 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 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 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 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21 (青岛二模)阅读下列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工业比重图(下图) ,判断下列选项不正

13、确的是0 01 10 02 20 03 30 04 40 05 50 06 60 07 70 08 80 09 90 01 10 00 01 18 86 69 9年年1 19 91 19 9年年重重工工业业 轻轻工工业业0 01 10 02 20 03 30 04 40 05 50 06 60 07 70 01 19 95 52 2年年1 19 95 57 7年年重重工工业业 轻轻工工业业A列强侵略使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B一战期间重工业获得一定程度发展 C大炼钢铁使轻工业比重有所下降 D有效政策使轻重工业比例趋于平衡 22在 1956 年 1 月召开的全国政协第二届二次会议的报告中指出:“我

14、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 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 平。 ”为此党和政府做出的努力有 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大发展 发展“两弹一星”战略,打破了美苏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有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积极发展同亚非新兴国家的关系 A B C D23 (海淀模拟)某班同学进行研究性 学习,图片是他们列出的研究提纲。该研究的 主题应是 A英国殖民帝国的兴衰 B法国近代政治的演变 C德意志的统一与强盛 D美国的崛起与繁荣24美国大学教授罗伯特佩普说:“在 21 世纪头十年,美国的相对实力不断下降,而中国的相 对实力却一直增强。单极秩序正在变得过时,其他国家正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