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宋美秀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679965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宋美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宋美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宋美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宋美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宋美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宋美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一、一、教案背景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自主收集有关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的资料 作者及创作背景二、二、教学课题教学课题 1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情感、和主题。 2 学习研讨精彩的景物描写,以及准确生动的动作描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探讨文中的疑难词语和问题,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 三、三、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文写于 1926 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 。 百草园, 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2、。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 岁 到 17 岁)在这里读书。本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用百草园的自由快 乐衬托了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腐朽的脱离儿童的私塾教育,表 现了儿童热爱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也表现了儿童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 真、幼稚和欢乐的心理。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景物描写、对主题的理解和一些疑难词句的理解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精读点拨精读点拨巩固检测巩固检测课后提升课后提升五、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 由各学习小组学生向全班汇报本组在课前自主学习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 (二)合作探究(二)

3、合作探究【百度图片】 http:/ 鲁迅(18811936) ,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 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本文写于 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 。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 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 岁到 17 岁)在这里读 书。 朝花夕拾是鲁迅在北京至厦门这段时间写的,那时正是鲁迅生活中最辗转 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期,在苦闷失望中的鲁迅,当时常常回忆起儿时的故乡。可 以说, 朝花夕拾这组散文,正是作者青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2、互查字词 确凿 菜畦 蟋蟀 缠络 竹筛 臃肿

4、渊博 鼎沸 绣像 锡箔 签赏 脑髓 蝉锐 秕谷 倜傥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拗过去 攒凑 【百度图片】 http:/ 3、理解本课写作内容及顺序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鲁迅用“从到”的标题把 它们联系在一起,相互衬托。全文是按空间转移顺序写的,阅读时抓住地点的变化 来理解全文的两部分。 ( 即板书) 有趣的景色 一:百草园 迷人的传说 百草园里赏景捕鸟听故事,其乐无穷 捕鸟的乐趣 陈设行礼 二:三味书屋 提问受斥 三味书屋习字画画读课文,别有情趣读书生活 偷偷画画4、研读下边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 塾。

5、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 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 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对你写作有什么启示? 2)这一段流露了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各是什么样的感情? 3)为什么在“蟋蟀”“覆盆子”和“木莲”前面加上“我的”,在后边加上“们”? 4)三个“也许”表现作者什么样的心态? (这道练习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全文的结构和过渡段的作用,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并 品味语言。 ) 5、讨论、分析鲁迅对先生的态度 寿镜吾先生学识渊博,对学生要求严格,但他,仍有

6、和蔼,开明的一面,对罚 跪,戒尺等到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的态度,因面鲁迅一直对他保持深深的敬意。 (三)精读点拨(三)精读点拨 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如何描写景物。 1、抓住事物特点,符合儿童心理 石井栏“光滑”表明长年累月摸,写出少年鲁迅多次好奇地摸。 “直窜”写出鸟儿的 机灵轻捷和儿童羡慕不已的心理。 2、多角度写景,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齐备。 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皆有;桑椹,菜花在春末,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后才叫, 与后文冬季合成四季图,构思极精巧。 3、融情入景,景中有人,表现儿童好奇好知热爱大自然的性格特点。 4、写景有序,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 本文第二自然采取了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及

7、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 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 如菜畦、皂荚树、鸣蝉,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斑蝥、何首乌根、覆盆 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 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用“单是就”突出后者 (四)巩固检测(四)巩固检测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不必说 ( )的菜畦, ( )的石井栏, ( )的皂荚树, ( )的桑葚; 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 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

8、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螯,倘若用手 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 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 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 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 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在文中的括号内依次填入的词是: ( ) ( ) ( ) ( ) 2、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这个句式造句。 3、这段百草园的景物描写层次清楚。从描写的对象上看,先写 ( ) 后写

9、 ( )再写( ) ;从描写的范围看,是先写 ( ) ,再写( ) ;从感官的 角度看,既有视觉又有 ( ) 、 ( ) 、 ( ) 。 4、这段文字中的哪句话可以概括百草园的特点? 答: 5、少年时代的作者,把百草园看成“我的乐园”这是因为( )。 A百草园中的草木虫鱼有的色彩鲜明,有的形态有趣,有的叫声动听,这些景象 都吸引着他的好奇心。 B他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的生活。 C他不愿意学习文化知识,把枯燥的学习环境和百草园相比,更觉得百草园是乐 园。 D在百草园里有各种动植物,有美女蛇的故事,能够捕鸟。 6、模仿文中的比喻旬和拟人句各写一个句子。 比喻句: 拟人句: (五)课后提升(五)

10、课后提升 (一)划出捕鸟动词,仔细品味,然后试写一个游戏,表现系列动作,注意用词准 确,不超过 100 字。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龙去脉,下面撒些秕谷, 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 一拉,便罩住了。 (二)下边是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两个故事: 他曾制作一张书签,中间竖写“读书三到:心到,口到,眼到”10 个字,夹在书页里。读书时,读一遍书,自上而下盖书签上一个字。这个办法同学们很赞赏,大家都仿 效起来。 鲁迅读书时,还要帮助家里做些事,特别是为父亲的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有一次, 因多做了些家务,读书迟到了,受到老师的

11、责备,他就在书桌的右下角用小刀刻了 个“早”字,用以鞭策自己。此后,他就再没有迟到一次。 把这些情况和课文作个比照,思考下边几个问题。 1、怎样理解少年鲁迅背着先生画画呢? 2、少年鲁迅视百草园为乐园,又是一位用功读书的学生,两者有矛盾吗? 3、你从少年鲁迅在书桌的右下角刻个“早”字联想到什么?六、六、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容量很大,教材中有些地方不便天学生理解力。既要解决大容量的教 材内容,又要帮助学生理解一个个疑问,我想到用课件来上这节课。总体达成了教 学目标,不过,我觉得有几处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一是引用的文字资料要注明 出处。二是有些问题学生不理解,说不透,自我思考问题不积极,这就需要我进一 步努力。七、七、教师个人介绍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省 学校:青州市谭坊初中 姓名:宋美秀 职称: 一级教师 电话:13869641779 电子邮件: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谭坊初级中学 宋美秀,女,1972 年出生,1991 年 7 月师范毕业后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初 中任教,从教二十年来,兢兢业业,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被评为潍坊市骨干教师, 青州市教学能手,青州市优秀教师,并多次被评为镇级优秀教师,多篇论文分别获 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奖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