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轮复习资料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675864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一轮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第一轮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第一轮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一轮复习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0 页高三第一轮复习资料高三第一轮复习资料 遗传与变异遗传与变异三 生物的变异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知道生物变异的类型和意义。 2、理解并识记概念: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 3、掌握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成因、特点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知识结构知识结构不遗传的变异:由_因素引起基因_ 变异类型 遗传的变异 基因_:指生物体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 的 (遗传物质改变) 基因之间的_,使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的类型。染色体变异概念:DNA 分子种_的替换、缺失或增加而使基因_发生 改变的现象。类型 自然突变诱发突变:通过 X 射

2、线、太空育种等途径增加突变的_,培育新品 种。具有可逆性、多方向性特点 大部分是中性的自然发生的频率很低实例:_意义:是产生_的主要来源,是生物变异的主要原因,为生物_ 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结构变异:_、_、_、_个别染色体数目增减:如_;睾丸发育不全症(XXY)染色体组 概念:二倍体生物_中的一组染色体。 特征:形态和功能_,携带该生物生长发 育、遗传和变异的_的一组_染色体。二倍体 概念:体细胞中含有_的的个体,由 _发育而来举例:几乎全部动物,大部分植物概念:体细胞中含有_的个体,由 _发育而来。含三个染色体组的,叫三倍体, 含四个染色体组的叫四倍体举例:香蕉为三倍体,普通小麦是六倍体。

3、 多倍体 成因:外界条件剧变或体内因素干扰,已复制的染色体 不能均等分成两组,使细胞内的 _。特点: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较大,糖类和蛋 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增加,抗旱、抗寒、抗病能 力强。基基因因突突变变染 色 体 数 成 倍 增 减染染色色体体变变异异数 目 变 异第 2 页 共 10 页应用: _育种 概念:体细胞中含有_数目的 个体 成因:由_直接发育而成单倍体 举例:雄性蜜蜂 特点: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高度_。 应用: _育种 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一、比较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本 质_产生 新的基因型,使性状_基因的_ 发生了改变,产生 了_,出

4、现了新的性状_成倍增加或减少, 或_染色体增加或减少, 或染色体_发生 改变发生时 期及其 原因减四分体时期由于 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 单体的交叉互换和 _非同源染色 体的自由组合个体发育的_ 和_DNA 复 制时,DNA 碱基对 的增添、缺失或改 变体细胞在_中,染色 体不分离,出现多倍体;或 _时,偶然发生染色 体不配对不分离,分离延迟等 原因产生染色体数加倍的生殖 细胞,形成多倍体条 件不同个体之间的_的剧变和 _的相互作用_的剧变和_ 的相互作用意 义是生物_和产 生生物_的重 要原因之一。通过 _育种,导致 性状的重新组合,从 而培育出新的优良品 种生物变异的根本来 源,也是生物 _的

5、重要因素 之一。通过_ 育种可培育出新品 种利用_育种和_育 种可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新品 种。利用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 减少,还可进行基因定位研究 和实施染色体工程的研究,有 针对性地选育动植物新品种二、比较作物育种方式类 型杂交育种人工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原 理_方 法将具有不同优良 性状的两个亲本_用_或 _的方法 处理生物先_, 再用_处理 幼苗用_处理_主要 优点使_性状集 中在一个个体可提高变异 _,_育 种进程自交后代是纯合体, 明显_育种年 限器官巨大,_产 量和质量实例_三、染色体数目变异及示例类别名 称符号染色体组示例示 例第 3 页 共 10 页整 倍 体单倍体 二倍

6、体 三倍体n 2n 3n(ABCD) (ABCD) (ABCD) (ABCD) (ABCD) (ABCD)小麦 (21) 人(46) 香蕉 (33)非整 倍体单体 缺体 三体2n1 2n22n+1(ABCD) (ABC) (ABC) (ABC) (ABCD) (ABCD) (A)21 三体 综合征四、判断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 对一个个体称单倍体还是几倍体,关键看它是由_发育而成的个体,还是 由_发育而成的个体。由_发育而成的个体,根据其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 数叫几倍体;由_发育而成的个体叫单倍体。 单倍体生物,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本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是偶数(如二倍 体、四倍体、六倍体)的生

7、物。单倍体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成的个体,因此单倍体的 体细胞中可以含有_染色体组。如普通小麦(六倍体)经花药离体培育而成 的小麦苗,称为普通小麦的单倍体,含_染色体组,但不称作_。五、秋水仙素:秋水仙素是从一种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出来的的一种植物碱。 秋水仙素有剧毒。主要作用于_的前期,抑制_的形成。六、蜜蜂社会中有三大类:蜂王、工蜂、雄峰 蜂王和工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二倍体,32 条染色体,_染色体组。雄蜂由_ _发育而来,雄峰的体细胞中只有 16 条染色体,_染色体组。七、单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法 P: AABBaabb (亲本_)F1: AaBb F1配子:AB Ab aB ab_单倍

8、体幼苗:AB Ab aB ab_处理 纯合二倍体:AABB AAbb aaBB aabb(选择所需性状即可)八倍体小黑麦(耐贫瘠的土壤和寒冷的气候,面粉白,蛋白质含量高,产量高)的培 育 P:普通小麦(6n)二倍体黑麦(2n)四倍体小黑麦(4n,不育)_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八倍体小黑麦(8n)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第 4 页 共 10 页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例 1】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亲子代之间总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生活条件改变 解析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如果仅仅是由于环境条件改变而引起的变异 不遗传,也不是变异的主要原因,

9、故排除供选答案 D。引起可遗传的变异的原因有三, 其中基因突变率极低,染色体变异也较少见,故排除 B、C。而基因重组是有性生殖的 生物必然发生的过程,如果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多、等位基因多、基因重组类型多,生 物的变异就多,因此基因重组成为亲子代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例 2】用四倍体西瓜植株作母本,二倍体西瓜植株作父本进行杂交,结出西瓜的果皮 细胞、种子的种皮细胞、胚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依次为 ( D )A4、3、3 B4、2、3 C3、4、3 D4、4、3 解析在结出西瓜的过程中,子房壁形成果皮,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壁细胞和 珠被细胞都属于体细胞,与其母本四倍体西瓜植株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即

10、为四个染色体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胚细胞内的染色体应是精子和卵细胞的 染色体的总和,即为三个染色体组。 【例 3】萝卜体细胞内有 9 对染色体,白菜体细胞内也有 9 对染色体,将萝卜和白菜杂 交得到的种子,一般是不育的,但经过培育后长成了能开花结籽的新作物,这种作物 最少含有染色体数为 ( C )A9 B18 C36 D72解析萝卜和白菜是属于两个物种,其染色体不同。二者杂交后得的种子一般不 育是因为种子内无同源染色体。要想使杂交种子可育,必须让其染色体加倍,细胞内 出现了同源染色体,才能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能够开花结籽。 【例 4】已知小麦的基因型为 AaBbCc,三对基因分别位

11、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其 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 n 株小麦,其中基因型为 aabbcc 的个体占 ( D )An/4 Bn/8 Cn/16 D0解析此题考查单倍体育种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花药离体培养,就是将花粉 培育成花粉植株。花粉粒是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基因型为 AaBbCc 的个体, 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形成的花粉粒的基因型为 238 种,即 ABC、ABc、AbC、Abc、aBc、aBC、abC、abc;经组织培养形成的单倍体(花粉植株) 的基因型也是上述 8 种。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 n 株小麦,均未经过 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均未加倍,故不存在基因型为 a

12、abbcc 的个体。 【例 5】用花药离体培养出马铃薯单倍体植株,当它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两第 5 页 共 10 页两配对,形成 12 个四分体,据此现象可知产生花药的马铃薯是 ( C ) A二倍体B三倍体 C四倍体D六倍体解析单倍体马铃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 12 个四分体, 这说明偶数倍的单倍体是可能产生正常配子的。两两配对联合,说明该单倍体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从而推知产生花药马铃薯必是四倍体。即马铃薯(4n)减数分裂花药(2n)马铃薯单倍体(2n)减数分裂两两配对。 【例 6】小麦小穗(D)对大穗(d)为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为显性, 两对基因独立

13、遗传。现有 3 株小麦 A、B、C 分别为:A:小穗抗锈病(DdTt) ;B:大 穗抗锈病(ddTT) ;C:大穗抗锈病(ddTt) 。 (1)在不借助其他品种小麦的情况下,鉴定 B、C 两样小麦是否为纯种的最简便方法 是_让其自交,所得 F1 在生长过程中用锈病病菌感染 _。 (2)若从小穗抗锈病小麦(A 株)迅速获得稳定遗传的大穗抗锈病小麦,则育种方法 最好采用_单倍体育种_。 (3)若要改变小麦原有基因的遗传信息,则应该选择的育种方法是_诱变育种_。 (4)A 株小穗抗锈病小麦自交后代中获得 30 株大穗抗病个体,若将这 30 株大穗抗病 个体作亲本自交。在其中 F1中选择大穗抗病的再进行自交,F2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 小麦占 F2中所有大穗抗病的比为_7/9_。 (5)将选出的大穗抗病小麦种子晒干后放在容器内,采用什么措施可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