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绪论教案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668899 上传时间:2018-05-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一绪论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绪论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绪论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绪论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绪论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一绪论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一绪论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绪 论论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1生物的基本特征 (B:识记)。 2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A:知道)。 3高中生物课学习的要求和方法(A:知道)。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生物的基本特征。 2高中生物课学习的要求和方法。 教学教学过过程程 【板书】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科学的发展生物工程方面 绪论 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生态学方面目的要求学习高中生物课的要求和方法 学习方法 【注解】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B) (一)共同的基础 1物质(化学组成):蛋白质、核酸 2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 (二)新陈代谢 1概念:活细胞中全部有序化学反应的总称 2实质:生物体自我更新的过程;是生物体进行

2、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 质的区别;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 (三)应激性 1概念:对刺激发生反应,以适应环境 2实例:根的向地性(重力),茎的向光性(单侧光) 3与适应性的关系:应激性是生物产生适应性的生理基础。应激性是指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能够产生反应,它更多地强调刺激反应的过过程程。在短 时间内完成,刺激消失后反应也在不久后消失。适应性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它更多地强调结结果果。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比较稳定。即使刺激消失,这种适应环境的结果也不会在短时间内 发生改变。遗传性强调的是生物对刺激作出反应的的具体形式,不同生物对同一刺激作出反应的 具

3、体形式是不同的,这是由不同生物的遗传性所决定决定的。生物体所表现的应激性、适应性最终 是由遗传性决定的。 【 【例析例析】 】 触碰豆科植物含羞草,其小叶、叶片乃至整个植株都会发生反应,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原 状,这一现象被称为? 触碰豆科植物含羞草,其小叶、叶片乃至整个植株都会发生反应,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原 状,决定含羞草具有这一现象是因为?(四)生长、发育和生殖 1生长:生物体由小大结构: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原因 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2发育: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系列变化成熟个体 3生殖:成熟个体产生后代使种族得以延续。该特征对种族有重要意义,而对生物个体而言 是最不重要的一个特征。 (五)遗传

4、和变异 1遗传:保持物种的稳定性(相对) 2变异:使物种不断进化(绝对) (六)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1形态结构、习性适应环境 2生物影响环境 二、生物科学的发展(A)细胞学说(阐述事实资料) 描述性生物学 物种起源(用实验手段和理化 遗传定律 知识分析生命活动过 实验性生物学 程和生命活动规律)集中研究蛋白质和核酸 (发现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分子生物学三、当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A) 1微观方面:细胞水平分子水平 举例:生物工程成果 (1(医药方面:乙肝疫苗、干扰素、人类基因组计划(253 万) (2(农业生产:转基因生物、两系法杂交水稻 (3(能源开发:石油草 (4(环境保护:超级菌

5、(有益菌) 【 【例析例析】 】 试举例说明转基因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正负两方面,超级菌是正面例子,另外注意范围, 不要把“克隆”也引入。 ) 2宏观方面:生态学 举例:生态学方面的成果 生态农业:原理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学习高中生物课的要求和方法(A) (一)学习方法 1学习知识要重理解、勤思考 2重视理解科学研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3重视观察和实验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二)学习要求 1获取知识记忆:对书本,要读要背,形成清晰的记忆或理解其要点。 (听课和记笔记能把书本知识 精简和网络化,因此强调课堂笔记的记载和完善。 )高三复习时还要勤查书,这

6、对加深记忆十分有利,切忌漫无目的地看书,这无法 形成深刻的记忆。 (对自己做题时把握不定的知识,书上一定要留下记号,或者记在 笔记本上。 ) 把做题也看作是获取知识的途径。 (做题时获取的新的知识要及时把它记在笔记 本上。 ) 【 【例析例析】 】 生物的基本特征,从功能上讲,包括 、 、 、 。 (2003 江苏卷 1)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下面有关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分布在囊状结构的膜上阳 B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分布在外膜和内膜上 C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 D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外膜,内膜和基粒中 (2002 广东卷 9)叶绿素不溶于 A水 B石油醚

7、C丙酮 D苯 2学会方法训练和思考:要多练、精练,重理解、勤思考。知其所以然才能举一反三,学会方法。读题:逐字读、圈要点。思考:从要点出发,先联系基础知识、后注意思路的严密性、合理性,最后才能得到 准确的答案。问题:请老师解决疑问时,请多用书面形式,但量不宜过多。后记:一个疑问解决后,要及时进行二次甚至多次再体味,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 【例析例析】 】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完全显性、独立遗传)的纯合子杂交,F2代新类型中能 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3实践运用观察和联系实际:多观察、多联系实际,勤思考,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和运用。 目前大多通过做题来了解。 【例析】 (2003 江苏卷)生长

8、旺盛的叶片,剪成 5 毫米见方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做下列处理(见 图及图注),这四个处理中,沉入底部的叶片小块最先浮起的是 (2003 江苏卷 19)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在某些国家有时对寒带地区森林中 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 A消灭森林病虫害 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 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 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 (2002 广东卷 24)某一品种的菊花通常秋季开花,若使其在夏季开花,应当采取的关键措施 是在适当时期 A补充光照,使光照时间延长 B适当提高提高温度C遮光,使光照时间缩短 D适当多浇水 【同类题库】 生物的基本特征

9、 (B:识记)。 夏日,取池塘中一滴水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发现一些生物的存在。你确认它们 是生物的依据是 (1) ; (2) ; (3) 。 (1)具有细胞结构(2)能自由运动(动物)(3)具有应激性 共同的基础 当前随着实验手段的不断提高,使生物科学的研究集中在与生命本质密切相关的生物大分 子上,以下所列物质不属此类的是(C) A蛋白质 B核酸 C单糖 D酶 下列关于病毒与人类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在基因工程中,某些病毒能携带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细胞 B接种牛痘疫苗,能预防天花 C艾滋病病毒的核酸种类与人体细胞相同,故易感染人体 D病毒的种类很多,在生物圈中分布十分广泛,营

10、寄生生活 细胞是生物体(C) A生长和发育的基础 B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C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新陈代谢 (多选)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两个方面: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在生物进行生命活动的一生中,会发生一些变化。下面是对此问题的有关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ACD) A绿色植物白天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晚上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 B人在青少年时期同化作用等于异化作用,在年老时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 C同化作用长期大于异化作用的人会肥胖 D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同时进行的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陈代谢(C) A病毒用宿主细胞中的物质进行自我复制 B绿色植物将外界的 CO2和H2

11、O合成淀粉 C铁棒利用外界氧气形成铁锈 D动物将外界淀粉消化后形成糖元 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生物体 (C) A具有严整的结构 B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对刺激发生反应 C通过新陈代谢进行自我更新 D具有生殖发育和产生后代的特性 对生命的维持和延续最重要的是(D) A细胞结构和代谢 B遗传和变异 C生长发育和应激性 D新陈代谢和繁殖生物体生长的根本原因是(D) A细胞分裂 B物质代谢大于能量代谢 C细胞生长 D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应激性 农民常在夜间使用黑光灯诱杀农业害虫,这主要是利用害虫的(B) A适应性 B应激性 C遗传性 D变异性 某些植物的叶子白天展开,夜晚闭合,这种现象生物学上称为

12、(D) A生长和发育 B新陈代谢 C遗传和变异 D应激性 土壤中的种子萌发后,根总是向下生长,和种子横放或竖放无关。此现象反映了植物根的(B) A适应性 B向地性 C向水性 D向化性 当太阳光移动时,蜥蜴可使自己的部分肋骨延长,保证身体扁平,并使其躯体与太阳光成 直角,该种特性及其意义是(D) A应激性,减少光照,降低温度 B适应性,减少光照,降低温度 C适应性,增加光照,增加体温 D应激性,增加光照,增加体温 下列植物感应活动中,不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单向刺激引起的是(C) A根向着地心方向生长 B茎背着地心方向生长 C含羞草的小叶合拢 D根朝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一种雄性极乐鸟在繁殖上午季节里

13、长出蓬松的长羽饰。下列各项中,能决定这种性状出现的是(A) A遗传性 B变异性 C应激性 D多样性 生活在海洋里的乌贼具墨囊,遇到敌害时会喷出墨汁,染黑海水,乘机逃遁。这种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C) A适应性 B遗传变异的特性 C应激性 D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的能力生长、发育、生殖 生物体不会由于个体死亡而导致该物种灭绝,是因为生物具有(B) A生长现象 B生殖作用 C遗传性 D适应性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C) A应激性和适应性 B新陈代谢 C生殖和生长现象 D遗传和变异 在生物的基本特征中,哪一项不是维持生物个体生存所必需的(D) A应激性 B适应性 C新陈代谢 D生殖作用 一般不说,生物共同具有的生命活动是(D) A细胞分裂 B组织分化 C反射 D生殖现象 病毒作为生物的主要理由是(D) A能够其他生物得病 B具有细胞结构 C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 D能产生后代 遗传变异 从地层里挖出来的千年古莲种子,种在泥塘里仍能长叶开花,但其花色与现代莲稍有不同, 这说明生物体具有(D) A适应性 B遗传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