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宣德青花瓷器赏鉴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624045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代宣德青花瓷器赏鉴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明代宣德青花瓷器赏鉴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明代宣德青花瓷器赏鉴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明代宣德青花瓷器赏鉴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明代宣德青花瓷器赏鉴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代宣德青花瓷器赏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代宣德青花瓷器赏鉴(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代宣德青花瓷器赏鉴明代宣德青花瓷器赏鉴明代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宣德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与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 景德镇陶录评价宣德瓷器:“诸料悉精,青花最贵。 ”宣德官窑青花烧造数量上也是空前的,据大明会典记载,宣德八年(1433),朝廷一次就下达了要景德镇烧造龙凤瓷器四十四万三千五百件的任务。其中青花占大多数,由此可见其烧造规模、数量之大。产品不仅供宫廷日常生活之需,而且也作为商品大量行销海外,以及对国外入贡者的答赠

2、,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见证。民窑青花大都比较简洁概括,实力与质量上略逊于官窑,釉面欠滋润,画法奔放自如,用笔较草率,画面构图很讲究意境,充满了民间生活气息,活泼而有趣味。明宣德皇帝朱瞻基和皇后对艺术品具有浓厚的兴趣,宣德帝本身在诗、书、画及游艺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才能,明代万历沈德符野获编 、清刘体仁七颂堂识小录 、列朝诗集小传等均有记载,能诗善画,且有大量作品留世,如:武侯高卧图卷 、万年松图卷 、 莲蒲松荫图卷 、 苦瓜鼠图卷等作品。明代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手工艺方面的发展,除了瓷器,宣德朝的铜器、珐琅、雕漆及织绣、绘画等,俱能成就辉煌。宣德青花胎体精密细腻,胎质洁白坚硬,薄厚适度。梅瓶、大盘、

3、大罐多是无釉白色细砂底,用手抚摸十分光滑,足边有火石红斑点。中小件器物是釉底。釉面肥厚滋润,光泽柔和不刺眼,多白中泛青,俗称“亮青釉”。有桔皮纹,极少数有开片。釉中气泡密集,大小不一。青花用料有进口、国产两种,往往是根据纹饰的不同而决定使用那种钴料描绘那个部位的纹饰,从宫中传世品来看,以进口料描绘为主。这种进口青料来自波斯,叫苏麻离青(亦称苏泥勃青)。是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明万历年间王世懋窥天外乘一书记载:“我朝则专设于浮梁县之景德镇,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腙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也曾提到。与国产料有很大的不同,据化学分析,这种进口青料,含铁量特别高,含

4、锰量低,故称“高铁低锰”料。烧出的瓷器呈色黑蓝,深沉浓艳,有着自然晕散的艺术效果,料色熔融在釉中,好似深入胎骨一样,特别浓色处出现银黑色结晶斑点,在一定光线下有锡光色,而且呈三角形结晶,用手抚摸釉面凹凸不平,成书于清代的南窑笔记宣窑中讲宣德青花“宣窑一种,极其精雅古朴,用料有浓淡,墨势浑然而庄重,青花有渗青,铁皮锈者”。用这种青料描绘的纹饰具有中国画的水墨韵味,被视为无法模仿的特色。同时,工匠们熟练地运用不同含量的青料,烧制出色调不同的青花,令人赏心悦目,如蓝地白花、淡描青花等。青花的制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明王世性广志绎中载:“本朝,以宣(宣德)、成(成化)二窑为佳,宣窑以青花胜,成窑以五

5、彩。 ”明张应文清秘藏论窑器中描述“我朝宣庙窑器,质料细厚,隐隐橘皮纹起,冰裂鳝血纹者,几与官、汝窑敌。即暗花者、红花者、青花者、皆发古未有,为一代绝品”。清乾隆年间朱琰陶说谈宣德窑“按此明宣窑极盛时也,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以上二本书均对宣德青花有很高的赞誉。另外还有许多明、清文献对宣德青花在造型、釉色、烧造工艺及艺术特色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描述和评价。宣德青花造型比永乐青花丰富得多,形体多种多样,十分富于变化。常见有盘(敞口、撇口、折沿、菱花口),碗(撇口、花口、墩式、鸡心式、合碗、卧足碗、高足碗、十棱高足碗),高足杯,瓶(梅瓶、小口微撇,肩部丰满,瓶体肥胖与元代比颈部粗而短,

6、玉壶春瓶、胆瓶、贯耳瓶、四方委角瓶、大天球瓶、绶带耳葫芦扁瓶、扁瓶),罐(壮罐、轴头罐、蟋蟀罐、盖罐、直口罐、出戟盖罐),鸟食罐(瓜式、竹节式、盂式),花盆(海棠式花口盆、八棱花盆、四方花盆),水仙盆,折沿盆,壶(扁壶、背壶、梨形壶、执壶、茶壶、僧帽壶),洗(花口洗、卧足洗、菱花式洗),砚滴、笔管、灯、水盂、盏托、军持、花浇、钵、盒、豆、爵、石榴尊、长方炉、三足筒炉、鱼缸等。盘类最具代表性,有敞口、敛口和折沿口,折沿口中又分圆形口和菱花式的,一种造型有多种尺寸,小的十几厘米,大的近八十厘米。以把莲盘传世最多无论大小极少见塌底现象,胎体都比较厚,足墙不是很高,墙内敛,里墙外斜,无法用手抓起,为无

7、釉细砂底,清仿有釉底和砂底两种,釉底多写本朝年款。宣德青花有的小梅瓶、小罐及尊、渣斗呈台阶底,除此之外,当时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许多造型摹仿西亚地区的金银器、玻璃器和陶器的特点,如:天球瓶,瓶颈短粗,上阔下敛,花浇、鱼篓尊、盘座、折沿盆、八方烛台等。整体风格是雄伟浑厚,庄重古朴,大件器皿增多,相对于盘、碗、碟类器物来说制作难度要大得多,胎体均为上下分段制作,然后粘接而成,胎体厚,制作非常规整,比例协调,没有变形现象,说明成型技术和烧成技术都十分成熟,大盘底足浅,足下部内敛。小件器物精致细巧,厚薄适度,具有典雅、秀美的艺术风采。 宣德青花纹饰取材范围比较广阔,花鸟鱼虫,人物山水无所不有,并具有突出

8、的时代特征,改变了元代青花层次繁密的布局风格及粗犷的画法,装饰上渐趋疏朗,规矩中富于变化。纹样绘画上,采用小笔渲染填色,由于笔小蘸料有限,需不断重新蘸料绘画,这样就使得纹饰留下许多深浅浓淡的笔触痕。其构图都达到很概括、夸张和取舍,增强了装饰性。最常见的是以茶花、菊花、牡丹、莲花组合描绘在一起。而且往往是几种花卉交错重复使用。缠枝莲花在宣德青花瓷中也较为多见。描绘得非常流畅,线条粗犷,自由活泼,画法布局根据器型讲究变化,既灵活多变又有较强的规律性,显示了当时装饰艺术的高超及绘画功力的娴熟。动物纹有:龙(团龙、夔龙、螭龙、海水龙、行龙、龙纹牡丹、龙穿花、龙穿莲),凤(团凤、云凤、双凤、凤穿莲、龙凤

9、)鱼藻纹、麻鹊、海兽、飞象、麟麟、狮子等。宣德龙纹描绘在整个明代最富有生气,龙首威武昂扬,头发长而向上飘起,有双角,龙身舒展修长,矫健勇猛,体现宫廷龙纹的威慑感。龙除了与朵云和海水组成图案外,当时也常和凤结合在一起。人物纹,由于受苏麻离青原料易晕散的限制,烧造的不是很多。主要有:仕女、吹箫引凤、婴戏图、琴棋书画,仕女常常和庭园楼阁组合描画在一起,格调清幽,如仕女游园、赏月、拜月等。海水纹在宣德青花中大量出现,也最为擅长,除了少量用作主题纹饰外,多是用作辅助纹饰,采用写实手法描绘,海水起伏翻腾,汹涌澎湃,气势壮阔。另外庭园小景、莲花托八宝、梵文、藏文也经常出现于青花瓷器上。当时比较常见的边饰有正

10、反相连的回纹、正反山字、点珠纹、朵花、卷草、蕉叶、忍冬、缨络、仰覆莲瓣、如意云头纹等,另外宣德青花在装饰上还与模印、刻划等方法结合使用。综观宣德青花纹饰是取材范围广泛,构图有新意,装饰手法丰富,绘画讲究恢宏壮阔,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宣德青花款识曾有满器身的说法,根据器物造型的不同在口沿、耳、颈、碗心、足底、流、腹部均有书写。主要是以器物足内中心的青花双圈六字楷书款“大明宣德年制”居多。其次是四字款、横款一般写在口沿及器物肩部,高足碗的款识一般是在碗心,多为双圈六字。字体结构布局都很规矩,字与字之间距离适中,模仿晋唐小楷的笔法,笔划粗细适中,笔法遒劲有力,字体清晰。已故古陶瓷鉴定家孙瀛洲先生总

11、结宣德款识,作有歌诀“宣德年款遍器身,楷刻印篆暗阳阴,横坚花四双单园,晋唐小楷最出群”。当时写篆书款极少,双圈往往有深浅,字体清晰,六字有的大小不一,起落笔处呈尖状, “大”字多撇短,捺长,“德”字“心”上无一横,此为宣德年款的鉴定要点。 根据我院永、宣青花藏品,结合近年来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宣德地层出土资料来看,永、宣青花既有其同点,二者也有许多区别之处。概括起来,永乐青花胎体较轻,釉层更为肥厚、莹润,青花十分浓重带有晕散,温度高于宣德青花,造型小,尺寸不是很大,纹饰清新秀丽,笔道细,无桔皮纹,大多无款,仅见于缠枝莲纹压手杯的篆书款;而宣德青花,胎体重,釉色白中泛青,釉层多布气泡,有桔皮棕眼,青

12、花浓淡相间,带有黑色斑点,造型丰富,尺寸大,纹饰画法笔道较粗,大多写有年款。名声显赫的宣德官窑青花,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以致思想观念。作为宫廷用瓷和精美的艺术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与当时制度的完备与技术的成熟有很大关系,作品一直被后人推崇。为青花工艺的典范,自明代成化朝开始到晚清民国均大量烧制,最为成功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清宫旧藏的宣德青花为蓝本,去精心烧造,造型、尺寸、纹饰都十分酷似原作,具有宣德青花的韵味,如康熙朝仿宣德青花仕女纹碗、缠枝花纹钵缸,折枝花果纹花口碗,缠枝花纹鱼篓尊,海水异兽纹高足杯;雍正朝仿宣德

13、青花竹石蕉叶纹玉壶春瓶、花果纹梅瓶、花卉纹书纹灯、团龙纹葵式洗、海水龙纹天球瓶、绶带耳葫芦瓶、牵牛花四方委角瓶;乾隆朝仿宣德青花锦纹盖罐、凤穿花纹罐、松竹梅人物纹盘、把莲盘、花果纹执壶等。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如不仔细对比辨别、观察分析,极易混淆。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永宣青花瓷器多达 800 余件,多数是传世品,这其中宣德青花占大多数,不仅是数量多,且品种齐全,制作精美,为了便于人们更全面地了解、熟悉宣德青花瓷器的时代特征,艺术特色,现从中挑选出 22 余件最为代表性的作品,简单地分析、介绍和赏析,以飨同好。1、宣德青花鱼藻纹盘(见图 1)。高 4.2,口径 19,足径 11.8 厘米。盘口

14、微撇,浅腹,圈足,足内青花双圈“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里外以青花为饰,内口沿绘海水纹一周,盘心绘莲花三组,花下一尾游鱼正觅食于水草之中,花上一尾游鱼在高高地跃起,外腹绘有青、白、鲤、鳜四鱼在莲塘水藻中游动。画面用色有深浅、浓淡的变化,游鱼各显其态,生动自然,宣德朝与此器相同的纹饰还有蓝地白花鱼藻纹盘也十分名贵。2、宣德青花松竹梅纹盘(见图 2 )。高 6,口径 31.6,足径 22.5 厘米。盘敞口,弧腹,浅圈足,足内细砂底无釉。里外以青花为饰,里口沿绘回纹,里外壁分绘缠枝花十二朵,里心绘折枝松竹梅纹,俗称“岁寒三友”图。外口沿绘卷草纹一周。 此盘胎体薄厚适中,盘心坦平,造型十分规整,没有

15、变形,为宣德朝典型盘式。松竹梅是明清瓷器中常见的装饰题材,官、民窑广泛使用,表现手法多样,既有用于器物的主题纹饰,也有辅助纹饰。这件松竹梅纹盘,画风硬朗明快,布局疏密得当,反映了当时工匠们深厚的艺术功力,是宣德青花的精细作品。此盘在清代康、雍、乾各朝均有仿烧,但多书本朝官款。3、宣德青花折枝花纹合碗。高 7.5、口径 17.4、足径 9.6 厘米。碗口微撇,浅壁,壁下部有两道凸起弦纹,折底,圈足,里心有青花双圈“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通体以青花为饰,外壁绘有折枝花六组,近足处绘蕉叶纹一周。此碗原应有圆顶盖,加盖后与碗体上下相合,故名“合碗”,是宣德朝特有的器皿。此器还有画云龙纹、莲托八宝、

16、缠枝莲纹等,除了青花外,还有少量的青花红彩、青花釉里红等品种,多为双圈六字楷书款。合碗在清代雍正年间有仿烧。4、宣德青花庭园仕女图碗。高 7.8 口径 18.7 足径 7.7 厘米。碗敞口, 口以下渐收,圈足,足内青花双圈“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通体以青花为饰,外壁满绘庭园仕女图,四个贵族仕女及小童,分为两组,一组两仕女坐于亭内,亭外有一小童拾于台阶;另外一组两仕女立于栏前,人物安然自得,似在私语。亭外一长尾凤鸟栖于竹林上,一条鲤鱼张口吐水在池塘内嬉戏,空中绘有朵朵浮云。画面意境幽雅,突出人物神态的描绘,形象准确、生动传神,为我们研究明代早期贵族妇女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是宣德青花的精品。5、宣德青花折枝花果纹大碗。高 11.2、口径 28.9、足径 10.1 厘米。碗敞口,宽口沿,沿下有青花双圈“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浅腹,圈足,通体以青花为饰,近底处绘莲瓣纹一周,足墙绘朵花纹,腹部主题图案绘六组折枝花果纹,分别是折枝石榴、桃、枇杷、葡萄、柿子等。 此碗胎体厚重,青花浓重艳丽,釉面亮青,有桔皮纹。画面纹饰吉祥,象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