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全本答案 091209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622004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全本答案 091209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必修3全本答案 091209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必修3全本答案 091209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必修3全本答案 091209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必修3全本答案 091209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3全本答案 09120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全本答案 091209(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标答案必修三第 1 页 共 13 页3-13-1 植物的激素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 【2009【2009 年新课标考题年新课标考题】 一选择题 1A2A3A4D5C6A7B 二非选择题 1 (1)生长受抑制 生长 生长 生长受抑制 (2)顶芽生长抑制侧芽的生长 (3)琼脂块对侧芽生长没有影响 (4)对侧芽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生长素 (5)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处积累较多,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使侧 芽生长受到抑制 2 (1)分裂间 DNA 复制 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生长旺盛 降低 (3)抑制 B 点 赤霉素降低了细胞壁上 Ca2+的浓度 3 (1)细胞的组成成分 调节生命活动

2、营养液中无机盐的组成和比例(营养 液配方) 选择(2)主动运输 根变黑(烂根) 根进行无氧呼吸,细胞 内积累酒精(3)增大光照强度(增加 CO2浓度) CO2浓度 遮光(遮阴) 红(蓝紫) (4)将生长状态相同的番茄平均分成若干组;配制对应组数的系列浓 度梯度的 2,4-D 溶液;分别用不同浓度的 2,4-D 溶液处理对应组的番茄花蕾; 统计分析不同处理组的番茄坐果率,确定最适施用浓度。 4(2)用蒸馏水稀释乙烯利溶液,配置成 4 种浓度(要求在 0100mgL-1、100200mgL-1、200300mgL-1三个区间各至少取一种浓度) 。(3)取等量上述各浓度乙烯利溶液,用喷壶分别喷洒各组

3、黄瓜幼苗一次。 (4)各组雌花数(或各组每株平均雌花数) 实验结果预测:如配置的浓度为 0、50、150、250mgL-1,折线图为(要求在横坐标上注明上述(2)配置的浓度) 【2008【2008 年新课标考题年新课标考题】 一选择题 1A2B3C 二非选择题 1 (1)这是因为通风不良,香蕉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2)催熟的香蕉由绿变黄 果肉 中的叶绿素逐渐被分解后不再合成,叶黄素相对增多,所以,第二条黄色的色素带逐 渐加宽,第三、第四条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的色素带逐渐变窄。 (3)C 它由淀粉转变 而来 淀粉在酶的催化下转变成可溶性糖。 2 (1)蒸馏水 赤霉素溶液 高度(2)A 组(对

4、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小于 B 组目标答案必修三第 2 页 共 13 页(实验组)植株平均高度(3)有影响 因为每组实验材料的数量过少(或样本数过 少) ,代表性差。 (4)赤霉素有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的作用。用赤霉素处理植株后, 可以显著增加植株的高度,据此可以验证该大豆品种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 【2007【2007 年新课标考题年新课标考题】 一选择题 1A2B3A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C2D3B4A5B6D7A8C9A10B 11C12B13D14C15A16B17D18C19C20A 21D 二非选择题 1 (1)浅 淀粉 (2)深 还原糖 (3)加快 加快 2X

5、淀粉酶/淀粉X同上或如选淀粉酶为测定物,则应为 C 和 D 如选淀粉为测定物,则应为 A 和 B 3 (1)光并未影响生长素的分解和生长素的向下运输(2)胚芽鞘被玻璃片分隔成两半, 不影响生长素向下运输和琼脂块中收集的生长素数量(3)单侧光照射促使生长素向背 光侧转移(4)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而不是向光侧的生长素 被分解 4在该同学使用的两种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的基础上,分别在低于低浓度和高于高浓度的 范围的增加一系列的浓度梯度以及在两浓度之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取消蒸 馏水的对照组。原因是生长素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可以促进扦插生根,浓度过高或过低 都不能起到促进作用。 5

6、 (1)正在进行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 组织分化 实验步骤Y淀粉酶/淀粉X同上目标答案必修三第 3 页 共 13 页涂抹14C 标记氨基酸溶液涂抹蒸馏水 涂抹14C 标记氨基酸溶液涂抹细胞分裂素溶液 a 组 b 组第二步:将叶片均分为两组,编号为 a、b。 第三步:在 a 组叶片右半叶某一部位涂抹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在 b 组叶片的相 应部位涂抹等量的蒸馏水。 第四步:在相同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检测 a 组叶片涂抹细胞分裂素部位和 b 组涂抹 蒸馏水部位的放射性强度。 实验结果:a 组叶片涂抹细胞分裂素部位的放射性强度高于 b 组叶片涂抹蒸馏水部位的放 射性强度。 6实验一结论:胚根向重力

7、(下)生长与(根冠部位的)Ca 2+ 有关。 实验二 (2)实验步骤: 第二步:将培养皿均分成两组,编号为 A 组、B 组。 第三步:在 A 组的胚根上方放一个空白琼脂块,在 B 组的胚根上方放一个含 Ca2+ 的琼脂块。 第四步:将胚根水平放置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胚根的生长方向。 (3)实验结果:当 A 组胚根仍在水平生长时,B 组胚根已弯曲向上生长。 (4)生长素对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生长素可促进生长,高浓度则抵制生长。对根来说,生长素的最适浓度低,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慢;远地侧的生长素 浓度较低,生长快,因而胚根弯曲向下生长3-23-2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

8、调节 【2009【2009 年新课标考题年新课标考题】 一选择题 1B2B3B4C5C6B7C8D 二非选择题 1 (1)兴奋 (2)脊髓、脑干、小脑、大脑皮层(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4)破伤风抗毒血清(抗破伤风杆菌抗体、破伤风抗毒素) B 2(1)内分泌(分泌激素)(2)减少、减少 没有明显变化 物质乙(糖蛋白)被消化分解而失 去作用(3)受体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4)从零位向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再向相反的目标答案必修三第 4 页 共 13 页一侧偏转后回到零位 3神经递质 突触间隙 特异性受体 不能 由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 头处不能逆向传递 (3)能 兴奋从

9、 A 处传到神经元,再传到神经元,故在 C 处 能测到膜电位的变化 【2008【2008 年新课标考题年新课标考题】 一选择题 1C2C3B4D5A6B7C8D9D 二非选择题 (1)突触 突触后膜(2)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 反射 大脑皮层(3)内正外负 (4)兴奋 膜电位(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007【2007 年新课标考题年新课标考题】 一选择题 1A2D3C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1】1】 一选择题 1B2C3B4B5D6D7A8C9D10D 11B12B13D14C15A16A17B18A19C 二非选择题 1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碘 主动运输()增加 增加 神经和体液

10、 (激素) ()下降 (负)反馈 2蛙卵逐渐发育成熟 促性腺激素 雄蛙垂体悬浮液可促进蛙卵的成熟和排放 雄蛙垂体是也能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甲状腺 促甲状腺激素 3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下丘脑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性激素;反 馈 不能;鸟去除了性腺,失去了促性腺激素作用的器官,无法验证该激素的生理作 用 4 (二) (1)确定 1 只鼠为实验鼠,腹腔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另一只鼠为对照鼠,腹 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2)将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 1 号和 2 号,各加入等量的班氏糖 定性试剂。 (3)给药 1 小时后,对两只小白鼠采尿液,实验鼠尿液放入 1 号试管内, 对照鼠尿液放入 2

11、号试管内。 (4)将两支试管摇匀后,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内加热煮 沸,待冷却后,观察两支试管溶液颜色的变化。 (三)1 号试管中应该出现砖红沉淀,表明实验鼠尿液中有葡萄糖;2 号试管中仍为蓝色 溶液,表明对照鼠尿液中无葡萄糖。实验结论:实验鼠血糖升高,超过一定数值而出 现糖尿,是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所引起的。 5 (2)方法与步骤:将两组雄性成年大白鼠分别标号为甲组和乙组,并分别用给出的 仪器,测定与记录耗氧量和活动量每天用灌胃器给予甲组鼠灌胃甲状腺激素溶液, 给予乙组鼠灌胃等量的蒸馏水,饲养一定时间。测定与记录甲、乙组鼠耗氧量和活 动量 (3)结果预测与分析:未给甲状腺激素时,甲、

12、乙组鼠耗氧量和活动量相近。给甲组 鼠甲状腺激素后,其耗氧量和活动量均大于乙组鼠。结果表明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新目标答案必修三第 5 页 共 13 页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使动物的耗氧量和 活动量增加。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2】2】 一选择题 1D2B3B4A5D6A7D8B9A10A 11C12D13B14B15A16D17D18C19D20A 21B22C 二非选择题 1 (1)不属于 (2)不能 (3)用 a 刺激神经,在 c 处不能记录到电位 用 b 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 用 a 刺激神经,在 c 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 用 b 刺激骨骼肌,骨

13、骼肌收缩 2 (1)、 、 (2)局部 刺激 (3)左肌肉和右肌肉 3(1)电信号或生物电 (2)轴突末端 突触间隙 兴奋或抑制 (3)肌细胞不能收 缩或持续舒张 (4)躯体运动神经 (5)饲喂含雄性激素的饲料后恢复公鸡的第二 性征和求偶行为 4 (1)神经中枢;(2)精细复杂;(3)倒置;(4)中央前回;交叉(或对侧) 。 5(1)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 (2)右后肢(或双腿后肢)收缩,除去沾有硫酸的小纸片 (3)上述现象不出现(后肢不收缩) 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任何一个环 节被破坏,反射就不能完成 (4)突触 6 (1)神经 体液(答激素也对) (2)B D A 7 (1)A 静息 C

14、 动作 (2)通透 钠 内 B (3)D 8 (1)A (2)C(3)收缩 无反应 3 33 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009【2009 年新课标考题年新课标考题】 一选择题 1D2B3A4C5A6A7B8A9B 二非选择题 1 (1)T B(2)可以分泌抗体而不能 mRNA 合成蛋白质(3)核糖体内质网 高尔基体细胞膜胞外(4)将抗原传递给 病菌(抗原)直接刺激 2 (三)患 GDM(四) (1)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2)如果服糖时间不控制而随意延 长,则会影响测定结果,且如果血糖浓度在短时间内上升不够高,则不能了解受检者 血糖调节的最大能力。 (3)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同时胰 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减少,从而使血糖降至正常水平。 3 (1)第二次免疫反应 (2)吞噬 抗原 T 淋巴细胞 浆细胞(或效应 B 细 胞) 记忆细胞 两种病原体的抗原不同 4(1)传入神经 甲状腺激素(或肾上腺素) 汗液蒸发(2)非特异性 抗体和效 应 T 细胞 5.(1)静息 0mv 内(2)轴突末梢(3)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体温调节中枢 甲状腺激素 骨骼肌收缩 皮肤毛细管舒张目标答案必修三第 6 页 共 13 页【2008【2008 年新课标考题年新课标考题】 一选择题 1B2D3D4B5D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