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演变简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615381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0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主演变简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民主演变简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民主演变简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民主演变简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民主演变简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主演变简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主演变简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主演变简史王绍光在希腊语中,民主一词由两部分组成,demos 是指公民, cracy 是指一种治理方式。两者联在一起, democracy 民主意味着由人民治理的制度,或更准确地说,由所有公民参与决策的制度。从斯巴达和雅典算起,民主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但至少在头2300年,民主并不是个褒义词。 只是到了 19世纪,民主才逐渐开始被广泛接受。 民主真正获得不可争辩的正面评价,实际上是20世纪以后的事。在民主还没有得到普遍认同时, 民主前面很少有修饰词。 而随着对民主褒奖的增加,民主前面的修饰词也越来越多,如代议民主、自由民主、多元民主、宪政民主等等,不一而足。这些修饰词都很悦耳,但显然不是

2、可有可无;否则,干吗多此一举?不过对这些修饰词要多加小心。 如果有人向你推销钻石, 但在钻石前加上一串花里胡哨的修饰词, 你会不会怀疑他是拿人工钻石蒙你?民主比钻石重要得多。如果你真喜欢民主, 恐怕应对“民主”前面的修饰词有所警觉,看加上修饰词的民主是否变了味。(一)要搞清楚为什么有人喜欢在民主前面加修饰词,还得从民主为什么在两千多年里招人憎恶说起。在雅典时期, 民主是个带侮辱性的字眼。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曾按参与治理的人数多寡对各类政体进行分类,他们都把民主看作是最糟糕或接近最糟糕的政体。民主之所以糟糕,是因为“多数的统治”意味着“穷人的统治”。柏拉图认为, “真”和“善”这些人类的优秀品质

3、并不是来源于多数人,而是来源于一小部分天资聪慧的饱学之士。强调公民平等则无异于摧残人类的优秀品质。因此,民主必然是一种腐败的制度。亚里士多德不否认多数人的统治可能干好事,但他依然惧怕民主,因为在他看来,民主制度可能导致穷人干坏事,如不尊重财产权, 甚至发动骚乱 (如最近发生在德国、法国的大规模骚乱) 。古希腊的多数思想家都同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民主的判断。其实,雅典真正的穷人根本不能享受民主权利。在那个小小的城邦里,公民不过三、四万人,而被排斥在民主过程之外的奴隶、 外邦人和妇女也达到五位数。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穷人”,按当时的标准恐怕应该属于中产阶级。中世纪的意大利出现了一些城邦共

4、和国,但它们从未把自己称为“民主”。开始这是因为“民主”一词失传已久。不过到13世纪中叶,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译成了拉丁文后, 人们仍然对“民主”避之唯恐不及,因为“民主”在亚里士多德的分类中属于“旨在维护穷人利益而非公共利益的政体形式”。城邦共和国的支持者托马斯阿奎那的评论可谓一言中的:“民主就是一种平民政体, 其中民众仅仅靠着人多势众便压榨富人,结果使全体人民都变成了暴君”。进入近代, 17世纪的平等派开始要求政治平等。回头看来, 他们可以说是民主运动的先驱。 但他们从未公开要求过民主,对普选权毫无兴趣。 他们要求的不过是将选票当作特权赋予那些经济上独立的成年男性户主。其它男人,尤其是靠工资

5、过活的工人和靠救济度日的贫民则被排除在选举权之外。18世纪的启蒙派也大都敌视民主。 用伏尔泰的话说, 启蒙之所以必要正是因为大多数男人愚昧无知, 女人更是不可救药, 真正受到理性光辉照耀的人只是凤毛麟角。洛克在日记中写道, 由于大多数人类沉迷于激情和迷信,人类的未来不能由多数人掌握,只能由开明者掌握。康德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民主是种不合理的政治制度(illegitimate form of government ) ,因为它不是建筑在理性的基础上,而是建筑在多数的随意性(caprice)上。弥尔顿则更直截了当,他认为必须由少数开明者强迫多数人接受自由;不然的话,多数人可能出于卑劣的动机迫使少数

6、人成为奴隶。现在,人们一般把法国革命看作现代民主的起源,但“民主”这个词当时并不常用。写在法国革命旗帜上的是“自由、平等、博爱”。法国大革命后,有产者对民众的能量仍心有余悸, 于是一时间民主被当作了财产掠夺、暴民政治、 红色恐怖的代名词。潮流所至,搞得民主这个词在美国用语中一度销声匿迹,直到1826年杰克逊建立民主党后,它才重见天日。曾担任过一年法国首相的历史学家基佐在1837年谈到了他对民主的担忧:“民主, 是多数下层人反对少数上层人的旗帜。这面旗帜有时是为了争取最合理的权利而举起, 有时却是为了满足最残暴, 最邪恶的激情而举起; 它有时指向最不公正的篡权者, 有时却把矛头对准最合法的权威。

7、”当时主流社会对民主的畏惧由此可见一斑。可以说,从古希腊到 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的 2000年时间里,西方社会上层精英一直把民主看作洪水猛兽。 有产者担心, 一旦允许大众参与政治, 穷人势必会利用手中的权力要求剥夺富人的财产,然后挥霍一空。 为了保卫自己的财产不受侵犯,有产者竭尽全力阻止民主的出现。有意思的是, 在典籍充斥着对民主诅咒的时候, “民主“一词前面很少出现修饰词。(二)十九世纪三、 四十年代, 英国出现以争取男性普选权为主要诉求的宪章运动。18481849年间,法国、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匈牙利相继爆发民众广泛参与的革命。虽然这些运动都以失败告终, 但它们大大震动了欧洲的精英阶层

8、。此后这些阶层中的一部分人开始意识到民主潮流难以阻挡,托克维尔和穆勒便是其代表人物。在这种背景下, 谈民主的人多起来, 民主变革也接踵而至。 穆勒的一句评语十分精到:“尽管知识阶级中没有喜欢它,民主还是不期而至”。 当然有产者对民主怀有更大的戒心。 他们迫于形势不得不面对民主潮流且战且退。但他们对自己的底线是十分清楚的, 这就是要尽可能地维护私有产权。用在民主前加修饰词的方法来阉割民主、驯化民主是他们的对抗民主的主要策略。限于篇幅,这里仅讨论四种被修饰的民主概念。代议民主(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议会民主( parliamentary democracy )是英国

9、人的发现, 其实质是以代议民主取代参与民主(participatory democracy),用少数来取代多数。在有产者看来, 如果民主任由广大民众直接参与,它便很难驾驭。 一旦换成竞选代表,民主就驯服多了。古代民主,不管是雅典还是意大利城邦共和国,选举采用的都是抽签制,每个人当选的机会完全是随机的、均等的。竞选则是拼资源、拼形象、拼口才、拼演技,有利于经济和知识精英分子入围,把穷人、愚人破除在外。有人以为, 政体规模扩大是采取间接代议民主的唯一原因。其实不然, 潘恩就说过,既使是在小范围,代议民主也比直接民主更好。他相信,如果雅典采用代议制,一定比实行直接民主运作得更好。议会制度不仅是代议性

10、质,而且往往还与其它东西搀杂在一起。对有产者来说,既使民众不直接参与决策, 而是选举代表制订政策, 还是有危及他们产权的可能性。为了防止民选代表胡来,他们发展出一套平衡理论,说民主制、贵族制、君主制各有利弊,最好的政治制度是将三者混合在一起的制度。据说,如果一个制度只要民主的成分,它很容易酿成骚乱,出现无政府状态。只有加上贵族制特有的智能和君主制特有的秩序,民主制的优点才能得到发扬, 其弱点才能得以克服。英国第一任财政大臣、辉格党领袖罗伯特沃尔波尔(16761745)的说得很清楚,“君主、贵族和民主三种政府形式混合搀杂在一起可以带来三者各自的长处,同时避免三者潜在的危险”。其潜台词是,纯粹的民

11、主是最可怕的政体。的确,英国的代议制是典型的混合政体:国王是君主制的象征, 由世袭贵族和委任的各界名流组成的上院是贵族制的象征,经选举产生的下院是民主制的象征。前两者都是为了给鲁莽的民主激情套上辔头。很多英国政论家相信, 如果不保留君主制和贵族制的成分,英国的议会民主就难以运作。美国的代议制最初也是一种混合制。原因很简单, 当时那些积极参与建国的精英们要建立的并不是一个由人民直接参与治理的民主制度,而是一个由人民选举产生的共和体制。在今天看来, 这两者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但在当时, 美国的国父们却很了解这两者完全不是一码事。 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国父”中很少有人希望人家把他们叫做民主分子。现在很

12、多人把杰弗逊祭为美国民主的奠基人,但他本人从未在其出版物中或公众场合自称民主派。只有他的政敌才讥讽他为民主派。麦迪逊在联邦党人文集 第63篇中说得更露骨, 他认为未来的美国政府应该与古代民主不同, “完全排除以整体身份存在的人民,以免它染指政府事务”。 既然无意让人民直接参与政治, 在建立由选民选举产生的众议院的同时,还必须附加一些类似君主制和贵族制的机制。于是便出现了由选举团小圈子推选的总统,由间接选举产生的参议院,以及不经选举产生的终身法官。不少人以为,两院制、三权分立是民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实,这种设计的本意正是为了限制民主。 查尔斯比尔德在 美国宪法的经济解释 一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

13、: “这种制度的经济意义在于, 有产精英阶层得以凭借其资源和知识的优势,在必要时获得有利的立法,而不受国会内多数的控制。”自由民主(Liberal democracy) 现在人们听“自由民主”听多了、听顺了耳,往往以为“自由”与“民主”两者互为前提,不可分割。其实在很长时间里,这两者不仅被认为是不同的,而且被认为是相互对立的。古典自由主义者在反抗君权、 神权和封建贵族体制方面的确不遗余力,但他们争取的更多的是新兴资产阶级参与政治的权利,而不是真正的普选权。 自由是好东西,不过自由主义者未必有兴趣争取所有人平等享有自由的权利,并把民主当作自由的敌人。贡斯当( 17671830)是十九世纪早期法国

14、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便把“无限的人民主权”看作一种邪恶。有人把边信(17481832)誉为“英国大众民主的理论奠基人”,但他主张将选举权限制为受过教育的男性成年人。比他稍晚一点的托克维尔(18051859)敏感地意识到,伴随经济繁荣、教育普及程度扩大、 交通和通讯速度加快、 以及人口流动性提高, 民主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他因此曾劝说保守派接受逐步扩大的选举权,不过他的理由是,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设法影响民主未来的走向。在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自由与民主的矛盾成为其中心议题。他相信,大众中蕴藏着一种危险的文化倾向, 直接威胁个人自由。 正是托克维尔发明了“多数暴政”这个被后世自由主义者念念不忘

15、的字眼。活跃于十九世纪中叶的穆勒(18061873)也感到了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民主风潮,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把民主看成一个好的政治制度。宪章运动带来的骚乱和托克维尔关于“多数暴政”的论述使他对可能出现的工人阶级统治心藏戒心。为了避免所谓“假民主”, 他提出一套措施限制工人阶级的影响,包括赋予知识阶级多于一票的权利。与穆勒几乎同时的小说家福楼拜(18211880)对民众也十分恐惧,他说得有点赤裸裸,“今后的剥夺个人自由的将不是专制君主,而是民众”。自由主义者对民众的恐慌, 再加上保守派对民众的敌视使得享受选举权的人在很长时期里局限于少数经济和知识精英。财产资格、识字程度和其它种种限制把占人口

16、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排除在选举大门之外。有产者最关心的是自己的财产权,所以他们最害怕的就是无产者或少产者能参与重大政治决策。法国革命够激烈了,但涉及到财产问题,其领导人的立场是相当清楚的。人权宣言和 1791年宪法的执笔者西哀士倾向于将选举权限于纳税者,把所谓家仆、流浪者、乞丐、妇女统统排斥在外。当时法国有 2700万人口, 1791年只有 400万男性公民享有选举权。1793年的激进宪法把选举权扩大到所有男性公民,但从没有付诸实施。1795年宪法倒退,恢复财产权为基础的选举权, 并更加严格, 仅限于少数相对富有的资产者和纳税人,结果选民下降到 10万人左右。1848年二月革命以后,在工人阶级的压力下,第二共和国实行普选制。但1850年5月,制宪议会为防止工人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执政,取消普选权。直到第三共和国时期,法国才确立了男子普选权。法国妇女得到选举权已是1944年的事了。1688年光荣革命后 200年, 英国始终是少数上层精英专政。 1832年议会改革以前,有选举权的公民只占总人口的3.1% 。 经过改革,选民人数也只占总人口的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