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oo年度福建省科技成果公报(第四期)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578798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ooo年度福建省科技成果公报(第四期)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二ooo年度福建省科技成果公报(第四期)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二ooo年度福建省科技成果公报(第四期)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二ooo年度福建省科技成果公报(第四期)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二ooo年度福建省科技成果公报(第四期)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ooo年度福建省科技成果公报(第四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ooo年度福建省科技成果公报(第四期)(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二 OOOOOO 年度福建省科技成果公报年度福建省科技成果公报( (第四期第四期) ) 90 钇玻璃微球内放射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观察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01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要完成人员:黄长玉、黄建富、杨维竹、陈燕凌、陈为民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肝癌是省常见多发病,已占恶性肿瘤死亡第三位,而且多数病人就诊时已是中晚期,治疗非常困难。如何治疗这些病人,探讨新的有效治疗方法,提高疗效,已万亩当前临床研究工作迫切任务,本研究通过临床随机分组方法,探讨 90 钇(90Y)玻璃微球对中晚期肝癌的内放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90Y 玻璃微球内放射治疗

2、对中晚期肝癌疗效不敏感或多次化疗后产生抗药性的患者,将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其经济社会效益明显肝癌患者发病年龄青,多在 40 岁左右,对家庭,社会都是非常重要。反义核酸逆转人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耐药性的实验研究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02完成单位:福建省血液病研究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要完成人员:陈颖、陈志哲、卓光生、胡建达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本研究应用反义技术,在 mRNA 水平探讨针对 Mdr1 基因的硫代磷酸脱氧寡核苷酸对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耐药性的逆转。与其它逆转剂相比,反义核酸更具特异性。通过细胞、蛋白、RNA 三个不同水平的四个技术指标

3、证实,反义核酸能下调 Mdr1 基因,阻断其蛋白表达,从而有效逆转耐药细胞株的耐药性。为白血病基因治疗提供反义技术的实验研究基础。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切割 bcr/ab1 核酶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及其对 K562 细胞的影响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03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省血液病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员:吴勇、陈元仲、胡建达、梁敏、杨月玲、吕联煌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本研究将合成针对 bcr/ab1 融合基因黑心录本 b3a2 断裂点“锤头状”核酶的 cDNA 序列定向克隆于逆转录病毒载体内,通过脂质体介导的 DNA 转染法,将核酶基因导入 K5

4、62 细胞,并通过克隆分析法、流式细胞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DNA 电泳及电镜观察等方法检测核酶对 K562 细胞的影响。结果发现核酶基因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 K562 细胞可成功表达,并使 K562 细胞 bcr/ab1 mRNA 及 P210 蛋白表达水平下降,抑制 K562 细胞增殖,同时诱导 K562 细胞发生凋亡。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bcr/ab1 融合基因在 CML 发病中的作用,并为 CML 基因治疗及自体骨髓移植的骨髓净化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该研究成果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定量脑电图频谱分析系列研究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04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要完

5、成人员:郑安、黄华品、叶钦勇、刘楠、庄晓芸、江芳、肖迎春、张健、周宜灿、车春晖、林豫生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本课题对 209 例健康人,33 例急性脑梗塞,43 例脑炎,42 例老年期痴呆患者进行定量脑电图频谱分析,以探讨不同年龄组健康人和不同病理状态下脑电图频谱的变化特征及其临床诊断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定量脑电图频谱分析可以反映人脑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变化,表现为 20 岁前处于大脑发育的活跃期脑电图变化较明显,20 岁以后相对较稳定。2,定量脑电图中的主频在健康人中是一个稳定的指标,病理状态下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可作为临床诊断指标,3,相对功率值是一个稳定的诊断

6、指标可以反映出大脑功能的变化。本课题为定量脑电图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用经验。广泛性下肢动脉闭塞症诊治的临床研究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05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要完成人员:陈幸生、林挺、陈大良、官云彪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广泛性下肢动脉闭塞症由于缺乏良好流出道,治疗困难,多以截住肢告终。本研究对经影像检查确诊为广泛性动脉闭塞的 20 条患肢行静脉动脉化治疗。疗效理想。其原理:在闭塞动脉近侧,建立动静脉转流。这样进入静脉的动脉血使其远侧瓣膜关闭不全。数周内动脉血可循静脉向末端灌住。另一方面血液可经转流口近侧静脉回流,避免了肢体剧烈肿帐,坏

7、死。3 个月后,将转流口近侧静脉结扎,动脉血则单向循静脉向远端灌住,替代了动脉的作用。该手术关键在于同时解决了缺血肢体的供血与血液回流问题。由于动脉闭塞症发病率不断增高,本手术应用可获良好社会与经济效益。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的临床研究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06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要完成人员:黄鹤光、陈大良、殷凤峙、池畔、陈燕昌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首先将个体化治疗和延期手术的优点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能使一部分胰腺坏殊死伴轻度感染病例通过非手术治愈,首次提出较大剂量使用生长抑素的优点。积极综合的非手术能控制部颁症状稳定内环

8、境,进一步发送全身情况为手术创造更好条件。延期手术可减少不必要手术干预减少手术次数,提出密切动态观察感染能否控制的重要性。具体提出了综合非手术治疗的内容并加以创新,进一步改进腹腔灌洗技术。羟乙基淀粉及持续低流量灌注对心肺器官保存作用的实验研究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07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要完成人员:邱罕凡、廖崇先、陈道中、黄雪珊、吴锡阶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本研究改进国外学者的兔心肺异位移植模型;应用羟乙基淀偻保存心肺器官,测定移植后的供体心肺功能,证实羟乙基淀粉能改善移植物的心肺功能,并探讨了羟乙基淀粉对心肺保存的作用机制;首先将持续低流量灌注

9、技术用于肺脏保存及心肺联合保存,通过测定保存后的肺功能及移植后的供体心肺功能,发现在肺脏保存及心肺联合保存中持续低流量灌注技术优于单纯低温静置保存法。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心肺器官保存技术,并取得良好效果;这一技术成本低、技术独特且简单实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丙肝病毒 RNA 序列的研究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08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省肝胆外科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员:殷凤峙、陈碧芬、许春森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应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的 RNA 序列,以探讨肝胆管癌的发生与 HCV 的关系。实验结果发现 85%的标

10、本中显示有 HCARNA5NT 片段存在,说明除肝细胞癌外,胆管癌细胞中亦有HCVRNA,且有很高的感染率,这对阐明胆管癌的发病机理及指导临床对该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阴囊急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09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要完成人员:薛恩生、林礼务、俞丽云、叶真、何以敉、高上达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一组正常阴囊内容物解剖结构及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在此基础上,系列研究了阴囊内急症(包括急性睾丸附睾炎、睾丸扭转、外伤等)的声像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根据这些疾病病理解剖、病理生理的变化,提出了这些疾病各自的彩

11、色多普勒超声的特征性表现。经手术病理结果及临床其他检查结果证实,本研究超声诊断符合率达 90%以上。已成为临床泌尿外科诊断治疗阴囊急症的主要手段。共发表相关研究论著 6 篇,有关内容为国内首次报道,属国际先进水平。本项目被卫生部批准为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已举办二期学习班,向全国推广。复杂性高难度胆管狭窄的外科治疗(系列研究)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10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协和医院主要完成人员:黄建富、黄长玉、沈娟、陈燕凌、章卫国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本系列研究探索出适用于各种复杂性高难度胆管狭窄的个体化外科治疗方法,创造性地开展了各种类型术式:(一)右肝叶切

12、除Lon gmi re 术式及肝内外胆管双口空肠 Y 吻合术。 (二)利用自体组织(带蒂胆囊壁片或带蒂肝圆韧带的脐静脉瓣)修复胆管狭窄。 (三)肝胆管盆人工乳头间置空肠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 (四)高位切开胆管,直视下以电刀切开肝尾叶胆管狭窄行扩张成形术。减少了结石的残留率、复发率及再手术率,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对于我省这样一个肝胆管结石高发地区,本系列研究成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皮下埋泵选择性肺动脉灌注治疗肺癌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11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要完成人员:林若柏、杨维竹、江娜、林培裘、陈椿、康明强、郑炜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

13、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本课题研究应用皮下埋入药物办理注装置(微泵) 、选择性肺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物的方法对晚期肺癌进行治疗。研究插管、埋泵、药物灌注和药物组配等,以及该方法的疗效和可能产生的并发症的防治等。为不能手术的晚期肺癌患者探索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手段。该方法通过一次放射介入插管、永久性埋泵和经常性的注药,具有不必剖胸手术就可以长期、反复地通过化疗泵行为表现肿瘤灌注化疗的特点;无体外带管,病人生活方便;不必反复插管,病人生活方便;不必反复插管,再治疗方便。本方法比现有的肺癌其他介入治疗手段更方便,是一种首创的、全新的、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病人乐于接受,值得推广。小鼠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 D

14、NA 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12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要完成人员:赵文新、王川、杨映红、林礼务、杨发端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原发性肝癌在我国东南沿海多见,环境因素如黄曲霉素污染对发病起重要作用。这项工作长期与Nebert 教授合作,集中研究黄曲霉素在体内减毒过程与促癌过程生化机理。为了证实这种理论进行了一系列动物肝癌前病变的探讨。证实肝癌前病变通常采用常规病理 H.E 切片观察细胞病变外,还采用先进手段如检测细胞 DNA 含量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多种基因(P16、mm23、bFGF 等)表达,其结果一致。证实这种方法比 H.E

15、法客观,提高实验肝癌癌前病变动物模型成功可靠性论证的手段。胃癌术后胃镜随诊的临床意义(附 986 报告)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13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要完成人员:陈红绉、张祥福、卢辉山、黄昌明、王南珍、郑兰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本研究通过 987 例胃癌术后进行胃镜随诊检查发现残胃和吻合口非癌性病变:残胃排空功能性障碍12 例,胃管、砖坯胶营养管滞留 9 例,吻合口周围炎 187 例,吻合口周围异物;缝线残留 91 例、金属钉外露 4 例,吻合口周围糜烂、溃疡分别 51 例及 22 例,吻合口狭窄 11 例。以上经胃镜介入治愈,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

16、量。发现癌性病灶共 88 例,其中残胃癌 9 例。其中 27 例获再手术,20 例二次切除,3 年生存为 35%,比同期首次手术后 3 年生存率 42.7%稍低。无再次手术或二次切除者 95.5%均 6 个月内死亡。因此胃癌术后有症状者应定期胃镜随诊,对提高胃癌术后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热诱导人肺癌细胞凋亡的实验及温盐水灌注胸腔治疗肺癌胸水的临床应用研究省级成果登记号:2000314完成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要完成人员:康明强、周仑、陈志哲、谢建武、林培裘、林若柏、陈椿、郑炜组织评审单位:福建省卫生厅 推荐部门:福建省卫生厅本项目兼顾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实验研究发现细胞凋亡是温热杀伤肺癌细胞的重要方式,43热诱导是激发肺癌细胞凋亡的有效手段,发展了肺癌热疗的生化学机制。在临床上,采用 43温盐水循环灌注胸腔 60 分钟治疗肺癌胸水,有效率达 100%,无毒副作用,为肺癌胸水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新途径,并提出癌性胸水新的治疗机制。该项目理论上有新见解,疗法首创,该项目理论上有新见解,疗法首创,并在临床实践中体现出显著的实用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