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三模语文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578327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三模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三模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三模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三模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三模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三模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三模语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三模 第 1 页 共 8 页2012 年九 年 级第三 次模拟 检测语 文 试 卷 2012.6(友情提示友情提示:考试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20 分,请看清题目认真作答)第二部分题号第一部分一二三四第三部分总分得分得分评卷人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15 题 23 分)1.下列各项中字词的音、形、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荣膺(yng) 通宵达旦鳞次栉比(整齐地排列) B庇护(p)妙手回春 直抒胸臆(内心) C慰藉(ji) 周到如砥 越俎代庖(厨师) D簇新(c) 重峦叠嶂有例可援(帮助)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A能否驾驭自己的愤怒是一个人

2、克服自身情绪障碍的最佳体现。 B在人生的旅程中,痛苦与欢乐是几乎与生俱来的。 C近日“微基金”将面向全球华人网友募集爱心善款,用于解决西部地区特别是贵州 农村学校的“小餐桌”、 “小床铺” 。 D忙,有利于创造生活;闲,有利于调剂生活。生活需要调剂,调剂生活有利于创 造生活。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2 分) A 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B按照表现形式的不同,戏剧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等。 C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他的创作以小说见长,比如背影 、 春 ,皆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D 威尼斯商人作者是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

3、。4.按诗文原句填空。 (7 分) ,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朱自清春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李煜相见欢 )登斯楼也,则有 ,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孟子鱼我所欲也 )九年级语文三模 第 2 页 共 8 页在我国古代,很多文人骚客虽然身处逆境,却乐观豁达,在他们的诗文中表现出博大的胸怀,如“ , 。 ” 5.综合性学习。 (10 分) 某班开展语文专题活动走近文学大师 ,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寻找大师,景仰魅力活动一:寻找大师,景仰魅力 文学天空,群星璀璨,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文学大师呢

4、?同学们认为“文学大师” 必须是在文学领域有突出成就、为大家所公认,且德高望重的作家,必须具有伟大的 作品和深邃的思想。 请你说出下面四位大师分别是谁,并仿照示例从中选择一位进行介绍,说说选中 他们为“文学大师”的理由。 (7 分)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四位大师分别是: (4 分)示例:示例:屈原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和伟大的政 治家。创造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审美意象。代表作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 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3 分)我选择 入选理由: 活动二:模仿大师,提高水平活动二:模仿大师,提高水平 在读书活动启动仪式上,主持人引用了莎士比亚的一段话: “书籍

5、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 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这段话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大家都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读书的感受。现在请你以“阅读”为对象,就莎士比亚的这一段话进行仿写。 (3 分)答: 第二部分 阅读(620 题 47 分)得分评卷人 一、阅读天净沙秋思,回答后面的问题。(5 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6.“枯藤” 、 “昏鸦” 、 “西风” 、 “瘦马” 、 “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2 分)九年级语文三模 第 3 页 共 8 页答: 7.“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

6、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3 分)答: 得分评卷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4 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

7、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此之谓也。 ”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 ”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注注 仆:对自己的谦称。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3 分) 曾益其所不能 曾: 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 可以免于患乎 以: 9.为乙文画线的句子加标点。 (3 分)夫 爵 高 者 人 妒 之 官 大 者 主 恶 之 禄 厚

8、 者 怨 归 之 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译文: 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译文: 11.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 (4 分)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答: 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九年级语文三模 第 4 页 共 8 页答: 得分评卷人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3 分)“东北望”怎能“射天狼” 环球军事2012 年 2 月上半月版刊登了一篇老火炮打出新风采的文章,写的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某炮兵团的事迹。该文开篇颇具气势:“东北望,射天狼。初冬 某演习场,沈阳军区某炮兵团

9、火炮怒吼,大地颤抖,炮弹拖曳烈焰扑向目标。观察所传回 的消息,全部命中目标。”遗憾的是,“东北望,射天狼”一句值得商榷,因为“东北望”断难 “射天狼”。 “天狼”即“天狼星”,属于“大犬座”,既是该星座的 星(在一个星座中最亮星称为 星,次亮星称为 星,依此类推),也是整个夜空中最亮的一颗恒星。 在中国传统星相文化当中,天狼星是主侵掠之兆的“恶星”。所以古人常以“天狼”比 喻残暴的侵略者,“射天狼”即“打击侵略者”。如屈原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 矢兮射天狼。”东汉王逸注:“天狼,星名,以喻贪残。”又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西北 望,射天狼。”陆游将至金陵先寄献刘留守:“江面水军飞海鹘

10、,帐前羽箭射天狼。” 老火炮打出新风采中的“东北望,射天狼”,正是化用了苏轼的“西北望,射天狼”。 作者之所以易“西北”为“东北”,或许是认为:苏轼词中的“天狼”指的是当时屡屡侵犯北宋 的西夏。而西夏国的地理位置,无论是相对于整个北宋,还是相对于身处密州(今山东诸 城)的苏轼,都位于西北方向,所以苏轼说“西北望,射天狼”。而老火炮打出新风采一文 写的是沈阳军区的部队,作者可能以为沈阳军区的防区在我国的东北,对该军区来说,可 能犯我国土的侵略者即“天狼”,主要来自东北方向。所以把“西北望”改成“东北望”,不仅 顺理成章,而且更加贴切。殊不知,这种想法恰恰犯了望文生义、主观臆断的错误。要讲清 这个

11、道理,就要了解天狼星的位置。 天狼星所在的大犬星座,中心位置在赤经 6 时 42.9 分,赤纬-1639,天狼星自然 也在这个区域内。通俗地讲,这个“赤道坐标”,意味着天狼星位置是在南半球。也就是说, 如果站在地球的北半球寻找天狼星,只能向南看,在北方无论如何是找不到的。 那么,既然天狼星在南边,“东北望,射天狼”固然不对,苏轼写“西北望,射天狼”岂 不是同样错误?其实不然,苏轼说“西北望,射天狼”并无不妥。 原来,屈原、苏轼、陆游等人用以“射天狼”的,并非人世间的普通弓箭,而是“弧矢”。 弧矢又叫“天弓”,是中国所称的“星官”之一,属于二十八宿的井宿。弧矢由九颗星组成, 其中四颗属于大犬星座

12、,五颗属于船尾星座。弧矢九星当中,八星相连如张弦之弓,一星 在外像待发之箭。箭头所向,正是天狼星。其位置,则在天狼星东南。宋史天文志:“弧 矢九星,在狼星东南,天弓也。”弧矢的得名,除了自身的形似,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它的西北方向有“天狼”这个“猎物”。或者说,“弧矢”就是专门用来“射天狼”的“天弓”。 明乎此,就会懂得,在地球上北半球,要用“弧矢”来“射天狼”,无论何人、何时、何 地,永远只能“西北望”。即便是在沈阳军区,也不能“东北望,射天狼”。12.本文的论点是: (2 分)九年级语文三模 第 5 页 共 8 页13.请概括出本文中指出的两种错误认识。 (4 分)答: 14.将第段画线的句子删掉可以吗?为什么?(3 分)答: 15.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4 分)答: 得分评卷人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5 分)满架秋风扁豆花 记不清是从哪天起,我回家,都要从一架扁豆花下过。 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