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中华民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75562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眼中的中华民族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眼中的中华民族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眼中的中华民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眼中的中华民族(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眼中的中华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有文字记载三千年有考古资料证明五千多年来不间断的文明。”仅此一条就足够说明太多太多。尽管中国在历史上也曾出现了异族或者异域文化入侵并统治了这一地区,但是很快就会被同化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总觉得中华文明是不可战胜的!在我看来,中华文明可以用几个关键字来形容: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个高傲的民族。就以 “ 中国 ” 的国名而论,中国人以自己的国度称为 “ 中央国家 ” ,其他均是围绕着“ 天朝 ”的蛮夷之邦。足见我中华民族之傲气! 清朝的 时候更是禁止除了天国的使者“传教士” 之外的外国人踏上中国的领土。这 种傲几乎存活在每个炎黄子孙的身上。将这种傲表现得淋漓

2、尽致的人应有尽有。 众人皆知文人 东晋诗人陶渊明(陶潜)怒吼: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 事乡里小人邪”;唐朝诗人李白高歌:“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 、 “ 安 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 ” ,频频向反动当 局和一切恶势力挥去他的“ 投枪” ,他那不为权势为国为民坚持真理的傲骨简直是 金石铸成的。 扬 中国人就是爱张扬。这点在日常生活中就随处可见。 比如, 中国人酷爱红色。 每逢喜事,中国的习俗就是弄得沸沸扬扬,吹喇叭,放鞭炮,唯恐人不知。而相 比之下的西方则比较收敛。婚礼上他们选择白色当背景,放着舒缓的教堂音乐, 没有张扬的意思。 中国

3、历史上也有过很多赫赫有名的张扬,其中郑和下西洋印象 最深。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 名士兵和船员组成的远航船队,访问了许多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 地区。规模之大足以媲美当时世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全部海军力量,技术的 先进更是让被访问的国家瞠目结舌。仔细想想,如果是单纯的访问何必这 样兴师动众,这次出行的目的中必定少不了一条:扬我国威!可见中国人 喜欢张扬这一特性已经根深蒂固。 善 这里所讲的善不是纯粹的善良,可以引申为无私、主动 中国人的献 身精神是世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西方人很注重个人的自由,而 中国人则将国家的强盛始终如一地放在最崇高的位置。在战

4、争中,中国人 的士兵总是视死如归。抗美援朝时,中国的士兵只要冲锋号一响,立刻就 翻山倒海,视死如归的向敌人冲去,这让从没见过这种场面的美国人不知 所措,很大程度上帮助了这场战争走向胜利。中国人从来都是这样牺牲小 我,成全大我。或许,就是这种本性,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封建社会的灭亡。 但另一个事实就是,当全世界都尚处在封建社会的时候,位于世界东方的 中国无疑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没有之一)于是,我们开始期待这个国 家的将来 根 中国人非常注重自己的根。从各式记载就可以知道: 首先是政府层次,官修史书。历朝历代都会修撰前朝和当代的官方史 书,尽管这种正统史书有一些曲笔,但是其中不乏最权威的资料,而最

5、大 的作用就在于最权威地延续了这种文明。其次是组织层次,在各个地方都有地方志,这一地方志也是当地传承 的文化纽带,无论朝代变迁,地方志都会将每一个地方的历史传承保留了 下来。 最后是个人层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谱族谱,每个人都是整个谱系 中的一个成员,谁也不愿意脱离祖先的谱系。而中国人文社会必须依据这 种谱系才能确定辈分,确定称谓。没有了谱系就没有了整个人文社会的基 本秩序。无论历史如何变迁,个人永远会成为这个谱系传承中的一个最小 的基本单位。也许正是对根的重视,才有了我们5000 年不断的文明! 智 中国人的智慧毋庸置疑,中国的易经仍留下许多未解之谜,2000 年前的哲人到如今仍然受世人敬仰

6、。“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已经不能 简单的说明。除此之外的各个领域,数学,天文,农业,医学,水利 中国的人才层出不穷,永不停止!现在,有点改变。并不是中国人不再那 么富有智慧了,而是现实的改变让中国人的智慧一直被禁锢。现在的中国 还年轻,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找准自己要走的路,然后又像从前一样,让 华夏子孙的智慧才干尽情施展。 自从近代那几场屈辱的战争以来,中国人背负的罪名太多了,被世人 嘲笑得体无完肤。但似乎,整个世界包括很多中国人都忘了,200 年以前的 世界,一直都是中国在引领着!这个事实够了吧,足够让世界加以关注东 方的这个国家,足够让现在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我们恍然大悟了吧!或许 正是因为封建时期的我们太强了,所以转型花的时间也比较长吧。一直都 深信,东方的中国会引领100 年后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