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原理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72130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41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原理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微观经济学原理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微观经济学原理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微观经济学原理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微观经济学原理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原理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原理教案(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教 师 教 案(2010 2011 学年第二 学期)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原理授课班级:09 会本 9-13 使用教材:吕建军微观经济学原理暨大出版社任课教师:王志勇系 ( 部) :经管系教研室:国贸教研室教务处制教案编写说明教案按每二节课进行编写,其进度应与授课计划相同。教案可以是打印稿也可以是手写稿。教案基本要素包括:1、课堂教学目的及要求:本次课的教学目的及要求。2、课堂教学重点及难点: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确定课堂教学知识信息的重点、难点。3、教学过程:这是整个教案的主体部分,既体现出教学活动的逻辑程序,又要划分出若干环节或步骤,并考虑到它们的时间分配、具体方法的应用,相

2、互间的衔接、过渡,以及教学过程与板书的协调等等,充分反映教师教学设计思想,体现教师的教学经验和风格。4、课后作业与思考题:指本次课结束后需要布置的作业与思考题。第 1 次课 2 学时 教师教案授课章节第一章第一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课堂教学目的及要求介绍本学科发展的基本情况,学生掌握经济学的性质、构成对象、基本内容。课堂教学重点及难点1.经济学的定义2.机会成本3.生产可能性边界4.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教学过程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本课程的基本要求等第一节一、经济与经济学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机会成本三、生产可能性边界四、竞争与合作五、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第二节一、

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二、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课后作业与思考题课后 P22 备注注:每项页面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添减。授课教师签名:年月日第 2 次课 2 学时 教师教案授课章节第三节微观经济学概述;第四节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意义课堂教学目的及要求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情况,联系实际生活说明经济学的现实意义。掌握经济学的性质、构成对象、基本内容。课堂教学重点及难点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为均衡价格理论3. 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教学过程第三节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三、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四、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意义课

4、后作业与思考题课后 P22 备注注:每项页面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添减。授课教师签名:年月日第 3 次课 2 学时 教师教案授课章节第二章第一节需求函数与需求定理课堂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需求及影响需求的因素,熟练掌握需求定理,并能区分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课堂教学重点及难点1. 影响需求的因素2. 替代品与互补品3. 需求定理4. 吉芬商品5. 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的区别教学过程第一节一、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替代品与互补品)二、需求定理及其例外(吉芬商品)三、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课后作业与思考题课后 P46 页第 2、3、4 题备注注:每项页面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添减。授课教师签名:

5、年月日第 4 次课 2 学时 教师教案授课章节第二章导论第二节供给函数与供给定理第三节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课堂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课的教学,旨在使学生了解影响需求的因素,熟练掌握需求定理,并能区分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掌握均衡价格及供求定理。课堂教学重点及难点1. 影响供给的因素2. 供给定理3. 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的区别4. 均衡价格5. 供求定理教学过程1. 说明本次课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包括重点及难点内容。2. 讲清供给曲线的形状和特点;供给定理。3. 重点介绍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的区别。同时采取即问即答做练习题的方式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二者之间的区别,并巩固该知识点。4. 重

6、点介绍均衡价格。5. 结合图形讲解供求定理。课后作业与思考题书本 P47 页第 5、6 题备注注:每项页面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添减。授课教师签名:年月日第 5 次课 2 学时 教师教案授课章节第二章需求与供给第四节价格在经济中的调节作用与限制条件第五节政府干预与市场扭曲课堂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价格在经济中的调节作用与限制条件。重点掌握政府如何运用限制价格、支持价格对经济干预,对经济造成的影响以及解决措施。课堂教学重点及难点1. 产权明晰2. 限制价格3. 支持价格教学过程1. 说明本次课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包括重点及难点内容。2. 简单介绍亚当斯密的生平、贡献,及其经

7、典著作国富论,通过观看一个简短的视频短片重点介绍他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3. 简单介绍价格在经济中的调节作用。4. 介绍价格发挥作用的三个限制条件,重点介绍其中的 “产权明晰” 这个知识点, 给学生联系实际,透过我国的国企改革中存在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补充有关产权方面的知识。5. 重点介绍限制价格的相关理论,通过举例联系我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官倒来说明限制价格产生的不利影响。6. 重点介绍支持价格的相关理论,并说明其造成的影响及解决方法。联系宏观经济学中的自动稳定器中的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讲解。课后作业与思考题书本 P47-P48 页课后习题第7、8 题备注注:每项页面大小可根

8、据实际情况自行添减。授课教师签名:杨艳年月日第 6 次课 2 学时 教师教案授课章节第二章需求与供给课后习题课堂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的习题课,旨在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本章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同时通过做题也可以通过复习的方式来巩固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掌握。课堂教学重点及难点1.P46 第 4 题2.P47 第 5 题3.P47 第 6 题4.P47 第 7 题5.P48 页第 8 题教学过程1. 先采取自愿的方法请同学上黑板做题,通过学生做题的正确性了解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掌握情况。2. 如果正确率不高,说明了学生对该知识点掌握情况不好,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复习的方式,对相应的知识点再重新重点讲解一次

9、,然后在带领学生一起结题。同时告诉学生解题思路。3. 如果正确率很高,说明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很好,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简单地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回顾,告诉学生解题思路,和题目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课后作业与思考题备注注:每项页面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添减。授课教师签名:杨艳年月日第 7 次课 2 学时 教师教案授课章节第三章弹性理论第一节需求价格弹性第二节其他弹性课堂教学目的及要求本章重点掌握: 供给和需求曲线的不同弹性对价格蛛网收敛和发散的影响;需求曲线不同弹性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税负的影响;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的决定及其经济意义。掌握: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关系;弹性与斜率的关系。了解:不同因

10、素对收入、需求弹性的影响。课堂教学重点及难点1. 需求价格弹性点弹性、弧弹性计算2. 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3.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4. 需求交叉弹性的分类5. 供给价格弹性相关知识教学过程1. 通过与第二章衔接,引出第三章弹性,说明研究弹性的必要性。2. 讲清需求价格弹性等几种弹性的定义,重点在于讲述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补充一点数学知识,导数) 。3. 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商品通过举例的方式讲解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4. 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商品通过举例的方式讲解需求交叉弹性的分类。5. 通过举例的方法说明什么是正常品,什么是劣等品。6. 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商品通过举例的方式讲解供给价格弹性的分类。课后

11、作业与思考题书本 P70-P71 页课后习题第1、2、 6、7 题备注注:每项页面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添减。授课教师签名:年月日第 8 次课 2 学时 教师教案授课章节第三章弹性理论第三节弹性在厂商决策中的应用课堂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学习几种基本的弹性的相关理论,能够运用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来为厂商决策做指导,也能够运用相关的弹性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课堂教学重点及难点1. 薄利多销2. 丰收的悖论3. 差别价格教学过程1. 通过举例的方法说明只有需求价格富有弹性的奢侈品才能实行薄利多销的策略来增加总销售收入。2. 说明什么是丰收的悖论,并运用需求价格弹性理论结合图形说明产生的原因。

12、3. 讲清什么是差别价格。并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说明差别价格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并通过举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例子,说明航空公司如何运用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实行差别价格对不同的乘客收取不同的票价实现收入最大化。4. 运用弹性理论给大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比如为什么免费候车厅的环境都很差;为什么电影院的爆米花会很贵;为什么饭店的酒水会买得很贵。5. 讲清需求收入弹性对厂商决策的意义。课后作业与思考题书本 P71 页课后习题第3-5 题备注注:每项页面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添减。授课教师签名:年月日第 9 次课 2 学时 教师教案授课章节第三章弹性理论第四节弹性对税收负担分摊的影响第五节弹性对农产品市场波

13、动的影响课堂教学目的及要求本章重点掌握:供给和需求曲线的不同弹性对价格蛛网收敛和发散的影响;需求曲线不同弹性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税负的影响;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的决定及其经济意义。掌握: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关系;弹性与斜率的关系。了解: 不同因素对收入、需求弹性的影响。课堂教学重点及难点1. 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对税收分担的影响2. 蛛网理论3. 期货市场教学过程1. 讲清在供给完全弹性与供给完全无弹性的情况下税负的承担问题。2. 总结供给弹性对税负分担的影响。3. 讲清在需求完全弹性与需求完全无弹性的情况下税负的承担问题。4. 总结需求弹性对税负分担的影响。5. 讲清蛛网理论,说明农产品的实际价

14、格波动属于发散性蛛网。6. 通过观看一个简短的视频财经郎眼疯狂的蔬菜联系我国目前农产品价格波幅大来说明蛛网理论。7. 讲解平抑农产品价格波幅太大的方法期货市场和政府稳定计划。8. 给学生补充关于期货市场的有关知识,介绍期权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期权来进行套期保值。课后作业与思考题书本 P71 页课后习题第8 题备注注:每项页面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添减。授课教师签名:年月日第 10 次课 2 学时 教师教案授课章节第三章弹性理论课后习题课堂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的习题课,旨在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本章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同时通过做题也可以通过复习的方式来巩固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掌握。课堂教学

15、重点及难点1.P71 第 3 题2.P71 页第 4 题3.P71 页第 6 题4.P71 页第 8 题教学过程1. 先采取自愿的方法请同学上黑板做题,通过学生做题的正确性了解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掌握情况。2. 如果正确率不高,说明了学生对该知识点掌握情况不好,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复习的方式,对相应的知识点再重新重点讲解一次,然后在带领学生一起结题。同时告诉学生解题思路。3. 如果正确率很高,说明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很好,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简单地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回顾,告诉学生解题思路,和题目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课后作业与思考题备注注:每项页面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添减。授课教师签名:年月日第

16、 11 次课 2 学时 教师教案授课章节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边际效用分析第一节欲望与效用第二节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课堂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要求学生了解需求曲线背后的消费者行为,能够用基数效用理论分析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能够用消费者均衡理论推导需求曲线,并能够用边际效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课堂教学重点及难点1. 了解效用和基数效用的含义2. 了解序数效用的含义3. 了解基数效用与序数效应的区别4. 了解边际效用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教学过程1. 说明第四章与前面章节的逻辑关系,自然过渡到第四章的学习。2. 简单介绍欲望、欲望的特点。3. 强调说明效用的主观性。4. 讲清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的区别。5. 重点介绍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并解释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原因。课后作业与思考题1.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它们各采取何种分析方法?2. 举例说明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备注注:每项页面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添减。授课教师签名:年月日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