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媒介与文化讲义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566763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3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 媒介与文化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2015 媒介与文化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2015 媒介与文化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2015 媒介与文化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2015 媒介与文化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 媒介与文化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 媒介与文化讲义(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章第一章 媒介:媒介: 一、大众媒介:一、大众媒介: 平面媒体:报纸、杂志、书刊 电子媒体:广播、电视、电影 网络媒体 新媒体:手机短信、数字报纸、移动电视等二、大众媒介的功能二、大众媒介的功能 一般说来,传媒最基本的功能是信息传播,在这一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还具有宣传教育、舆论监督、 提供娱乐、社会协调、文化传承等功能。 1 1 信息传播功能信息传播功能 传媒首先是传播信息,特别是新闻信息。传播信息是传媒最基本的功能,其余功能是派生功能。在报 纸这一大众传媒问世以前,人们传播信息主要是通过语言、表情、动作、书信、手抄报等进行的。这种信 息传播方式尽管也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但与大众传媒

2、的信息传播方式相比,属于小众化的传播,大 部分信息不会面向社会大众,时效性方面也比较欠缺。随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卫星、网络的出现, 大众传媒的比重越来越大,它们面向社会大众传播信息。传媒在传递信息方面的功能得到了全面的体现, 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信息传播更显得重要,人们对信息的认识不断提 高,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从某种意义上说,及时、广泛、准确地掌握信息已成为社会各项工作顺利 开展的重要前提。 2 2 宣传教育功能宣传教育功能 对于传媒来说,教育功能的实现几乎都需要一定数量的宣传作为基础。信息传播本身几乎不涉及教育 问题,但是传媒精心选择用作教育的信息时

3、,宣传的功能就真正体现出来。 传媒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对一定阶级和社会的思想进行宣传,灌输符合这一阶级和社会的意识形态。 传媒的信息产生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直接相关的精神生产,而传媒传播的信息都不可避免地包含着特定的 观念、价值和意识形态,对社会意识和社会行为有着重要的引导和控制作用。因此各国各种利益集团都尤 其是政党都把传媒当成自己发挥影响力、维护自身利益的宣传工具。传媒发挥宣传功能有直接途径和间接 途径。宣传活动是一种最直接的宣传途径,传媒可以通过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的话等形式直接 宣扬某种思想、道德、价值观等。报道也是一种间接的宣传途径,主要是传媒在信息的选择、鉴别、编辑、 加工和

4、传播上贯彻方针和意图,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3 3舆论监督功能舆论监督功能 我国的传媒有舆论监督的传统,并在揭露社会弊端、促进政府、社会团体、企业等组织提高工作效率 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舆论力度的加大提升了传媒在公众心目中的美誉度。国内一项调查显示: 64.1%的被访者表示,当看到社会上的不平时,首先会想到找记者、传媒。这意味着在公众心目中,传媒是 社会正义、公平的化身。 为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功能,传媒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 首先要关注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硬道理。 其次,舆论监督的目的在解决问题。 第三,舆论监督应当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 最后,舆论监督必须把握好舆论监督之

5、度。 4 4提供娱乐功能提供娱乐功能 娱乐和传媒的根本动因在于人们的需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水平和文化水平,他 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享受娱乐。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时代竞争激烈,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需要 休闲放松,释放身心的疲劳,调节精神状态。传媒应当为人们提供娱乐的功能。 传媒娱乐功能得到强化的主要原因有四点,即传媒的市场价值得到重视,传媒多维功能的开发,受众 主体权利的体现,受众价值取向的转变,那么,如何适当增强传媒的娱乐功能?2首先,传媒应该重视信息传播的视觉效果。 其次,扩大娱乐元素。 第三,创新媒介产品,减少雷同,增加差异化。 5 5社会协调功能社会协调功能 促进现

6、代社会和谐发展,有三种主要的机制:权利机制、文化价值机制、传媒舆论机制。在信息化高 度发达的社会,传媒具有重要的社会协调功能。传媒与社会关系密切。传媒把产品、思想、行为、人生观 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信息,从一个地区传播到另一个地区,从一个国家传播到另一个国家,穿社会上层传到 基层,从基层反馈到社会上层。值得关注的是,传媒传播的并非仅仅是个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等信息, 更多的表现为更多的共同的意识、思想和价值观,通过传播形成各种共识,这样一来就可以把大规模分散 的受众连接起来,整合到一个同意的社会环境中。在把大规模、有差别的现代社会结合在一起方面,传媒 比宗教、家庭、学校更加有效。但是,这种需要有

7、可能是与社会需要正向的,也有可能是反向的。也就是 说,传媒既能够支持,也能够破坏社会团结。事实上,在一个复杂的社会里,这两种力量一般是同时起作 用的,也意味着一种力量对另一种力量的补偿。 传媒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强化社会协调功能: 首先提高传媒的公信力,传媒的公信力决定着社会对传媒的价值判断。 其次要增强传媒的专业权威性,重视对特定问题的发言权。 最后是必须强调社会效益优先原则。 6 6文化传承功能文化传承功能 无论是富国还是穷国,无论是贵族还是百姓,人们目前最主要的文化消费之一就是传媒文化。传媒文 化如同饮食文化一样成为当代人类重要的以来性消费。传媒是非常独特的文化形态。 “大众文化是与传媒结

8、伴而生的,在传媒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代理的当代,在大众文化呼啸而来的今天,离开了传媒,大众 文化的发展是难以想象的。三、传媒的影响三、传媒的影响 大众传媒大众传媒“第四权力第四权力” 这些功能大都体现传媒在社会生活在中比较正面的、积极的作用,但传媒也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在 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传媒已是产业部门,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它需要社会效益,也需要经济效益,所以, 传媒与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 传媒和政治也是共谋的关系,政治操纵传媒,传媒也操纵政治。 传媒中有一种叫“议程设置”理论。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美国传媒学者对美国总统大选作定量分析, 证明了大众传媒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

9、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 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主要观点:1) 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 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 众的是他们的议程。2) 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 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3) 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吻合,这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常接触 大众传媒的人的个人议程和大

10、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4) 不仅关注媒介强调哪些议题,而且关注这些议题是如何表达的,对受众的影响因素除了媒介所强 调的议题外,还包括其他因素,这些影响包括对态度和行为的两种影响。传媒还有一个“涵化理论”:又称培养理论、教养理论。创立人伯格纳。 “涵化”效果,即潜移默化的 效果。3人们选择电视的通常目的是“娱乐” 。而在伯格纳看来。娱乐内容最可能发挥涵化效果。伯格纳认为: 电视是现代社会的文化指标,文化透过大众传播与其自身沟通,而这样的沟通则维系或修正出文化内一致 的价值观。涵化理论认为,接触电视较多的从比接触电视较少的人更容易认同电视所描绘的世界,而电视所描绘 的世界又基本上存在一种普

11、遍的规律,即都在灌输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所以,世界各国、各政党都利用媒体的涵化作用,进行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的灌输。随着信息和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传媒正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影响 力日益扩大,大众传媒被称作“第四权力”。“第四权力”是西方社会的一种关于新闻传播媒体在社会中 地位的比喻。它所表达的内涵是:新闻传播媒体总体上构成了与立法、行政、司法并立的一种社会力量, 对这三种政治权力起制衡作用。这实际是一种认识理念,这种简单比喻的形式,19 世纪以来普及于西方主 要工业国家,但又经常受到人们的质疑。许多人认为,这个比喻体现的思想建立在 18 世纪法国启蒙学者孟

12、 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的基础上,1819 世纪之交的美国政治家托马斯杰弗逊关于新闻媒体与政府关系 的论述,为后来无形中出现这种比喻奠定了认识前提。 当然,媒体所拥有的并不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直接进行管理的“硬权力”,立法、行政、司法是强制性 的权力,是“硬权力”,而大众传媒相对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权力,是一种“软权力”,但它去广泛渗透到 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环境、生活理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人们心理、思想和行为的有效控制。 大众传媒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众对事物的态度,引导大众的消费需求与意识,甚至能改变大众的价值 观念与生活

13、方式。虽然“第四权力”说法目前在我国新闻界也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媒体作为舆论 公器,具有公权机关的某些特质,而且它还有着一个诸多公权机关所没有的权力监督报道权。既然是 权力,就拥有与生俱来的扩张本性。因此,英国阿克顿勋爵那句“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 腐败”广为流传,并成为经典名言。 四、媒介素养四、媒介素养 1大众传媒素养 大众传媒素养,是指现代社会中的一般公众对于传播媒体及其传播信息的认知、解读、评判、批评和 利用的整体素质及实际能力。 大众传媒素养是大众对传播媒体所从事的信息传播这一社会现象的基本诉求及基本看法,实际上反映 了社会个人和社会传播机制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 大

14、众的传媒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2提高媒介素养: (1)对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反思 大众传播媒介有强大的功能,也像一柄双刃剑。 负面的影响 :暴力、色情、虚假的新闻泛滥成灾。在西方,新闻与娱乐的界线有些模糊,以至于出现 了一个新词infortainment (information(信息)和 entertainment(娱乐)的合成词。犯罪、毒品和流氓 团伙已经成为新闻报道和娱乐节目的主要内容。媒体将戏剧性、武打、暴力和冲突,尤其是戏剧性的电视 节目当做提高收视率和赚取更多利润的有力工具。据美国全国电视暴力联盟的统计,美国全国无线、有线 电视

15、节目中,有 37含有大量暴力,家庭影院有线台的节目中,86含有暴力,美国孩子长到 18 岁时,将 观看到 20 万个暴力镜头。垃圾信息,又称“垃圾食品新闻”无孔不入,人们饱受“信息超载”之苦。据统 计,美国平均一个家庭有 66 台收音机、平均每人每天有 8 小时 52 分的时间花在传媒上,但是,在人们 每天接受的海量信息中,又有多少可以被称为精神食量?在“新闻自由”的口号下,媒介权力极度膨胀,个 人隐私在闪光灯的照射下无处藏身;20 世纪 70 年代电视兴起后,人们的识字率随之下降,青少年模仿“屏 幕”犯罪更成为社会一大公害。新闻造就了人们的叛逆性。电影也许应对不断增长的青年犯罪负责。收音 机

16、可能使孩子在做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和烦躁不安。所有在社会中表现出危险的、坏的或令人忧虑的东西, 在今天都可以归罪于电视。法国的著名媒介批评家皮埃尔布尔迪厄认为,电视正对社会的文化生产形成 巨大的威胁,揭露电视的象征(或符号)暴力,乃是一个社会学家不可推卸的责任。4(2)学会批评性地解读媒介产品第二章第二章 媒介与政治媒介与政治 一、意识形态一、意识形态 1何为意识形 法国思想家特拉西 1796 年提出,指观念学说(doctrine of ideas)或观念科学(science of ideas),研究的是认识的起源、可能性与可靠性等问题。 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 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 意识形态的内容,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 意识形态通过语言、媒介和其他传播渠道(出版、教育、娱乐休闲、商业活动、广告)传播。 意识形态属于利益集团,而不属于个人。 大众传播媒介则是制造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