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书法结构分析法的学科构想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49257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书法结构分析法的学科构想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对书法结构分析法的学科构想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对书法结构分析法的学科构想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对书法结构分析法的学科构想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对书法结构分析法的学科构想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书法结构分析法的学科构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书法结构分析法的学科构想(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对建立书法结构分析模式的构想引言:在 HH韦斯特的结构分析一书中,对结构分析作了如下论述:“结构分析是结构工程师对一个结构物在规定载荷或各种作用下,确定结构反应的方法。这种反应通常是以确定整个结构的内力和变形来衡量的。”1已知的结构分析一般是以数学的计算式来表达的。随后作者对结构分析方法的适应性作了分析,认为在工程实践中由于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培养结构工程师的教育方式已不适应这种变化。作者对经典方法和现代方法的使用分别作了分析,认为以经典方法为基础已解决一些概念,以现代方法来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这一点对我们研究书法的结体构成是比较有启发性的。现在同样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而且正因为如此书法的

2、实用性渐渐消失,艺术性或许是它存在的唯一理由。由此也不能不带来一些认识上的变化,近几年书法的发展也正说明了这一点。人们审视书法的视角在扩展,观念在改变,这也必然带来人们对书法分析方法上的改变。信息时代能更轻易地获取资料,学书的视野空前扩大,更系统更直观的比较也变得更加容易,对人们更好地把握结构的变化提供了便利。现在,书法已作为一门学科走进了高等教育的讲堂,学科化的建设也必然带来方法上的变革。本文选取书法结构分析法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关于结构规律古人已经总结了很多,今人的著作中也有大量的论述。而这些结论是如何得来的?人们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去分析结构呢?我认为在分析书法结构之前,分析结构的方法首

3、先应该被研究。它为我们能深入地认识书法的结构规律并能自觉地把1HH韦斯特,结构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年, 7 页2 握书法的结构是十分必要的。结构分析在理工科应用较为广泛,著述也多,多数为土木建筑专业所用。如:美国 HI 劳森的结构分析,科学出版社, 邹汉道、肖明心、张忠国译,1995年美国 RCHibbeler的结构分析,毕继红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杜正国主编的结构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年后来,在其他学科也引进这种方法。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开始占统治地位的一个重要的语言学派。哈里斯在 1951 年出版的结构语言学的方法被认为标志这一流派的

4、成熟。在二十世纪初人类学家AR 拉德克利夫 - 布朗和 BK 马林诺夫斯基率先将结构功能的概念和方法引入社会科学。T 帕森斯、 RK默顿等社会科学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方法, 并将其应用于社会学的分析。1960年美国政治学家G A阿尔蒙德在 发展中地区的政治 一书中首次将这种方法运用于政治学。此后,经过他和 FW雷戈斯、D阿普特、W米歇尔等政治学家的努力,结构- 分析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成为西方政治学中风靡一时的分析方法之一。由此可以看出,结构分析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用来分析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方面、因素所组成的。这些部分、方面、因素之间形成一种相

5、对稳定的联系,这种相对稳定的联系称为结构。相互联系的部分、方面和因素之间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结构分析就是要揭示这种联系、作用及其规律。3 在绘画方面,方闻以夏皮罗的“风格”定义来分析中国画的情况,看出这“形式因素或母题”、 “形式关系”和“品质”三方面,中国传统画评家、画史家注意的是形式因素或母题以及品质,而在叙述风格时忽略了形式关系。因此方闻借用库布勒的办法,通过“形式学列”和“连锁解法”来落实这种结构分析,达到重建风格变迁的目的。他的这一方法旨在把中国传统鉴定家的“望气派”的鉴定提高到持之有据、言之成理的水平。经过长期努力,现已发展成为较完整的山水画视觉结构演变理论。具体参看其论文山

6、水画结构分析2和论著心印。方闻在结构分析上所做的努力,旨在通过作品的形式结构的序列分析而确定它们的风格史上的意义。 而高居翰发表在新美术1990年第一期上的 中国绘画史方法论,直接关注方法的作用。他说: “我希望我们能继续思考用什么革新的有创意的方法, 来了解艺术品的风格问题。 ”不同的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人们对艺术不同角度的思考,对艺术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而方法是必须要关注的。这里附带作几点说明。一、本文所作的结构分析法研究不是为了确立某种结构分析模式或建立一种结构上的风格系统,这不是我所能胜任的。只是想在作品与结构规律之间建立一种分析方法,以便在教学上更好地应用它。二、分析书法结构无疑

7、离不开它的载体汉字(研究也主要在文字学领域) ,文字中到底有多少书法的信息?汉字的形成中有什么是书法的相关因素?它的形体在多大程度上给书法的结构提高了空间?等等问题,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汉字。三、对一种书体的分析同样适用于其他书体,这种分析只是作为一种方法上的提示,2洪再辛,海外中国画研究文选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 年版, 106 页(编者按)4 因此,有的详细,有点简略,目的是为说明分析法而不是结构特点的研究。一 ,概述古人对结构的论述很多,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1、创作时应注意的问题,比如创作的心理状态,创作的依据,书体间的区别,每种书体的特性,对变化的关注, 注意结构与用笔和章法的

8、关系等等。2、对结体中体现的辩证关系的论述,如虚实,相背,黑白,疏密,主次,参差,欹正等。3、结构的具体分析,如智果的心成诵,他运用协调、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美的原则,解决了汉字字形和字势方面的八对矛盾。例如: 字形方整易于刻板者,用展肩,舒足,拔角,虚半腹等办法加以变化。用“自得盈虚”总结一个字的空间安排;用“相承起伏”解决行间貫气的问题。这些都是在创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可以说这样论述具体而不繁琐。另外还有欧阳询的结字三十六法,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和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等分析的是越来越详细,也越来越繁杂。分类标准不统一,结构规律,字法,结字法等相混杂。不能很好地解决汉字本身与书法艺术

9、之间的区别;不能说明同一字的不同结构方法;也不能说明点画与结构的关系,用笔与结构的关系,而使用笔与结构脱节。诸多例字,让书写变成一种繁重的记忆活动。祝敏申主编的大学书法对此有一段论述:“用笔产生结构,如以欧阳询的用笔方法, 写成的字体即似欧体 (注:作者用了一个“似”字,而不是“是”字)以颜真卿的用笔方法写成的字即似颜体。构成各种风格相异的字形,是出于各个书家在写每一个点画时的轻重快慢习惯不同,随之产生笔画的长短不同,笔画与笔画之间,偏旁与偏旁之间的远近距离不同,字形的疏密不同,这都是5 力学作用的结果。我们认为,点画间笔势来往产生结构,点画的每一细微的行笔轻重变化都能引起搭配的差异,从而在结

10、构外形上造成了复杂的变化,这是一些死板的规则所无法容纳的。”3因此,在分析结构时, 除了一般规律外, 还要把目光放在书法的本体上来。首先要明确一点是,现代人的汉字母体是简化印刷体,与繁体字尚差一层,与过去的雕版还差一层,与手抄文本更是差距非常之大。而这简化印刷体正是留在我们大脑中的最初概念,这里面只有汉字而没有书法的影子。小学老师对学生要求的“横平竖直”恰恰是一种阻碍。我们所做的努力正是还汉字结构的本来面目。二,点画与结体动态关系模式分析以楷书为例进行分析。楷书的形成是由隶书加上行草笔势而渐成的,也就是说楷书是真正书写体势下产生的正体字。4楷书的最大特点便是横画的倾斜,这或许是在自然书写中人的

11、生理特点所产生的结果。沙孟海先生把楷书的结构分成“平画宽结”和“斜画紧结”两大类,也正是根据横画的倾斜的不同程度对结体的不同影响而得出的这两大结构模式。一、由于横画的倾斜,带来了重心的变化,同时,由于横画倾斜带来了楷书点画上的动态性。不同的用笔产生不同的点画,不同的点画具有不同的势态和力点,也由此产生不同的点画组合的模式即结构模式。形是静止的,势是活动的,形是由变化往来的势交织所构成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楷书结构分析的3祝敏申,大学书法,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年,210 页 4可以参考另一篇论文趋向性点画在汉字形体演进中的作用及对汉字结构的影响6 第一个切入点 :寻找点画组合的动态平衡点。也

12、就是说,点画的伸缩,收展,粗细,空间的大小等都要在动态中去寻找,也就是在分析结构时要建立动态模式,这样也可以解决真书难以飞扬的问题。二、正因为楷书的点画是在动态中建立起来的,因此点画之间的呼应关系更为重要,可以说楷书结构的动态形成是以点画之间的呼应为基础的。点画不能呼应则笔势在这个动态链条中就会断裂,如此便要重新寻找和建立新的平衡点,这样点画便不能协调一致,是点画失却内在联系,而显得零散。楷书的点画因其在动态中产生,所以便有了不同的势态。如唐张怀瓘评书药石论云:“其一点一画,意态纵横,偃亚中间,绰有余裕,结字俊秀,类于生动,幽若深远,焕若神明,以不测为量者,书之妙也。”5如此可以得出楷书结构的

13、第二个切入点: 在书写中完成点画的生命形态的塑造。三、楷书的点画呼应关系模式,不同于行草书,即点画间没有实线相连和提示(或偶有出现)。而此时点画的起收笔显得非常重要,唐楷点画两端的装修性运笔动作的呼应,的问题的解决,也可以通过这种关系模式来完成。由于动态性用笔,可以消除起笔处的重新逆锋起笔的动作,这一切都是在自然的行笔中完成的,即逆锋在笔势的往来中完成,从而保证了点画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某一碑帖的呼应关系模式是分析楷书结构的第三个切入点。四、面对不同的结构样式,如何去分析它的变化形态。如果我们去分析一个碑帖,比如颜真卿的勤礼碑 ,结果发现它的点画竟然没有完全相同的,这说明这些变化不是有意为之,这

14、么长一篇碑文,颜真卿不可能一一记得前面写过的点画。还有,相同的字面貌也不同。而原因就应该在该字所处的环境中寻5历代书法论文选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79 ,229 页7 找,即分析它的上下左右的承接关系, 。也就是说处在不同的关系中便有不同的点画和结构。由此得出楷书结构分析的第四个切入点:在动态关系中把握它的变化形态。我们的分析,只是提供一种方法,使人明确古人在哪里,我们在哪里,怎样去寻找古代与现代的结合等。早期文字,结构具有一定的图画性,其点画为某种形体服务,它没有趋向,只是自身的表达需要,而且点画形态相对单纯,但它的形体变化度却非常大,相互间有很大的相融性(正如篆刻至今仍以篆文为主) 。

15、而点画形态较为丰富的楷书相融性却较差,这一点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再看隶书字帖时,会发现虽然版本是经过割裱的,章法已不是原来的章法,但左右的字相融性还是比较好的。楷书则不同, 字间的关系则差得多, 不能为据。当然,有界格或具有较大行距或字距的除外,因为界格和行距、字距会弱化字之间的联系;而变化以界格和行气来统领,即章法上的构成方式变化啦。由此也可以看出字与字之间的关联方式是多样的。根据分析,我们用如下表格来说明这一问题。甲骨金文隶书楷书点画趋向性无明显趋向以横向为主间有纵向多向点画形态单纯形态变化出现形态演化完成字间相融性强中弱8 字形变化特点点1、依据自然形体2、具有整体变化的特性1、主导势加上

16、排叠2、部分调整笔势的连贯性下产生点画及形体的变化象形性有无无意象的表达直观间接 隐性间接 隐性貫气方式内向貫气介于内外之间外向貫气三 ,对比元素分析法为了把字写得正确、清楚而美观,必须对点画的长、短、粗、细、俯、仰、伸、缩和结构单位的宽、窄、大、小、高、低、斜、正以及争让的程度、主次的关系、相背的动势、空间的大小等等有妥当的处置,使笔画分布得相称、结构单位组织得和谐、字的重心安排的稳当。总的来说,每个字都要有合理的内在联系,从而使之不空旷、不拥挤、不乱碰、不松弛、不倒塌、不呆板。也就是说要关注一下几点: 1、对对比性因素的关注; 2、各种对比元素的和谐性; 3、强调个元素的内在联系。9 (一) 、点画自身的对比性因素分析中国书法被称作是线条的艺术,但是,细细看来每根线都是一个不同形状的面。而仅仅看作是线,我们会忽略许多东西。这也是我们平时讲的,这一根线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容量,会“流出万象之美”(宗白华语)。在讨论中国书法线条时,我们也会说中国书法的线条比西方的丰富,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