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备课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48367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00.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探究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实验探究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实验探究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实验探究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实验探究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探究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探究备课(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金属的实验1、某老师在实验桌上放有下列仪器和药品:试管、烧杯、稀硫酸、稀盐酸、硫酸铜溶液、氯化镁溶液、铁片、铜片、镁带。请你选用上述给定的仪器和药品,用实验探究Fe、Mg 、Cu 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1) 你选用的仪器和药品是_ 。(2) 能将铁、镁、铜三种金属分为两类的实验原理是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能从实验过程中发现镁比铁活泼的实验现象是。(4) 请另用一个你所熟悉的事例,说明铜的金属性不如铁活泼_。26(1) 试管、 稀硫酸、 硫酸铜溶液、 铁片、 铜片、 镁带 ( 合理答案均正确) (2)Mg+H2SO4 =MgSO4 +H2 Fe +H2SO4 =FeSO4 +H

2、2 (3)镁与硫酸反应比铁与硫酸反应剧烈 ( 合理答案均正确) (4)铁制品比铜制品容易生锈 ( 合理答案均正确) 31. (2014 年浙江嘉兴, 31 题)在盐酸除铁锈的实验中,我们常会发现生锈的铁钉表面有一些气泡产生。气泡是怎么产生的?针对这一问题,同学们提出了有关假设,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时,观察到放有铁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而另一试管中没有,从而验证了自己的假设是成立的。(1)分析上述实验,你认为同学们建立的假设是_。(2)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谨,溶液中的水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于是他们又进行了对照实验。请你在答题卷的虚线框中用图示的形式将图乙的对照实验补充完

3、整。(3)还有同学想:气体会不会是铁锈与水反应产生的?他认为还要补充一个铁锈与水反应的实验,你觉得有没有必要 ?_。【答案】( 1)除锈时,气泡是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2)(3)没有必要 2、下图 I 是实验室“制取氢气并还原氧化铜实验”的简易装置,其中铜制燃烧匙可以在试管M 中上下移动,虚线框中的装置需从图中选取。图中的细铜丝一端绕成螺旋状,先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变黑后再迅速地伸到制得的氢气中。请回答下列问题:(1) 在图 I 中,试管M内的液体应选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在图 I 的虚线框中,应选用图中的 (填“ A”或“ B”) 装置,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3)

4、 上述制氢气的方法与锌粒直接加入试管中相比,其主要优点是。解:( 1)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中,最好的药品选择就是锌粒与稀硫酸,因为反应速率适中易于控制,而且不会影响氢气的纯度;(2)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选B 装置才能收集氢气并且完成氢气与氧化铜的反应;(3) 根据题目信息燃烧匙可以在试管M 中上下移动, 当燃烧匙脱离稀硫酸的液面时,反应物分离, 反应停止 需要反应进行时可再将燃烧匙插入液面以下故答案是:( 1)稀硫酸Zn+H2SO4=ZnSO4+H2( 2)B,H2+CuO=加热 =Cu+H2O(3)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3、2007 年 3 月 22 日是第十五个“世界水日”,今年“世

5、界水日”的主题是“应对水短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 下列除去污水中臭味最有效的方法是( ) A搅拌 B吸附 C静置 D过滤(2) 某同学用相同的铁钉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的实验如右图。经过一周观察:试管A 和 C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试管B中的铁钉明显锈蚀。通过探究发现:铁生锈是铁与和共同存在时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A 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其目的是_ (3)某同学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10% 的氯化钠溶液,其步骤如下:计算:氯化钠的质量为_,水的质量为_;称量;溶解;装瓶并贴标签请在装有所配制溶液的试剂瓶(见右图)标签上标明相应信息O2(氧气或空气),H2O 驱赶溶解在水中的

6、氧气(空气) ; 5,45,10% NaCl有关氧气的实验2、能源、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1)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有煤、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2)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产生、NO2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破坏环境。(3)现阶段,人们大量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某校化学小组在研究燃烧的条件时,做了下图所示A、B、C三个实验。A B C白磷能够燃烧的是实验是(填序号),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对比实验B和 C可以得到的结论是。3、插入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将截取瓶底的大口饮料瓶做成简易漏斗,取三张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纸条,将一张干燥的和一张润湿后的纸条(润

7、湿后仍为紫色)粘在简易漏斗的内壁,将另一张纸条润湿后,粘在简易漏斗的外壁,将漏斗插入细沙的另一边。按下列各步骤继续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图 A 图 B 图 C (1)如图 A,用以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集气瓶的容积与简易漏斗内容积相当)向漏斗内慢慢倒入气体,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填字母);A漏斗内干燥的纸条变成红色,漏斗内、外壁湿润的纸条都不变色B漏斗外壁上湿润的纸条变成红色,漏斗内干燥及湿润的纸条都不变色C漏斗内壁上湿润的纸条变成红色,漏斗内干燥的纸条和外壁湿润的纸条都不变色由此现象能够得出的结论是(2 分) 。(2)如图 B 所示,快速点燃两支蜡烛。(3)如图 C 所示,将漏斗向上慢慢

8、提起至下端高于烧杯口,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根据此现象能够得出的结论是。4、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 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并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 装置进行实验。CO2 图 1 图 2 图 3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的解释(1)a 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9、(2)b 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1)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2)b 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2 装置与图1 装置比较的优点是。(2)小林同学指出图2 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 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填字母)。A收集生成的气体B防止有害物质污染空气C调节试管内的气体压强,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 a 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朝下垂直伸入水面下(室温 ),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你认为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且实验所用白磷足量,装置气密性良好,进入a试管内液体

10、的体积约占试管容积的,理由是(2)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_ ;用扇予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_( 填序号 )。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改进与实验】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或空气 )接触【反思与评价】(1) 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2)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拓展与迁移】 (1)甲;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 5。且上述实验白磷足量、气密性良好,所以进入a 试管内液体的体积能接近试管容

11、积的1/5 ( 或乙装置漏气等) (2)AB; C 19. ( 2014 年广东省揭阳,19 题) (7 分)根据下图所示列举的初中常见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标号为的仪器的名称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用 C装置收集氧气后,验满的方法是。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F 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A. 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B. 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以换成硫和木炭C. 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氧气,生成固态的P2O5D. 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答案】长颈漏斗 2KMnO4K2MnO4+

12、 MnO2+ O2; A;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经收集满了。BC 【解析】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固体和固体的反应,反应需要加热,因此应该用A装置做发生装置,用C 装置收集氧气后,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经收集满了。水位上升的高低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有关,最多只能上升的瓶子体积的1/5 ,所以A 错;硫和木炭燃烧生成气体,因此不能使瓶中的压强减小,所以不能用这两种物质,而红磷燃烧的产物是五氧化二磷固体,所以 BC正确; 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O2,其余无法证明。23. (2014 年四川绵阳,23 题) ( 本题包括3 小题,共18 分

13、) (1) 用图 I 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5, a, b两种物质可选用 ( 填序号 ) 。A.红磷、水B.木炭、水C.硫、 NaOH 溶液D.小蜡烛、 NaCl 溶液思敏同学对该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 如图II所示 )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任写两点) 。(2) “炭火烧烤” 是许多同学喜爱的食物,其原理是利用木炭燃烧的高温来烤熟食物,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冬天, 在门窗紧闭的房间里吃“烧烤”,容易发生的危险是。如果在红热的木炭上撤一些氧化铁红棕色粉末,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 冬季,园林工人在树干上涂石灰浆以保护树木免受虫害。

1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工人用剩的石灰浆进行探究。【提出猜想】石灰浆中除水之外的物质是什么? I. 只有 Ca(OH)2; II.只有;III. 。【实验验证】要证明石灰浆中含有Ca(OH)2,可采取的操作及现象是。取石灰浆少量,盛装在试管中,如果向其中加入,观察到,则证明猜想II或 III正确。【思维拓展】工业上用石灰浆与Cl2反应制漂白粉,用来杀菌消毒。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Cl,+Ca(OH) CaCl2+Ca(ClO)2+H,0 百度得知,漂白粉杀菌消毒的原理是: 其中的 Ca(CIO)2能与某些酸反应,生成的HCIO具有强氧化性,且不与 CaCO3反应。写出CO2通人漂白粉溶液中发生反

15、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AC操作简便,无污染(或节约能源,提高了测定数据的准确性等)(2)C + O2点燃CO2 CO中毒 3C+ 2Fe2O3高温4Fe + 3CO2(3) 【提出猜想】 碳酸钙 (或 CaCO3)既有氢氧化钙,又有碳酸钙 (或既有CaCO3,又有 Ca(OH)2,或 CaCO3和 Ca(OH)2)【实验验证】取少量石灰将盛装在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或:用玻璃棒蘸取石灰将点在 pH试纸上,测其pH大于 7)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有气泡产生,或有气泡 产 生 , 产 生 的 气 体 能 使 澄 清 石 灰 水 变 浑 浊 )【 思 维 拓 展 】 2 2 1 1 2 CO2+H2O+Ca(ClO)2=CaCO3+2HClO还原实验2、 ( 2014 年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