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岂之谈传统文化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9546478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岂之谈传统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张岂之谈传统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张岂之谈传统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张岂之谈传统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张岂之谈传统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岂之谈传统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岂之谈传统文化(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岂之教授谈中国传统文化张岂之教授谈中国传统文化张岂之著名思想史家、教育家。1927 年生于江苏南通,1950 年毕业于北大哲学 系,同年考入清华大学读研究生,1952 年被时任西北大学校长的侯外庐先生聘 至西大从教。历任西大历史系主任、副校长、校长。现任西大名誉校长、西大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张岂之从事中国思想文化研究近 50 多年,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曾 协助侯外庐整理中国思想通史,与侯外庐、邱汉生主编宋明理学史, 主编、自著中国思想史中国传统文化儒学理学实学新学 中华人文精神春鸟集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中国历史大辞典思 想史卷陕西通史思想史卷中国历史(六卷)、顾炎武(合著) 、中国

2、学术思想编年(六卷)、中国思想学说史(六卷九册),其中 宋明理学史中国历史(六卷)分别荣获郭沫若历史学荣誉奖、国家级 教学成果一等奖。最近在西安召开的中国思想史学科建设研讨会上,记者就读 者关心的文化热点问题采访了张岂之先生。记者:张先生,您好!近两年,国内兴起“国学热”,以及争论不休的 “于丹热”、“易中天热”,对这种现状,您如何评价?答:“国学”原指西周时期由政府办的学校。春秋末期,大教育家孔子第 一次办起私学,首倡“有教无类”,给我们留下宝贵的教育文化遗产。当历史 演进到 19 世纪末,西方文化与科技大量传入我国,称之为“西学”,与此相 对的本土文化被称为“国学”或“中学”。我们现在称谓

3、的“国学”,指的是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涵盖了哲学、历史、考古、文学等学术领域。当前“国学热”表现在许多方面:有少数大学办国学院,许多综合大学开 设“国学概论”选课,不少大学面向社会开办研修班,其中不乏“国学讲座”; 媒体上纷纷开“讲坛”栏目,宣传中华文化,还有在假日为少年儿童开办的所 谓国学少年班,这都是好事。国学热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文化复兴、民族复兴的需要。中国有悠久的、 连绵不断的文化传统,择其优者使今人了解,适当加以宣传介绍,是必要的, 人们文化生活有此需要,这正是“国学热”兴起的主要原因,应当肯定。当前, 不少人文学者在关注民族优秀文化的普及工作,这也是社会的需要,是文化繁 荣

4、的表现。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不同风格、不同方法的普及,应当并行而不 悖,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才有可能使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做得更好。 于丹、易中天等中年学者在央视宣讲国学,学术上的问题可以进行商榷,但他 们的宣讲对普及传统文化功不可没,应该肯定。关于“国学”的议论也不少见,所谓“国学热”的主流是好的,作为开阔 视野、陶冶情操、调节紧张生活的一种方式,是非常必要的,说明在我们的生 活中,非常需要能真正充实我们心灵的东西。现在也有人讲“国学热”要降温,我认为不是降温、加温的问题,而是正确对待的问题,真正把优秀的东西吸取 过来,就不需要降温;糟粕的东西,如宣传迷信、束缚人性、看相占卜等问题,

5、就不是要降温,而是要曝光、消除的问题。记者:历史上对传统文化或者说“国学”有过多次批判,大的如“五四” 新文化运动,您对此如何评价?答:1919 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在丧权辱国的危机时期爆发的,“五四” 先驱者也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但他们主要是对“三纲”进行批判,这 与反对封建主义有着密切关联。五四时期文化先驱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并不是 全部否定,对儒家学说也不是全部否定,主要是批判“三纲”,即“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实际上是人身依附,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 自由的思想。“五四”时期,思想要解放,首先要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考, 因此,在当时对“三纲”的批判是必要的。记

6、者:任何民族传统文化中均有精华和糟粕,对中华传统文化,或者说 “国学”中的精华与糟粕,该如何分辨?以使我们在学习中学会扬弃,发挥精 华,弘扬传统文化?答:中国传统文化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总结来 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人文”精神、“自然”精神、“奇偶” 精神和“会通”精神。我现在越来越意识到: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产生和历史的演进是同步的,文史资料中就有记载, 炎黄时期就产生人文精神的萌芽,经过夏、商、周至春秋末期,人文精神才以 系统而完整的理论形式出现,这要归功于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他在继承 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人文精神,使之系

7、统化、理论化了。中华人文精神包括文明之初的创造精神,穷本探原的辨证精神,天人关系 的探索精神,人格养成的道德精神,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和以天下为 己任的责任精神。中华人文精神的特征是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人们通过自身的修养与学 习,成为高尚的、有理想的人;重视家庭伦理在社会中的地位,希望建立“天 下为公”的理想社会。这种精神培养了中华民族的美德:积极进取,坚韧不拔, 敬老养老,救济孤残,勤俭持家,修身齐家治国,这些美德至今仍然是我们宝 贵的精神财富。但古代的人文精神,在某些方面也被引向片面化和绝对化,比 如过分地强调道德的作用而忽视制度和法治,塑造所谓“圣人”,将其描绘成 无所不知、无所

8、不能的“神 ”,从而忽视社会整体对社会发展进步所作的贡献, 等等。“自然”精神,侧重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在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 学说中表现得很充分,“道法自然”就是基本出发点,追求“天人合一”的协 调。“奇偶”精神,要求人们从“奇”和“偶”中探索自然的奥秘,寻找和把 握人与自然的规律,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中庸学说、宋儒的“一分为二” 学说,等等,无不渗透了“奇偶”精神。“会通”精神体现了文化的兼和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抱残守缺、固 步自封的,它勇于学习、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与本土文化融合贯通。如先秦 诸子学说的相互对立又相互吸收,如儒、法、道的融合互补,如佛教、伊斯兰 教的传入,如清末

9、明初的西方文化的传入,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雍容博大。传统文化里确有糟粕,确有精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今天仍没有 过时。区别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仍然是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很多人认为, 精华和糟粕辨别起来很难,其实并不难,关键要认真开展学术研究。传统文化流传至今,不可能没有负面的东西。传统文化有两个最大的缺点: 缺乏实证科学和民主传统。此外,还有在长期农业经济和专制主义下形成的 “国民积习 ”乃至“封建迷信”,以庸俗价值观为核心的“处世之术”等。如 果这些陈腐的东西清除不彻底,仍将是现代化的严重阻碍。因此,对于残渣泛 起,以民族文化中的糟粕冒充精华、为牟取私利而打着“国学”招牌的现象和 行

10、为,应当加以曝光,使之偃旗息鼓。人们在观察问题时,不可以此支流作为 主流。记者:儒家可以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轴心,请您谈谈儒家文化的价值何在?答:儒家文化的价值核心在于孔子提出的道德理论,即孔子为“文明”制 定了人们应当遵守的若干道德规范,认为人们经过学习,可以成为讲文明的君 子,包括反对野蛮而赞赏文明的文野之分理论;主张人们内心和行为、内容和 形式应当完美结合的文质彬彬理论;主张道德与行为“恰如其分”的中庸之道; 主张胸怀宽阔、博采众家之长的和而不同理论;以及主张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进 行教育的寓教于乐理论。这五个方面的原则,是中国道德伦理学说史上的伟大 创造,在当前和未来的道德伦理教育中,只要用

11、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加以充实 和发展,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孔子之后,孟子对中国古代道德心理学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将孔子所提 倡的执著精神进一步发挥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浩 然正气”,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个人伦理的最高境界。这样的道德心理学堪 称中国道德伦理史的珍品,在任何时候都丢弃不得。记者: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的高科技时代,请问传统国学在 21 世纪有哪些 价值?答:21 世纪的发展趋势是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在这个大势走向下, 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成为全球文化的主体,必然使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我想文化多元化应是另一个表现特征。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工业文明给人类

12、带来了幸福,也带来了不幸,比如人口增多、环境污染、现代病等种种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不可能只有一种良方,要靠全球的综合治理,人类需要更加 健全的精神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文化中的某些部分,如重视家庭伦理 价值的观点、中庸之道、重视自身修养、和谐观念和返璞归真的思想,对于医 治现代工业带来的弊病都有一定的作用,都能启发人们更加实事求是地展开理 论分析和社会实践。这些,我在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有详细论述。在 21 世纪,中华文化的长处将被其他民族文化所吸收。对于中国人来讲, 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优点,去掉其消极影响;另一方面也要注意 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以充实和发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

13、化。记者:如何在继承中国优秀文化的同时吸取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答:中华人文精神在中国近代历史的洪流中受到挑战和考验,人们在民族 独立和民族复兴的奋斗中逐渐认识到,中国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是宝贵的精神 财富,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之一,需要加以继承和发展, 并与世界上的先进文化和科学精神相结合。近代文化的先驱者们提出,在中国固有的文化中,既有精粹也有糟粕,应 当加以辨别,而其中精粹部分的发展,需要和世界先进的科学思想相结合。也 就是说,不能仅仅看到自己国家的过去,还应当放眼世界,从世界的广阔视野 去审视我国的古代文化,以中华文化的开放和“会通”精神,学习外国的优秀 文化,使中华文化

14、具有现代普世价值,为人类文明做出新的贡献。我们今天倡导发扬民族优秀文化,有一个标准,这就是有利于我国现代公 民意识的培养。那么,什么是现代公民意识?概括地说,这就是法律意识、文 明意识、科学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这 些意识的培养,是会有帮助的。记者:感谢您接受我们采访,祝您身体健康!从从“仁仁”到到“和和” 张岂之:警惕国学娱乐化张岂之:警惕国学娱乐化张岂之,1927 年 11 月生,江苏南通人,知名历史学家、思想史家、教育家。 195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年考入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攻读哲学研究生。1952 年在西北大学从事教学工作。1988 年获得国家级

15、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88 年 12 月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博士生指导教师,1989 年 10 月荣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994 年被聘为清华大学双聘教授。张岂之登上“全球通名家讲谈”讲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请人们不要称他为 国学大师。“给我这个桂冠不适合,我达不到这样的水平。我的老师季羡林先 生,他有几顶桂冠,其中一顶就叫国学大师,季先生公开跟媒体讲这个桂冠对他不太合适。我的老师 90 多岁了,都不敢用,我今年才 80 岁,当然更不 能用。”慎用慎用“国学国学”一词一词张岂之曾在人民日报上撰写过一篇文章,文中提到:“没有人号召, 也没人推动,国学热近些年悄然兴起。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研

16、究历史文 化,不研究国学,就谈不上文化的复兴。所以,一定程度上,这股热潮可以看 成是民族文化意识觉醒的体现。”而在这次演讲中,张岂之则强调了他的最新观点慎用“国学”这一概 念。“1927 年,王国维先生自沉于昆明湖以后,由于学科的分类,直到现在中 国没有再产生国学大师。这不是说后人不如前人,而是说现在没有一个笼统的 国学大师了,有的可能是中国文学史专家、思想史专家,或者是中国哲学史专 家、中国美术史专家等等,一个笼统的国学大师在 1927 年以后已经不存在了。 ”张岂之还进一步提议,今后媒体也应尽量少用“国学”一词,十七大上, 胡锦涛主席的报告里没有用“国学”,而是使用了“中国文化”这个词。“胡 锦涛主席讲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不衰竭的动力,提法非常深 刻。而国学含义不太清楚,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也会造成分歧。”一位现场观众由此发问:“那么传统意义上的国学概念究竟是什么呢?” 张岂之用详尽缜密的回答,将国学的起源、发展梳理了一遍。“3000 年前的西 周时期,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