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方法的作用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9542004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明方法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说明方法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说明方法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说明方法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说明方法的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明方法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方法的作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方法及作用中学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引 资料、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类比。 (1)举例子 好处: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 增强说服力。更具体、更详细。 (2)引资料 好处: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引用古 诗:使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 。 (3)作比较 好处: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4)列数字(列数据) 好处: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 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 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

2、5)分类别 好处: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6)打比方 好处: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或把事物的特征 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 (7)摹状貌 好处: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 (8)下定义 好处:使人们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理解。 (9)作诠释 好处: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理解。 (10)画图表(列图表) 好处:使人看了一目了然。条理清晰。常见论证方法及作用常见论证方法及作用1、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答题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 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3、从而使 论证更具体理会有说服力。2、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答题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 概括更深入。 注: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 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答题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 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3、对比论证。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答题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 了的观点。24、比喻论证:可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使论证的内容更加生动 形象,

4、更利于读者明白。 答题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 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常用修辞的作用常用修辞的作用常用修辞的作用如下: 1、比喻:表达更加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 2、拟人:使事物人格化,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3、夸张: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引起联想。 4、排比: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对偶:整齐匀称,高度概括,富于音乐的节奏美。 6、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增加节奏感。 7、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引人联想。 8、设问:提醒人们的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9、反问:加强语

5、气,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文体知识文体知识1 1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 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格式:“”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2 2句子含义:句子含义: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方法 同上) 3 3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1)承接上文(2)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 渡)(4)为后文作铺垫、打伏笔(5)照应前文(开头) 4 4表达方式: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5

6、5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 点睛的作用。 6 6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 力。 7 7描写的种类及作用:描写的种类及作用:(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 (5)语言 (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9)场景描写(10)环境描写 (11)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3突出人物性格(5)衬托人物心情 8.8.散文特点: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10.10.小说

7、种类:小说种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1111小说三要素: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1212环境的种类及作用: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 章主题。1313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1414续写小说结尾续写小说结尾。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 哲理,引人深思。15.15.议论文三要素: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16.论证方法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

8、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17.论证方式: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18.18.说明的顺序说明的顺序 ;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 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19.写作手法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 (技巧),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 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 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 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借景抒情等。理解性默写,根据要求

9、写出课文原句。 1. 关雎中的男子由_,_引起_,_的美好联想;_,_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_,_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2. 蒹葭中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_,_;_,_;_,_。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 是_,_;_,_;_4_和_;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_,_,_。 3. 曹操在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壮志豪情的诗句是_,_;_,_。 4. 饮酒中表达诗人远离世俗名利羁绊,虽身居“人境”但闲静无忧的原因的句子是_?_;展现诗人悠然自得,物我合一的思想境界的千古名句是:_,_。 5. 王

10、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 6.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 7. 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千古名句是_,_。 8. 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 9. 行路难中最能表达诗人李白坚信理想抱负一定实现的倔强、自信、执着精神的千古名句是_,_。 10. 望岳中表达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豪情的千古名句是_,_。 511. 杜甫在春望中描写长安城被叛军攻陷后遭到惊人破坏的诗句是_,_。抒写忧国思乡情怀的诗

11、句是_,_。 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杜甫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济世情怀的诗句是_,_!_。 13. 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下的咏雪名句是_,_。 14. 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风见雪,创造别开生面的开阔雄奇氛围的诗句是_,_;描写沙漠风光,烘托送别气氛的诗句是_,_;描写饯行场面,帐内帐外互相映衬,表现友情浓烈深挚、心胸豁达的诗句是_,_。_,_;描写送别场面,把离别的惆怅深情融于雪景之中的诗句是_,_。 15.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诗人刘禹锡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怀,蕴涵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深刻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 16. 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割麦者辛勤劳动的诗句是_,_,描写拾麦者因_,_而抱子拾麦的诗句是_,_,表达自己对重负赋下的农民深切同情和关怀的诗句是_,_。 617.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_,_。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是_,_。 18.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将士们戒备森严,不可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