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城县小学音乐继教网培第二期简报——B4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41135 上传时间:2018-05-1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91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城县小学音乐继教网培第二期简报——B4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宁城县小学音乐继教网培第二期简报——B4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宁城县小学音乐继教网培第二期简报——B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城县小学音乐继教网培第二期简报——B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方初夏,杨柳依依,芳草吐绿、蝶舞花开, 随着夏天的脚步,新的继教网培学习以经开始了,愿好天气给大家带来好心情,愿新的学习使大家更精神, 更自信,更有活力。在希望的季节,种下希望,洒下幸福的种子。让好的心绪培伴着我们,愿美好的理想引领着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都取得长足的进步,取得优异的成绩!祝各位同仁生活愉快, 家庭幸福, 万事如意!关于学员考核办法及标准:1、课程学习时间:包括观看课程视频、阅读课程文本资料的时间,由系统自 动统计,达到 1080 分钟,此项可得满分。(视频课程 27 个学时,每个学时40 分 钟) 。2、课程作业:按学习安排选作课程 作业并自荐一篇作为自己最为满意的

2、作 业,提交班级指导教师批改、考核。 。 3、互动交流参与活动:积极参与班级沙龙讨论,参与课程专家或指导团队集中答 疑与学情指导活动。发话题数、留言数由系统自动统计, 活动出勤情况由班级指导教师记录。今日之最学习时间最长: 王世坤、姜菲菲、张亚军、 金雪萍、郭立杰、韩俣。 作业最多:张伟会、王秀娟、陈建华、 姜中华、赵子彬、韩铁。 冯璟、尹占军、王欢、 沙龙发布:(6 次以上)姜菲菲、张丽丽、 崔秀民、张丽娜、哈斯其木格。 金雪萍、马静。 登陆次数:(超过 100 次)姜菲菲、张亚军、 金雪萍、王秀娟、姜亚萍、 韩俣、赵子彬、韩铁。 王秀娟、韩铁、赵子彬。 班级资源 :(5 次以上)康瑞霞、张

3、春晖。 看课次数:(50 次以上)姜菲菲、张亚军、 张丽丽、马冉冉、马晓旭、张丽 娜、张立娜、王欢、赵娜、王秀 娟、李菲、孟宪慧、姜亚萍、韩 俣、赵子彬、韩铁、王占文。 热点问题留言: 班级留言:(超过 50 次)姜菲菲、孟宪慧、1、生有世,事业为重。一息尚存,绝不松劲。东风得势,时代更新,趁此机,奋勇前进。 吴玉章2、 我们全都要从辈和同辈学习到一些东西。就连最大的天才,如果单凭他所特有的内在自我去对付一切他也决不会有多大成就。 歌德谈话录3、 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 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光顾他。黑格尔: 美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张立娜学习动机是

4、学习的动力因素,是与学习相 关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行为倾向。一、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必须与时俱进,学会学习,不断掌握先进 的科学知识,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这种 必要性和迫切性,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并且有意识地让学生利用己掌握的逻辑思维、 思想方法,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独立解决问题、善于思辩、习惯于归纳整理,这样 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威 力和应用的乐趣,从而把学习当成自身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 二、创设适

5、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动机中最重要和最重点的部分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就是求知欲和好奇心。求知阶段的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尤为强烈,只要能把其求二6 月 6 日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和激发出来,那么他们就会 自动地去学习和发现问题。在我的多年教学实践中,认为创设问题情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 法;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在教学中经常提出一些与学习有关的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去攀登,可以激发和强化学生的 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深化学 习动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是培养和激发学 生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所谓“成功的喜悦”是指学生达到预定目

6、标的一种愉快的感情体验。当 学生从成功中看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时,就能产生“成功的喜悦”, 增强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 的学习动机。从每一个学生从内心来说,也都希望能得到教师的肯定或表扬,这有利于保护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 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如学生 取得点滴成绩时,教师含笑点头,学生会因此信心倍增,这种信心可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尤其是学习困难生, 他们也有一种“不能比别人差” 或“要胜过别人”的心理, 更应善于发掘他们的闪亮点,那怕是很微小进步,对他们来说也是不 容易的,应及时予以

7、鼓励。这些都能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起到促进作用。如本班有一个男生, 特爱篮球,为了训练篮球,他不怕严寒酷暑,在篮球比赛中表现突出,为学校篮球队争得了 许多荣誉,但他对学习不太感兴趣,考试常常不及格。于是,首先在班上表扬他在篮球方面 取得的成绩,然后请他谈谈成功的秘诀,最后引导他在学习上也应发扬这种勤学苦练的精 神,只要他努力学习,成绩也一定会提高。经过这次表扬之后,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他看 到了自己的优势,有了信心,不但更加爱好篮球,而且也渐渐地爱上了学习,成绩逐渐提高。 四、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给予适当的评定总而言之,在学校教育当中,培养与激发 学生学习动机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培养和激发学生

8、学习动机的手段和方法还有很多种,需 要广大同仁在教学实践中去发现、去创造。音乐新课标解读:(第二部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 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 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 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 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上 述课程目标内含在以下三个层面的表述中。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 态度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 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 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 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

9、好未来的 向往与追求。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 音乐, 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 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 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 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 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 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 冶。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 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 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 培养学生良好

10、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 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 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通过学习不同国 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 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 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 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 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像; 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2.模仿 根据中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从音乐基 本要素入手,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 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

11、展奠定基础。 3.探究 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 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 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 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 究过程。 4.合作 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 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 协调能力。 5.综合 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 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 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 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 (三)知识与技能 1.音乐基础知识 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如力度、 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和音乐常 见结构(曲式)以及音乐体裁形式

12、等基础知识, 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2.音乐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 习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乐听觉感知基 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 3.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 以自由、 即兴的创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习浅显的音乐创作常识和技能。通过认知作 曲家生平及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等,了解 中外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初步识别不同时代、 不同民族的音乐,加深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认识 和理解。 4.音乐与相关文化 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 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了解 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根据自己 的生活经验和已学

13、过的知识,认识音乐的社会 功能,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二、学段目标 上述课程目标,将分为3 个学段,体现在义务 教育阶段的9 学年中。分段的主要目标如下: (一) 1 2 年级 应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 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 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 教学。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 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二) 36 年级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

14、,体验 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应注意引导 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 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 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 生。 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 活动。 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 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培养艺术想像和创造力。 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三) 79 年级 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 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 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 式较之 16 年级学生有明显变化。应通过多种 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 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 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79 年级学生 正值变声期,要适当减少唱歌的数量要求,注 意嗓音保护。 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 于参与音乐活动。 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 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 丰富和提高艺术想像和创造力。 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 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