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齐白石的画 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33998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齐白石的画 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齐白石的画 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齐白石的画 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齐白石的画 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齐白石的画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齐白石的画 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齐白石的画齐白石的画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 10 个字,会认 7 个字,其中 1 个多音字以及生字组成的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过程与方法:能通过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齐白石画中美好的世界,以及齐白石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感受齐白石的画反映出来的美丽世界以及白石对生活的热爱。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搜集的齐白石的资料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一、创设

2、情景,激趣导入。1创设情景谈话(CAI 出示几幅齐白石的画):上课之前请同学们欣赏幕上出现的画画了些什么?看完之后还要给我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指名学生说一说)2知道这些画是谁画的吗?他就是齐白石。 (板书:齐白石)3你知道齐白石吗?知道的给大家介绍一下。指名学生说。CAI 出示齐白石头像,简介齐白石。4今天我们要共同去了解的就是齐白石的画。 (补充课题:齐白石的画) ,齐读课题。二、预习课文。二、预习课文。1CAI 出示预习要求:A自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并把课后生字多读几遍。B查字典理解:“取之不尽” 、 “用之不竭” 、 “微不足道”3 个词的意思。C默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2指

3、名读预习要求。学生按步骤预习。3检查生词:CAI 出示生词,指名读,齐读。4指名分段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5小结:看来大家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不少,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下面我们就再来读读课文,一起进一步走进齐白石的画。三、学习第三、学习第 1 13 3 自然段。自然段。1自读 13 自然段,想想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2全班交流: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3师小结学生的质疑:为什么说齐白石童年农村生活成为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绘画源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第四自然段,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吧!四、学习第四、学习第 4 4 自然段。自然段。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齐白石都画了些什么?全

4、班交流(相机板书:小鸡、蝌蚪、蝗虫和虾)你最喜欢哪一幅画呢?2再找到描写自己最喜欢的那幅画的句子,读一读,想想为什么喜欢呢?与同位说一说。3全班交流(相机板书:生动、亲切)再读句子,读出齐白石画的生动亲切。指名读。4齐白石的画画得那样亲切生动,这与什么有关呢?齐读,指名说。 (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5CAI 出示句子:童年的这一段农村生活经历,成为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绘画源泉。刚才同学们不明白为什么童年的这一段农村生活经历,成为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绘画源泉?要知道为什么,首先我们要来看看 2 个词,大家通过查字典了解了他们的意思,谁来告诉大家呢?(1)说说“取之不尽” 、 “用之不竭”的意思

5、。 (拿不完,用不尽)(2)联系这个自然段想想,哪些是他“拿不完,用不尽”的绘画源泉呢?找一找。指名说。 (蝌蚪、鸡、虾、蝗虫)(3)齐白石画出的蝌蚪、鸡、虾、蝗虫,这些都是在哪常见到的呢?(农村)所以课文中才说农村的这段生活经历,是他拿不完,用不尽的绘画源泉。(4)刚才我们理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时候不光查了字典,还联系了第四自然段来帮助理解,这也是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以后大家在理解词语的时候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帮助理解。4齐读这句话,再来一起回顾一下吧! 五、总结。五、总结。童年的这段农村生活经历,成为齐白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绘画源泉,下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齐白石的画一起去发现齐白石拿不完,用不尽的绘画源泉吧!六、学习生字。六、学习生字。1齐读生字。2观察这些字的结构,自由记忆生字。3指名说说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4学生写生字。师巡视指导。板书设计:板书设计:10 齐白石的画小鸡蝌蚪 生动 取之不尽 蝗虫 亲切用之不竭 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