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墨梅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530092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墨梅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墨梅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墨梅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墨梅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墨梅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墨梅墨梅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学会诗中“砚、冕、乾、坤”这样四个生字,理解“墨梅、洗砚池、淡墨痕、好颜色、清气、满乾坤”等词。 2能借助工具书自己解释王冕的墨梅,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3能联系诗人的生平,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重点能借助工具书自己解释王冕的墨梅,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难点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梅花历来是诗人们吟诵的对象。一二年级时,我们读王安石的梅花(齐读)五年级时我们读雪梅(齐背)这节课,我们读的是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王冕的墨梅,说到王冕,他还是我们家乡人

2、呢?(学生补充注释处的内容) 你对这个诗题“墨梅”是怎么理解的? 王冕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工画梅。他曾在自己隐居的居所旁种梅千株,称为“梅花屋”。而说到“墨梅”,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北宋时候,有一位叫仲仁的人,又名华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纸上而得到启发,创作了用浓浓淡淡的墨水晕染而成的所谓墨梅。所以“墨梅”其实就是用水墨画成的梅花。 王冕画过许多幅墨梅,画家不仅喜欢画画,还喜欢在画面空白处题上一首诗,几句话,以留下当时的心情感受。今天我们要读的这首诗就是王冕留在其中的一幅墨梅画的诗。 二、初读古诗,读准古诗。二、初读古诗,读准古诗。 1齐读,读准确。 2指读,读准确。 3再读,

3、读出节奏来。 4读出平仄变化来。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三、解释古诗。三、解释古诗。 1王冕画中的这株梅花长在哪里? 2为何把池子称为“洗砚池”呢?(补充: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3读着这首诗,想着画中的梅花,你看到这株梅花了吗?喜欢这株梅花吗? 4交流,在交流中理解古诗: “朵朵花开淡墨痕” 花开时那花儿的颜色(不浓艳),就像(用含着许多水的墨汁点染上去)一样。既没有(桃花那样娇艳),也没有(杏花那样如霞般粉红)。可让学生填写。 朗读表现花开色淡如墨痕的样子。 “只留清气满乾坤” 理

4、解“乾坤”(“乾”即天,“坤”即地,“乾坤”即天地) 想象你此刻身在何处,闻到那香气了吗?(在对话中体会“满乾坤”中无处没有,无人不知的意蕴。)可这样设置对话:你现在站在小溪头,鼻翼间却有香气飘逸;你现在来到了林间,那香气依然追随。即使你回到家里,心间依然还有那梅花的香味在萦绕。无论何时,无论何处,每个人都能闻到那梅花的香味。 朗读,表现梅花的香气到处都是的情景。 我想问问大家,你闻到的是怎样的梅香?(在交流中理解“清气”,联系其他植物的香,如桂花、栀子花的香,比较体会其中那种淡淡的、幽幽的、静静的特点,并能用“清”来组词,如“清幽、清淡、清雅”等来形容梅香。) 这种梅香,在王安石的诗中用另一

5、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暗香”(读王安石的梅花) 朗读表现梅香清雅的特点。 小结:这梅,色淡、气清。 “不要人夸好颜色” 知道句中的“颜色”指梅花的色彩。 体会梅花品格的高贵、高洁,不在意别人的夸耀,更不需要别人的奉承。 5朗读,读出梅花的特点,读出自己对梅花的喜爱。 6背诵古诗。 四、深入体会诗意。四、深入体会诗意。 1王冕为何如此喜欢梅花呢?为何种梅三千株,还自称为“梅花屋主”?读了这首诗,你知道原因了吗? 2交流,知道王冕喜欢的是梅的高洁、清雅,不计名利的品格。 3补充王冕的生平资料。(详见附件) 4读着这些王冕的生平简介,你是否对王冕,对这墨梅有了更深的体会?5交流,在交流中抓住其中的“淡”与“清”,知道其中有“淡泊”“清高”之意。 6所以同学们,王冕写墨梅这首诗,仅仅是为了表现梅花的淡雅高洁的品性吗?(不是的,他更是为了通过这首诗来表述自己的胸怀,他也如梅花那般品性高洁、表露了自己不逐名追利、孤芳自赏的性格。) 7这首诗讲述的其实是自己的志趣,志向。这就是“诗言志”。 8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诗,读出王冕的志趣和高贵品性来。 五、布置作业:五、布置作业: 默写古诗。 写一段评价梅花或王冕的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